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歷史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習題及答案
必修1歷史第27課的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嗎?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必修1歷史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習題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必修1歷史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習題
1.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放棄蘇共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這表明他的改革
A.堅持了馬克思主義 B.取締了蘇共
C.偏離社會主義方向 D.能夠推動蘇聯(lián)政局穩(wěn)定
2.如下圖所示,從“鐮刀斧錘星旗”到“白藍紅三色旗”的變更宣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停止存在”。這一事件對于某班同學的一次國際關系探究活動來說,其歷史價值在于
A.完成一次歷史圖片的釋讀
B.認識到社會主義發(fā)展在蘇聯(lián)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戰(zhàn)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因果關系
3.蘇聯(lián)解體說明了
A.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 B.“斯大林模式”的失敗
C.列寧主義的失敗 D.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
4.20世紀80、90年代兩極格局的瓦解對世界形勢和國際關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
A.核戰(zhàn)爭威脅消失,各大國更加重視發(fā)展經濟、增強競爭力
B.美、歐、日三極間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變成了經濟“冷戰(zhàn)”對手
C.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有利于美國構建單極世界
D.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
5.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當今世界正處于新舊格局的交替時期,“交替”是指
A.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B.由民族沖突向地區(qū)沖突過渡
C.由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向政治對抗過渡 D.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
6.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現(xiàn)“一超多強”的局面。對此解釋不正確的是
A.它是各國綜合國力對比的結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變化的趨勢
C.“一超多強”局面短時期內就會改變
D.它是在世界兩極格局解體后形成的
7.多樣化的新國際格局不能很快確立是因為
A.世界動蕩不安
B.各國的綜合國力對比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尚未形成
C.各國之間尚未達成妥協(xié)
D.新的國際較量尚未開始
8.隨著兩極格局解體和日本經濟實力的大增舊本越來越不滿足“經濟強國”的地位,積極謀求與之相適應的“軍事大國”和“政治大國”。為此,日本眾議院通過了允許向海外派遣軍隊協(xié)助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的法案,并謀求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下列說法中不能表明上述現(xiàn)象的是
A.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
B.日本的行為違反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
C.日本妄圖操縱國際事務,加緊爭奪國際政治領導權
D.日本軍隊參加維和行動,維護了國際社會安全
9.1991年,美國總統(tǒng)喬治·布什說:“我們是世界上惟一能夠聚集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找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這表明
A.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企圖獨霸世界
B.蘇東劇變后,“單極”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C.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為干涉他國制造輿論
D.美國憑借其實力充當資本主義的保護神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這些事情(東歐劇變)來得雖然很突然,但都有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錢其琛回答《世界知識》記者問題時的發(fā)言
材料二:可能是一個冷戰(zhàn)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zhàn)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材料三:國際形勢的變化怎么看?舊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定了?……現(xiàn)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并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和平與發(fā)展兩大問題,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fā)展問題更加嚴重。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請回答:
(1)錢其琛外長所說的“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國際形勢的變化”的含義是什么?指出變化的原因及當前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
必修1歷史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習題答案
1.C 2.D 3.B 4.D 5.D 6.C 7.B 8.D 9.A
10.(1)其一,各國內部原因。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成為東歐各國效仿的準則和法度。東歐各國雖進行過經濟方面的改革,但大多未能突破這種經濟模式,收效不大,經濟發(fā)展緩慢。在政治上,官僚主義滋生,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破壞,特權和腐敗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些都使東歐各國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低落。致使國內的反對派日益獲取相當數(shù)量的群眾支持并最終以大選的形式獲取政權。
其二,蘇聯(lián)因素。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放松了對東歐的控制,其“新思維”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
其三,西方因素。“和平演變”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的基本戰(zhàn)略。在東歐劇變過程中,西方國家進一步協(xié)調行動,利用各種傳媒,宣揚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利用貸款、技術和貿易援助,誘使和彈壓東歐國家向西方靠攏;利用“人權”問題進行內政干涉,扶植支持東歐國家內部反對勢力,通過這些手段直接干預了事態(tài)的發(fā)展。最根本在于,東歐國家照搬蘇聯(lián)經驗,沒有從本國實際出發(fā)摸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2)含義是指世界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原因:兩極格局解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