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
七年級數(shù)學期末考試就到了,同學們要用心地對待復習數(shù)學試題,那么關于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僅供參考。
七年級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如圖,直角三角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得到的立體圖形是( )
A. B. C. D.
2.如果零上5℃記作+5℃,那么零下4℃記作( )
A.﹣4 B.4 C.﹣4℃ D.4℃
3.下列各組數(shù)中,互為倒數(shù)的是( )
A.2與﹣2 B.﹣ 與 C.﹣1與(﹣1)2016 D.﹣ 與﹣
4.如圖,數(shù)軸上的點A表示的數(shù)是﹣2,將點A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得到點B,則點B表示的數(shù)是( )
A.﹣5 B.0 C.1 D.3
5.單項式﹣ 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分別是( )
A. 和2 B. 和3 C.﹣ 和2 D.﹣ 和3
6.下列運算中,正確的是( )
A.3a+2b=5ab B.2a3+3a2=5a5
C.4a2b﹣3ba2=a2b D.5a2﹣4a2=1
7.已知x=﹣2是方程5x+12= ﹣a的解,則a2+a﹣6的值為( )
A.0 B.6 C.﹣6 D.﹣18
8.如圖所示,A、B兩點所對的數(shù)分別為a、b,則AB的距離為( )
A.a﹣b B.a+b C.b﹣a D.﹣a﹣b
9.如圖,已知點O在直線AB上,∠COE=90°,OD平分∠AOE,∠COD=25°,則∠BOD的度數(shù)為( )
A.100° B.115° C.65° D.130°
10.已知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2的值是2,當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5的值等于( )
A.9 B.1 C.5 D.﹣1
二、填空題
11.若﹣ xy2與2xm﹣2yn+5是同類項,則n﹣m= .
12.請從以下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多選,則按第一題計分.
A.全球每年大約有577000000000000m3的水從海洋和陸地轉化為大氣中的水汽,把577000000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
B.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是 ,則這個數(shù)是 .
13.某校七年級(1)班有a個男生,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的 倍的少5人,則該七年級1班共有 人(用含有a的代數(shù)式表示)
14.小華同學在解方程5x﹣1=( )x+3時,把“( )”處的數(shù)字看成了它的相反數(shù),解得x=2,則該方程的正確解應為x= .
三、解答題
15.請畫出如圖所示的幾何體從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
16.計算:
(1)(﹣72)+37﹣(﹣22)+(﹣17)
(2)﹣32×(﹣ )2+( ﹣ + )÷(﹣ )
17.如圖,已知線段a,直線AB與直線CD相交于點O,利用尺規(guī)按下列要求作圖.
(1)在射線OA,OB,OC,OD上作線段OA′,OB′,OC′,OD′使它們分別與線段a相等;
(2)連接A′C′,C′B′,B′D′,D′A′,你得到的圖形是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 .
18.化簡求值:﹣(﹣3a2+4ab)﹣[a2+2(2a﹣2ab)],其中a=﹣2,b=5.
19.一只小蟲從某點P出發(fā),在一條直線上來回爬行,假定把向右爬行的路程記為正數(shù),向左爬行的路程記為負數(shù),則爬行各段路程(單位:厘米)依次為:+5,﹣3,+10,﹣8,﹣6,+12,﹣10.
(1)通過計算說明小蟲是否回到起點P.
(2)如果小蟲爬行的速度為0.5厘米/秒,那么小蟲共爬行了多長時間.
20.如圖,∠AOC:∠COD:∠BOD=2:3:4,且A,O,B三點在一條直線上,OE,OF分別平分∠AOC和∠BOD,OG平分∠EOF,求∠GOF的度數(shù).將下列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解:因為,∠AOC:∠COD:∠BOD=2:3:4,所以∠AOC= ,∠COD= ,∠BOD= ,因為OE,OF分別平分∠AOC和∠BOD,所以∠AOE= ,∠BOF= ,所以∠EOF= ,
又因為 ,所以∠GOF=60°.
21.解方程:
(1)17﹣3x=﹣5x+13
(2)x﹣ =2﹣ .
22.某學校要了解學生上學交通情況,選取七年級全體學生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畫出扇形統(tǒng)計圖(如圖),圖中“公交車”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60°,“自行車”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120°,已知七年級乘公交車上學的人數(shù)為50人.
(1)七年級學生中,騎自行車和乘公交車上學的學生人數(shù)哪個更多?多多少人?
(2)如果全校有學生2400人,學校準備的600個自行車停車位是否足夠?
23.某商場購進甲、乙兩種服裝后,都加價40%標價出售,“春節(jié)”期間商場搞優(yōu)惠促銷,決定將甲、乙兩種服裝分別按標價的八折和九折出售.某顧客購買甲、乙兩種服裝共付款182元,兩種服裝標價之和為210元.問這兩種服裝的進價和標價各是多少元?
24.如圖①,已知線段AB=12cm,點C為AB上的一個動點,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1)若點C恰好是AB中點,則DE= cm;
(2)若AC=4cm,求DE的長;
(3)試利用“字母代替數(shù)”的'方法,說明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4)知識遷移:如圖②,已知∠AOB=120°,過角的內(nèi)部任一點C畫射線OC,若OD、OE分別平分∠AOC和∠BOC,試說明∠DOE=60°與射線OC的位置無關.
七年級數(shù)學期末考試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如圖,直角三角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得到的立體圖形是( )
A. B. C. D.
【考點】點、線、面、體.
【分析】根據(jù)題意作出圖形,即可進行判斷.
【解答】解:將如圖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可得到圓錐,
故選:C.
2.如果零上5℃記作+5℃,那么零下4℃記作( )
A.﹣4 B.4 C.﹣4℃ D.4℃
【考點】正數(shù)和負數(shù).
【分析】根據(jù)零上5℃記作+5℃,可以表示出零下4℃,從而可以解答本題.
【解答】解:∵零上5℃記作+5℃,
∴零下4℃記作﹣4℃,
故選C.
3.下列各組數(shù)中,互為倒數(shù)的是( )
A.2與﹣2 B.﹣ 與 C.﹣1與(﹣1)2016 D.﹣ 與﹣
【考點】有理數(shù)的乘方;倒數(shù).
【分析】根據(jù)倒數(shù)的定義,可得答案.
【解答】解:﹣ 與﹣ 互為倒數(shù),
故選:D.
4.如圖,數(shù)軸上的點A表示的數(shù)是﹣2,將點A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得到點B,則點B表示的數(shù)是( )
A.﹣5 B.0 C.1 D.3
【考點】數(shù)軸.
【分析】根據(jù)數(shù)軸從左到右表示的數(shù)越來越大,可知向右平移則原數(shù)就加上平移的單位長度就得平移后的數(shù),從而可以解答本題.
【解答】解:∵數(shù)軸上的點A表示的數(shù)是﹣2,將點A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得到點B,
∴點B表示的數(shù)是:﹣2+3=1.
故選C.
5.單項式﹣ 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分別是( )
A. 和2 B. 和3 C.﹣ 和2 D.﹣ 和3
【考點】單項式.
【分析】根據(jù)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定義來求解.單項式中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單項式的系數(shù),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
【解答】解:根據(jù)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定義可知,單項式﹣ 的系數(shù)是:﹣ ,次數(shù)是:2+1=3.
故選:D.
6.下列運算中,正確的是( )
A.3a+2b=5ab B.2a3+3a2=5a5
C.4a2b﹣3ba2=a2b D.5a2﹣4a2=1
【考點】合并同類項.
【分析】根據(jù)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把系數(shù)相加即可.
【解答】解:A、不是同類項不能合并,故A不符合題意;
B、不是同類項不能合并,故B不符合題意;
C、系數(shù)相加字母及指數(shù)不變,故C符合題意;
D、系數(shù)相加字母及指數(shù)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已知x=﹣2是方程5x+12= ﹣a的解,則a2+a﹣6的值為( )
A.0 B.6 C.﹣6 D.﹣18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代數(shù)式求值.
【分析】此題可先把x=﹣2代入方程然后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a2+a﹣6求解即可.
【解答】解:將x=﹣2代入方程5x+12= ﹣a
得:﹣10+12=﹣1﹣a;
解得:a=﹣3;
∴a2+a﹣6=0.
故選A.
8.如圖所示,A、B兩點所對的數(shù)分別為a、b,則AB的距離為( )
A.a﹣b B.a+b C.b﹣a D.﹣a﹣b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根據(jù)AB兩點之間的距離即為0到B的距離與0到A的距離之和,由數(shù)軸可知a<0,b>0,得出AB的距離為b﹣a.
【解答】解:∵A、B兩點所對的數(shù)分別為a、b,
∵a<0,b>0,
∴AB之間的距離為b﹣a,
故選C.
9.如圖,已知點O在直線AB上,∠COE=90°,OD平分∠AOE,∠COD=25°,則∠BOD的度數(shù)為( )
A.100° B.115° C.65° D.130°
【考點】角的計算;角平分線的定義.
【分析】先根據(jù)COE=90°,∠COD=25°,求得∠DOE=90°﹣25°=65°,再根據(jù)OD平分∠AOE,得出∠AOD=∠DOE=65°,最后得出∠BOD=180°﹣∠AOD=115°.
【解答】解:∵∠COE=90°,∠COD=25°,
∴∠DOE=90°﹣25°=65°,
∵OD平分∠AOE,
∴∠AOD=∠DOE=65°,
∴∠BOD=180°﹣∠AOD=115°,
故選:B.
10.已知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2的值是2,當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5的值等于( )
A.9 B.1 C.5 D.﹣1
【考點】代數(shù)式求值.
【分析】直接將x=2017代入得出20173a+2017b=4,進而將x=﹣2017代入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2的值是2,
∴20173a+2017b=4,
∴當x=﹣2017時,代數(shù)式ax3+bx+5=(﹣2017)3a﹣2017b+5=﹣+5=﹣4+5=1.
故選B.
二、填空題
11.若﹣ xy2與2xm﹣2yn+5是同類項,則n﹣m= ﹣6 .
【考點】同類項.
【分析】依據(jù)同類項的定義列出關于m、n的方程,從而可求得n、m的值.
【解答】解:∵﹣ xy2與2xm﹣2yn+5是同類項,
∴m﹣2=1,n+5=2,解得m=3,n=﹣3,
∴n﹣m=﹣3﹣3=﹣6.
故答案為:﹣6.
12.請從以下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多選,則按第一題計分.
A.全球每年大約有577000000000000m3的水從海洋和陸地轉化為大氣中的水汽,把577000000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5.77×1014 .
B.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是 ,則這個數(shù)是 ± .
【考點】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較大的數(shù);絕對值.
【分析】A、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要看把原數(shù)變成a時,小數(shù)點移動了多少位,n的絕對值與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相同.當原數(shù)絕對值>1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1時,n是負數(shù).
B、直接利用絕對值的性質(zhì)得出答案.
【解答】解:A、577000000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5.77×1014;
B、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是 ,則這個數(shù)是:± .
故答案為:5.77×1014;± .
13.某校七年級(1)班有a個男生,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的 倍的少5人,則該七年級1班共有 a﹣5 人(用含有a的代數(shù)式表示)
【考點】列代數(shù)式.
【分析】直接根據(jù)題意表示出女生人數(shù),進而得出總人數(shù)答案.
【解答】解:由題意可得,女生的人數(shù)是: a﹣5,
故該七年級1班共有:a+ a﹣5= a﹣5.
故答案為: a﹣5.
14.小華同學在解方程5x﹣1=( )x+3時,把“( )”處的數(shù)字看成了它的相反數(shù),解得x=2,則該方程的正確解應為x= .
【考點】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先設( )處的數(shù)字為a,然后把x=2代入方程解得a=﹣3,然后把它代入原方程得出x的值.
【解答】解:設( )處的數(shù)字為a,
根據(jù)題意,把x=2代入方程得:10﹣1=﹣a×2+3,
解得:a=﹣3,
∴“( )”處的數(shù)字是﹣3,
即:5x﹣1=﹣3x+3,
解得:x= .
故該方程的正確解應為x= .
故答案為: .
三、解答題
15.請畫出如圖所示的幾何體從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
【考點】作圖﹣三視圖.
【分析】從正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數(shù)目分別為1,3,2;從左面看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數(shù)目分別為3,1;從上面看有3列,每行小正方形數(shù)目分別為1,2,1.依此作圖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圖所示:
16.計算:
(1)(﹣72)+37﹣(﹣22)+(﹣17)
(2)﹣32×(﹣ )2+( ﹣ + )÷(﹣ )
【考點】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分析】(1)原式利用減法法則變形,計算即可得到結果;
(2)原式先計算乘方運算,再計算乘除運算,最后算加減運算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解:(1)原式=﹣72+37+22﹣17=﹣89+59=﹣30;
(2)原式=﹣9× +( ﹣ + )×(﹣24)=﹣1﹣18+4﹣9=﹣28+4=﹣24.
17.如圖,已知線段a,直線AB與直線CD相交于點O,利用尺規(guī)按下列要求作圖.
(1)在射線OA,OB,OC,OD上作線段OA′,OB′,OC′,OD′使它們分別與線段a相等;
(2)連接A′C′,C′B′,B′D′,D′A′,你得到的圖形是 正方形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 2a2 .
【考點】作圖—復雜作圖.
【分析】(1)以點O為圓心,a為半徑作圓,分別交射線OA,OB,OC,OD于A′、B′、C′、D′;、
(2)利用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可判斷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解答】解:(1)如圖,線段OA′,OB′,OC′,OD′為所作;
(2)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這個圖形的面積是2a2.
故答案為:正方形,2a2.
18.化簡求值:﹣(﹣3a2+4ab)﹣[a2+2(2a﹣2ab)],其中a=﹣2,b=5.
【考點】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
【分析】原式去括號合并得到最簡結果,把a與b的值代入計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3a2﹣4ab﹣a2﹣4a+4ab=2a2﹣4a,
當a=﹣2,b=5時,原式=8﹣20=﹣12.
19.一只小蟲從某點P出發(fā),在一條直線上來回爬行,假定把向右爬行的路程記為正數(shù),向左爬行的路程記為負數(shù),則爬行各段路程(單位:厘米)依次為:+5,﹣3,+10,﹣8,﹣6,+12,﹣10.
(1)通過計算說明小蟲是否回到起點P.
(2)如果小蟲爬行的速度為0.5厘米/秒,那么小蟲共爬行了多長時間.
【考點】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正數(shù)和負數(shù).
【分析】(1)把記錄到得所有的數(shù)字相加,看結果是否為0即可;
(2)記錄到得所有的數(shù)字的絕對值的和,除以0.5即可.
【解答】解:(1)∵(+5)+(﹣3)+(+10)+(﹣8)+(﹣6)+(+12)+(﹣10),
=5﹣3+10﹣8﹣6+12﹣10,
=0,
∴小蟲能回到起點P;
(2)(5+3+10+8+6+12+10)÷0.5,
=54÷0.5,
=108(秒).
答:小蟲共爬行了108秒.
20.如圖,∠AOC:∠COD:∠BOD=2:3:4,且A,O,B三點在一條直線上,OE,OF分別平分∠AOC和∠BOD,OG平分∠EOF,求∠GOF的度數(shù).將下列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解:因為,∠AOC:∠COD:∠BOD=2:3:4,所以∠AOC= 40° ,∠COD= 60° ,∠BOD= 80° ,因為OE,OF分別平分∠AOC和∠BOD,所以∠AOE= 20° ,∠BOF= 40° ,所以∠EOF= 120° ,
又因為 OG平分∠EOF ,所以∠GOF=60°.
【考點】角的計算;角平分線的定義.
【分析】根據(jù)互補兩角的和為180°和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可求得∠EOF的大小,即可解題.
【解答】解:∵∠AOC:∠COD:∠BOD=2:3:4,∠AOC+∠COD+∠BOD=180°,
∴∠AOC=40°,∠COD=60°,∠BOD=80°,
∵OE、OF分別平分∠AOC和∠BOD,
∴∠AOE=∠COE=20°,∠BOF=∠DOF=40°,
∴∠EOF=180°﹣20°﹣40°=120°,
∵OG平分∠EOF,
∴∠GOF=60°,
故答案為:40°,60°,80°,20°,40°,120°,OG平分∠EOF.
21.解方程:
(1)17﹣3x=﹣5x+13
(2)x﹣ =2﹣ .
【考點】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1)方程移項合并,把x系數(shù)化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把x系數(shù)化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1)移項合并得:2x=﹣4,
解得:x=﹣2;
(2)去分母得:6x﹣3x+3=12﹣2x﹣4,
移項合并得:5x=5,
解得:x=1.
22.某學校要了解學生上學交通情況,選取七年級全體學生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畫出扇形統(tǒng)計圖(如圖),圖中“公交車”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60°,“自行車”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120°,已知七年級乘公交車上學的人數(shù)為50人.
(1)七年級學生中,騎自行車和乘公交車上學的學生人數(shù)哪個更多?多多少人?
(2)如果全校有學生2400人,學校準備的600個自行車停車位是否足夠?
【考點】扇形統(tǒng)計圖;用樣本估計總體.
【分析】(1)根據(jù)乘公交車的人數(shù)除以乘公交車的人數(shù)所占的比例,可得調(diào)查的樣本容量,根據(jù)樣本容量乘以自行車所占的百分比,可得騎自行車的人數(shù),根據(jù)有理數(shù)的減法,可得答案;
(2)根據(jù)學??側藬?shù)乘以騎自行車所占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解答】解:(1)乘公交車所占的百分比 = ,
調(diào)查的樣本容量50÷ =300人,
騎自行車的人數(shù)300× =100人,
騎自行車的人數(shù)多,多100﹣50=50人;
(2)全校騎自行車的人數(shù)2400× =800人,
800>600,
故學校準備的600個自行車停車位不足夠.
23.某商場購進甲、乙兩種服裝后,都加價40%標價出售,“春節(jié)”期間商場搞優(yōu)惠促銷,決定將甲、乙兩種服裝分別按標價的八折和九折出售.某顧客購買甲、乙兩種服裝共付款182元,兩種服裝標價之和為210元.問這兩種服裝的進價和標價各是多少元?
【考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分析】通過理解題意,可知本題存在兩個等量關系,即甲種服裝的標價+乙種服裝的標=210元,甲種服裝的標價×0.8+乙種服裝的標×0.9=182元,根據(jù)這兩個等量關系可列出方程組求解即可.
【解答】解:設甲種服裝的標價為x元,則依題意進價為 元;乙種服裝的標價為y元,則依題意進價為 元,
則根據(jù)題意列方程組得
解得 .
所以甲種服裝的進價= = =50(元),乙種服裝的進價= = =100(元).
答:甲種服裝的進價是50元、標價是70元,乙種服裝的進價是100元、標價是140元.
24.如圖①,已知線段AB=12cm,點C為AB上的一個動點,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1)若點C恰好是AB中點,則DE= 6 cm;
(2)若AC=4cm,求DE的長;
(3)試利用“字母代替數(shù)”的方法,說明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4)知識遷移:如圖②,已知∠AOB=120°,過角的內(nèi)部任一點C畫射線OC,若OD、OE分別平分∠AOC和∠BOC,試說明∠DOE=60°與射線OC的位置無關.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角平分線的定義;角的計算.
【分析】(1)由AB=12cm,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即可推出DE= (AC+BC)= AB=6cm,(2)由AC=4cm,AB=12cm,即可推出BC=8cm,然后根據(jù)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即可推出AD=DC=2cm,BE=EC=4cm,即可推出DE的長度,(3)設AC=acm,然后通過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即可推出DE= (AC+BC)= AB= cm,即可推出結論,(4)由若OD、OE分別平分∠AOC和∠BOC,即可推出∠DOE=∠DOC+∠COE= (∠AOC+∠COB)= ∠AOB=60°,即可推出∠DOE的度數(shù)與射線OC的位置無關.
【解答】解:(1)∵AB=12cm,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C點為AB的中點,
∴AC=BC=6cm,
∴CD=CE=3cm,
∴DE=6cm,
(2)∵AB=12cm,
∴AC=4cm,
∴BC=8cm,
∵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CD=2cm,CE=4cm,
∴DE=6cm,
(3)設AC=acm,
∵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DE=CD+CE= (AC+BC)= AB=6cm,
∴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4)∵OD、OE分別平分∠AOC和∠BOC,
∴∠DOE=∠DOC+∠COE= (∠AOC+∠COB)= ∠AOB,
∵∠AOB=120°,
∴∠DOE=60°,
∴∠DOE的度數(shù)與射線OC的位置無關.
初一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
角的性質(zhì):
(1)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只與構成角的兩條射線的幅度大小有關。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較。
(3)角可以參與運算。
時針問題:
時針每小時300,每分鐘0.50;分針每分鐘60;時針與分針每分鐘差5.50。
時針與分針夾角=分×5.50—時×300(分針靠近12點)
時針與分針夾角=時×300—分×5.50(時針靠近12點)
若結果大于1800,另一角度用3600減這個角度。
經(jīng)過多少時間重合、垂直、在一條線上,用求出的重合、垂直、在一條線上的時間減去現(xiàn)在的時間。追及問題還可用追及度數(shù)/5.5。
角的平分線
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多邊形
由一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依次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平面圖形,叫做多邊形。
從一個n邊形的同一個頂點出發(fā),分別連接這個頂點與其余各頂點,可以把這個n邊形分割成(n—2)個三角形。n邊形內(nèi)角和等于(n—2)×1800,正多邊形(每條邊都相等,每個內(nèi)角都相等的多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都等于(n—2)×1800/n,過n邊形一個頂點有(n—3)條對角線,n邊形共(n—3)×n/2條對角線。
圓、弧、扇形
圓:平面上一條線段繞著固定的一個端點旋轉一周,另一個端點形成的圖形叫做圓。固定的端點稱為圓心
?。簣A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稱弧。
扇形:由一條弧和經(jīng)過這條弧的端點的兩條半徑所組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圓心角: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圓心角。
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這個學期我任教初一1班、2班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為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細致,我針對這個學期的工作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以“促進課堂改革,提高教學實效性”為工作中心,力爭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教育理念,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大膽開創(chuàng)課堂教育教學方法,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數(shù)學老師。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shù)學素質(zhì),能自覺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形成扎實的數(shù)學基本功,為今后繼續(xù)學習數(shù)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一批數(shù)學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shù)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fā)展。
(一)、多方面學習,樹立新理念
開學初就要認真通讀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潛心研究,反復揣摩。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為依據(jù)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認真領會《標準》編導意圖,去指導教學實踐,以便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數(shù)學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二)、掌握學生心理特征,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在心理上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huán)境的更換并不等于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鑒于這些心理特征,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shù)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直接興趣。同時在言行上,教師要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學生普遍保留小學階段積極舉手發(fā)言的良好習慣,面對孩子們這種學習熱情,教師應該表示贊賞,給予肯定,同時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有輪流發(fā)言的機會。
(三)、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馭教材,認真?zhèn)湔n,認真?zhèn)鋵W生,認真?zhèn)浣谭?。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使優(yōu)生吃飽,差生吃好。在學生方面,把學生按座次和成績分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在課堂上發(fā)揮小組的集體力量,這樣用輔優(yōu),幫差,帶中間的方法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學生自學能學會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己總結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互相幫助下能學會的不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四)、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科目少,內(nèi)容淺,學生學習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總可以應付。但是一進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nèi)存規(guī)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向學生介紹的方法是:“兩先,兩后,”既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yè)。也就是引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效果會更好。課后注意及時復習鞏固以及經(jīng)常復習鞏固,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如果學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經(jīng)驗,一定是學起來輕松愉悅,成績優(yōu)異的。
三、工作進程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數(shù) 15-18課時
第二章 代數(shù)式 8-10課時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2-14課時
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 13-15課時
重點把握第-、二、、三章的知識內(nèi)容,努力鉆研教材與教育教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去探討數(shù)學問題,緊密聯(lián)系實際問題,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熱愛數(shù)學,并且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平均分和優(yōu)秀率上漲的幅度。
總之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需要學習的地方比較多,更多地向經(jīng)驗豐富的同行學習,并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計劃
復習是鞏固已學知識,拓展新知識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復習工作能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開展學生的智力。復習階段做到有條不紊復習,按部就班地推進,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更系統(tǒng)化、完整化,從而更好地應用知識,提高學習質(zhì)量。
做好全面復習工作要有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此,在復習之前做出本學期的期末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1、把握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掌握初中數(shù)學基礎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系統(tǒng)地復習基礎知識,同時不斷整合知識體系,查缺補漏,不斷完善,不斷補充,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則:復習要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緊緊把握教材,把握新課標。復習不能離開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內(nèi)容,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不斷積累與深化。要認真分析學生心理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利用心理激勵效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復習中,同時,要采用適當有效的復習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
3、分層對待,梯次遞進的原則,考慮學生的現(xiàn)狀,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確立不同程度的目標,讓每位學生都有復習的層次性目標,逐步實現(xiàn)一級一級的目標,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提高。
4、重基礎,提能力的原則,抓住數(shù)學基礎知識,注重能力的提高。復習不僅是一個整合知識、儲備的過程,也是提高知識量,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轉化過程,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礎,基礎是萬木之根,一切復習都要圍繞基礎進行。在抓基礎的同時,不僅要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更應該實現(xiàn)能力的轉化,這是復習的根本。在復習的設計與運行中,時刻要注意以提高學生數(shù)學能力為目標,依托此目標就有了一個核心,圍繞核心復習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復習才會高效。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燭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內(nèi)容包括:有理數(shù);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在體系結構的設計上辦求反映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與綜合,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對于實驗與綜合應用領域的內(nèi)容,以課題學習和數(shù)學活動等形式分散地編排于各章之中。
在體例安排上有如下特點:
1、每章開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內(nèi)容的章前圖和引言,可供學生預習用,也可作為教師導入新課的材料。
2、正文中設置了思考探究歸納等欄目,欄目中以問題、留白或填空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思維發(fā)展、合作交流的空間。
3、適當安排了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應用等選學欄目,為加深對相關內(nèi)容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學習等提供資源。
3、每章安排了幾個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數(shù)學活動,學生可以結合相關知識的學習或全章的復習有選擇地進行活動,不同的學生可以達到不同層次的結果;數(shù)學活動也可供教師教學選用。
4、每章安排了小結,包括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和對本章內(nèi)容的回顧與思考。
5、本書的習題分為練習、習題、復習題三類,練習供課上使用,有些練習是對所學內(nèi)容的鞏固,有些練習是相關內(nèi)容的延伸。
三、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整體學習素質(zhì)較好,學生積極情較高。優(yōu)秀生點20%,學困生有5名,大部分中等生學習態(tài)度較認真。學生學習興趣隨著內(nèi)容不同而不同。大多數(shù)女生在計算上稍強一些,而一些男生在空間開形象感上稍強一些,所以,第一、二章的有理數(shù)和整式女生比較好,而第三、四章的列方程和圖形認識初步男生則比較愿意學習一些。有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得不扎實,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需要進一步溫習與訓練。在復習過程中,有些學生心理覺得是第二遍,有不重視的心理。在第一輪學習過程中,第一章的有效數(shù)字、科學計數(shù)法和正負數(shù)的計算學得不扎實;第二章整式的同類項合并上有一定的困難;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列方程解應用題學習不好,有些學生找不到題中的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第四章圖形的認識中,對于余角和補角方面的計算有一些欠缺。
四、復習目標:
針對全班的學習程度,初步把復習目標定為盡力提高全班學生學習成績,讓優(yōu)生率達到30%,及格率達到70%,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目標,把平均分提高到60分以上。全班學生90%能掌握基礎知識,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復習策略:
先分后總的復習策略,先按章復習,后匯總復習;邊學邊練的策略,在復習知識的同時,緊緊抓住練這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檢測的策略,每復習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檢測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仿真模擬的復習策略,在總復習中,進行幾次仿真測試,來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及時總結歸納的策略,對于一個知識環(huán)節(jié)或相聯(lián)系的知識點,要及時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六、復習措施:
1、理清知識脈絡:全書按四個環(huán)節(jié)處理,運用表格形式,把四章的內(nèi)容并列展示出來,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表,理清各章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便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基礎知識,把握全書的脈結構。
2、按章節(jié)串講一遍:按全書的章節(jié)從前到后再認真解釋一遍,在第一輪學習中,沒有注視到的,和在學習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知識環(huán)節(jié)要仔細地講一篇,讓學生形成更細的更準確的知識點。串講時,采用邊講邊提問的方式進行,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記憶。必要時要學生做好筆記。
3、抓住重點習題:在串講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后,一定要做些練習,在備課過程中,把書中或練習冊中的重點練習加以強化,發(fā)現(xiàn)學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復訓練,直到掌握為止。對于一些優(yōu)生要給予較為有難度的練習,而對于一般的學生重點還是基礎性的習題,做到分層對應,有針對性地復習。
4、章節(jié)小測:小測在復習中很有必要,能及時鞏固復習知識,同時也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手段,在每天個知識環(huán)節(jié)之后,都要進行小測,小測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目標。對于一些難以掌握的知識點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學生要反復訓練,直至掌握為止。
5、難點強化:難點是復習的重點,把書中的難點進行整合歸類,通過專項訓練和反復練習的方式,把難點的內(nèi)容溫習好。采用個別輔導的形式,對一些有難點的學習進行特殊的訓練,特殊的要求,并把難點歸類分析,形成習題進行強化性的復習。
6、專項訓練:對于一些大部分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點,采取專項講解和專項訓練的方式進行復習,講解知識點,解答方法,進行專項的測試來完成專項復習的目的。
7、系統(tǒng)強化:主要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強化和鞏固已學的知識點,整合全章的內(nèi)容,全面系統(tǒng)地整合知識點,以上級考試文件為準繩,把握新課標,全面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重點進行講解與訓練。
復習是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而并非為了考試,所以,復習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全面掌握數(shù)學基礎知識,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有效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