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的預習方法
初中語文的預習方法
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wǎng)絡整理的初中語文的預習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的預習方法(一)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所謂備學也就是預習。預習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礙,做好準備。葉圣陶先生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預習是為了更好地聽課,以更好地掌握知識。
那么,到底如何預習課文?在預習過程中需要完成那些任務?我在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預習:
1、總覽單元?,F(xiàn)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除各具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guī)律。因此,對整個單元瀏覽一遍,預先形成一個知識系統(tǒng),明確單元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便于對比和總結。
2、分析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視”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這個窗口,也就占據(jù)了“攻擊”課文的有利地勢。
3、辨別體裁。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議論文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記敘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說明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寫法等。預習時緊緊圍繞這些基本特征來思考,就能選準角度。
4、熟悉作者。
5、了解背景。文章都是為時而作,有針對而寫,有感而發(fā)的。對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內容,如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大多內容與背景有直接的聯(lián)系。
6、分析提示。在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這些“提示”就是幫助預習課文的“鑰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寫作背景,中心思想,結構安排,藝術特點及語言風格等。預習時若帶著這些信息去了解課文,分析問題,就會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7、研讀課文。在研讀時,切不可淺嘗輒止,應仔細閱讀,深入體會。閱讀中遇到的生字新詞應查工具書。生動而典型的句段要反復閱讀,進而闡明和作注。發(fā)現(xiàn)疑點,若思之不解,可在聽課時解決;若課堂上未涉及,下課要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切不可就此放過。
8、思考練習。對課后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答案。這樣既提高了作業(yè)的質量,同時又節(jié)省了時間。
總之,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對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必須指導學生扎扎實實搞好課前預習。
初中語文的預習方法(二)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語文的預習重點在于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記錄遺留問題。預習文章應該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
?、糯肿x,整體感知。粗略閱讀課文,畫出文中重點的詞語,也就是自己把握不準或完全陌生的詞語,然后查字典掌握這些詞語的讀音或解釋。并且讀完第一遍后,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從而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萍氉x,問題研究。細讀就是要逐字逐段仔細閱讀,要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明確文章由幾個部分組成,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畫出文章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語句,試著從語言、結構、表現(xiàn)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對文章中難以理解的或重點敘寫的部分用問題的形式反映出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一帶而過,不能解決的問題就重點記錄下來,留到課堂上解決。
⑶回讀,總結反思。再完整朗讀一遍課文,將預習的成果系統(tǒng)化,就文章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思考,這里提供這樣幾種方法可供選擇:①標題聯(lián)想法,如胡適的《我的母親》,由標題聯(lián)想到為什么要寫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②重點內容聯(lián)想法,如魯迅《藤野先生》,寫到“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幾件事情時,對藤野先生做了哪些描述?每件事分別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質?③疑難問題追想法,再如《我的母親》,熟讀課文,在對文章有所把握的情況下,就會發(fā)現(xiàn)文章前三段基本上沒有提到我的母親,那就要深入考慮一下這幾個問題:這幾段寫的什么內容呢?為什么沒有提到我的母親?是不是離題了呢?如果沒有離題,那這幾點對于表現(xiàn)我的母親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此追問,那文中這些比較深層次的問題的答案就會慢慢的揭開神秘的面紗,在你面前表露無疑。
有了這個充分的預習過程之后,那么課堂上的聽課就變得簡單有效多了,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作為上課聽講的重點,已經(jīng)理解的內容,要在聽課過程中進行自檢,查缺補漏,并做一次重復記憶,這樣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在預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應該培養(yǎng)這樣一種意識,那就是角色轉換意識,面對一篇嶄新的課文,不要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去加以觀照,要試著站在一個考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假如我是命題人,如果要以這篇文章為藍本做一個閱讀理解的練習題,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學生,應該如何命題?然后將自己考慮的問題挨個兒加以解答,最好是按答題標準以書面形式作答,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訓練做題能力和答題規(guī)范性,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