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3記金華的雙龍洞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3記金華的雙龍洞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雙龍洞的游覽順序,景象的奇異。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原文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系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nèi)洞,在里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nèi)洞。
內(nèi)洞一團漆黑,什么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nèi)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據(jù)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在洞里走了一轉(zhuǎn),覺得內(nèi)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作者按游覽的先后順序,先寫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光,接著寫雙龍洞洞口和來到外洞;再寫怎樣通過孔隙來到內(nèi)洞;最后寫出洞。行文中還有一條線索,即作者多次寫到水。在途中是“一路迎著溪流”,來到洞口時,發(fā)現(xiàn)“那溪流就是從洞口流出來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nèi)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以上兩條線索十分清晰。
文章開門見山,直接點明游覽的時間和地點。又以簡潔的語言寫了途中所見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艷”概括了山區(qū)生機盎然的春色。再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繪了雙龍洞的特點。“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外洞很寬敞,孔隙的窄小,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內(nèi)洞是一團漆黑”,靠“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才看清楚洞內(nèi)的景物:首先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點名雙龍洞名稱的來歷;其次是形狀變化多端的石鐘乳和石筍。最后通過比較,覺得內(nèi)洞比外洞大得多。
在記敘中,作者的語言樸素,真實可感。如寫外洞的寬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來說明,寫內(nèi)洞的大,用“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來比擬。寫孔隙則以自己的好奇和“擠壓”的感覺,真實地寫出窄小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閱讀,讓學生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二是讓學生通過感悟按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學習有條理敘述的表達方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和樸實。
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是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游覽順序的記敘方式和運用恰當?shù)脑~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2、詞句解析:
⑴對句子的理解:
?、僖宦酚?。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
一個“迎”字,點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時而……時而……”說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寬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緩急不同,作者巧妙地運用“寬、窄;緩、急;”兩對反義詞準確地表達溪流的形和聲。由于溪流緩急不一,聽到的流水聲也就各不相同,猶如在“時時變換調(diào)子”。這句話烘托了作者當時的游興有多濃,對涓涓溪流發(fā)出如此贊嘆!
②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這句話寫出作者通過孔隙時的真實感受,“稍微”,“一點兒”告訴我們只有一動不動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過孔隙,以此說明孔隙小的特點,非常逼真。運用“要是……準”的假設句式,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當時受“擠壓”的感覺。
③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石鐘乳和石筍是非常值得觀賞的,原因是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又各異。用“即使”這個關聯(lián)詞作強調(diào),即退一步講,如果不把這些石鐘乳、石筍具體比做什么也值得觀賞,說明它本身已經(jīng)夠吸引人了,無需再比作什么了。
?、茖υ~語的理解:
石鐘乳:
又名“鐘乳石”,倒掛在溶洞頂部向下生長的一種碳酸鈣沉淀物。當?shù)乇硭蚪邓刂軒r裂縫下滲至洞頂時,因水的蒸發(fā)及二氧化碳的散失,使溶在水中的碳酸鈣沉淀下來,慢慢增長,具有同心圓狀結構,形狀如鐘乳,故名“石鐘乳”。
石筍:
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種碳酸鈣沉淀物,它是由洞頂?shù)乃蔚蕉吹缀螅终舭l(fā),水中的碳酸鈣沉淀下來,由少積多,由下向上增長,形如筍狀,所以叫石筍。
四年級下冊語文單元作文范文:校園的桂花樹
伴著徐徐微風,我悠閑地漫步在校園里的操場上。
頓時,我靈敏的鼻子聞到了一股濃郁的清香,我東望西望,四處看著,原來是花壇里的桂花樹散發(fā)出來的香味,我伴著香味情不自禁地走向了花壇。
桂花樹枝繁葉茂,就像一個個綠油油的大絨球。八月,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在這秋韻如水的時節(jié)里含笑枝頭。我仔細看著,一朵朵桂花猶如一顆顆飽滿的爆米花,像裂開似的,爭先恐后地向人們獻媚,桂花有時也清純可愛,當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的時候,它就千姿百態(tài)地在風中盡情地搖曳著,好像是在跳著優(yōu)美的芭蕾舞,也好像是在跟你打招呼,做個鬼臉,真可愛!
過了幾天,我又來到桂花樹的旁邊,細細觀察,其中有一朵桂花,在雨水的滋潤中,陽光的沐浴下,閃閃發(fā)亮,好像是在炫耀著它美麗誘人的衣服。
一朵朵桂花在綠葉的襯托下,慢慢長大,漸漸成熟,從一顆顆黃豆般大小的花骨朵兒蛻變成一位位花仙子,都是在露水的哺育下,長得如此茂盛,含苞欲放。桂花生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桂花的家,讓桂花置身的地方。桂花的特點就是它的香味,這才使它遠近聞名,當我一聞,就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頓時,我感覺自己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桂花不僅可以讓人觀賞,他還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桂花糕、清涼解渴的桂花茶……
桂花雖小,不起眼,不引人注目,比不上玫瑰的艷麗多彩,比不上牡丹的國色天香,比不上菊花的瑰麗多彩,但是,桂花帶給我們的是充滿愛的香味,它讓我們整個校園都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味,我愛桂花,更愛校園里的桂花樹。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