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完整教材
目前小學數學課本多采用人教版,“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書意義而言的,是相對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而言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4】獲取四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四年級英語電子課本資源。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
1、“數位”與“位數”、“計數單位”均為意義不同的概念。
“數位”是指一個數的每個數字所占的位置。數位順序表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同一個數字,由于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數時,同一個‘6’,放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個百,放在億位上表示6個億等等。
“位數”是指一個自然數中含有數位的個數。像458這個數有三個數字組成,每個數字占了一個數位,我們就把它叫做三位數。198023456由9個數字組成,那它就是一個九位數?!皵滴弧迸c“位數”不能混淆。
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皞€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個),“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百位”上的計數單位是“百”,“千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是“萬”等等。所以在讀數時先讀數字再讀計數單位。
2、自然數知識擴展
自然數集有加法和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或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并不是總能成立的。
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一定是整數。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數叫自然數,自然數由0開始(包括0),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的集體。
3、角的其他分類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優(yōu)角:大于180°小于360°叫優(yōu)角。
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銳角、直角、鈍角都是劣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負角: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而成的角叫做負角。
正角:逆時針旋轉的角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補角:兩角之和為90°則兩角互為余角,兩角之和為180°則兩角互為補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
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互為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兩對對頂角。互為對頂角的兩個角相等。
還有許多種角的關系,如內錯角,同位角,同旁內角(三線八角中,主要用來判斷平行)
4、平行線的性質
(1)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5、平行線的判定(同一平面內)
(1)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如果兩條直線同時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5)如果兩條直線同時垂直于第三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6、垂線性質
(1)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3)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怎么樣才能打好數學基礎
第一,重視數學公式。有很多同學數學學不好就是因為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具體的表現為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挖掘引申的含義,對數學概念的特殊情況不明白。還有對數學概念和公式有的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學生缺乏對概念的理解。
還有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其實記憶是理解的基礎。我們設想如果你不能將數學公式爛熟于心,那么又怎么能夠在數學題目中熟練的應用呢?
第二,就是總結那些相似的數學題目。當我們養(yǎng)成了總結歸納的習慣,那么的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在解決數學題目的時候哪些是自己比較擅長的,哪些是自己還不足的。
同時善于總結也會明白自己掌握哪些數學的解題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掌握了數學的解題技巧。其實,做到總結和歸納是學會數學的關鍵,如果學生不會做到這一點那么久而久之,不會的數學題目還是不會。
小學數學整數的概念
十進制計數法;一(個)、十、百、千、萬……都叫做計數單位,其中“一”是計數的基本單位,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一級一級讀,讀出級名(億、萬),每級末尾0都不讀,其他數位一個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一級一級寫,哪一位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數向前一位進,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數大小的比較:位數多的數較大,數位相同最高位上數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較大就大,以此類推。
適合小學四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
開學先收心
三年級升四年級后分水嶺逐步形成,就學習習慣而言,這個階段是孩子習慣的定型期,各種學習習慣將開始逐步固化下來,甚至伴隨孩子一生。當然這種學習習慣既包括了好的習慣,也包括不好的痼疾。就學習內容而言,難度有了質的改變。在三四年級時,孩子的書面語言開始超過口頭語言。這個時候,孩子的成績偶爾下滑是正常的,關鍵在于要正確幫助他們。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定義
比照周末休息不需要上課的偷懶起居時間,小學四年級的起居時間更精密和嚴厲,從早起床到吃早飯到上課,老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監(jiān)護人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重視時間,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事情,有必會的時間讓孩子本身去支配,要是要一起引導。要培養(yǎng)孩子做事莫要磨蹭,每天必會要形成按時睡眠的好習慣,使24小時的生活富有定律,確定有充分的體力和精力來看待小學四年級的生活。
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中的計算力、觀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斷力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貼合,但傳統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自我封閉性,老師教的都是“純粹”技能、技巧的訓練和題型,脫離社會生活實際。長期的紙上談兵、單調乏味的練習,既讓孩子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又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一些數學技能掌握較好的孩子,面對一些現實的數學問題也常常感到困難。
爸媽應該多引導,讓孩子把在校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引導孩子用數學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生活中的爬樓梯計算,切蛋糕的角度與數量等,用這些常接觸到的例子讓孩子學會利用具象來體現數學關系,展示數學概念,告別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孩子對公式的印象,在數學思維的運用上更加靈活變通。
養(yǎng)成邊聽課邊思考的學習習慣
四年級數學,思維方式要比單純記憶更加重要,同學們一定要學會邊聽課,邊思考。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候,同學們要看著老師,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聽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做好筆記,下課了趕快去請教老師,不要留下夾生飯。四年級之后,同學們要學會觸類旁通的解題方法,多去研究一些經典的題目,總結解題方法,這樣慢慢的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