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中考歷史試卷答案
山東聊城的同學們,中考在即,不要亮費時間了,快來做歷史試卷吧。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關于山東聊城中考歷史試卷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山東聊城中考歷史試卷選擇題
(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上星羅棋布。代表當時生產力最高水平的生產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鐵農具 D.曲轅犁
2.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語中源自晉楚爭霸的是( )
A.問鼎中原 B.紙上談兵 C.臥薪嘗膽 D.三顧茅廬
3.“在政府組織上,他給中國歷史王朝奠定了權威性的規(guī)范,使得以后幾百個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瀟瀟的修正,而無力作巨大的改變。”“他”是指(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漢武帝 D.隋文帝
4.全面闡述中醫(yī)理論和治療原則,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基礎的著作是( )
A.《丹經》 B.《九章算術》 C.《傷寒雜病論》 D.《本草綱目》
5.“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這段材料介紹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6.下面是《中國歷史紀念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某個政權的名稱。與遼政權訂立澶淵之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描寫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對貴族青年男女的愛親悲劇,藝術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的著作是( )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紅樓夢》 D.《西游記》
8.如圖是某著作中描繪我國古代井火煮鹽工藝的一幅插圖。該著作應是( )
A.《齊民要術》 B.《水經注》 C.《天工開物》 D.《海國圖志》
9.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fā)邊衛(wèi)充軍。”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
A.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B.斷絕中外貿易往來
C.厲行重農抑商政策 D.禁止官員出海經商
10.陳旭麓說:“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進店的最初的一步。”因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張謇創(chuàng)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yè)發(fā)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兩,其匯總三分之二是在大戰(zhàn)期間獲得的。”“大生紗廠等企業(yè)發(fā)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yè)結構合理調整 B.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C.資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強暫時放松侵華
12.“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這是中華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的幾句詩。其創(chuàng)作背景是( )
A.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C.紅軍長征的結束 D.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3.說:“中國的革命,自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是四十年還為能完成的革命事業(yè),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的革命”獲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B.黃埔軍校的建立
C.國共兩黨的合作 D.國民政府的成立
14.某一宣言稱:承認三民主義為今日中國之必須,取消“蘇維埃政府”,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發(fā)表該宣言旨在( )
A.推翻清朝統(tǒng)治 B.打敗八國聯(lián)軍 C.消滅北洋軍閥 D.趕走侵華日軍
15.春聯(lián)的內容往往和社會的而歷史變遷相聯(lián)系。以下春聯(lián)中能反映我國“一五”計劃實施期間社會狀況的是( )
A.毛主席揮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寬又廣
B.港澳回歸齊歡慶,一國兩制譜新篇
C.誓做抓革命的闖將,爭當促生產的模范
D.糧補機補助幸福,醫(yī)保社保保平安
16.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這次會議( )
A.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C.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7.“這個消息使我又驚又喜,我從來未料到對華的主要行動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得到實現(xiàn),我們立即批準了接受了邀請。”“我”應是( )
A.丘吉爾 B.斯大林 C.田中角榮 D.尼克松
18.“當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xiàn)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利這段話中的“她”位于( )
A.亞平寧半島 B.印度半島 C.阿拉伯半島 D.希臘半島
19.下面這幅漫畫的主題應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習俗差異 D.國家沖突
20.“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中的這段話敘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實發(fā)生的原因和條件?(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 D.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21.如圖反映了近代某一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狀況。這一革命使該國( )
A.成為了亞洲強國 B.取得了民族獨立
C.走上了殖民道路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2.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是西歐向近代社會邁進時期發(fā)生的兩次重大思想解放運動。這兩次運動有著顯著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 )
A.是否肯定人的價值 B.是否批評宗教神學
C.是否規(guī)劃民主制度 D.是否促進科技發(fā)展
23.觀察如圖所示,方框內的文字應是( )
A.日本明治維新 B.俄國農奴制改革
C.美國南北戰(zhàn)爭 D.法國大革命
24.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說道:“昨天對夏威夷島的進攻給美國海陸軍部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我遺憾地告訴各位,很多美國人喪失了生命。此外,據(jù)報,美國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魯魯之間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魚雷襲擊。”“給美國海陸軍部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的國家還于( )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亞 B.1937年全面侵華
C.1939年閃擊波蘭 D.1941年突襲蘇聯(lián)
25.如圖是1947年發(fā)表于蘇聯(lián)某雜志的時政漫畫“美國最新式戰(zhàn)車”。漫畫中袋子上的俄文意為“財政貸款”。該漫畫創(chuàng)作的背景是,美國( )
A.制造慕尼黑陰謀 B.出臺馬歇爾計劃
C.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智慧“聯(lián)合國軍”侵略朝鮮
山東聊城中考歷史試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6.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家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 家強調用“刑罰”加強統(tǒng)治。
27.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奇跡”的趙州橋是由隋朝著名工匠 設計的。
28.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以 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 為黨的指導思想。
29. 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區(qū)衛(wèi)星“東方紅1號”。
30.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聯(lián)合發(fā)表《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 》,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論說。
三、材料解析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魏晉以來,官員大都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管。
﹣﹣摘自《中國歷史》
材料二 科舉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
﹣﹣摘自薛明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念》
(1)材料一、材料二中選拔官吏的標準分別是什么?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科舉制度的作用。
32.在中國近代史上,先進的中國人不斷進行救國道路的探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鴻章《籌辦夷務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其綱領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上把這十六字綱領闡發(fā)為三民主義。
﹣﹣改編自《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義后,率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努力發(fā)展生產,最終探索出一條正確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改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1)分別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國方案的核心內容。
(2)材料三中的“正確革命道路”一般被稱作什么道路?中國革命為什么會走這條道路?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
﹣﹣20世紀80年代流傳于民間的鳳陽花鼓詞
材料二 (經濟)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鄧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2)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設立經濟特區(qū)的原因,并指出“經濟特區(qū)”的特殊之處。
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世紀六十年代,19世界七十年代,人類歷史上先后發(fā)生了兩次工業(yè)革命,在動力方面,出現(xiàn)了改良蒸汽機、發(fā)動機、電動機、內燃機等;在交通運輸方面,創(chuàng)造了蒸汽機輪船,蒸汽機車、汽車、飛機等落在通訊方面,發(fā)明了電報、電話等;在經濟結構方面,重工業(yè)取代輕紡工業(yè),成為工業(yè)生產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貿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間,貿易額增長了月三倍。
材料二 一些工業(yè)發(fā)達的城市和工礦區(qū),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燒量急劇增加,以大氣污染為主的環(huán)境問題不斷發(fā)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國倫敦多次發(fā)生可怕的有毒煙霧事件。
﹣﹣摘自劉少康《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保護導論》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上述兩則材料為我國進行社會經濟建設帶來哪些重要啟迪?
3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將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分別填入示意一圖的相應空白方框中。根據(jù)示意圖二,概括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發(fā)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下一頁更多精彩“山東聊城中考歷史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