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范文5篇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jì)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下面是有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感,歡迎參閱。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1
如果不是擔(dān)心通宵閱讀嚴(yán)重影響健康,打亂正常的生活秩序,我想能用一個晚上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與《百年孤獨》不同,這本書的寫法確乎是現(xiàn)實主義手法,題材又是愛情,加之作者超強的文字功底和翻譯者較高的翻譯水平,閱讀這本書確實毫不費勁,文字直接就從眼里鉆進腦子里,闖進心靈。概言之,這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書,也是工作以來可以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少數(shù)幾本書之一。
不過讀完之后,卻異乎尋常的平靜,沒有心靈的震撼,只是口中泛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難道這就是作者讓我們品嘗的其所謂的“一生一世”的愛情的況味?
馬爾克斯曾經(jīng)低調(diào)地表示,這是一本關(guān)于愛情的小說。與此同時,他在暗地里鼓足了野心,要窮盡這個題材的一切可能:暗戀、初戀、失戀、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偷情、婚外戀、夫妻親情、露水姻緣、黃昏暮情、老少畸愛……
的確他做到了,這本書如同烹飪大師精心制作的一道愛情大雜燴,讓我們品嘗各式各樣愛的況味,這種各式各樣的愛穿插于一段如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中,沿途的花花草草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來不及欣賞更談不上品味。好在雖歧路眾多卻始終不偏離主干道:初戀、失戀、單戀,漫長的等待最終迎來了黃昏暮情,似乎所有的菜肴都是為了這最后端上來的主食而準(zhǔn)備,旨在讓這所謂“一生一世”的愛戀能讓人產(chǎn)生心靈的震撼。只可惜等到這主食端上來,我的胃已經(jīng)被陸續(xù)填進去的各式菜肴填得滿滿的,無論這主食是多么誘人,卻不得不無可奈何地硬著頭皮拿起筷子夾進口里細(xì)細(xì)咀嚼,只是因為文字本身的吸引和閱讀的慣性,或許潛意識里還是不想掃作者的興。
這本書讓我稍稍有些感動的還是醫(yī)生對妻子的愛,尤其是新婚初夜的那種耐心的等待,一步步地引導(dǎo)。或許是我的內(nèi)心總是渴望一些燦爛光明的東西吧。其他的愛,尤其是糾纏一輩子的那種伺機而動的單戀,讓我感覺很壓抑,很陰郁,很變態(tài)。那不是愛,而是一種強烈的占有欲和變態(tài)的自我滿足。阿里薩絕對不是一個愛情的守護神,而是一個愛情的野心家。他像一個影子一樣活在這個世界上,追逐著愛情的生香活態(tài)卻以他的自私與陰郁玷污了純碎的愛情。當(dāng)然私生子的出身和初戀的失敗令人同情,單戀和暗戀的壓抑需要尋找發(fā)泄的突破口,這都可以讓人原諒,但是黃昏暮情中的情卻讓人懷疑,幸福的獲得不是靠情的動人而只是靠心思與技巧。
打字機打出的恰如其分的商函式信件又怎么能讓人產(chǎn)生愛的想象,精心挑選的白玫瑰規(guī)避了愛的含義,這時候他對她的追求已經(jīng)沒有了熱烈和真摯的愛而只是費勁心思想得到而已,與其說他是追求者不如說是一個陰謀家,乘虛而入,費勁心思,最后,他終于成功了。他得到了她,相隔半個世紀(jì)他們終于走到了一起,且兩人在行為上和心靈上似乎達到了高度的默契,她不用任何表示,他都能猜出她的心思,這暮年晚情看起來溫馨而幸福。但即使是兩個老人看似溫馨的黃昏戀也無法感動我,看穿了,說白了,不過是一種彼此需求的滿足。更深層次地探討,這不像是作者所言的“老式的幸福的愛情”,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政治家的一次高明的外交,我甚至懷疑,作為一位主張“介入”,聲稱自己一生中的所有行為都是政治行為的作家,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會不會只是一個別有企圖的政治托詞。
說實在的,這個精心虛構(gòu)的三角戀故事,還不如真實發(fā)生的林徽因、金岳霖和梁思成三人之間的感情讓人心靈震撼并得以凈化。黃昏暮情因精心布局而感覺過于造作不夠自然,還不如我爺爺奶奶一輩子平平淡淡的感情讓我覺得真摯而親切?!耙簧皇馈睅讉€字作為此書的結(jié)束也讓我覺得有些倉促而草率。我不喜歡那種陰郁而壓抑的暗戀單戀和費盡心思?xì)v盡曲折而最終獲得的愛。我認(rèn)為:愛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瑣屑逐漸消磨至平淡隨著生命的日漸衰老最后變成彼此的相互依賴。因此,從內(nèi)心里我是希望作者能夠安排女主角在丈夫死后面對初戀情人的追求毅然而然地拒絕,守寡至死。就如同看《紅樓夢》時希望賈寶玉在掀開蓋頭發(fā)覺新娘不是林黛玉時毅然決然地沖出家門去廟里做和尚一般。以后的情節(jié)發(fā)展是我不想看到的。續(xù)作不過是狗尾續(xù)貂,繼續(xù)編故事感覺就有些勉強與牽強。
雖然馬爾克斯自稱這是他最好的作品,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創(chuàng)作,雖然這部書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紐約時報》評價它光芒閃耀、令人心碎,但我不覺得這是大師的成功之作,光怪陸離而非光芒閃耀,讀之讓人壓抑而不是令人心碎。雖然他的烹飪技巧讓我覺得能一口吞下他精心制作的愛情大餐,但是我卻覺得這道愛情大餐過于豐盛和龐雜,五味俱全卻又說不出到底是什么滋味,讓人難以消化,還不如淡而無味的白米粥和山間涓涓流淌的小溪流讓人心曠神怡耳清目明繼而回味無窮。我想如果書中不出現(xiàn)三角戀而是以醫(yī)生和女主角的愛情婚姻故事展開情節(jié),或許更能打動我。真正的愛情其實不需要引起強烈的心靈震撼,而是如春風(fēng)化雨,沁人心田。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2
因為我太懶了,開博這么久了才有一兩篇文章,所以我就把一篇假期作業(yè)--讀書報告,放上來。由于字?jǐn)?shù)要求2000以上,我拼接了一些從網(wǎng)上下的資料。不過那些個人評論是我寫的,相信讀者可以看得出來。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說是他不久前才看完的,很有感觸。他想和我探討一番,于是讓我也閱讀一下。這是由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編著的。
提到馬爾克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那獲得諾貝爾大獎的。而這部作品正是作者在獲獎后,經(jīng)過嘔心瀝血的兩年創(chuàng)作,誕生的又一佳作!
《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的是小說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愛的故事。他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jīng)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老了。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同類型的愛情,而透過各種愛情, 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小說表現(xiàn)的是哥倫比亞的歷史,是哥倫比亞人自己破壞哥倫比亞的歷史。
有評論說,這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一部愛情專著,一部涉及當(dāng)時政治觀點,穿插著愛情,霍亂和戰(zhàn)爭的故事”。
于是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隨著作者的筆觸,進入到故事中。在經(jīng)過五天細(xì)細(xì)品味后,我完成了對這本書的閱讀,可這書里的故事卻帶給我無限的感觸和遐想……
書中的阿里薩,是個為愛癡狂的男人。他在一次與費爾米納的意外邂逅后,愛上了她。在那棵開篇被意味幽怨與隱痛氣味的苦扁桃樹下,阿里薩終于把長達七十張紙的情書交給了費米爾納。費米爾納也接受了他熱烈而矜持的愛情,在那減去一半的情書中激切尋找那份想望的熱烈。白山茶花是他們的定情花,純潔美麗充滿青春氣息,之后阿里薩等待費米爾納回信時患上了類似霍亂的相思。阿里薩讀費米爾納第一封信是邊吃玫瑰花邊讀完的。他母親擔(dān)心他吃了太多玫瑰花后會拉痢疾,減弱抵抗力患上真正的霍亂。阿里薩寄費米爾納頭發(fā),費米爾納寄他成為標(biāo)本的葉子,蝴蝶。阿里薩寫著自焚發(fā)燒的情詩,而費米爾納寫著清淡平常的家務(wù)。愛情爆發(fā)的不可收拾。
曾經(jīng)也為愛瘋狂,這是霍亂時期愛情最閃亮見證。費米爾納離開那座埋葬她愛情的城市之前,給阿里薩信中夾著自己剪掉的頭發(fā)。旅途之中他們的愛情仍在狂熱繼續(xù),實在太藐視當(dāng)時爆發(fā)的一種病癥:霍亂了。相思病態(tài)類似霍亂,可能是馬爾克斯故設(shè)的意外。也給讀者造成不經(jīng)意的意外,霍亂之所以用于這場愛情的恍惚意義。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揣測:費米爾納與阿里薩是真的相愛嗎?特別是在費米爾納旅行后,與他第一次相見后說“不必了,忘掉吧”。這就是兩年相愛的結(jié)果嗎?一句話把阿里薩打入了地獄。
很多年以后,在費爾米納新婚的那天晚上,年輕的阿里薩躺在“那艘不該載他的被忘卻的輪船的甲板上”,發(fā)高燒,說胡話,那時他想起他的初戀情人,流了眼淚,也許是因為思念,或許是因為痛苦,也或許是兩者交集,絕望充滿著他的內(nèi)心,復(fù)雜的心情隨著前去馬格達萊納河流域的船只漸行漸遠……當(dāng)阿里薩把提琴放進盒子,頭也不回地沿著死一般寂靜的街道回去的時候,已經(jīng)覺得他不是次日清晨要出走,而是覺得仿佛在許多年前他就帶著決不回頭的決心出走了,于是他又似乎“有勇氣忘掉過去,并且繼續(xù)生存了”。我原以為他可以忘了她,可對費爾米納的愛是那么深刻而強烈,他做不到。于是他開始了等待,漫長的等待。
他等待著烏爾比諾--費爾米納的丈夫,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在五十一年九個月零的等待后,他終于有機會向她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跡,但又遭到了拒絕。阿里薩又耐心地用兩年時間與費爾米納通信,最后和她登上了“新忠誠號”輪船,開始了等待以久的旅行。
我實在佩服阿里薩那磐石般堅定的耐心,他也等來了他要的結(jié)果:小說結(jié)尾,阿里薩和費爾米納逆流而上,在船上升起了霍亂標(biāo)志的黃色旗幟,再沒有什么人可以來打擾他們。船長詢問這樣漫無目的的航行還要繼續(xù)多久?這個愚蠢的家伙在費爾米納的睫毛上看到初霜的閃光,在阿里薩的臉上看到勇敢無畏的愛,然后,阿里薩公布了他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個日日夜夜之前就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這實在是難令人不動容。
可我總覺得,費爾米納答應(yīng)了阿里薩,是因為老年后的孤獨與寂寞。甚至她和烏爾比諾之間也沒有愛情,他倆的結(jié)合是各取所需——他要她的美貌與傲氣;她要他的尊貴與顯赫。在之后的生活中,他們更多的是依賴。當(dāng)發(fā)現(xiàn)丈夫有外遇時,她的憤怒曾使我以為是出于愛??珊髞戆l(fā)現(xiàn),那是因為她的自尊遭到踐踏?;蛟S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只是他們沒發(fā)現(xiàn),我也沒發(fā)現(xiàn)罷了……
馬爾克斯在阿里薩與費爾米納這條主線外,又安排了其他的故事,但都沒逃脫“愛”這個主旋律。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馬爾克斯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而隨著書中人物的遭遇,你也會跟著他們或喜,或悲,或無奈。
我不禁贊嘆馬爾克斯那神奇的手筆,用細(xì)膩的情感描寫出那么生動的人物與情感。還有他通過人物,隱秘地表達了自己堪比箴言的看法:
“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p>
“軟弱者永遠愛情的王國,愛情的王國是無情和吝嗇的,女人們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為的男子漢,正是這樣的男子漢能使她們得到她們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們能正視生活。
“她從來沒有想到,好奇也是潛在的愛情的變種?!?/p>
“一個人最初和父親相象之日,也就是他開始衰老之時?!?/p>
“社會生活的癥結(jié)在于學(xué)會控制膽怯,夫妻生活的癥結(jié)在于學(xué)會控制反感?!?/p>
“找出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差別,對她來說殊非易事,但分析來分析去,她還是更喜歡兒童,因為兒童的觀念更真實?!?/p>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3
最近借了朋友新買的書——《霍亂時期的愛情》來看,昨天剛剛看完,就想寫篇讀后感,不為別的,就是想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時間長了便什么都忘了。
讀著《霍亂時期的愛情》,盡管作者在其中以烏爾比諾、費爾米娜。達薩和阿里薩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給我們描述了很多種愛情,但是在我看來,這本書里描述的不僅僅是愛情,還包括歷史和人在老年。
關(guān)于愛情,從總體來看,書中描述的愛情包括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如此種.種,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類型,而且每一種都描寫得透徹,描寫得一針見血。但只有主人公費爾米娜、達薩、烏爾比諾的愛情故事是主線,就如同一條河流,貫穿于小說的始終,如河流一樣涓涓而流。其他的愛情,有阿里薩像捕獵似的獲得的各種類型的愛情,也包括烏爾比諾與林奇的短暫愛情,這些就像河流中偶爾突出的一塊塊石頭,即使在河流中也會形成小小的漩渦,但是卻不能阻止河流繼續(xù)向前流淌。就如同我們的婚姻生活,也許中間會出現(xiàn)一些影響其順利進行的因素,比如現(xiàn)在最常見的所謂第三者插足,但是只要婚姻的雙方,愛依然存在,那么我相信婚姻仍然可以像河流一樣一直流淌下去,那些小小的漩渦,終將會被河流丟在歷史中,而真愛永恒。就像阿里薩對費爾米娜一樣,愛一直在,也終究陪伴他們到生命的盡頭,一直到“永生永世”。
關(guān)于歷史,在所有愛情的描述過程中,作者也展現(xiàn)了哥倫比亞的歷史。內(nèi)河的容顏的改變與阿里薩愛情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關(guān)系。在他年輕的時候,為了忘卻被費爾米娜拒絕的痛苦,他踏上了內(nèi)河航行,當(dāng)時的河岸隨處可見的短嘴鱷、河牛、河里豐茂的水草,茂密的熱帶雨林都噴發(fā)著勃勃生機,而那時的阿里薩卻是已經(jīng)痛苦不堪,心灰意冷;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革新,人類的貪婪,到阿拉薩老年以后,為了費爾米娜再次踏上內(nèi)河航行時,河岸兩旁存留的只是光禿的樹樁、零星的僅存活于動物園的動物,轟鳴的飛機、冒煙的汽車,大批的捕獵者,污染的河水……可是這也沒有能讓他有任何心情不快,相反,由于能和費爾米娜一起旅行,阿里薩的心情很是高興,在因霍亂而不能上岸時,他仍然沒有感到沮喪,而是告訴船長一直航行下去。
關(guān)于老年,小說開頭就講了烏爾比諾好朋友的死亡,死亡原因是對老年的各種征兆的恐懼和不安,無法面對老年的各種不堪,以至于用死亡來拒絕這種不堪,維持所謂的一生的尊嚴(yán)。再到后面,烏爾比諾在年齡已經(jīng)很大的情況下還爬高捉鳥而不幸摔死;阿里薩其中一個情人說,我們都有一股禿鷲的味道,正如作者說描述的,那是人年老的時候所發(fā)出的一種酸腐的味道;還有阿里薩自己因不想承認(rèn)自己老了的事實,而在醫(yī)病的時候拒絕相信醫(yī)生的話,而自欺欺人地說自己很快就好了,絕對要不了醫(yī)生所說的三個月等等,都展現(xiàn)出了人對老年在心理上的拒絕。但同時,我們又看到了老年人熱愛生命、回歸青春的希望。在小說最后,費爾米納早已枯萎的愛情又被激活,且漸漸灼熱起來,費爾米納與阿里薩在半個世紀(jì)后終于走到了一起。在內(nèi)河航行的日子里,兩位老人如患上“霍亂”一般迷醉,他們的愛情似乎冒出了騰騰的蒸汽。這簡直就是愛情挑戰(zhàn)死亡、青春活力沖擊生命極限的神話。這讓我們感到老年并不可怕,只要仍然有所堅持,老年依然可以有愛情,而且這種感情沒有期限,如果非要給它一個期限的話,那就是阿里薩“在五十三年零十一個日日夜夜前就準(zhǔn)備好的答案”——“永生永世!”
經(jīng)典讀物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4
假如你見到有人有著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龐、僵硬的雙唇、厭食、惡心嘔吐,神情陰郁甚至奄奄一息,可不要光顧著懷疑這是霍亂的表現(xiàn),也有可能是得了相思病。加西亞.馬爾克斯就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霍亂時期的愛情》故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自己最喜歡的愛情小說。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加上馬爾克斯一貫理性平穩(wěn)的敘事風(fēng)格,讀起來輕松愉快,即使寫到貌似刻骨銘心的情感,你也可以忍不住會心地笑上幾聲。仿佛作者指著遠方的海市蜃樓給你講述一個虛構(gòu)得足夠真實的故事。
“靈魂之愛在腰部以上,肉體之愛在腰部以下”是書中草根女詩人薩拉.諾列加的一個結(jié)論,盡管用這個結(jié)論寫出來的詩并沒有獲獎,但這確實是馬爾克斯在寫本書時定下的一個命題。故事圍繞著男主人公佛羅倫蒂諾.阿里薩、胡維納爾.烏爾比諾和女主人公費爾明娜.達薩的情感糾葛,講述了一個個貌合神離的愛情片段和婚姻。
婚姻往往是詩人和作家暗地里叛逆的對象,是因為它常常與世俗共棲共生。而馬爾克斯在寫婚姻時還是頗有良心的,費了很多的筆墨。畢竟家是女人和孩子的家園,是女人愛情的歸宿。所謂的貌合神離,只是人的本性使然。胡維納爾.烏爾比諾和費爾明娜.達薩夫婦由肉體之愛締結(jié)的婚姻,是克制的,文明的,具備世俗的美德。但是馬爾克斯又筆鋒一轉(zhuǎn),讓這一貌似崇高的、穩(wěn)定的、堅實的婚姻,毀于一只毫不起眼的鸚鵡,這暗含的譏諷別有意味,卻又讓人心領(lǐng)神會,除去遺憾和傷痛之外,竟然也生出對這一冗長乏味的婚姻解體后的一絲隱約的解脫。同時,馬爾克斯在寫佛羅倫蒂諾.阿里薩與眾多情人之間的肉體之愛時更是一筆帶過,沒有任何為人性復(fù)蘇吶喊的極端態(tài)度,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肉體之愛的不過分理會。
靈魂之愛似乎備受詩人和作家的青睞,自然是因為它關(guān)乎靈魂而又極富神力。馬爾克斯用了極多的筆墨寫靈魂之愛失落的痛苦和不適,用“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龐、因?qū)劬o張產(chǎn)生的恐懼導(dǎo)致的僵硬的雙唇”來描述這種表情,酷似霍亂發(fā)病的癥狀,似乎是死亡的預(yù)兆。這在大家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靈魂之愛的本質(zhì)只會在馬爾克斯這樣的文學(xué)大師眼前顯示神跡,事實就是這樣。經(jīng)歷過靈魂之愛的人都會認(rèn)同。它如宗教一般令無數(shù)追隨者為其癡迷一生。佛羅倫蒂諾.阿里薩就是深陷其中的一員。
貌合神離是生存的本質(zhì),是生活的常態(tài),單純的肉體之愛和靈魂之愛都有其生存的艱難性和不合理性,這是馬爾克斯告訴我們的真理,這個命題在文學(xué)史上從沒有被如此清晰而誠懇地提出過。那么,為了佐證這一命題,他又給了大家一個演示,讓費爾明娜.達薩失去丈夫后,再一次接受了佛羅倫蒂諾.阿里薩壓抑了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靈魂之愛,讓靈魂和肉體之愛有一個短暫的結(jié)合,貌似完美,但是作者理性的筆觸并不讓讀者去盲目投入到一個蕩氣回腸的大團圓愛情結(jié)局,而是故作輕松地讓靈魂之愛做主,果然它便馬上顯示出其特有的瘋狂,讓愛情之船因為霍亂而永遠無法靠岸,只能在茫茫大海中來回游蕩,一生一世。
你選擇哪一種?或者說你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馬爾克斯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真誠而理性地告訴你:承認(rèn)你自己,沒有選擇。
附:小說中的精彩論述
1.手術(shù)刀是藥物無效的最有力證明。
2.從嚴(yán)格意義上說,所有藥物都具有毒性,而百分之七十的日常食物也會加速死亡。
3.只有少數(shù)醫(yī)生真正了解為數(shù)不多的幾種藥物。
4.每個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時間一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沒有恐懼和痛苦地死去。
5.只有沒有原則的人,才會從痛苦中得到滿足。
6.她從容地接受著這場不幸,臉上始終掛著從丈夫那里學(xué)來的不可戰(zhàn)勝的微笑,不讓厄運有片刻得意的機會。
7.當(dāng)被愛著的人死去時,真該帶上他所有的東西。
8.社交生活的關(guān)鍵在于學(xué)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guān)鍵在于學(xué)會控制厭惡。
9.只因缺少一個女人,他便希望同時和所有女人在一起,事實是,每當(dāng)他感到恐懼驚慌,他便格外地需要她們。因此,即使在他最艱難的時期,最糟糕的時刻,他也始終和這許多年來數(shù)不清的情人們保持哪怕最微弱的聯(lián)系:他始終追隨著她們的蹤跡。
10.他學(xué)會了一件他其實無意中多次體驗過的事:可以同時愛上幾個人,并帶著同樣的痛苦愛著她們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個。他孤身一人置身于碼頭的人群中,突然發(fā)狠似的對自己說:“人心的房間比婊子旅館里的客房還多。”
11.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她還是個孩子,但他即刻就隱約地預(yù)見到她將很快成為哪一種女人。
12.她在那里接待新朋友,會會學(xué)校和圖畫課的老朋友,以此作為某種不忠的純潔的替代品。
13.私生活跟社會生活恰恰相反,是變化無常,不可預(yù)見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5
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第一次沒有因為西方文學(xué)中常見的長篇累牘的鋪陳覺得煩——這話其實不對,人家馬爾克斯先生壓根就沒有把太多的筆墨花費在鋪陳上,小說一開始,直接就進入了敘述狀態(tài):來自安的列斯群島的流亡者、兒童攝影師赫雷米亞·德圣阿莫爾在六十歲生日到來之前服毒自殺,作為他交情最深的朋友,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yī)生進入死者房間聞到的是一種苦杏仁的氣味,這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后的命運。根據(jù)朋友的遺囑,醫(yī)生見到了懷著仰慕和謙卑的溫柔陪伴了他一生女人——作為醫(yī)生他最好的朋友,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yī)生竟然不知道這位攝影師有這樣一個女人,女人平靜地跟自己的愛人下完最后半盤棋,然后留下他一個人靜靜地迎接死亡。這是小說中出現(xiàn)的第一份傳奇愛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攪亂了醫(yī)生的弟子莊嚴(yán)豪華的從業(yè)二十五周年紀(jì)念午宴,緊接著,一只飛出籠子的鸚鵡不僅把醫(yī)生裝飾華麗而舒適無比的家弄得亂七八糟,而且要了醫(yī)生的命。在醫(yī)生的葬禮結(jié)束以后,他的醫(yī)生費爾明娜·達薩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正準(zhǔn)備用最后一絲力氣關(guān)上大門時,看見了身穿喪服站在空蕩蕩的客廳中央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后者顫抖而又莊重地將帽子放到胸口的位置,讓許久以來支撐他活下來的相思之苦一股腦兒迸發(fā)出來:
“費爾明娜,”他對她說,“這個機會我已經(jīng)等了半個多世紀(jì),就是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對您永恒的忠誠和不渝的愛情?!?/p>
沉浸在對亡夫的思念中的費爾明娜,其實同樣無法忘記那段長久而受阻的愛情。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弗洛倫蒂諾·阿里薩沉迷在對費爾明娜的愛情之中,為了逃避這份愛情帶來的痛苦,他一次一次地尋找著“黑夜里的小鳥”,并把跟這些女人的交往記錄下來,“只因為缺少那一個女人,他便希望同時和所有的女人在一起”,盡管所有的女人加起來也代替不了費爾明娜。你很難想象,為了心中的愛情,弗洛倫蒂諾愿意付出任何代價——金錢或者人情,又或者這位店主一生最想得到的東西——只求他把那么鏡子賣給自己,其目的就是因為鏡子里的那片天地,他愛戀的形象曾在那里占據(jù)了兩個小時之久。不僅如此,為了配得上他的花冠女神,弗洛倫蒂諾費盡心機當(dāng)上了內(nèi)河航運公司的老板,并且精心打造了一座愛的宮殿,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漫長等待之后,在自己已經(jīng)八十歲高齡的時候,終于收獲了守候一生的愛情。在小說的結(jié)尾,“新忠誠號”在返航后調(diào)轉(zhuǎn)船頭,重新駛向黃金港,再次踏上他們的愛情之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一生一世。
“世界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情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第225頁)。既然如此,作家就要小心翼翼、并充滿激情地對“愛”加以思考。這種思考主要還是落實在費爾明娜、阿里薩、烏爾比諾三個人物身上。小說中的費爾明娜容貌美麗、自負(fù)而又自尊,被稱為“戴王冠的仙女”。費爾明娜無疑是幸運的,因為阿里薩和烏爾比諾兩個男人都追求、崇拜她。幸運的費爾明娜是小說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阿里薩和烏爾比諾都是在第一次見面時就愛上了她。對阿里薩來說,“那偶然的一瞥,引起了一場愛情大災(zāi)難,持續(xù)了半個世紀(jì)尚未結(jié)束?!痹诎⒗锼_狂熱的激情席卷之下,費爾明娜也狂熱起來。但由于她父親的阻撓,二人的感情受到了重創(chuàng)。不過,兩人沒能結(jié)合的根源并不在此:它或許緣自費爾明娜熱情冷卻之后的一種遠距離靜觀、或許緣自生命之本能、或許緣自人性的弱點、或許緣自世俗的誘惑……總之,作家沒有對愛情河流中的礁石視而不見。費爾明娜只以一句“不必了,忘了吧”就輕易地將阿里薩送入到愛情漩渦里達五十年之久。馬爾克斯的這一筆處理,出人意料而又相當(dāng)真實,干脆利落而又余味悠長。
事實上,不僅是費爾明娜,也不僅是馬爾克斯,在《飄》中,瑪格麗特·米切爾借助于斯佳麗表達了同樣的認(rèn)識:經(jīng)過了戰(zhàn)爭的洗禮和生活的艱辛,她才發(fā)現(xiàn),她一直深深地愛著的阿希禮其實并不是生活中的阿希禮本人,只不過是她自己披在阿希禮身上的一件美麗的外衣。而費爾明娜之所以在一趟旅行之后告訴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不必了,忘了吧”,正是因為她在某一個瞬間發(fā)現(xiàn),她愛上的不過是一個幻影;五十年以后,她依然認(rèn)為,“二十歲時的火熱躁動是某種高貴而美麗的東西,但絕不是愛情”。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責(zé)怪費爾明娜呢?因為愛,所以愛;反之,因為不愛,所以不愛。愛情就是這么簡單。
想說的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說不出,除了感動,為了一場曠世絕戀。也許,我更希望這樣的情節(jié)不僅僅屬于小說。
抄錄幾段話,作為這篇筆記的結(jié)束:
有兩部書寫完后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在我小說的許多地方,都有對愛情的恐懼。我有這樣一種印象:愛情小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伴隨著恐懼,有些恐懼的時刻不僅在戀愛關(guān)系中表現(xiàn)出來,而且在性關(guān)系中也是如此。——加西亞·馬爾克斯
如若沒有在這條河上的航行,就沒有愛情可言:這樣航行的最好產(chǎn)物就是那些把我們破損不堪的靈魂歸還給我們的作品,而這其中不可置疑地包括這部炫目且令人心碎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托馬斯·品欽
這部多姿多彩、時間跨度為五十年的悲歡離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愛情的方式、表現(xiàn)、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大全。——安東尼奧·卡瓦耶羅
相關(guān)文章: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范文5篇
下一篇: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