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xué)習(xí)啦_養(yǎng)生學(xué)堂>疾病大全>兒科>小兒發(fā)燒>

小兒發(fā)燒推拿手法圖解(2)

時(shí)間: 劉麗859 分享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

  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10~15次。

 ?、垡哉茩M擦骶尾部,以透熱為度。

 ?、苣眉缇?~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diǎn),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

  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豐隆穴各1分鐘,推小橫紋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惡心,嘔吐等。

  穴位: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cè)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1~3分鐘。

  主治:痰多,氣喘,胸悶等。

  穴位:小橫紋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紋尺側(cè)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見右圖。約揉100~300次。

  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兩乳頭連線之中點(diǎn)。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

  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4)高熱驚厥者,加清肺經(jīng)300次,清心經(jīng)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經(jīng)(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補(bǔ)心經(jīng):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bǔ)100~200次。

  ②清心經(jīng):指尖向指根直推,見右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與2/3交界處。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稱推涌泉。見右圖,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稱揉涌泉,見左圖。揉30~50次。

  主治:發(fā)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鐘,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

  穴位: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diǎn)按揉,約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積滯,阻瀉,腹脹等。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diǎn))。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

 ?、谀χ须浞ǎ河谜菩幕蛩闹改χ须?,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cè)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鐘。

  主治: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泄瀉,便秘,四肢無力等。

  隨證加減

  (1)如流鼻涕、咽痛等癥狀重者,常用手法加

 ?、冱c(diǎn)揉風(fēng)池穴1分鐘。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兩指之間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點(diǎn)邊緣處。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對稱拿之。約拿3~5次,

  揉100~300次。

  主治:風(fēng)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鄱嗳嗵栄ā?/p>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后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

  向前揉為補(bǔ),向耳后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fā)熱,頭痛,頭暈。

  (2)如高熱者,常用手法加

 ?、偾逄旌铀?00次,清肺經(jīng)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稱推脊柱,

  約推100~300次。

  主治:脫肛,便秘,泄瀉等。

  ③搓擦涌泉300次。

  (3)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傺a(bǔ)脾經(jīng)100次,推三關(guān)100次。

  穴位:脾經(jīng)(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cè)面。

  操作:①補(bǔ)脾經(jīng):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兒拇指橈側(cè)緣向掌根直推,見中圖。

 ?、谇迤⒔?jīng):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見右圖。

  約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穴位:三關(guān)

  位置:在前臂橈側(cè),自腕演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約推100~300次。

  主治:

 ?、诎慈嘀须洹⒆闳镅ǜ?分鐘。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diǎn))。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小兒推拿是中醫(yī)的一種傳統(tǒng)療法,在兒科中應(yīng)用比較廣泛。它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diào)整機(jī)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因此,小兒推拿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fā)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造成寶寶發(fā)燒的因素”

小兒發(fā)燒推拿手法圖解(2)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 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
推薦度:
點(diǎn)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