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備考復(fù)習(xí)重要知識點
2023高考語文備考復(fù)習(xí)重要知識點
語文在高考中涉及的知識點有很多,只要我們把知識點整理出來,就容易記很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高考語文備考復(fù)習(xí)重要知識點,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考語文必記重點知識點
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dāng)、搭配不當(dāng)、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
1、跟著語感走。即通過語感進(jìn)行檢測,可很容易地審出雜糅、贅余、語序不當(dāng)?shù)日Z病。
2、主干壓縮法(即劃分主謂賓法)。此法可很容易地解決搭配不當(dāng)、成分殘缺等問題。
3、同類比較法。感覺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時,可舉幾個相類似的句子或短語進(jìn)行類比,從而找出病源。
4、特點記憶法。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癥狀,找出病源的出現(xiàn)規(guī)律。如句中的并列成分,非常值得注意。要梳理整體框架結(jié)構(gòu),有時要細(xì)研到各詞的關(guān)系。雜糅要理清兩種結(jié)構(gòu)。正確項有時也較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確定。
5、做題思路通常是:先檢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特別注意常見的典型病癥。
①介詞"關(guān)于""對于""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xié)調(diào),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后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nèi)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dāng)以及意義的從屬關(guān)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后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xié)調(diào)。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標(biāo)點符號題
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紭?biāo)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號、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biāo)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高考語文常備知識點
【四大名繡】
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
牡丹〖洛陽〗
水仙〖福建漳州〗
菊花〖浙江杭州〗
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
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
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
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
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
鐵觀音〖福建安溪縣〗
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年齡稱謂】
襁 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 提:指2——3歲的兒童
垂 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 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 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 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jié)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舊迎新
【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xué)》、《孟子》
【五經(jīng)】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書法九勢】
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hù)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
《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chǎn)】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元代四大戲劇】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ā?/p>
【五彩】
青、黃、赤、白、黑
【五音】
宮、商、角、徵、羽
【七寶】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四大名瓷窯】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禮】
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shù)
【六義】
風(fēng)、賦、比、興、雅、頌
【八旗】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十惡】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三山】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岳】
〖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p>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
廣濟(jì)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
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zhèn)】
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陜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臺灣高雄〗
【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yīng)縣佛宮寺〗、千尋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
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當(dāng)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fēng)〗、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從】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tài)、女工)
【三皇】
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
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
鐵拐李、鐘離權(quán)、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
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 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五臟】
心、肝、脾、肺、腎
【六腑】
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七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p>
仁、義、禮、智、信
【五倫】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
【九屬】
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
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配藥七方】
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fù)方
【杭州十門】
涌金門、 望江門、 錢塘門、 清波門、艮山門、
武林門 、清泰門 、鳳山門、 候潮門、慶春門
【六欲】
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1、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xué)》)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xué)》)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荀子"勸學(xué)》)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5、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7、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9、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0、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12、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yuǎn)。(李密《陳情表》)
13、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14、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15、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16、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17、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8、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19、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
20、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2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22、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23、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阿房宮賦》)
24、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杜牧《阿房宮賦》)
25、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宮賦》)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27、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宮賦》)
28、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2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30、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蘇洵《六國論》)
31、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蘇洵《六國論》)
3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蘇洵《六國論》)
33、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34、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5、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8、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前赤壁賦》)
39、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前赤壁賦》)
40、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前赤壁賦》)
41、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42、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前赤壁賦》)
4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前赤壁賦》)
44、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45、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4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47、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4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dǎo)夫先路。(屈原《離騷》)
49、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
50、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高考語文知識點歸納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席: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
2、蒙: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承接)
3、因: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沿襲)
4、舉: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撲: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6、卻:卻匈奴七百余里(擊退)
7、隳:隳名城,殺豪杰(毀壞)
8、躡足:躡足于行伍之間(用腳踏地)
9、揭:揭竿為旗(舉)
10、抗:非抗于九國之師也(高,強)
11、度、絜:試使山東之國與陜西省涉度長絜大(用尺量,衡量)
12、愛: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風(fēng)俗,指邊遠(yuǎn)地方)
14、謫戍: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被征發(fā)戍守邊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遺留下來的功業(yè))
16、鞭笞: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狀,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起事,起義)
二、通假字
1、合從帝交,相與為一(通縱)
2、贏糧而景從(通影,影子)
3、外連衡而斗諸侯(通橫)
三、一詞多義
1、制:
①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指揮)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guī)模)
④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縫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逃亡)
②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丟失)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通無,沒有)
3、利: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好處)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誰何(鋒利)
4、固:
①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險固)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
④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5、遺:
①秦?zé)o亡矢遺鏃(丟失)
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遺留下來的東西)
③蒙故業(yè),因遺策(遺留下來的)
④是以先帝拔以遺陛下(wi給予)
6、度:
①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制度)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du計算,量)
③萬里赴戎機,并山度若飛(越過)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du揣度)
四、詞類活用
1、固: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2、席、包:有度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
3、斗:外連衡而斗諸侯(使動,使斗)
4、南、西: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名作狀,向南,向西)
5、約:于是從散約敗(動作名,條約)
6、鞭笞: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動,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7、卻:卻匈奴七百余里(使動,使退卻)
8、彎: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形容詞使動,使彎)
9、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動,愚弄)
10、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詞使動,使削弱)
11、固: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12、甕、繩: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名作動,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13、賢: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形作名,賢能的人)
14、云、景: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名作狀,像云一樣,像影子一樣)
1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動,引,招致;朝:名詞使動,使來朝見)
五、難句翻譯
1、振長策而御海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
譯:高舉長長的鞭子,用武力來統(tǒng)治各國;吞并東西二周,滅亡各個諸侯。
2、然后踐華山為城,因河為池。
譯:這樣以后,憑著華山當(dāng)做城,就著黃河當(dāng)做護(hù)城河。
3、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譯:天下的人像云一樣聚集響應(yīng),(許多人)擔(dān)著干糧如影隨形地跟著(陳涉)。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譯: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勢變了。
高考語文考試知識點
1、字音(注意以下幾種類帶你型)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癥(zhēng/zhèng)”“強(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嗆(qiàng)”“愴(chuàng)”
(3)易錯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飾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語中古音,
虛與委(wēi)蛇(yí)——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建議:
①以讀帶寫,作好標(biāo)記,提高效率;
②以印發(fā)的資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釋為主。
2、近義詞辨析
(原則——存同求異,通過以下作對比)
(1)意義(范圍、程度、側(cè)重點)
(2)色彩(褒貶、書面和口語)
(3)用法(對象、搭配、詞性)
建議:
①排除法:選定肯定對象,排除其它。
②試代法:代入兩者,對比效果。
3、成語(熟語)的幾大注意事項:
(1)勿望文生義,
如“望其項背——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
(2)分清對象,
如“車水馬龍—車輛、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婦女”
(3)分清色彩,(褒/貶、謙/敬)
如“彈冠相慶—貶義”“班門弄斧—謙辭”
(4)注意語境,(意義會變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兩條魚吐沫互相潤濕。也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只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軀短小,精明強悍。也形容文章或發(fā)言簡短而有力?!?/p>
建議:把遇到的成語按以上各類作好標(biāo)記。可以加強復(fù)習(xí)效果。
4、語病題
(1)幾種類型:
①成分殘缺或贅余
②語序不當(dāng)(多層定、狀語、關(guān)聯(lián)詞)
③搭配不當(dāng)(動賓、主賓、關(guān)聯(lián)詞)
④結(jié)構(gòu)混亂(句式雜糅)
⑤表意不明(有歧義、指代不明)
⑥不合邏輯(因果倒置、多層否定)
(2)快速判斷語病有“十看”
①看介詞(小心缺失主語)
②看代詞,如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
③看判斷詞“是”(小心主賓搭配)
④看兩面詞
(小心雙提單承或單提雙承)
⑤看關(guān)聯(lián)詞(小心語序不當(dāng)和搭配)
⑥看并列詞(小心搭配不當(dāng))
⑦看多層否定
(小心否定和肯定間的變換)
⑧看主干(特別動賓)
(小心成分殘缺或搭配不當(dāng))
⑨看數(shù)量詞(包括前后的約數(shù))(小心重復(fù))
⑩看多義詞,如“杜鵑”
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現(xiàn)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得當(dāng);“原因是”與“所致、造成”重復(fù)。
建議:①按照以上幾點判斷,勿自亂陣腳。
②若有兩項不肯定,根據(jù)語感用排除法。
(1)分析句子的作用和位置(總起/過渡)
(2)抓住關(guān)鍵詞語和提示詞(如首先、總之、不但…而且、其、它、另外等)
建議:
①看前后文的內(nèi)容提示,明確前后順序。
②從幾個選項入手,試排、對比、排除
高考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
一、我國古典文學(xué)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詩歌、散文、戲曲、小說等。
1、詩歌又包括詩、詞、散曲等就詩說,還有古詩、律詩、絕句的分別。古詩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種種;就詞說,有八百多種調(diào)子;根據(jù)字?jǐn)?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散曲的調(diào)子也非常豐富。
2、散文有敘事、記游、說理、抒情等類別。
3、小說有筆記、傳奇、平話、章回小說等體裁。
4、戲曲,從元代以來發(fā)展成熟的,有雜劇(北曲)、南曲等。
二、我國的古典文學(xué)已有三千年的光輝歷史。
1、秦代以前,我國就有許多偉大的作品出現(xiàn)。
(1)、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詩歌。這些詩歌大約產(chǎn)生在公元前11世紀(jì)到公元前6世紀(jì)之間,其中有民歌,有舉行典禮用的祭歌和樂歌,有的是敘事詩,有的是抒情詩,有的是諷刺詩。這些反映了當(dāng)時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紀(jì)中葉以后,南方的楚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新體的詩歌“楚辭”。偉大的詩人屈原運用這種新的形式,寫了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話傳說,豐富的想象,熾烈的感情,這對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響。
(3)、從公元前8世紀(jì)到公元前3世紀(jì)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散文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產(chǎn)生最早的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先秦諸子的學(xué)術(shù)思想著作《論語》《孟子》《莊子》《韓非子》等。這些著作中的許多篇章在記言記事、描寫人物、論辯道理,以及結(jié)構(gòu)篇章和運用語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極其深遠(yuǎn)的影響。
2、兩漢魏晉南北朝時代,我國文學(xué)有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
(1)、西漢偉大的歷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寫了一部對后代的文學(xué)和文學(xué)都有巨大影響的《史記》。為各個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眾多歷史人物立傳,開創(chuàng)了我國傳記文學(xué)的先河。
(2)、漢武帝時,設(shè)立了主管音樂的機關(guān)“樂府”,采錄民間歇謠,用以配樂歌唱,因此許多民歌得以保存下來?,F(xiàn)存的漢代樂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詩的形式,最著名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就是從民歌發(fā)展而成的。
(3)、東漢時期,在樂府民歌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詩。但是開始的時候,詩的產(chǎn)量較少。到了建安年間,有些詩人,尤其是曹植,運用樂府民歌的形式來抒寫個人的思想感情,寫了很多很好的五言詩。五言詩有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東晉末年的詩人陶淵明,用通俗自然的語言寫五言詩,贊美勞動生活,歌詠農(nóng)村景物,詩的內(nèi)容和風(fēng)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錄配樂而,保存下來的。南朝民歌,絕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戀歌。北朝民歌的題材相當(dāng)廣泛,,其中《木蘭詩》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國文學(xué)的發(fā)達(dá)時期。
(1)、詩歌到了唐代,體裁完備,有古詩、律詩、絕句等等。李白的詩,嘲弄庸俗世態(tài),反抗權(quán)貴,充滿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義精神。他歌頌祖國壯麗的河山,歌頌自由生活,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不合理和自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強烈的憤慨。杜甫生活飽經(jīng)憂患,比較接近人民,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詩句揭露封建社會的貧富懸殊。他的詩富于現(xiàn)實主義精神,發(fā)揚了詩經(jīng)、楚辭、樂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給后來的詩人開辟了寬廣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詩人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寫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樂府”,意在揭露當(dāng)時政治的黑暗。還有像《長恨歌》和《琵琶行》等一些久為傳誦的詩。
(2)、到宋代,盛行配樂歌唱的詞,詞發(fā)展到極盛時期。柳永和蘇拭的詞,對于詞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南宋的辛棄疾和陸游是兩個愛國詩人。這兩位詩人的詞,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評價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發(fā)達(dá)。唐代的古文運動,是一次重要的文體改革運動。這個運動的倡導(dǎo)者韓愈和柳宗元,主張廢棄六朝以來浮華的駢儷文,寫作切合實用的質(zhì)樸的古文。他們的文章,平正通達(dá),雖然號稱“古文”,實際上是新體散文。到了宋代,歐陽修、王安石、蘇拭等繼續(xù)提倡這種古文。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為我國長期流行的文體。
(4)、唐代和宋代以刻畫人物為中心的有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小說也發(fā)展起來了。唐代最有名的小說是“傳奇”。《柳毅傳》就是唐代傳奇中的佳作之一。這些小說;大都著力刻畫人物形象,并且有離奇的情節(jié)和完整的結(jié)構(gòu)。到了宋代,小說有了新的發(fā)展。由于都市的發(fā)達(dá),市民階層的擴(kuò)大,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平話”。
4、元、明、清三代,我國文學(xué)有了新的發(fā)展,在戲劇和小說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1)、元代的雜劇形式很新穎。著名的作品如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yuǎn)的《漢宮秋》王實甫的《西廂記》,分別刻畫了封建社會被壓迫婦女的不同形象,前兩篇寫出政治的黑暗以及婦女的厄運,后一篇寫出青年男女堅決反抗禮教、爭取愛情自由的精神。
(2)、明、清兩代的戲曲得到迅速的發(fā)展,篇幅加長,情節(jié)增多,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也更為深廣。著名的作品,如高則誠的《琵琶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3)、元、明、清三代的小說超過以前所有的時代,有了新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光輝曜目的作品。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用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到了清代,又產(chǎn)生了蒲松齡的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吳敬梓的長篇章回小說《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度辶滞馐贰访枋隹婆e時代讀書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的腐敗和一些讀書人爭奪功名的丑態(tài)?!都t樓夢》通過貿(mào)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悲劇,以及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的變遷,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會末期的腐朽和封建禮教的虛偽,對于蔑視封建禮教力求發(fā)展個性的人物,表示很大的同情。《紅樓夢》展現(xiàn)了巨大的生活畫面,刻畫了幾十個性格極其鮮明、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這部作品結(jié)構(gòu)完整,筆法細(xì)膩,語言優(yōu)美生動,在我國古典小說的發(fā)展史上達(dá)到了藝術(shù)高峰。《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的巨著。
5、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文學(xué)上出現(xiàn)了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的作品。像李寶嘉的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的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都比較深刻地揭露清朝政府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黃遵憲、梁啟超等也寫了好些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詩歌和散文。形式的多種多樣,人物形象的鮮明生動,語言精煉形象,這是我國優(yōu)秀古典文學(xué)的高度藝術(shù)性的表現(xiàn)。我國古典文學(xué),是我國文化遺產(chǎn)中的寶貴財富。
考生必備高考語文知識點
一、修辭格與體會文章表達(dá)
1、讀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②擬人:……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張:……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dá)了作者……的情感,聯(lián)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問:……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dá)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dá)的思想也更強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dá)了作者……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⑥對偶:……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fā)了作者對……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富于音樂美。
二、插敘的作用
1、讀出插敘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lián)系。
2、公式:……采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nèi)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dá)了……
②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xiàn)了……
③寫景狀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寫,贊揚了……抒發(fā)了……
④游記:描寫了……表達(dá)了……感情 ⑤議論文: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四、記敘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時間:以……的時間為序(或線索)來寫,使記敘的過程更清楚。
②地點:以……的轉(zhuǎn)換為序來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huán)境。
③事件:以……事件來寫,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豐富鮮明。
④人物:以……的活動來寫,推進(jìn)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
五、描寫手法的作用
1、讀出描寫手法在語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確描寫類型及相關(guān)知識:
①外貌(肖像)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
③動作(細(xì)節(jié))描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態(tài))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復(fù)雜的心理主刻畫,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寫了……的樣子,表現(xiàn)了……語言:……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展示了……內(nèi)心,表現(xiàn)了……動作:用運……的詞語,生動、準(zhǔn)確地刻畫了……心理:……等詞語寫出了……,表現(xiàn)了……
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找出文段開頭或中間及末尾的環(huán)境描寫語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寫,寫出了……的景色(或環(huán)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質(zhì)。
②……的景物描寫,結(jié)合人物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寫,反映了……情景,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
七、論證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關(guān)的論證方法。
2、明確知識:①例證法主要是增強說服力,通過一兩個典型事例,可以使闡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證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實內(nèi)容,增強說服的權(quán)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對比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論證更為深刻。
④比喻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論證更為具體生動形象。
3、公式:例證法:采用了舉例的方法,以……來說明……的觀點,列舉詳實,說服力強。
引證法:采用了引證法,以……的名言來說理,增強說服的權(quán)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對比論證法:采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法,以……來論述,深刻。比喻論證法:采用了比喻論證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闡明了……
八、仿寫句子
公式:①、數(shù)清例句的字?jǐn)?shù)。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沒有修辭手法的除外)。
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xiàn)象上的聯(lián)系。
九、對對聯(lián)
公式:①名對名,形對形,動對動;
②山對川,日對月,天對地;
③注意上下聯(lián)語意的相關(guān)、相融。
十、讀圖題
公式:①分析畫面構(gòu)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畫面的主題詞或標(biāo)題是什么,畫面中的人物語言有什么。
②給漫畫寫題目的公式:題目+內(nèi)容+啟發(fā)。
③結(jié)合畫面含義,說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啟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見,要分要點來寫(寫成1、2、3)
④給畫面定標(biāo)題,要不能離開畫面含義或寓意。
⑤說畫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聯(lián)想到B,A、B具有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