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當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們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并自覺把讀書和學習結合起來,做到博覽、精思、熟讀,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學習啦一起學習吧!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結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
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jié) 地圖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jié) 大洲和大洋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
第三章 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jié) 多變的天氣
第二節(jié)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第三節(jié)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
第二節(jié)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第三節(jié)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發(fā)展與合作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俚厍蚴且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鄣厍虮砻娣e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jīng)線
?、倬暰€: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jīng)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jīng)度
?、倬暥鹊淖兓?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诔嗟酪员钡木暥冉斜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垡猿嗟罏榻?,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jīng)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荼境踝游缇€以東的經(jīng)度叫東經(jīng),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jīng)度叫西經(jīng),用“W”表示。
?、迻|、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zhuǎn) 方向 周期 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
自轉(zhuǎn)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zhuǎn)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春——秋;夏——冬)
?、鄣厍虮砻嫖鍘У膭澐郑罕焙畮?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xiàn)象,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變化明顯
?、艿途暎?°--30°;中緯:30°--60°;高緯:60°--90°
?、葑晕飨驏|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诒壤哳愋停壕€段比例尺、數(shù)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艽蟊壤撸硎痉秶?,表示內(nèi)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nèi)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莸孛婺硞€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P42)
二者差別: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及其分布
?、僖惶熘械淖罡邭鉁爻霈F(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蹚某嗟老騼蓸O,氣溫逐漸降低。
?、軗?jù)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霧、露不是降水。
?、谟沙嗟劳鶅蓸O,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勰媳被貧w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茉跍貛У貐^(qū),大陸內(nèi)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咄ǔG闆r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贇夂蚴且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谑澜鐨夂蚍植紙D參見課本第58頁。
?、鄢嗟栏浇?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qū)(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nèi)陸地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
?、軣釒в炅謿夂蛱攸c: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萦绊憵夂虻闹饕蛩兀壕暥任恢?、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jié)內(nèi)容。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谧匀辉鲩L率=出生率—死亡率。
?、廴丝诿芏缺硎救丝谑杳艿某潭取H丝诿芏纫话阒钙骄科椒角變?nèi)居住的人口數(shù)。
某區(qū)域的人口數(shù)(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qū)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qū):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
人口稀疏地區(qū):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
?、莅追N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迯?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贊h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語言的主要分布地區(qū)
漢語——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凼澜缛笞诮?amp;mdash;—__、佛教、伊斯蘭教。
④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薷髦饕诮探ㄖQ:__——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倬勐洳粌H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chǎn)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诰勐浒l(fā)展:一般來說,先有鄉(xiāng)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坂l(xiāng)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chǎn)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yè)、服務業(yè)等工作。
?、苣壳?,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qū),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qū),少有或沒有聚落。
?、菰谌暄谉岫嘤甑臒釒?,鄉(xiāng)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qū),當?shù)氐姆课菥哂袎?、窗小的特點
第五章、發(fā)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其次加拿大、美國,中國位居世界第四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qū)”。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qū)。
5.國界主要依據(jù)山脈、河湖、海洋、經(jīng)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nèi)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fā)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zhàn)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fā)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shù)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lián)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
二、海陸的變遷
1、滄海桑田
?、努F(xiàn)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變遷的
?、圃颍旱貧さ淖儎雍秃F矫娴纳凳侵饕?,此外人類的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⑶舉例:今天的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過去曾經(jīng)是海洋。
2、海陸輪廓形成的兩大學說
學說名稱 | 學說內(nèi)容 | 主要證據(jù) |
大陸漂移學說 | ①2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周圍是一片汪洋。②后來,大陸分裂并緩慢漂移分離,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 ①大陸輪廓的吻合性②拼合大陸幾種古地層的相似性③拼合大陸幾種生物的相近性 |
板塊構造學說
?、儆蓭r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塊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③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邊緣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侔柋八股矫},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②東非大裂谷,紅海的形成與變化。
?、鄞笪餮蟮臄U張。
注意:
?、佟鞍鍓K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對完善的一個學說。
?、诹蟀鍓K: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圖2.19)
③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兩大地震帶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一、多變的天氣
1、天氣及其影響
?、藕x: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铺攸c: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怯绊懀禾鞖鈱煌ā⑸?、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⑴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fā)布將要出現(xiàn)的天氣狀況。
?、铺鞖忸A報的制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信息→衛(wèi)星傳輸接收→對信息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翘鞖忸A報的形式: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手機短信、打電話
⑷天氣預報的內(nèi)容:
?、傩l(wèi)星云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qū)
?、诔鞘刑鞖忸A報:說明一日內(nèi)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guī)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zhì)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⑸常用的天氣符號(P46中的圖3.6)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zhì)量的方式:空氣質(zhì)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shù)量有關,用污染指數(shù)來表示。污染指數(shù)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染指數(shù)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空氣質(zhì)量級別 | 空氣污染指數(shù) | 空氣質(zhì)量狀況 |
一級 | 1~50 | 優(yōu) |
二級 | 51~100 | 良 |
三級 | 100~200 | 輕度污染 |
四級 | 200~300 | 中度污染 |
五級 | >300 | 重度污染 |
二、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艢鉁兀嚎諝獾臏囟?,常用℃表示。
日平均氣溫=一日內(nèi)氣溫觀測值之和÷觀測次數(shù)
月平均氣溫=一月內(nèi)日平均氣溫之和÷當月天數(shù)
年平均氣溫=一年內(nèi)月平均氣溫之和÷月數(shù)(12)
?、茖θ祟惢顒拥挠绊懀簹鉁赜绊懭藗兊拇┮隆嬍?、住房、農(nóng)業(yè)和交通等。
2、氣溫的變化
⑴日變化(P51中的圖3.12)
?、俑拍睿阂砸惶鞛橹芷诘臍鉁刈兓?/p>
?、谧兓攸c: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③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颇曜兓?P51中的圖3.13)
?、俑拍睿阂砸荒隇橹芷诘臍鉁刈兓?/p>
?、谧兓攸c:南北半球氣溫的變化正好相反。
陸地上:北半球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氣溫8月最高,2月最低。
?、蹥鉁啬贻^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⑶通常用氣溫的變化曲線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nèi)的氣溫變化情況。
⑷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
3、氣溫的分布
?、诺葴鼐€: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
?、票硎荆菏澜绺鞯乩錈岵煌ǔS玫葴鼐€圖來表示。
?、怯绊懸蛩兀壕暥任恢谩⒑j懳恢煤偷匦?/p>
?、确植家?guī)律:
?、倬暥炔町悾阂话愕途暥葰鉁馗撸呔暥葰鉁氐?。(P53中的圖3.17)
②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鄞怪弊兓弘S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傻葴鼐€圖的判讀:
?、俚葴鼐€封閉,中心氣溫高的為高溫中心,中心氣溫低的為低溫中心。
?、诘葴鼐€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适澜纭盁針O”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極”南極大陸。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與生活
?、沤邓簭拇髿庵薪德涞挠?、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測量:測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單位一般為毫米。
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降水影響交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
2、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P55中的圖3.19)
?、磐ǔS酶髟陆邓恐鶢顖D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nèi)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情況。
?、平邓恐鶢顖D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水、三柱形
?、侵饕邓愋停簩α饔?、地形雨、鋒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圖3.21)
?、诺冉邓烤€:降水量相同的點的連線。
?、票硎荆菏澜绺鞯亟邓康牟煌?,通常用等降水量圖來表示。
?、怯绊懸蛩兀壕暥任恢?、海陸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點:
?、俪嗟栏浇邓枯^豐富,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谀?、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墼跍貛У貐^(qū),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內(nèi)陸降水較少;
?、苌降氐挠L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墒澜纭坝陿O”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四、世界的氣候
1、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艢夂颍菏且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茪夂虻膬蓚€要素:氣溫和降水。
⑶氣候與天氣的差異:
時間 | 變化情況 | |
天氣 | 短時間 | 時刻在變 |
氣候 | 長時間 | 相對穩(wěn)定,一般變化不大 |
?、仁澜鐨夂虻姆植?P58中的圖3.23)
分布地區(qū) | 氣候類型 |
熱帶 | 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季風、熱帶沙漠氣候 |
溫帶 |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地中海、溫帶海洋性、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 |
寒帶 | 寒帶氣候 |
分布地區(qū) | 氣候類型 |
大陸東岸 |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
大陸內(nèi)部 | 溫帶大陸性氣候 |
大陸西岸 |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艆^(qū)分氣候要素和氣候因素:
?、贇夂蛞兀褐附M成氣候的氣溫和降水。
?、跉夂蛞蛩兀壕暥取⒌匦?、海陸是影響氣候的因素。
?、聘鳉夂蛞蛩貙鉁亍⒔邓挠绊?/p>
?、倬暥纫蛩兀旱途暥葰鉁馗撸呔暥葰鉁氐?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诤j懸蛩兀和痪暥龋瑲鉁叵募娟懜吆5?,冬季陸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區(qū)多,內(nèi)陸地區(qū)少。
?、鄣匦我蛩兀和暥壬缴系臍鉁乇壬较碌停L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艢夂?qū)θ祟惢顒拥挠绊懀河绊懼藗兊某浴⒋?、住、行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方面,氣候發(fā)生異常,常會帶來危害。
?、迫祟惢顒訉夂虻挠绊懀喝祟惻欧糯罅慷趸荚斐傻臏厥倚?/p>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世界人口的增長
?、拍壳笆澜缛丝诳倲?shù):已達60億(1999年10月12日)
?、迫丝诘脑鲩L速度:
①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來決定的
?、诔錾?出生人口數(shù)÷總人口數(shù)×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數(shù)÷總人口數(shù)×100%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長的地區(qū)差異:一般經(jīng)濟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慢;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圖4.5)
?、湃丝诿芏龋阂话闶侵钙骄科椒角變?nèi)居住的人口數(shù)。(單位:人/平方千米)
?、剖澜缛丝诘姆植家?guī)律
人口稠密區(qū):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面積占陸地面積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賮喼迻|部、南部
?、跉W洲
③北美洲東部
人口稀疏區(qū):
?、贅O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干
?、跉夂蜻^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濕
?、劢K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冷
?、艿貏莞呔母咴?、山區(qū)——高
?、侨丝诜植疾痪脑颍鹤匀?、社會經(jīng)濟、歷史等條件的影響
3、人口問題
?、湃丝谠鲩L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問題:
?、僖?amp;mdash;—需求量大
?、谑?amp;mdash;—糧食緊缺
③住——住房緊張
?、苄?amp;mdash;—交通擁擠
?、萆蠈W、就業(yè)、看病難
?、迫丝谏?amp;rarr;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浅鞘谢瘑栴}:鄉(xiāng)村人口向城市大規(guī)模遷移→城市人口的無計劃膨脹,產(chǎn)生或加劇一系列問題。
⑷解決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shù)量,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相適應,與環(huán)境,資源相協(xié)調(diào)。
4、不同的人種
?、蓬愋停焊鶕?jù)膚色、發(fā)形、面部特征、體毛等外部體質(zhì)特征,人類可分為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白種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種。
?、品植迹杭扔写蠓秶募蟹植紖^(qū)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
人種 | 主要分布地區(qū) |
白種人 |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
黃種人 | 亞洲東部 |
黑種人 | 非洲、大洋洲、美國 |
?、鞘澜缟纤械娜朔N都是平等的。
二、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1、世界的語言
?、怕?lián)合國六種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茲h語: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侵饕Z言的分布:
語言 | 主要分布地區(qū) |
漢語 | 中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的國家 |
英語 | 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 |
俄語 | 俄羅斯和獨聯(lián)體的其他許多國家 |
法語 |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許多國家 |
西班牙語 |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
阿拉伯語 | 西亞和北非的許多國家 |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 發(fā)源地區(qū) | 經(jīng)典 | 宗教建筑及特點 | 主要分布地區(qū) |
基督教 | __亞洲的西部 | 《圣經(jīng)》 | 教堂:高高聳立 | 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
伊斯蘭教 | 阿拉伯半島 | 《》 | 清真寺:星月照應 | 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
佛教 | 古印度 | 《佛經(jīng)》 | 廟宇:金碧輝煌 | 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
補充:道教,中國本土的宗教。
三、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鄉(xiāng)村和城市
?、啪勐洌喝藗兊募芯幼〉兀煞譃閮纱箢?amp;mdash;—鄉(xiāng)村和城市。
①鄉(xiāng)村:規(guī)模比較小的居民點,周圍有農(nóng)田。
?、诔鞘校阂?guī)模比較大的居民點,人口達到一定規(guī)模、主要從事非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凄l(xiāng)村與城市的差異
?、倬坝^特征不同:
房屋 | 道路修筑情況 | 商店的多少 | 學校的多少 | 醫(yī)院的多少 | 有無家田 | 有無果園 | 有無魚塘 |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 ||
密集度 | 高度 | |||||||||
鄉(xiāng)村 | 小 | 小 | 稀疏 | 少 | 少 | 少 | 有 | 有 | 有 | 小 |
城市 | 大 | 大 | 密集 | 多 | 多 | 多 | 無 | 無 | 無 | 大 |
?、谏a(chǎn)活動不同:鄉(xiāng)村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chǎn)活動;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yè)、服務業(yè)等工作。
2、聚落與環(huán)境
?、啪勐湫纬珊桶l(fā)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等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地區(qū)。
?、品植家?guī)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qū),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比較發(fā)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qū),少有或沒有聚落。
?、蔷勐洳町惔螅?/p>
熱帶雨林:雙層木樓、高架屋
熱帶沙漠:墻厚、窗小
黃土高原:窯洞
北極地區(qū):冰屋
3、聚落的發(fā)展與保護
?、攀澜绺鲊荚诖罅ΡWo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票Wo傳統(tǒng)聚落的意義: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從不同側面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鞘澜缥幕z產(chǎn)的保護: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fā)展與保護的關系,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第五章發(fā)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qū)
?、拍壳笆澜缟嫌?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⑵地區(qū):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qū),是歐洲國家丹麥的屬地。
?、欠诸?/p>
?、購拿娣e上:大國與小國
②從人口方面:人口大國(如中國、印度)與人口小國(如大洋洲的島國瑙魯)
?、蹚恼沃贫龋荷鐣髁x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仁澜缟献畲髧叶砹_斯:1707萬平方千米;最小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
?、芍匾拍?/p>
①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
?、趪Z界劃分依據(jù):自然界線(山脈、河湖、海洋)、數(shù)理界線(經(jīng)緯線)、人文界線(民族、語言、宗教)
?、垲I土:國界范圍以內(nèi)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芪覈念I土:960萬平方千米(陸地)+300萬平方千米(海洋)
2、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艅澐忠罁?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
⑵分布:
?、侔l(fā)達國家:世界上有20多個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诎l(fā)展中國家:共150多個,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
?、前l(fā)達國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稱之為“北方”;發(fā)展中國家決大多數(shù)分布在南半球,稱之為“南方”。
?、倌媳睂υ挘喊l(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
?、谀夏虾献鳎喊l(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劝l(fā)展中國家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印度的軟件業(yè),中國的航天業(yè)、核工業(yè)
3、國際合作
?、沤?jīng)濟聯(lián)系:發(fā)達國家需在發(fā)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出售產(chǎn)品;發(fā)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fā)達國家引進資金、設備、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
?、剖澜绲闹黝}——和平與發(fā)展:國際政治與經(jīng)濟合作
?、侵匾膰H組織
?、俾?lián)合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45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由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法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目前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是來自于韓國的潘基文。
?、谑澜缳Q(mào)易組織:英文縮寫WTO,總部位于瑞士日內(nèi)瓦,主要職能是“減少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貿(mào)易限制,控制和減免關稅,促進國際貿(mào)易的發(fā)展”。中國在2001.12.11加入世貿(mào)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