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二語文知識點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語文這一學科有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和復習規(guī)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熟記這些知識系統(tǒng)和復習規(guī)律,然后熟練的運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冊語文第6單元知識點
第30課詩四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荒.huì荷hè鋤候騎jì
都dū護燕yān然豚tún
點撥:注意多音字“荷”“騎”“都”“燕”的讀音。
2.解釋加點的詞語。
(1)帶月荷鋤歸荷:扛著。
(2)但使愿無違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4)仍憐故鄉(xiāng)水憐;愛。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4.《歸園田居(其三)》中寫詩人早出晚歸到田園勞動的句子是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
5.《使至塞上》中描繪出意境雄渾、浩瀚壯美的沙漠景象的詩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渡荊門送別》中用比喻描寫水中月、天亡云的美麗景象的濤句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7.《游山西村》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默寫《使至塞上》一詩。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2.默寫《游山西村》一詩。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歸園田居》的作者是東晉(朝代)著名詩人陶淵明。
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朝代)著名詩人王維。字摩詰,蘇軾稱贊他的詩是“詩中有畫”。
3.《渡荊門送別》的作者是唐朝,(朝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南宋(朝代)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這首詩選自《劍南詩稿》。
初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中國石拱橋》
雄跨xióngkuà:雄偉的跨立。雄姿xióngzī:勇武壯盛的意氣或姿態(tài)。
殘損cánsǔn:不完整;部分缺如古樸gǔpǔ:古老而質(zhì)樸.
推崇tuīchóng:尊崇,推重崇敬。
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形容描繪或仿造得簡直和真的一模一樣。
巧妙絕倫qiǎomiàojuélún:人工制作精巧。
洨河勻稱和諧
《橋之美》
美感měigǎn:在審美過程中產(chǎn)生的愉悅感。
史詩shǐshī:敘述重大歷史事件或英雄傳說的長詩。駐足zhùzú:停下來.
媒介溝通摧毀銷魂前瞻后顧關(guān)鍵
《蘇州園林》
軒榭xuānxiè:軒,有窗戶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臺上的房屋。
敗筆bàibǐ:書法或繪畫中不好的一筆;詩文中寫得不好的詞句;用壞了的毛筆.
嶙峋línxún∶形容山石峻峭、重疊;;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鏤空lòukōng: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薔薇qiángwēi:薔薇科。落葉灌木。薔薇屬(Rosa)植物,形體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莖通常有皮刺,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這種植物的花。有單瓣、復瓣之別,色有紅、粉紅、白、黃等多種,很美麗,初夏開放。
明艷míngyàn:鮮艷,明麗。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條件,制定相應的妥善措施。
重巒疊嶂:崇山疊嶺。
印象鑒賞自出心裁丘壑俯仰生姿藤蘿斟酌
《赤壁》
1、本詩從題材上看屬于詠史詩,內(nèi)容上三國的故事有關(guān),“東風”指火燒赤壁之事。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談談你的理解。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鎖進銅雀臺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達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3、本詩的一二句的表達方式是敘述,三四句的表達方式是議論。
4、“自將磨洗認前朝”中的“前朝”是漢朝,舉出三位這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孫權(quán),劉備。
5、“東風不與周郎便”的“東風”指代赤壁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雙方是曹操和孫劉聯(lián)軍。
6、詠史詩的特點是借古諷今,詩人借“東風”一事,抒發(fā)感慨,諷喻當今的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不要寄希望于僥幸。
7、“東風”不僅指是自然界的風,而含有建功立業(yè)的各種條件之意。
8、開頭為什么從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沙里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由折戟沉沙未銷蝕,又引發(fā)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9、有人認為,杜牧只關(guān)心東吳兩美女的命運,而不關(guān)心國家和人民安危,對此,你有何看法?
這是以小見大的寫法,用兩美女的命運來象征國家的命運,更為形象貼切,耐人尋味。
10、詩歌的前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蘊含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寫出了興感之由,含蓄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11、后兩句議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政治見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種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12、試體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議論的妙處。
詩人并未從正面去評論戰(zhàn)勝的原因,而是提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不刮東風,不用火攻,周瑜必敗。對于這個結(jié)局,詩人沒直說,而是以兩美女象征國家命運,別出心裁。“二喬”并非普通女子,而是東吳國家命運的象征。
13、本詩是詠史絕句,立意新奇,意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意在說明要想建樹一番事業(yè),得有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不具備,即使英雄也一樣無能為力。
部編版初二語文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部編版初二語文知識點
上一篇:初二語文課文重要知識點
下一篇:蘇教版八年級語文知識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