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2)
2017年四川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三、(6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
金履祥字吉父,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書,即能記誦。比長,益自策勵。及壯,知向濂洛之學,事同郡王柏,從登何基之門?;鶆t學于黃榦,而榦親承朱熹之傳者也。自是講貫益密,造詣益邃。
時宋之國事已不可為,履祥遂絕意進取。然負其經(jīng)濟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會襄樊之師日急,宋人坐視而不敢救,履祥因進牽制搗虛之策,請以重兵由海道直趨燕、薊,則襄樊之師,將不攻而自解。且備敘海舶所經(jīng),凡州郡縣邑,下至巨洋別島,難易遠近,歷歷可據(jù)以行。宋終莫能用。及后朱瑄、張清獻海運之利,而所由海道,視履祥先所上書,咫尺無異者,然后人服其精確。
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館編校起之,辭弗就。宋將改物,所在盜起,履祥屏居金華山中。平居獨處,終日儼然;至與物接,則盎然和懌。訓迪后學,諄切無倦,而尤篤于分義。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為隸,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傾貲營購,卒贖以完;其子后貴,履祥終不自言,相見勞問辛苦而已。
履祥嘗謂司馬文正公光作《資治通鑒》,秘書丞劉恕為《外紀》,以記前事,不本于經(jīng),而信百家之說,是非謬于圣人,不足以傳信。乃以《尚書》為主,下及《詩》《禮》《春秋》,旁采舊史諸子,表年系事,斷自唐堯以下,接于《通鑒》之前,勒為一書,名曰《通鑒前編》。凡所引書,輒加訓釋,以裁正其義,多儒先所未發(fā)。
初,履祥既見王柏,首問為學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舉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內,此為學之大方也。及見何基,基謂之曰:“會之屢言賢者之賢,理欲之分,便當自今始。”會之,蓋柏字也。當時議者以為基之清介純實似尹和靜,柏之高明剛正似謝上蔡,履祥則親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學者因稱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統(tǒng)初,里人吳師道為國子博士,移書學官,祠履祥于鄉(xiāng)學。至正中,賜謚文安。
(節(jié)選自《元史•金履祥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向濂洛之學 向:崇尚。
B.造詣益邃 邃:精深。
C.履祥傾貲營購 貲:錢財。
D.勒為一書 勒:鐫刻。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然負其經(jīng)濟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歷歷可據(jù)以行 使工以藥淬之
C.且舉先儒之言 且貳于楚也
D.履祥則親得之二氏 徒慕君之高義也
第Ⅱ卷(非單項選擇題 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平居獨處,終日儼然;至與物接,則盎然和懌。(4分)
(2)凡所引書,輒加訓釋,以裁正其義,多儒先所未發(fā)。(4分)
11.第一卷文言文中,傳主金履祥是怎樣為學與為人的?請簡要概括。(5分)
12.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劃9處)(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論語•堯曰》)
13.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
九日和韓魏公①
蘇 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fā)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③。
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注】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韓魏公,即韓琦,時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盞。③曲臺,指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
(1)本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2)“佳節(jié)久仍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4分)
14.補寫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6小題)(6分)
(1)既見復關, 。(《詩經(jīng)•氓》)
(2)青泥何盤盤, 。(李白《蜀道難》)
(3)白頭搔更短, 。(杜甫《春望》)
(4) ,初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5)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忌諷齊王納諫》)
(6) ,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賈誼《過秦論》)
(7)潭中魚可百許頭,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記》)
(8) ,而不知其所止。(蘇軾《赤壁賦》)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負重的河流
黃 毅
?、龠@是每一本地理書上都提到過的著名河流,一條河流在哪里出現(xiàn),從哪里經(jīng)過,又歸屬于哪里,決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現(xiàn),再一次證明了作為一條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诃h(huán)峙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嶺,阻隔著一切來自其他世界的聲音,那些充滿雨意的雷聲只能在別人的天空奏響。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濕他鄉(xiāng)的夢。極度干旱的沙漠,裸陳著對天空的一次次叩問,而降雨量幾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讓塔克拉瑪干落寞失意。
?、圻@是一條多么率直的水系,坦蕩、剛烈而勇敢。該揚波的時候必定揚波,該隱忍的時候必定隱忍,該奔涌的時候一定奔涌,該瀠洄的時候就一定瀠洄;流就流出氣魄,縱橫裨闔,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韻味,一波三折,百轉千回。
④你再不會見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與放松;河水淺吟低唱,嚶嚶細語,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樣的贏弱,甚至有點可憐;而洪水期卻是一次生命的張揚與放縱,浩浩蕩蕩,左奔右突,把河床擴大到幾倍,處處呈現(xiàn)的是強悍與力量,時時迸射的是陽剛和霸氣。
?、菥褪沁@樣一條河,最終卻不能沖出沙漠。當塔里木河挾著昆侖山的冰雪,一路吶喊沖向沙漠的時候,塔克拉瑪干不動聲色,集合了億萬的沙粒,用最柔軟的辦法,讓河水就范。當塔里木河切割開沙漠柔軟的皮膚,你看到河的確是贏家,可是到最后,它卻銹蝕在沙漠的肌體里,最終折斷;當塔里木河飽醮著冰雪水,在塔克拉瑪干這張巨大的生紙上寫出一筆遒勁的點畫,那個2750公里的筆鋒卻在意猶未盡的時候,被沙漠吸盡了最后的墨跡……
?、抻泻涌偸怯袠?。樹是河流的另一種形式,是河流接近藍天白云的一種方式。站立起來的河,嘩嘩的林濤,讓鳥魚一樣游來游去。追隨塔里木河,是郁郁蒼蒼的胡楊林。他們高壯精神,粗枝大葉,緣著塔里木河這條蒼青的脈管,排列著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發(fā)。但是離塔里木河愈遠就愈讓人感到吃驚而漸漸地震驚——那是些脫去了綠色的樹——他們死了,但還以樹的姿態(tài)直立著。是塔里木河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走得太遠?他們成了沙漠上沒有歸宿、沒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們永遠挺起胸膛在走,而永遠走不出這塊沙質的土地。
?、咚锬竞釉诓粩辔s,他的退卻不僅讓百萬胡楊流離失所,更嚴重的是他直接讓我們人類自己飽嘗苦果。羅布泊這個巨澤的消亡,與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斷流,有著直接的關系。據(jù)清代《西域水道記》記載,羅布泊人“素習水居,不便陸徙”,而羅布泊據(jù)說在本世紀60年代還有水,徹底干涸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羅布泊人實際上應該是沙漠中的漁民,常以中空的胡楊樹一劈為二作為行舟,在水面往來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沒有了水,羅布泊人只能以土為生。他們曾經(jīng)以湖泊為伴,漁歌唱晚,漁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圍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會斷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不見岸的大湖會徹底干涸?他們在羅布泊生活了幾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拋棄了! 這是上蒼對他們的戲弄,還是對世代擁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經(jīng)心和虛擲的懲戒?
?、噙@是每一本地理書上都寫進去的著名河流。我們愈是熱愛,我們愈是慌恐;我們愈是負疚,我們愈是失魂落魄。一條河從昨天流到今天還要去明天,而我們的內心竟不能輕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為什么這樣渾濁?為什么又這樣滯重?
(有刪改)
1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文章兩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書上都寫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應,反復強調,蘊含著對塔里木河現(xiàn)狀的深沉喟嘆。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濕他鄉(xiāng)的夢”,形象地表現(xiàn)出沙漠對水和生命的渴望,蘊含著作者對沙漠缺水少雨的無奈與同情。
C.作者賦予河流與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仸何時候都浩浩蕩蕩,奔流不息;沙漠靜寂無聲,卻用柔軟的辦法讓河流就范。
D.文章用歷史材料證明羅布泊人在清代仌然與湖為伴,古今對比,更能說明塔里木河的萎縮對人類文明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
E.作者認為缺乏對河流的珍視與保護,人類最終將自食其果,為此仍不同方面對塔里木河的斷流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
16.文中第⑥段寫胡楊林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17.仍全文看,作者為什么說塔里木河是一條“負重的河流”?(6分)
18.塔里木河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請結合文章,就河流與文化的關系談談你的思考。(6分)
六、(10分)
19.校學生會擬開展“如何與陌生人交往”的主題活動,為學習交往經(jīng)驗,將對某老師進行訪談,請你設計三個訪談問題。(4分)
要求:①緊扣訪談目的,問題步步深入;②語言表達簡明得體。
20.請仍曹雪芹、貝多芬以及文學形象大衛(wèi)•科菲波爾中仸選一人,續(xù)寫下面的話。(6分)
要求:①緊扣首句觀點,符合所選人物境遇;②運用排比和反問修辭手法;③語意連貫,內容充實;③60-100字。
即使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力量,這就是苦難帶給人生的意義。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人說:過一種平衡的生活——學些東西,想些問題,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畫畫畫兒……
針對這種說法,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
2017年四川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1-9:BABCBCDDC
10.
(1)平時單獨居處,整天嚴肅莊重;至于和人交往,則(熱情)洋溢和樂喜悅。
(2)凡是引用的書籍,總是加上注解,用來裁斷訂正它們的意義,有許多先儒所沒有闡發(fā)的(內容)。
11.敏而好學,誨人不倦;嚴謹治學,敢于創(chuàng)新;憂國而獻良策;助人而不居功;立志為本,知行合一。(5分)
1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4分)
13.(1)主要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苦悶。作者已頭發(fā)花白卻不得重用,佳節(jié)時愁苦嘆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無眠,凡此種種,都表現(xiàn)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憤懣。(4分)
(2)妙在用三層對比強化了詩人憂愁之深和潛藏于胸的壯心未絕。佳節(jié)時不稀飯有,壯心在現(xiàn)實中的落空與在醉酒豪言中的顯現(xiàn),“久”與“偶”在時間上一長一短:三層對比,層層遞進,準確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內心世界。(4分)
14.(6分)載笑載言 百步九折縈巖巒 渾欲不勝簪 輕攏慢捻抹復挑 能謗譏于市朝 率疲敝之卒 皆若空游無所依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15.CE(4分)
16.①生動地刻畫出胡楊林堅韌頑強的形象,增強文章的感染力;②深化主題,以胡楊樹的生死暗示河流的變化,表現(xiàn)生命離開河流后的困頓;③由河到樹,由樹到人,承上啟下,結構更加嚴密。(6分)
17.①塔里木河身處沙漠,不得不與沙漠進行長期的堅韌的較量;②塔里木河給沙漠帶來生命與文明,卻又不得不親歷文明的衰落;③塔里木河的奔騰和消失承載著人們的熱愛、慌恐等復雜情感,引發(fā)了沉重的思考。(6分)
18.(6分)
示例一:
河流是人類文化的源頭。塔里木河曾賦予羅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氣息,長江黃河乃至家鄉(xiāng)的每一條河,都滋養(yǎng)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許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樣在萎縮,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不應該以破壞自然為代價,否則將會給人類及其文化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示例二:
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直坦蕩,既是自然屬性的體現(xiàn),也是文化人格的寫照。在漫長的歷史中,自然的河流也許會因為種種原因萎縮乃至消失,但我們依然可以仍現(xiàn)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態(tài)與歷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義。
19.(6分) 示例:
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谌赃@些事例中,您總結出了哪些與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③為幫助我們更好地與陌生人交往,您還有哪些建議?
20.(6分) 示例一:
曹雪芹家道巨變,卻磨練出傲岸的風骨;倍受冷遇,卻迸發(fā)出創(chuàng)作的激情;繩床瓦灶,卻熔鑄成生命的華章。“十年辛苦不尋常”終換來彪炳千秋的文學巨著,這難道不是苦難帶給他的人生意義嗎?
示例二:
貝多芬童年不幸,卻不曾破滅人生的夢想;戀人遠離,卻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擾,卻不曾消泯對音樂的執(zhí)著。及時在最惡務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轉換為精神的歡樂。這不就是苦難帶給他的人生意義嗎?
示例三:
大衛(wèi)•科菲波爾受盡繼父的毒打與折磨,飽嘗童工的勞苦與屈辱,歷經(jīng)世俗的狡詐與險惡,但這些不都沒有改變他“永不卑賤、用不虛偽、用不殘忍”的人生信念嗎?
七、(60分)
看了2017年四川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