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16魯濱孫漂流記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16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是小學六年級語文第十六課的課文,這是怎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16課的內容以供大家學習。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16 《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這組課文是外國名篇名著的閱讀欣賞。選編的四篇文章呈現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們是安徒生和契科夫短篇小說中的名篇;一種是外國名著《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片段,是采用梗概加精彩的編排方式。作為單元整組教學中的一節(jié)感悟課,我力圖以單元整組教學的理念來指導教學設計。如果說我以前的導讀課是屬于策略型的學習形式,學生通過學習交流補充,達成學法上的共識,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那么我今天的感悟課就是實踐和運用這學習的方法。基于此,我的這次教學設計從以下幾點進行落實。
1.以導讀課上的學習計劃展開過程。上課一開始便回顧出導讀課上制訂的學習計劃,并交流課前學習情況。課中圍繞學習計劃中的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人物情感,關注人物命運開展學習。在課快結束時引導學生關注學習計劃中的學習后策略展開活動。同時,教學過程總注意提醒學生積累學習方法,為《湯姆?索亞歷險記》、《口語交際》和《習作》積累經驗,以體現教材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整合。
2.用讀“整本書”的要求進行指導。本課“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現形式,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還沒有出現過,這一形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其特點在于,引導學生在了解作品全貌的基礎上讀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體到深入部分,讀精彩片段后更想讀整部的作品,驅動學生讀“整本的書”。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內容,通過學習精彩片段體會人物情感,并學會尋找梗概和精彩片段的連接點。這樣,課上讀梗概,讀片段,課后讀原著,不斷加強對讀“整本的書”的引領力度。這些學習方法將遷移到下一課的學習中。
3.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切入教學重點。精彩片段中“好處”、“壞處”對照表,是本課最具特色的表達方式。通過這一內容和形式,既體現了魯濱孫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又能幫助學生今后用這樣的方法克服困難。通過自讀自悟----對照比較---對讀感悟,落實知識、方法、態(tài)度三維目標的整體達成。這個教學重點的突破,也為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學會生存”的話題交流打下基礎。
課堂是活生生的,有靈性的,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覺得幾個大的框架和流程走得比較順利,學生學習狀態(tài)還是很棒的,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積極性都很高,發(fā)言非常積極活躍,只是自己太在意教案的過程,在精彩片段的預設還不夠精細,在個別環(huán)節(jié)的連接上,語言不夠流暢簡潔,繞來繞去廢話多了點,原因主要是對教案還不夠熟悉,預設還不夠充分,太依賴教案的流程。今后的教學中還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扎扎實實鍛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魯濱孫漂流記》練習題:
(一)填空
1.《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 ( )國的( )。
2.《魯濱孫漂流記》是以第 ( )人稱寫的長篇小說。
3.魯濱孫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不料卻遇到了可怕的風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魯濱孫第二次出海是去( )經商,這一次他成功了。魯濱孫第三次出航極為不幸,他們遇到了 ( ) ,被俘虜,變成了奴隸,逃出后抵達巴西。魯濱孫第四次航行是去( ),遭遇颶風,一連十二天。當行駛到 ( )洲一個島嶼附近時,船突然觸礁,遂遭滅頂之災。
4.魯濱孫登陸小島的日期是 ( )。
5.在魯濱孫登陸小島的第 ( )個年頭,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環(huán)島旅行。
6.魯濱孫有一包錢幣,約值( ) 金鎊,可對于島上的生活來說,它們卻是 ( )。
7.魯濱孫來到島上第 ( ) 年的 ( )月,突然發(fā)現島上出現了一群 ( ) 。兩年后,他救下這群 ( )帶來的一個俘虜,那天是( ) ,因此,這個俘虜名叫 ( ) ,他成了魯濱孫的仆人。
8.( )年( ) 月( )日,魯濱孫帶著仆人乘船離開海島,他一共在島上生活了( )年( )月零( ) 天。
(二)簡答
1.在孤島上他找到幾本什么書?
2.他剛剛到島上時思考了哪些問題?
3他救下了誰?(有兩個)
4.他最先做的事是什么?
5.后來他又自己種了什么?養(yǎng)了什么?
6那些糧食的種子是怎樣來的?
7.他曾經幾次到船上搬東西?
8書中最經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9.他看見能帶他回祖國的人后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
10.他是怎樣回到文明國度的?
(三)運用
1.試分析魯濱孫的形象。
2.魯濱孫能夠在孤島上生存下去,有哪些條件?
3. 魯濱遜是如何計算日月的?
4.分析“星期五”這一人物形象。
5.《魯濱孫漂流記》的結局與一般小說相比不同之處是什么?
《魯濱孫漂流記》練習題答案:
一、填空
1.英,笛福 2.一 3.倫敦 非洲 土耳其海盜 販運黑奴 南美
4. 1659年9月30日 5.六 6.36,倒霉而無用的東西
7.23,12,野人,野人,星期五,星期五
8.1686,12,19,28,2個,19
二、簡答
1、祈禱書和圣經 2、⑴生存問題 ⑵物質問題 ⑶精神問題 3、"星期五"和船長
4、調整心態(tài) 5、種了小麥水稻,養(yǎng)了羊群 6、從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
7、十一 8、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 一萬倍. (其他也可以)
9、"先生們,你們是什么人?" 10、幫助了船長然后被船長帶回。
三、運用
1.提示:這個形象是上升時期的生氣勃勃的資產階級的典型,體現的是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和他們的階級本質,他具有頑強奮斗的幻想,并且腳踏實地去戰(zhàn)勝困難,用行動去實現目的。他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和實干精神的資產者,還是一個追求財富的殖民者。
2.首先是他得到了遇難般只上的大量的物品,這里客觀條件。第二個條件是他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樂觀,不屈不撓的精神。
3.在一個方柱的四邊,每天用刀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凹口。就這樣有了一個日歷,可以計算日月了。
4.“星期五”對于魯濱孫來講是一個最忠實、最可愛、最誠懇的仆人,他聰明,又勤勞,對魯濱孫忠心耿耿,具有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美好品德,性格中也不乏天真、活潑的元素。
5.它的結局是開放式的結局,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魯濱孫說他以后還有更驚人的遭遇,留待將來記述,給人一種充滿期待,意猶未盡之感,留下懸念,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