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小學學習方法 > 五年級方法 > 五年級語文 >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

時間: 金浪0 分享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部編版)

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是否在尋找“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部編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重點

第1課 古詩三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

① [耘田]在田間除草。

② [績麻〕把麻搓成線。

③ [解〕理解,懂得。

④ [供〕從事。

⑤ [傍〕靠近。

⑥ [陰〕樹蔭。

概括主題: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用樸實的語言展現(xiàn)了農(nóng)家初夏忙時的勞動場面,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兒童的天真可愛及熱愛勞動的品格。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注釋:

① [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 [金盆]一般指銅盆。

③〔鉦〕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④ [磬〕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

⑤ [玻璃]古代常指一種玉石。

概括主題:

《稚子弄冰》寫了幼童在嚴寒天氣弄冰玩耍、自得其樂的場景,表達出作者對孩子的喜愛之情。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注釋:

①〔陂〕池岸。

② [漪]水中的波紋。

③ [腔]曲調(diào)。 ④ [信口〕隨口。

概括主題:

《村晚》展示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騎牛晚歸圖,表現(xiàn)出牧童的調(diào)皮天真和悠閑自在。

第9課 古詩三首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①[從軍行]樂府曲名,內(nèi)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zhàn)士的生活。

②[玉門關(guān)]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③(樓蘭]西域古國名,這里泛指西域地區(qū)的各部族政權(quán)。

概括主題:

《從軍行》通過對邊塞戰(zhàn)事場景的描繪,表現(xiàn)了戍邊戰(zhàn)士的殺敵報國的崇高精神,抒發(fā)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

①[三萬里河]指黃河?!叭f里”形容很長。

②[五千仞岳]指華山?!柏稹遍L度單位?!拔迩ж稹毙稳莺芨摺?/p>

③[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

④[遺民〕指在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

⑤[胡塵〕指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quán)。

⑥[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概括主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寫了詩人在秋日黎明時分走出籬門,想到北方中原地區(qū)尚為金人所統(tǒng)治,心中無限感慨,表現(xiàn)了詩人失望但尚未絕望的心情,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釋:

①[劍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②〔薊北〕泛指唐朝薊州北部地區(qū),當時是叛軍盤踞的地方。

③[卻看]回頭看。

④[妻子〕妻子和孩子。

⑤[青春〕指春天。

概括主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朝廷的軍隊已經(jīng)收復了洛陽等地,長達數(shù)年的“安史之亂”即將結(jié)束,身在蜀地的杜甫聽聞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全詩表達了詩人在飽受戰(zhàn)亂之后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之情。

語文園地的古詩

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概括主題:

《游子吟》是一首關(guān)于母愛的詩。全詩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看似平常的游子臨行前母親為他縫衣的場景,突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感激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

古詩大意:

慈祥的母親手里拿著針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概括主題:

《鳥鳴澗》描寫了山間春夜中寧靜而美麗的景色,全詩緊扣一個“靜”字,通過花落、月出、鳥鳴等動態(tài)的景物,襯托出一幅寧靜優(yōu)美的山中春夜圖,以動襯靜表現(xiàn)出詩人閑適、恬淡而又愉悅的心境。

古詩大意: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的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3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概括主題:

《涼州詞》描寫了遠眺黃河的特殊感受,展現(xiàn)了邊塞地區(qū)壯闊、荒涼的景象,這種蒼涼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了羌笛聲,勾起了戍邊士兵們回不了故鄉(xiāng)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是消沉的,而是壯烈廣闊的。

詩意:

《涼州詞》:縱目望去,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guān)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guān)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概括主題:

這首詩寓情于景,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色彩明快的送別圖。

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往揚州。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邊奔流。

練一練

1.《涼州詞》是一首(邊塞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詩)。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詩人送別的地點是黃鶴樓,送別的時間是三月,友人的去向是揚州。詩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與友人惜別之情的詩句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概括主題:

《鄉(xiāng)村四月》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江南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詩意: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鄉(xiāng)村的四月沒有人閑著,剛剛結(jié)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詳細解析

我會寫:

晝:晝夜 白晝 極晝 晝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樹 蠶桑 桑葉 滄桑 滄海桑田

曉:拂曉 破曉 報曉 知曉 揭曉

多音字:

解:jiě解釋 jiè押解 __è 渾身解數(shù)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晝(晝夜)盡(盡頭) 耘(耕耘)耕(耕地)

曉(報曉)澆(澆水)

問題歸納:

1、三首詩中的孩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詩中的孩子勤勞、天真;第二首詩中的孩子天真可愛,自得其樂;第三首詩中的兒童悠閑自在、無憂無慮。

2、這三首詩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都寫兒童自在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充滿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處: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描寫的是繁忙的勞動場面引出兒童學種瓜的可愛場景。

《稚子弄冰》從稚子的心理出發(fā),重點描寫“脫冰作戲”。

《村晚》先寫鄉(xiāng)村晚景,再寫牧童,構(gòu)成了鄉(xiāng)村晚景圖。

課外積累:

描寫兒童天真可愛的詩句: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課后習題答案:

二、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眼前浮現(xiàn)出怎樣的情景,體會其中的樂趣。

1、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詩意: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著種瓜。

一個“學”字使兒童天真的形象躍然紙上。不僅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可愛,還表現(xiàn)了他們耳濡目染大人們的勤勞,從小就熱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場景: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那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真是太有趣了!

2、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詩意: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jié)在盆中的冰塊脫下,用彩絲穿起來,提在手中當鉦來敲。

前兩句詩主要對稚子進行了動作描寫,“脫”“穿”等動詞生動表現(xiàn)了稚子弄冰的動作。

場景: 清晨,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從銅盆里取出凍好的冰塊,用彩色絲線穿上,提在手中,當作銀鉦來敲打。當孩子們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美妙的聲音時,忽然冰塊兒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唉,太令人失望了!從中體會到孩子自得其樂的盎然情趣。

3、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詩意: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橫”坐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表現(xiàn)了牧童的天真頑皮之態(tài)。如改為“騎”則沒有這種效果。

場景: 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著;他的手里還拿著一支短笛,有模有樣地吹著自己編的小曲,雖不成調(diào)但那頭老牛似乎聽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著。從中體會到孩子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

三、小練筆

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展開想象,選擇其中一首改寫成短文。

示例: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涼颼颼的空氣迎面撲來,稚子跑到昨晚放銅盆的地方。一夜之間,銅盆里的水已經(jīng)變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過來,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銅盆。一塊圓圓的、晶瑩剔透的冰出現(xiàn)在面前。

小孩子在冰塊中間鉆出一個小窟窿,找來漂亮的五彩線,穿進窟窿,再把五彩線兩頭打結(jié),提起來就像銀鉦一樣。他一面舉起冰塊,一面拿起棍子輕輕敲打起來?!爱敭敗保q如玉磬發(fā)出的響聲穿林而過,深遠高亢。忽然,“叮當” 一聲,冰塊從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樣,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他提著手中的五彩線,呆呆地望著地上的碎冰,眼中滿是無奈!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正是初夏時節(jié),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該除草的時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們就都到水稻田里去除草。婦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別的家務活以后,晚上也不閑著,忙著又是搓麻線,又是織布。全村的年輕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樂乎。

那些孩子們既不會耕田也不會織布,可也閑不下來。因為他們從小都對家中父母親忙農(nóng)活的事情見多不怪了,也都很喜愛勞動。你看,在茂盛成蔭的桑樹底下,他們都在忙著跟父母學習種瓜的方法呢!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古詩詞》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guān)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牧童》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diào)“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zhì)疑。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5.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2.交流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jié)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全詩。

四、三讀古詩,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把體會到的情感,記錄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4.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注意讀出詩歌表現(xiàn)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4.練習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教學《舟過安仁》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生活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頑皮的孩子。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感受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感知,理解大意。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篙、棹、遮)

2.同桌互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全班指名朗讀全詩,正音,注意停頓。

4.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5.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棹:船槳。怪生:怪不得。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6.全班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入情入境品讀詩句。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3.詩人喜歡孩子嗎?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學生放飛想象,仿佛和詩中的兩個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張傘使風,聽到了水聲、風聲、歡笑聲,想到了自己曾做過的調(diào)皮事,怎能不喜歡呢?而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4.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牧童》《舟過安仁》。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根據(jù)詩意畫一幅圖畫,或者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三課時 教學《清平樂·村居》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樂”讀作“yuè”。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diào)名稱叫詞牌。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nóng)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自讀全詞,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讀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檐、媚、翁、媼、亡賴、剝

3.指名讀,全班齊讀。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全詞,理解詞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

2.交流自己讀課文的收獲,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茅檐:茅草蓋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翁媼:老翁、老婦人。鋤豆:在豆田里鋤草。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同桌結(jié)合插圖和注釋,討論理解句子意思,全班交流:

房子是用茅草蓋的,屋矮檐低;門前有一道溪流,岸邊長滿青草,綠水青草相映,更顯得碧清可愛。不知是誰家的兩位斑斑白發(fā)的老夫妻喝過幾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語對話,互相取悅,語調(diào)柔媚親昵。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子,只有我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爬著臥著剝蓮蓬玩。

四、品讀全詞,體悟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再讀全詞,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鄉(xiāng)村條件簡樸,但環(huán)境優(yōu)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

4.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悟。

5.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6.熟讀成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2.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diào)唱《清平樂·村居》。

3.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196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