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中醫(yī)放血療法主要治療血淤、血熱、實證、急癥等,用針刺某些穴位或者是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一種治療方法,而且這種治療也算是一種特色治療方法了。以下是小編推薦放血療法的原理知識,歡迎閱讀!
放血療法的原理
一種缺乏臨床研究的治療方法,在世界各地的早期醫(yī)療歷史上大都有所謂的放血療法。
中醫(yī)的放血療法是以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療方法。操作時,先行皮膚常規(guī)消毒,選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速刺速出,針刺入一般不宜過深。常用于中暑、頭痛、咽喉腫痛、疔瘡、腰痛等。
刺絡放血能治病,但主要針對的是血淤、血熱、實證、急癥等,并非能治百病。
放血療法的注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chuàng)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
4、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壓迫止血。
5、如本療法僅為對癥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后,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
中醫(yī)放血療法的操作方法
中醫(yī)的放血療法操作方法分為:點刺(又稱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緩刺(多用于肘部、腘窩部的淺靜脈放血);圍刺(又稱散刺。用于皮膚病等病灶周圍點刺出血)等。
(1)高熱降溫:大椎、十宣點刺放血;(2)咽喉腫痛:少商穴點刺放血;(3)頭痛:太陽穴點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點刺放血;(5)全身搔癢:耳后靜脈挑刺放血;(6)神經(jīng)性皮炎、丹毒、癰癤在病灶周圍及相應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腸炎:曲澤、委中穴緩刺放血。
放血療法特別強調(diào)手法宜穩(wěn)、準、輕,而不宜過猛,且放血不可過多。可見,中醫(yī)的放血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是有嚴格規(guī)范的。另外,中醫(yī)的放血療法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暈針現(xiàn)象,應立即扶病人平臥,喝熱水,并注意觀察面色、脈象、血壓。對癥狀較重者,務必請醫(yī)生處理。
貼心提示:體質(zhì)虛弱、孕婦及凝血機制不良者不宜采用放血療法。非專業(yè)人員尤其不可盲目應用“放血療法”。
放血療法常用穴位
太陽:主治頭痛,眼紅腫;
上星:主治頭痛,目痛,鼻衄,熱病;
水溝:主治癲癇,小兒驚風,中風昏迷,中暑,口眼歪鈄,牙關(guān)緊閉,急性腰扭傷;
齦交:主治齒齦腫痛; 內(nèi)地倉:主治面癱;
金津、玉液:主治口瘡,舌腫,嘔吐;
十宣:主治昏迷,癲癇,癔病,乳娥,小兒驚風,中暑;
四縫:主治小兒疳疾,百日咳;八邪:主治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腫痛;
曲澤:主治煩熱,胃痛,嘔吐;
少商:主治急性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腫大,鼻衄,發(fā)熱,昏迷;
商陽:主治急性咽喉腫痛,齒痛,手指麻木,昏迷;
委中:主治腹痛,吐瀉,腰痛(急性腰扭傷療效好),
丹毒;八風:主治腳氣,趾痛,毒蛇咬傷足跗腫痛。
猜你感興趣:
3.拔竹罐減肥的原理
放血療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上一篇:扁平疣飲食療法及注意事項
下一篇:頸椎病理療的方法和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