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高效復習生物
高中生如何高效復習生物_復習生物方法介紹
淺談高中生物復習方法
一.結合教材圖文,歸納要點,突出重點。
對于教材內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為每本教材中都有重要的章,每章甚至每節(jié)中,都有重點內容,這些內容是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必須重點要求學生牢固掌握,正確理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在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歸納教材的要點重點,要求學生能根據(jù)要點把所要復習的內容展開復習,不一定每次復習都要閱讀全教材,只需閱讀要點、掌握重點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例如復習《呼吸作用》一節(jié)時要求學生把課本中的"呼吸作用過程圖解"不僅要記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呼吸作用的每個過程,并且能復述出其中包含的內容。這種結合圖文展開復習,不但復習了教材內容,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掌握的知識比較牢固。
二、重視"雙基"復習,構建學科內知識網(wǎng)絡
生物學科應把精力放在"雙基"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上。因此,第一,注重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充分使用好能體現(xiàn)生物學學科特點的"雙基"題。通過"雙基"題的訓練和測試,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缺補漏,以扎實的"雙基"教學使學生打好牢固的基礎。第二,加強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得出結論顯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過程才是至關重要的??刹扇∮行虻亩喾N課堂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學科的內在聯(lián)系,構建學科內綜合知識網(wǎng)絡。在教學中將生物學科內的知識依據(jù)其內在聯(lián)系加以綜合,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一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再由面到體的生物知識網(wǎng)絡體系。
三、讓學生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
復習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甚至認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對知識的進一步渴求。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求知欲,我嘗試變換課的結構,讓學主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每堂課開始五分鐘,讓學生上講臺講解和復述本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點,上臺的學生講解不當之處,其余學生可隨時提出疑問和修改補充;然后教師再將本節(jié)課所需復習的基本知識點有重點地進行點撥,讓學生明確疏漏和不足之處,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又可以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這一活動的開展,將會使學生上臺講解的系統(tǒng)性越來越強,不僅能夠較系統(tǒng)地復述基本知識,而且還能做些歸納,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短短五分鐘,能促使學生在課外刻苦鉆研,網(wǎng)羅信息,勇于實踐,積極為課堂上上講臺演說準備素材,還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總之,讓學生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能很好地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復習課真正形成鞏固、提高、拓展的嶄新局面。
高考生物復習備考建議
1、全面復習,把握主干知識,構建知識網(wǎng)絡,建立前后知識聯(lián)系?
由于生物課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復習難度大。若能在學習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構建成知識網(wǎng)絡,建立前后知識聯(lián)系,將有助于學生扎實地掌握各個知識點,有助于他們在解決問題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到有關的知識,并有助于他們形成學科能力。因此,老師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把所學的生物學概念、原理、規(guī)律、方法等知識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構建成知識網(wǎng)絡。在第二輪復習當中,老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時間,讓他們自己來梳理所學生物知識的聯(lián)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在網(wǎng)絡中的知識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個相互間具有清晰邏輯關系的整體,其中的每個知識點都有特定的位置,從而使大腦對知識的提取、應用變得較為容易。每個知識點都可以通過不同的連線與其他多個知識點相聯(lián)系(如由葉綠體可聯(lián)想到色素的種類、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光合作用的過程等),同時兩個知識點之間也可以有多種聯(lián)結方式(如葉綠體和線粒體,既可以通過“都含DNA和RNA”聯(lián)結,也可以通過“都能產生ATP”聯(lián)結,或通過“具有雙層膜的結構”“有機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聯(lián)結)。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新的知識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原來的網(wǎng)絡中,使網(wǎng)絡中的知識點不斷增加,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更廣泛、更優(yōu)化。?
2、提高學生實驗設計和動手實驗能力?
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因此生物實驗一直是生物學高考試題中必考的內容,近幾年的高考理綜測試題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實驗題,主要包括觀察實驗、實驗分析和設計實驗等形式。每年在高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分數(shù)比值都相當大,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學過程中,實驗還是比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學實驗、實習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具備驗證相關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析、分析和處理;能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項能力要求,實際包含三層含義:一是理解教材中實驗和實習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實驗思想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三是具有開放性的考查實驗思路和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
另外,縱觀近幾年高考理綜試題,生物部分實驗試題的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實驗試題已不僅僅限于教材中的實驗,由于素材來自生活、生產和高新科技,其特點是具有廣泛性、新穎性,這主要是對學生實驗理念和實驗能力的測試。所以在平時復習實驗的過程中,還要理解實驗程序,分析實驗中每一步驟的作用,以及各步驟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中學時就會研究事物、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要善于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并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善于開展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3、提高知識應用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考綱中要求能應用學過的知識和術語,正確闡述基本的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規(guī)律、原理和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觀點,解釋和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一些相關生物學問題。因此老師在復習過程中需收集些相關素材,讓學生按能力要求分層訓練。?
4、關注社會熱點,收集近年來生命科學發(fā)展中的熱點材料
《考試大綱》要求考生關注“生命科學發(fā)展中的相關重大熱點問題”。這些熱點或者說是人們共同關心的焦點問題,都是聯(lián)系生活、生產、社會、自然和前沿科學實際等社會發(fā)展中的新問題,自然科學進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這些問題一直是近幾年來高考命題素材的熱點,對于這些熱點問題要理性看待。試題素材框架幾乎就是用這些問題打造的。“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生平時就要注意多從各種報刊、雜志及電視網(wǎng)絡上收集近來生命科學發(fā)展中的熱點材料,以備在高考中出現(xiàn)。
5、注重知識小結?
有很多學生在復習中高密度的做大量練習題,卻很少停下來做一些有效的小結。其實小結非常重要。通過小結,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做題規(guī)律和技巧,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知識缺陷,從而能及時查漏補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生物第三輪復習方法
1.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高考題目年年都有變化,但考查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一直都沒有變化。學過的知識究竟有哪些?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的框架整理清楚。
2.看糾錯本。檢視自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guī)范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的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xiàn)。
3.加強記憶。對于生物學的學習來說,僅有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夠的,大家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復習的最后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記牢課本中的一些重要結論。
4.選做真題。在沖刺階段,大家一定要正確處理研究高考試卷與選做模擬卷的關系。兩類卷相比,前者由專家命題,科學性問間聯(lián)系欠緊密;前者答案緊扣題意,應用雙基分析問題既全面又突出重點、邏輯性強,后者科學性較差。如客觀題:前者難度適中,規(guī)范性強,后者或過難或過易,不一定都非常規(guī)范;主觀題:前者設問角度巧妙、設問間聯(lián)系密切,后者有的設問常常過于直白、設后者有的過于龐雜,主次不分、有的扣題不緊且有疏漏。這一階段,大家應慎選或不再做新的模擬題,但應該選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復習鞏固。
5.調整狀態(tài),進入考試時間。建議大家在復習時要看練結合??梢园炎稣骖}的時間放在與高考理科綜合或者生物科同步的時間去做。這樣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復習所需要的訓練量,還可以調節(jié)自己的生物鐘,保證高考時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醇m錯本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僅是用眼去看,必須隨時記錄一些感想、體會,思考自己當初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必要的時候還要回歸課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雖然迫在眉睫,但復習仍需貼近考綱、教材和自己的實際。只有扎實靈活,科學得法,沖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