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朱自清背影散文名句賞析
大多數(shù)人對朱自清的詩并不是很了解,但說起散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篇《背影》,我們一起來對這篇文章的句子進行賞析吧。 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背影散文名句賞析,歡迎大家參閱。
朱自清《背影》名句賞析
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朱自清《背影》
2.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背影》
3.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
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朱自清《背影》
4.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朱自清《背影》
《背影》作品賞析
寫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的事。
作者當(dāng)時在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
寫作特點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fā)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現(xiàn)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xiàn)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jié)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xiàn)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yīng)。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請讀下邊的文字: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作者記寫了當(dāng)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tài)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過鐵道的情景。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臺,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如實寫下,我們讀后有身臨其境之感,仿佛我們當(dāng)時也在場,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懷和體貼的情景。作者沒有什么形容的筆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極樸實的文字,卻生動地勾畫了父親的形象。那父親送行的一幕,是發(fā)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極為傳神地把當(dāng)時的動人情景再現(xiàn)出來,我們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寫技巧。這種筆墨,乍看似“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起筆似覺平淡,實際上卻在平淡中顯露新奇:為什么“我”最不能忘記的不是父親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這就造成了懸念,使讀者急于要追讀下去,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敘。“不相見”三個字也頗具深意,讀到后面就會明白。
《背影》自此注解
差(chāi)使:舊時官場中稱臨時委托的職務(wù),后泛指職務(wù)。
交卸(xiè):舊時官吏卸職,向后任交代。
狼藉(jí):亂七八糟的樣子。
簌簌(sù):形容眼淚紛紛落下的樣子。
典質(zhì):(把財產(chǎn))典當(dāng)、抵押出去。典:當(dāng)。質(zhì):抵押。
慘淡:凄慘暗淡,不景氣。
賦(fù)閑:失業(yè)在家。晉人潘岳有《閑居賦》,因而后人便把沒有職業(yè)的“閑居”叫做賦閑。
浦口:鎮(zhèn)名,在南京市西北部的長江北岸,是津浦鐵路的終點站。
腳夫:舊時對搬運工人的稱呼。
小費:顧客、旅客額外送給服務(wù)人員的錢。
迂(yū):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猜你喜歡:
3.朱自清背影賞析
4.朱自清背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