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數學思維
如何學好數學思維?怎樣引導學生學好數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既教給學生知識,又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下面小編就同大家聊聊關于如何學好數學思維的問題,希望有所幫助!
1如何學好數學思維
學數學如何“用心”
思維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特別是數學不能靠幾個概念,背幾個題,記幾種解題方法就能學好的,每項知識技能的獲得都必須通過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實現。感知即感性材料簡縮化,進行思維加工。有的學生上課時,只被動地聽教師講,講到哪他聽到哪,下課后印象全無,看書就只背概念,看例題解答,缺少對內容的理解,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學數學必須“用心”去學,決不能“省心”,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多列幾個假設,并盡量驗證你的假設。
例如,代數中規(guī)定任何不等于零的數的零次方等于1。為什么要這樣規(guī)定?它的合理性在哪里?為什么底數不能為零?在思考的同時去問教師或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的學生無需刻意去記,但記憶的時間會長久。而另一部分同學認為這是書上的規(guī)定,記住就行了,過了一段時間,他也許就記成“任何數的零次方等于零”的錯誤結論。學生在學習數學活動中,應養(yǎng)成善思善想的習慣,增強思維能力,不應消極地等待教師“灌知識”,而是主動接受,更重要的是探求知識,達到理解深刻、牢固掌握的目的。
學數學不能不“練”
不少家長都反映,他們問孩子數學課聽得懂嗎?學生都說聽得懂,但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什么原因呢?其實學生并沒有說謊,上課時老師講的東西他們確實聽懂了?,F在的學生都很聰明,上課時只要他們認真聽了,都不會聽不懂,關鍵是沒練,或練得不好。為什么要練,因為聽老師講只是感性上的認識,是聽別人講的,對自己來說,聽到的知識是零碎的,前后邏輯性不強,只有啟迪自己的思維后,才能把別人所講的知識連貫起來,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就需要“練”。作業(yè)是學生學習的“外顯行為”之一,所以做練習一定要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親自動手完成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有的同學一開始做作業(yè)就和別人商量,對答案甚至抄別人的作業(yè),這就和沒做一樣,所以他的教學成績越來越差。
只要是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做出的作業(yè)或試卷,有錯不要緊,作業(yè)(卷子)一發(fā)下來,發(fā)現有做錯的,最好是自己重新做一次,再做對比,從中發(fā)現錯誤。如果還是不會做,再翻翻書,查查資料,盡量自己解決,實在不能解決再問教師、同學。如果自己不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去問別人,別人一講似乎懂了,其實并不一定真懂,下次遇見照樣錯。因此,要養(yǎng)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做自我學習的主人。
2學生如何學好數學
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通過預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要達到百分之八十。學生要帶著預習中遺留的問題再去聽教師講課,并在聽課的過程中來解答這種問題。預習數學的方法:將課本中的題目做一遍,畫出知識要點,整個過程大約持續(xù)14-21分鐘。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將練習冊上的習題做完。
學生在數學課上還要做到學與練的結合。
在課堂上光顧著聽是沒有多大作用的,當教師讓學生去黑板上演算習題時,自己也要在本子上練。如果碰到難題,一定要當堂解決,否則考試遇到類似的題目就可能不會做。聽教師講課時一定要全神貫注,要注意細節(jié)問題,否則就會“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學生學習數學時,對于背景、問題、概念、定理、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都需要自己思考,從而讓它們自然地留在我們的頭腦中。同時,在做習題時,我們也需要獨立完成,必要時可以請教別人。
課后學生一定要及時復習,寫完作業(yè)后要對當天教師講的內容進行梳理,可以適當地做幾道課外題,來鞏固學過的知識。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題,不能追風,一定要選擇與所講內容有關的課外題。單元測驗是為了檢測短期內的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于分數不必過于重視,其實分數代表的是過去,關鍵的是總結和吸取每次考試的教訓,從而實現長期的學習目標。教師經常會在沒通知的情況下進行考試,所以學生要及時進行課后復習。溫故而知新,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3數學思維怎么培養(yǎng)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對探究的問題是否感興趣,往往決定著他們對探究問題的認識是否深入,對探究活動是否真正投入。因此教師應注意利用探究內容的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如在教“角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把身邊的角找出來,然后讓學生對角的樣子用語言進行描繪,再自己動手畫一畫角……然后我打開電子白板,播放有關角的演示課件,讓學生自己到白板上畫角。在雙方互動完成演示后,又讓學生進行比賽,看誰畫的不同的角多。
最后舉例說明角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通過這些步驟,使學生對角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科除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外,千萬不要忽視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多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除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外,還培養(yǎng)了學生追求真知的熱情,同時消除了學生學習的緊張心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牢牢掌握住所學的知識。
寓教于樂,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景,通過游戲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一開始就讓學生說出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學生很容易回答正確;再讓學生隨便說幾個能被3整除的兩位數,部分學生會感覺有些困難;
再讓學生拿出火柴棒隨便拼出幾個能被3整除的三位數,大部分學生覺得更困難了。這時,有一位學生拼出了123這個數,教師馬上判斷這個數能被3整除,學生感到很驚訝:他自己都還沒有算好,老師怎么一下子就能判斷出來呢?這時,教師請學生說出任意一個三位數讓教師判斷是否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驗證,學生發(fā)現老師都答對了。在學生流露出渴求的眼神時,教師娓娓道來:“怎樣才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否能被3整除呢?關鍵要掌握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睂W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激起之時,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規(guī)律活動的最佳時機。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比教師硬塞要好得多。
4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新課教學中滲透思維導圖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要注重知識的‘生長點’與‘延伸點’,把每堂課教學的知識置于整體知識的體系中,注重知識的結構和體系,處理好局部知識與整體知識的關系,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整體性?!敝R點分散于各個學期的教學內容當中,學生如何能夠把這些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感受到知識的連貫性呢?在新課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進行回憶、補充,可以形成一張完整的知識鏈。
學生在回憶舊知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把新知識點說出來了,比如“秒”。我再順勢引入新知,介紹秒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如劉翔取得110米欄奧運金牌的時間是12秒88等。然后通過師生共同嘗試,教師計時,學生行動,看看1秒、10秒、60秒都可以做哪些事情,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了起來,并在思維導圖中進行完善。在這節(jié)課中,思維導圖的引入,學生一目了然地認清了與“時間”相關的知識點,把前后知識進行聯(lián)系,形成一張知識網絡圖,很快地掌握了新的知識點。同時在課后復習中,學生可以利用以上思維導圖,回顧課堂內容,進行自我診斷和反思,建構知識。新課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當前所學的知識其實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與發(fā)展的。思維導圖的運用,更好地溝通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它也注重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更好地處理了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
在復習課中嘗試自主運用思維導圖
在新課的傳授中,學生初次接觸思維導圖,如何深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使用思維導圖,讓思維導圖成為其學習工具呢? 在單元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可能對知識的掌握有些雜亂,如何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歸類、整理呢?通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己整理思路,嘗試運用思維導圖對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教師通過查看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的“測量”這一單元后,引導學生對“測量”的知識進行分支構建,嘗試利用思維導圖自主整理思路,構建知識網絡。
在隨后的復習課上,我讓學生對整理的知識進行匯報,不同的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構建是各不相同。在學生匯報之后,我們全班運用“知識整理本”進行匯總,每歸納出一個知識點時,再進行一至兩道習題的練習,通過“自主歸納――共同總結――練習講評”,學生真正把知識記憶于腦海中。
相關文章:
2.初二如何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