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技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電子課本
生物是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那么關于滬科技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電子課本怎么學習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滬科技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電子課本,僅供參考。
滬科技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電子課本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
查看完整版電子課本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13】獲取高中理綜電子課本資源。
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
1、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質體。
2、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3、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5、生理活動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通過有氧呼吸產生)、線粒體(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高爾基體(植物細胞壁的合成)、核糖體(脫水縮合形成肽鏈)。
6、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7、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8、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
9、合成物質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10、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11、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12、真核細胞中細胞器的質量大小順序為: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
13、具膜結構的細胞器: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液泡、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中心體。
14、膜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直接聯(lián)系;內質網向內與外層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代謝旺盛時,內質網膜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lián)系:內質網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以同樣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細胞膜融合。
15、與細胞滲透吸水能力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液泡。
17、具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18、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19、參與細胞__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間期蛋白質的合成)、中心體(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構成紡錘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__末期紡錘體的形成有關)、線粒體(為細胞__提供能量)。
20、含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有色體、液泡。
高一生物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線粒體膜和葉綠體膜中的蛋白質分子是不同的
B.細胞膜中的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靜止的
C.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只與蛋白質的性質有關
D.細胞膜的結構特性是功能特性的物質基礎
解析:線粒體膜與葉綠體膜的功能不同,因此其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細胞膜各種組分在一定范圍內運動,導致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的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不僅與蛋白質分子有關,也與脂質分子有關。
答案:C
2.磷脂是組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這與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的性質有關。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植物種子細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貯存油,每個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著,該膜最可能的結構是()
A.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尾部向著油滴內
B.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頭部向著油滴內
C.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結構與細胞膜完全相同
D.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兩層磷脂的頭部相對
解析:磷脂是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磷脂分子有親水的頭部和疏水的尾部,若用磷脂分子包被油滴,則磷脂分子的頭部應朝外,而尾部朝向油滴內。
答案:A
3.下列有關細胞膜性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具有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B.蛋白質均勻分布于磷脂雙分子層上
C.脂質小分子易通過膜是由于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D.磷脂雙分子層內外表面都親水
解析: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這是脂質小分子易通過膜的主要原因;流動性是膜的結構特點,選擇透過性是膜的功能特點。蛋白質在磷脂雙分子層上的分布是不對稱的,有的鑲在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有的貫穿于磷脂雙分子層。
答案:B
4.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膜上的糖被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
B.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C.細胞膜內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種類有差異
D.載體蛋白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
解析:蛋白質是細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擔者,有三種分布方式,即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或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糖被分布在細胞膜外側,具有識別功能。由于細胞膜內外功能不同,因此蛋白質的種類也有差異。由于載體蛋白具有特異性,因此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答案:D
5.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淋巴細胞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與脂質
B.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
C.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生物膜是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
D.細胞完成分化后,其細胞膜的通透性穩(wěn)定不變
解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生物膜以磷脂雙分子層形成基本支架,蛋白質鑲嵌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貫穿于磷脂雙分子層,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質是運動的。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其通透性大小與許多因素(如溫度等)有關,并不是穩(wěn)定不變的。
答案:B
6.對某動物細胞進行熒光標記實驗,如圖所示,其基本過程:①用某種熒光染料標記該動物細胞,細胞表面出現(xiàn)熒光斑點。②用激光束照射該細胞表面的某一區(qū)域,該區(qū)域熒光淬滅(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時間后,該區(qū)域的熒光逐漸恢復,即又出現(xiàn)了斑點。
上述實驗不能說明的是()
A.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熒光染料能與細胞膜組成成分結合
C.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質跨膜運輸?shù)乃俾?/p>
D.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質或脂質的流動速率
解析:題干所述過程可以說明熒光染料能與細胞膜組成成分結合,同時說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質或脂質的流動速率。但該過程沒有發(fā)生物質跨膜運輸,故不能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推算物質跨膜運輸?shù)乃俾省?/p>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7.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B]________的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構成細胞膜基本支架的結構是[]________。
(2)與細胞膜的識別功能有關的結構是[]________。
(3)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性。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細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決于細胞膜上的哪些結構?________(填寫標號)。
(5)細胞膜的外側是________(M、N)側,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
(6)細胞膜的這種結構模型被稱為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了細胞膜亞顯微結構的識別及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
(1)圖中B是蛋白質,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D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
(2)與細胞膜識別功能有關的結構是[E]糖蛋白。
(3)吞噬細胞吞噬細菌過程體現(xiàn)了膜的流動性。
(4)不同生物膜功能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生物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5)可以根據(jù)糖蛋白的位置判斷M是細胞膜的外側。
(6)圖示結構被稱為流動鑲嵌模型。
答案:(1)蛋白質氨基酸D磷脂雙分子層
(2)E糖蛋白
(3)流動組成細胞膜的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可以運動的
(4)B
(5)MM側有多糖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細胞膜外側
(6)流動鑲嵌模型
8.脂質體是根據(jù)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穩(wěn)定的脂質雙層膜的趨勢而制備的人工膜。單層脂分子鋪展在水面上時,極性端(親水)與非極性端(疏水)的排列是不同的,攪拌后形成雙層脂分子的球形脂質體(如圖所示)。
(1)將脂質體置于清水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脂質體的形態(tài)、體積沒有變化,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
(2)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圖,請回答:
①該結構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至關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
②有些有機溶劑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損傷,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完整化學名稱是________。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說明B具有________。試舉一個體現(xiàn)膜流動性的實例________。
③葉綠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中均有此結構,但執(zhí)行的具體功能卻有很大區(qū)別,其原因是由于圖中________(填字母)的不同所致。
④一位科學家發(fā)現(xiàn),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細胞膜的密度減小,而面積擴大。據(jù)此你認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升高,細胞的代謝速率________。
解析:(1)將脂質體置于清水中,脂質體的形態(tài)、體積沒有變化,說明脂質體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2)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由于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因此易被有機溶劑破壞。細胞吸水膨脹,細胞膜厚度變薄,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除此之外,體現(xiàn)細胞膜流動性的實例,如變形蟲的變形運動,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等。線粒體與葉綠體在功能上存在差異主要是其膜上的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膜面積增大,細胞的代謝速率會增大。
答案:(1)脂質體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
(2)①選擇透過性②磷脂雙分子層一定的流動性變形蟲變形運動(白細胞吞噬病菌等)③A④加快
高一生物期末復習計劃
為達到高中的預期目標,合理的安排復習時段,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高中是以筆頭測試為主導,檢測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按照考綱,能力的考查分成以下幾種:
考查學生運用綜合基礎知識解決系列問題的能力,
運用圖表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對自然科學現(xiàn)象的解釋、驗證能力以及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鑒于此,我們在第一輪復習應確立以下指導思想:
(1)處理好高中生物教材對知識點的說明,即處理好現(xiàn)行的課標教材,教師參考其他非人教版教材;揭示知識、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擴展應用3個層次知識的內涵及內在邏輯聯(lián)系,形成立體知識結構,學以致用。
(2)把基礎知識教學與能力發(fā)展融為一體,注重筆頭表達;即把導、學、講、練融為一體,發(fā)展學生能力。
(3)把技能培養(yǎng)和表達技能培養(yǎng)融為一體,優(yōu)化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
(4)把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創(chuàng)造能力融為一體。
(5)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評析生活現(xiàn)象、環(huán)境狀況、生產實踐中的相關問題。
(6)注重心理引導,克服困難,爭取勝利。
(7)認真學習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科的先進復習方式、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二、復習安排:
本屆物生班在高二下學期期末時已經將必修一的一輪復習結束,本學期的復習從必修二開始,一輪復習結束后進行選修一的教學。具體打算是根據(jù)授新課時的速度、學生掌握程度以及備考重要性等情況,有所側重地進行第一輪復習。同時穿插綜合考試訓練,讓學生提前熟悉高中題型和建立整體印象,從而有針對復習。我們選用的一輪復習資料為《高中總復習》,具體復習計劃為:
第一輪復習 ——章節(jié)復習,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體系依次梳理各知識點,通過統(tǒng)一測試找到學生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第一輪復習中一般不進行跨章節(jié)復習,但針對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局部知識點的整合。如在復習減數(shù)分裂時,可與有絲分裂進行比較學習。就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shù)目變化、染色體行為特征、兩種細胞分裂圖形判斷加以重點講解。而在復習減數(shù)分裂時將側重精、卵子形成過程不同點的比較、與遺傳學三大定律內在聯(lián)系等方面。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減少復習過程中的重復性。一輪復習的目標是全面有效地解決好基礎知識和復習任務。注重知識的基礎性,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抓好知識點的全面復習總結,整體把握知識脈絡并熟練地利用學科知識解決簡單的綜合題目。
第二輪復習 ——專題復習。以獨立專題的復習、知識的加深加寬為主,適當兼顧知識的綜合,把有內在聯(lián)系的不同知識內容進行綜合整理,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強化綜合科目的訓練,加強對思維方法、解題規(guī)律、解題技巧等方面的總結和指導,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應試能力。在每個專題復習中,選擇歷年高中題中綜合性強、易答錯的試題,集中分析評講,針對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解答高中題。根據(jù)高中題所給的標準答案,學生分析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差異,自己漏答、錯答的原因。師生共同評價高中題答案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通過有目的的訓練、分析逐步提高學生的答題得分能力。
第三輪復習 ——綜合訓練與查漏補缺。研究和領會各地名校模擬試題的新思路與新趨向,在模擬考試中提升應試的經驗,查漏補缺。精選重組題目綜合模擬,培養(yǎng)自己的實戰(zhàn)能力;關注生物學科思維的發(fā)展。錯題回顧,回歸課本,進行自主查漏補缺;重視對解題方法技巧的培養(yǎng),提高自己規(guī)范作答的水平。
三、生物學科復習方案
1.加強研究,瞄準高中改革的方向
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新課標、教材、高中考試說明、近三年來生物高中試題試卷及評價報告。吃透《考試說明》和近幾年高中試題的命題意圖,抓住一輪復習的重點和難點,瞄準高中考核的方向。
2.注重基礎,夯實學科知識的基石
一輪復習必須立足課本,適當拓展。做到:放慢速度,降低難度;先打基礎,再趕進度。復習內容要細而全,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清理,覆蓋所有知識點。要讓學生學會總結,構建知識網絡。
3.強化聯(lián)系,構建學科知識的網絡
即深刻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外延和形成過程;準確把握有關結構、功能、生理過程的適用范圍;熟練掌握有關實驗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構建完善學科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
4.重視評講,提升應試能力
重點是抓好以下三種能力的培養(yǎng):
①審題能力。一是造成審題錯誤的原因:讀題粗心大意,思維定勢的影響,"內部語言傳遞"過程中的過分跳躍。二是培養(yǎng)審題能力的途徑:自己審題,然后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三是審題中應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關鍵詞語的理解和把握,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綜合能力。主要學會各種生物題型的解題技巧,解題方法。
③表述能力。用準確的生物學語言表述答案。
4通過模擬訓練,達到卷面整齊,不亂涂抹,爭取在非智力因素上提高學生的得分率。
附表:上學期一輪復習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