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物理 >

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

時間: 贊銳20 分享

仰望天空時,什么都比你高,你會自卑;俯視大地時,什么都比你低,你會自負;只有放寬視野,把天空和大地盡收眼底,才能在蒼穹泛土之間找到你真正的位置。無須自卑,不要自負,堅持自信。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1

1、光的干涉現象:

頻率相同,振動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調差恒定)的兩束光,在相遇的區(qū)域出現了穩(wěn)定相間的加強區(qū)域和減弱區(qū)域的現象。

(1)產生干涉的條件:

①若S1、S2光振動情況完全相同,則符合,(n=0、1、2、3…)時,出現亮條紋;

②若符合,((n=0,1,2,3…)時,出現暗條紋。相鄰亮條紋(或相鄰暗條紋)之間的中央間距為。

(2)熟悉條紋特點

中央為明條紋,兩邊等間距對稱分布明暗相間條紋。

2.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原理:兩個相鄰的亮紋或暗條紋的中心間距是Δx=lλ/d

測波長為:λ=d?Δx/l

(1)觀察雙縫干涉圖樣:

只改變縫寬,用不同的色光來做,改變屏與縫的間距看條紋間距的變化

單色光: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

白光:中央亮條紋的邊緣處出現了彩色條紋。這是因為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單色光復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長不同,在狹縫間的距離和狹縫與屏的距離不變的條件下,光波的波長越長,各條紋之間的距離越大,條紋間距與光波的波長成正比。各色光在雙縫的中垂線上均為亮條紋,故各色光重合為白色。

(2)測定單色光的波長:

雙縫間距是已知的,測屏到雙縫的距離,測相鄰兩條亮紋間的距離,測出個亮紋間的距離,則兩個相鄰亮條紋間距:

3.光的色散:

不同的顏色的光,波長不同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各種顏色的光都會發(fā)生干涉現象,用不同色光做實驗,條紋間距是不同的,說明: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同。

含有多種顏色的光被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

各種色光按其波長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譜。

從紅光→紫光,光波的波長逐漸變小。

4.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現象

把這層液膜當做一個平面鏡,用它觀察燈焰的像:是液膜前后兩個反射的光形成的,與雙縫干涉的情況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來自前后兩個面的反射光用圖中實虛線來代表兩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

在某些位置疊加后加強,出現了亮紋,在另一些位置,疊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現了暗紋。

注意:

關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幾個問題:

(1)是哪兩列光波發(fā)生干涉;

(2)應該從哪個方向去觀察干涉圖樣;

(3)條紋會向哪個方向側移

5.應用

(1)照相機、望遠鏡的鏡頭表面的增透膜。

(2)檢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

6.光的衍射現象

光偏離直線傳播繞過障礙物進入陰影區(qū)域里的現象。

產生明顯衍射的條件:障礙物或孔(縫)的尺寸與波長可比(相差不多)或更小。

單色光單縫衍射圖象特點:中央條紋最寬最亮,兩側為不等間隔的明暗相間的條紋。

應用:用衍射光柵測定光波波長。

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2

1.α粒子散射試驗結果

(a)大多數的α粒子不發(fā)生偏轉;

(b)少數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

(c)極少數α粒子出現大角度的偏轉(甚至反彈回來)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徑約10-10m(原子的核式結構)

3.光子的發(fā)射與吸收:原子發(fā)生定態(tài)躍遷時,要輻射(或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級躍遷}

4.原子核的組成:質子和中子(統(tǒng)稱為核子),{A=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Z=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見第三冊P63〕}

5.天然放射現象:α射線(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線(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波長極短的電磁波)、α衰變與β衰變、半衰期(有半數以上的原子核發(fā)生了衰變所用的時間)。γ射線是伴隨α射線和β射線產生的〔見第三冊P64〕

6.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E:能量(J),m:質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計算ΔE=Δmc2{當Δm的單位用kg時,ΔE的單位為J;當Δm用原子質量單位u時,算出的ΔE單位為uc2;1uc2=931.5MeV}〔見第三冊P72〕。

注:

(1)常見的核反應方程(重核裂變、輕核聚變等核反應方程)要求掌握;

(2)熟記常見粒子的質量數和電荷數;

(3)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依據實驗事實,是正確書寫核反應方程的關鍵;

(4)其它相關內容:氫原子的能級結構〔見第三冊P49〕/氫原子的電子云〔見第三冊P53〕/放射性同位數及其應用、放射性污染和防護〔見第三冊P69〕/重核裂變、鏈式反應、鏈式反應的條件、核反應堆〔見第三冊P73〕/輕核聚變、可控熱核反應〔見第三冊P77〕/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

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3

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終指向圓心,或與速度方向始終垂直。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將沿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

3.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內容是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內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4.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其間存在的一個常用的關系是。(類比其他星球也適用)。

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1/2,大小為7.9m/s,它是發(fā)射衛(wèi)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隨著衛(wèi)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ω減小,a減小,T增加。

6.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7.對于加速度恒定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對應的正向過程和反向過程的時間相等,對應的速度大小相等(如豎直上拋運動)

8.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的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無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怎樣受力無關,慣性大小表現為改變物理運動狀態(tài)的難易程度。

9.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方向與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末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

高三物理課堂必記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物理必備知識點歸納

高三物理必背知識點

高三物理知識點匯總整理

高三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高三物理必備知識點梳理歸納

高三物理總復習知識點總結

最新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高三物理知識點整理

高三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高三物理知識點大全整理

10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