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
影響閱讀理解的內(nèi)部因素主要是閱讀者的知識基礎(chǔ)。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xué)習(xí)。
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一)
山野間童年的我,卻常常被美麗而神幻的虹所迷惑。我時常戴一頂大斗笠,仰著童稚的臉,長久地看、認真地讀那靜臥在山野上空被村人喊做天弓的虹。故鄉(xiāng)的虹,大都懸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飛揚,天地間總是微雨細細,雨光氤氳,若有似無,我一低頭,汪汪積水中,竟也見有虹影流轉(zhuǎn)。童年的我,以為虹都是從土地里拱起而飄然升空的。大人說地上的蜈蚣,背不總是那么駝嗎?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種東西總有莫名的感應(yīng),神性充盈。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升天的么?
及至青年,豐滿的物事無止無息,人,總顧不上停歇腳步,仰頭讀虹。重負的中年即便偶能讀讀虹,所讀出的,恐也多是歲月的況味。 老年時至,夕陽在天。人生舟楫,早早告別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人與虹,早疏離焉。
虹的色彩,使人漫生想像啊。詩人北島就有一首詩叫《姑娘》,短得只有兩句:“顫動的虹/采集飛鳥的花翎”。姑娘與虹,大抵是皆有照人光彩,詩人才能當上月下老人,將她們紅線聯(lián)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陽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 與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陽光,是齊刷平行的、集團無邊的箭簇。每一根陽光之箭,進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陽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應(yīng)也不同。 你能否看見虹,取決于經(jīng)雨滴反射過來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夠強,最根本的,還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簾。
陸龜蒙在《和襲美詠臬橋》中詠虹:“橫截春流架虹橋。”毛潤芝詩曰:“青山著意化為橋”。這些詩詞,當然皆是先觀虹橋而后作。虹何以常被喻作橋呢?抑或說, 虹何以總是弧形的呢?這是因為,惟有此一弧段之上雨滴反射過來的各色色光,能量才最集中,光色才最強,更重要的,是只有這些斑斕色光,才能被人看到。
作為生命的虹,命運之路總是曲曲折折的。有了光,有了雨幕,有了光在雨幕中的折射,方生虹。虹的光明前途,只能是短暫的。虹的生命多斑斕在夏日雨水的天空。這是因為夏季才多有雷雨或陣雨天氣,這類雨范圍不大,容易出現(xiàn)“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晴”的景象,利于虹生。大霧中,水汽空蒙氤氳,陽光遙遙地、斜斜地射來,霎時彩虹如練,也自在情理之中。 空氣干燥的冬季,雨少,陣雨更少,是不太可能出現(xiàn)“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的。雪花紛飛時節(jié),誰能見到虹?
陽光,不是普羅米修斯盜來的天火么?雨滴不是從天上來么?看看虹吧,你還能說“水火不相容”嗎?虹,不僅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響,更是水火相容的預(yù)言。
“東虹日頭,西虹雨。”這句諺語,簡直就是氣象預(yù)言。
我們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處于地球的中緯度。我們天天都可看到電視天氣預(yù)報。那氣象小姐所指點的江山,那中緯度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系統(tǒng)性的降水天氣,多數(shù)都自西而東移動。虹的方位又正好與太陽相對,所以,西虹在天,則表明茫茫雨區(qū),正滂滂沱沱、飄飄蕩蕩朝我們所在地移來,不久天將雨。倘若虹影在東,則說明雨區(qū)早已告別了我們東去,我們的天地,可謂風(fēng)景晴好,艷陽高照,天明地靜。
5.聯(lián)系文章的第一、二段,請分別概括說明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虹的態(tài)度。(5分)
6.文中句子“作為生命的虹,命運之路總是曲曲折折的”的含義是什么?(5分)
7.虹“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響”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答案:
5.童年:被美麗而神幻的虹所迷惑。青年:總顧不上停歇腳步,仰頭讀虹。中年:偶能讀讀虹,所讀出的,恐也多是歲月的況味。老年:人與虹,早疏離焉。
6.虹的生命是短暫的。虹的產(chǎn)生與季節(jié)有關(guān),虹的生命多斑斕在夏日雨水的天空,而干燥少雨過天和嚴寒多雪的季節(jié)就不能產(chǎn)生虹,要有陽光和雨幕兩個條件才能產(chǎn)生虹。
7.通感。 “水”指空中的雨滴,“火”指陽光。陽光照射雨滴,折射以及反射出各色色光,從而形成了“水”“火”交合的“虹”。“交響”本是音樂術(shù)語,借用交響樂的表達復(fù)雜樂曲音響的特點來表達虹的七彩斑斕。
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二)
?、偌亦l(xiāng)的田野,生長著一種我不喜歡的草叫沙蓬。村里那些鄉(xiāng)親,幾乎都不喜歡這種草。冬去春來,有一些草,從地上針尖尖似的冒出來,沙蓬也以綠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只要有土的地方,它都會生長??礃幼?,沙蓬的生命很頑強,它不但長在遠離農(nóng)田的貧瘠土地上,還和別的一些草長在靠近莊稼的地畔,甚至長在肥沃的地里,與莊稼分享農(nóng)人撒在地里的汗水和肥料。
?、谏撑盥额^不久,莖稈就長出綠針。那時候,它是嫩嫩的、綿綿的、軟軟的,沒有鋒芒。放學(xué)后,奶奶交給我拔豬草的活,我快樂得如鳥兒一樣,提著筐子,跟幾個伙伴出去了,不用多長時間,一筐子嫩沙蓬提了回來,奶奶把大部分沙蓬留給豬吃,揀出一把,用清水洗了,給我做菜餑餑。現(xiàn)在想起來,奶奶當年做的那些菜餑餑,是難得的綠色佳肴,只是那時的我,卻沒有品出其中的滋味。
?、圻^了春天,沙蓬也長高了,也長硬了。可以說,它是地上生長的一種異樣的草。夏末季節(jié),這種草蓬炸成籮筐般大,它不再有破土而出時那種嬌嫩勁兒,而是渾身長刺,鋒芒畢露,不但人不可伸手觸摸,連牛驢騾馬也敬而遠之。
?、艽笞匀坏牟?,各有各的形象,有的迎風(fēng)而立,有的見風(fēng)就倒,特別是沙蓬,經(jīng)不住秋風(fēng)吹打,在白天,也在晚上,以球形的姿態(tài),被風(fēng)追趕著到處跑。小時候,在鄉(xiāng)村的日子里,是沙蓬攆著我長大的。少年時我在鐵路上干活,每天出去,都能見到沙蓬,鐵道的路肩上,走多長的路,它們都不會在我眼前消失。起風(fēng)的時候,它們有時跑在你前面,有時抱成一團,攔住了你的去路,有時在你身后拼命地追趕,火車在鐵道上跑,它們在鐵道下面跑。那天,我看到一個獨特的景象:一大群沙蓬站在護網(wǎng)外,如天真而又充滿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著疾駛的火車。忽而一陣風(fēng)過,他們便無人管束一般,如撒歡的野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溝中,他們在背風(fēng)的地方躲避著,好像跑得有點累了,歇在了那里。
?、萁K于在這一天,我改變了對沙蓬的看法,沙蓬不能迎風(fēng)而立,是它的天性使然,它只能在風(fēng)來臨時選擇逃跑,至于它最終的結(jié)局,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重要,它的宿命是一歲一枯榮。
?、拊谖铱磥?,百草中數(shù)沙蓬最脆弱。我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那些老百姓和我們這些外出打工的人,跟沙蓬一樣,都是弱勢群體,一生就這樣奔跑著、忙碌著。我們干活,有時是漆黑的夜晚,有時是天剛破曉的黎明,有時在陽光炎炎的烈日下,有時在飄飄灑灑的雨中,有時在鵝毛飛落的雪天。無論多么辛苦,我們都無怨無悔。
?、呷烁撑钭叩檬悄敲唇袝r候,人的一些作為,都被沙蓬看在眼里。有一群人在揮汗如雨地干活,為什么有一個人站著不干活,還指手畫腳地罵他們,不能好好說嗎?那天,我也在這群人中干活,看到了這些沙蓬,也聽到了他們的話。有一名臨時工,聽到那個人的辱罵后,平心靜氣還了兩句,就被開除了。一旁的沙蓬,埋怨他不該像它們一樣鋒芒太露。
?、嚅L刺的沙蓬,注定命運好不到哪里,因此我懷疑它們還是當年在鐵路邊看到的那群沙蓬嗎?還是說,童年的沙蓬一到成年就注定會以另一種姿態(tài)呈現(xiàn)?我想到了魯迅《故鄉(xiāng)》里的閏土,少年時的機靈、自由,與中年后的木訥、順從,這難道就是造物的杰作嗎?但不管怎樣,它的確離我很近,近得我能嗅到它的味道,捧著它的靈魂,并期待在這個寒冷的日子,再次與它相逢。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10.請分析第④段畫線語句的表達技巧及主要作用。(4分)
11.文章標題“離我最近的草”有哪些含義? (6分)
12.文章結(jié)尾作者為什么會想到魯迅《故鄉(xiāng)》中的閏土?試作探究。(6分)
13.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兩項都選對給4分)(4分)
A.作者起初不喜歡沙蓬是因為這種草常常與莊稼爭奪肥料,需要農(nóng)人費力清除,而且它渾身長刺,鋒芒畢露,讓人無法接近。
B 沙蓬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也不完全是不良的記憶,奶奶當時用它給“我”做的菜餑餑,就是那個年代里最能給“我”安慰的美味。
C.作者把從鄉(xiāng)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比作沙蓬,因為他們都是被忽視、被踐踏、被侮辱的對象,他們都無力也不愿改變自己的命運。
D.文章以對沙蓬的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為線索,寫沙蓬也是寫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作者通過對沙蓬的描寫表達了對弱勢群體的關(guān)注和同情。
E.文章在寫沙蓬和城市的弱勢群體時,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以“我”的視角看待他們,這樣寫更真實可信,更能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
高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答案:
10.表達技巧: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沙蓬”比作“孩子和野馬”,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沙蓬天真、自由的特征。(2分)主要作用:與上文沙蓬留給作者不良印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下文作者改變對沙蓬的看法作鋪墊,表達了作者對“沙蓬”快樂、幸福生活的狀態(tài)的喜愛和欣賞。(2分)
11.①與“我”童年生活最近:只要有土,它就會生長,隨處可見;兒時拔沙蓬回來奶奶做菜餑餑給“我”吃(2分)②與“我”少年的工作生活最近:走多長的路,它們都不會在“我”眼前消失(2分)③與“我”成年后的狀態(tài)最近:和“我”一樣,屬于弱勢群體,都是脆弱而被踐踏的生命。(2分)
12.①作者小時候在鐵路邊看到的鄉(xiāng)野中的沙蓬自由、天真、快樂,如同《故鄉(xiāng)》中的少年閏土;②成年后的沙蓬逆來順受,與中年閏土的貧苦麻木生活狀態(tài)很相似;③處于社會底層的人跟《故鄉(xiāng)》中的閏土一樣,一生奔波忙碌、勤勞辛苦,但始終都是被忽視、被踐踏、被侮辱的對象,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作者借此表達了對弱勢群體命運的關(guān)注和同情。
13.BC(B項,錯在“就是那個年代里最能給‘我’安慰的美味”,原文第②段結(jié)尾說“只是那時的我,卻沒有品出其中的滋味”。C項,錯在“不愿改變自己的命運”一語,這一內(nèi)容于文無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