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蘑菇該獎給誰教學設計(2)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蘑菇該獎給誰教學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蘑菇該獎給誰》教學設計2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蘑菇、小白兔、小黑兔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小朋友,看看是誰來了?(出示小白兔、小黑兔圖)
2、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第六課,齊讀課題
3、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媽媽呀,為了讓他們能長本領,總會布置一些作業(yè)給他們做,這天清晨兔媽媽又布置了什么新作業(yè)呢?
二、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故事起因:
1、師:打開書,齊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兔媽媽布置了什么作業(yè)?
2、師:“囑咐”是什么意思?
(如學生不能回答,就啟示學生舉個上學前媽媽會對他說什么的例子)
故事發(fā)展:
1、師:到了晚上,兔媽媽回來了,兔媽媽又說了什么呢?自由輕聲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媽媽說的話。(請一個小組齊讀)
理解:“出色”指格外好,超出一般。
師:誰再來讀讀兔媽媽的話?(指名一個,注意問號,突出“出色”“最大”)
師過渡:聽了兔媽媽的話,小白兔和小黑兔都說了自己練習跑步的情況。下面請男生畫出小黑兔說的話,女生畫出小白兔說的話。
2、①(指名一個男生讀)
a、師:那時候小黑兔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板書:“得意”理解詞義。(讓孩子面對大家,在上面做個表情,可以加上走路,抬頭那些動作,也可以老師進行示范)
b、師:他為什么得意呢?
板書:第一名
c、師:誰能得意地讀一讀小黑兔的話?(指名兩個讀,走上講臺表演著讀效果更加好)
?、趲煟盒“淄糜质窃趺凑f的呢?
a、(指名一個女生說)
板書:“難為情”理解詞義。
同桌演一演,指名演
b、他為什么會難為情?
板書:落在后面
c、誰能難為情地讀一讀小白兔的話?(指名一個表演讀)
(同桌一個讀小白兔一個讀小黑兔,自由在座位上加上表情和動作讀一讀,指名一對上來表演)
3、小黑兔真了不起,得了第一名,小白兔落在后面了,我們的蘑菇當然給小黑兔了。(貼圖)
(學生馬上發(fā)表了不同的意見,同時把圖重新帖于小白兔上)
4、這樣多不公平呀!看小黑兔有意見了。他很不————服氣。(出示一個詞語:不服氣,讓學生理解)
師:看小黑兔不服氣的說了什么?(課件出示第9自然段)
師:誰來讀一讀他的話?
5、師:那倒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去比賽現(xiàn)場去看看吧!
(出示兩張賽跑圖)
6、學生觀察,并說說兩只兔子有什么表現(xiàn)。(一個輕松得勝,滿臉自豪,一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7、師:我們看看小白兔和小黑兔是怎樣對媽媽講自己的。
(出示兩個句子:a、“我跟烏龜賽跑,所有的烏龜都跑不過我!”小黑兔說。
b、“我跟駿馬賽跑,他們都跑得比我快。”小白兔說。)
教師指導朗讀,突出“所有的、都”這些詞。(男女生對讀)
8、聽了孩子們的話,兔媽媽是怎么做的?輕聲自由讀第8自然段,請你找找他媽媽的動作,并圈出來。(找到“親、挑”)
師:媽媽為什么親了親小白兔,還挑出一個大蘑菇?(簡單)
指導朗讀。(指名一個讀,女生齊讀)
9、小朋友們,你現(xiàn)在知道兔媽媽為什么把蘑菇獎給了小白兔嗎?我們一起來讀第10個自然段。
(邊讀邊板書:敢和高手比)
師:課文中的高手指的師誰?(駿馬)
師:我們周圍也有很多的高手。
出示小黑板:是炒菜高手。
我是高手。
是高手。
總結
師:讀了這個故事以后,你覺得你喜歡誰?為什么?趕快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可以是小白兔也可以是小黑兔,學生隨意發(fā)揮,教師給予肯定)
朗讀課文
(課前做好準備:頭飾、朗讀動作表情指導)
1、師:多有趣的故事呀,我們把他們表演出來吧,前后四人一組合作。(提前分配好:一個小白兔,一個小黑兔,一個兔媽媽,一個旁白。)
2、指名上臺表演
3、評價(以表揚為主)
小黑兔得意得了冠軍與烏龜比
板書:
小白兔
難為情
落在后面
與駿馬比
敢和高手比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
《蘑菇該獎給誰》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參加跑步比賽的故事,告訴學生要有勇氣敢于和強手競爭。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采用四人小組合作演讀課文的形式,通過抓住重點字詞來體會人物的心情和說話時的語氣,從而使學生理解課文,讀懂課文,感受課文。
由于第一次采用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我在如何操作上花了大力氣。給全班分好組并確定每一組的組長后,先請其中的一組進行示范,也就是:
1、請小組長分配角色,一人演小黑兔,一人演小白兔,一人演兔媽媽,還有一人讀“旁白”。每個角色該讀哪些,自己要弄清。
2、在演讀的時候要注意提示語中的神態(tài)、動作。
3、小組中四位成員要團結合作,相互傾聽,可以相互提意見。
課文共十個自然段,我就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分四次來進行小組合作。第一自然段中沒有對話,我就讓學生抓住“囑咐”一詞想象兔媽媽會怎樣對兩個孩子說話及孩子們怎樣回答。開始小組演讀了,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第一步,小組長分配角色,這一條很容易,因為我事先說好一切必須聽從組長的分配,不能違反。第二步,各組成員開始演讀了,但從好多小組中不斷地傳來“你讀,你讀”催促的聲音,原來有些學生沒有明確自己該讀的部分或沒有專心傾聽,造成該輪到自己讀了卻沒有讀,其他學生就在催他了。
這樣的場面是我不愿看到的,既然是合作,那應該是友好的,平等的,同伴之間應該互幫互助,只有這樣才能從讀中體會,讀中感受,不然鬧哄哄的,怎能達到我要的效果呢?
于是,我讓全班停下來,說:“請大家注意,各小組在讀之前,先要明確屬于自己的部分是哪些。當其他同學在讀的時候,你要注意傾聽。如果有同學遇到問題,其他同學不能起哄,由組長負責幫助提醒。老師要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團結、合作得最好?”
我發(fā)現(xiàn),在小組合作中,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的小組進行得很順利,讀得起勁,演得到位;有的小組則很不順利,到其中某一個同學時總卡殼,原來四個人中有一人(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讀課文時很生硬,很不流利,這樣就影響了整個小組的效果。
這讓我想到了高林生老師在《強化目標意識 提高課堂效率》講座中談低年級閱讀課的“四個必須”中的第一個必須:“必須把初讀落到實處,確保人人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唱讀,不頓讀。”這應該是第一課時要解決的問題,但如果要在第一課時中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恐怕有些困難。畢竟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如果總是為了照顧少數(shù)學生,那課堂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我注意讓學生預習課文,在教課文之前,自己先要把課文讀上幾遍,圈出生字,編好自然段序號。這涉及到一個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問題。看來以后要想法設法充分落實好四個“必須”。
整整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放在小組合作演讀上,學生對這種演課本劇的形式很感興趣,學習的熱情很高。另外我要求學生在觀看表演后抓住角色的神態(tài)及重點詞句來評一評,從而達到以評促讀、以評促演的目的。
理解兔媽媽的話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我先讓學生理解“高手”的意思,然后抓住一個“敢”字,讓學生讀讀兔媽媽的話,說說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從讀中感受到了:和高手比的人是非常勇敢的,是不怕困難的,也是最出色的。接著我讓學生以“我要跟________比________”來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學生都能找出身邊的榜樣來和自己進行比賽。我想,學生已經理解了課文,讀懂了課文。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