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附中高一語文《游褒禪山記》課文解讀(2)
于是余有嘆①焉②。(對于這種情況,我有感慨了。①嘆:感慨。②焉:語氣助詞。)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①,以②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③也。(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往往有心得,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而且全面。①得:心得、收獲。②以:因為,由于。③無不在:即“無不在其求思之中”的省略。沒有什么不在他們探究、思考的范圍之中,也就是“全面”的意思。)[第一句緊承上文寫自己的“嘆”,“嘆”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繼續(xù)。作者嘆什么呢?嘆古人無論觀察什么“往往有得”。古人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呢?那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作者贊嘆古人,顯然是為了鞭策自己,力求效法古人,每經(jīng)一事都必須深入“求思”而有所“得”,因此,緊接著對游華山洞一事進行反思,就其所見所感抒發(fā)了游洞之所得。作者反思之后有什么“得”呢?請看下文。]夫①夷以近②,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如果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那末到達的人就多;如果地勢險峻并且路程遠(yuǎn),那末到達的人就少。①夫:發(fā)語詞,無意義。②夷以近:路平而近。夷,平坦。以,連詞,同“而”。)[這一句對比說明,一般的人貪圖“夷以近”,害怕“險以遠(yuǎn)”。]而世之奇?zhèn)?、瑰怪①、非常之觀②,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③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奇妙雄偉、瑰麗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險阻僻遠(yuǎn),而且是很少有人到達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那里的。①瑰怪,瑰麗怪異。②觀,景觀,景象。③罕,少。)[這里用“而”字一轉(zhuǎn),人們游覽的目的都是希望一睹“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而此種大觀不在“夷以近”“游者眾”的地方,而是在“險以遠(yuǎn)”“游者少”的地方。那么,怎樣才能到達此種境界呢?作者先提出第一個條件:“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沒有不達絕頂決不罷休的精神,是不能到達的。]有志矣,不隨以止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就不會隨從別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話,還是不能到達。①隨以止:盲目地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先承上說明為什么要“有志”,再引出第二個條件:有力。]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①而無物②以相③之,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怠懶松懈,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如果沒有外物來輔助他,也還是不能到達的。①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頭昏迷亂的地方?;杌?,頭昏迷亂。②物:指外力,外物。③相:xiànɡ,幫助。)[再引出第三個條件:有物。]然力足以至焉①,于人為可譏②,而在己為有悔③;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④孰能譏之乎?(但是力量足夠到達那里,如果沒有到達的話,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來也是有所悔恨的;竭盡了自己的努力如果沒有到達的話,就可以沒有悔恨的了,難道誰還會譏笑他嗎?①力足以至焉:“焉”后省去“而不至者”之類的話。意思是:力量足以達到那里如果沒有達到的話。②于人為可譏: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于,在。③有悔:有所悔恨的。④其:豈、難道。)[力足以至但沒有至,可譏可悔;盡了志而未至,可以無譏無悔。通過對比強調(diào)三個條件中“志”最重要。]此余之所得①也。(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心得。①所得:所得到的收獲。)[最后一個“得”字呼應(yīng)段首,歸結(jié)全段。在這里,作者提出到達“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境界必備的三個條件,并說明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說“志”與“力”,指的主觀條件,那么外物“以相之”,說的則是客觀條件。事業(yè)的成功,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都重要,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較起來,哪一個更重要?“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從會不會給人生帶來遺憾的角度說,從有沒有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角度說,“志”是第一位的。王安石既強調(diào)了客觀條件的重要,又特別地強調(diào)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含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第三段,寫游華山洞的心得,這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先借托古人,說古人游覽觀賞,因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所以 “往往有得”。以此暗示游褒禪山只要如古人那樣 “求思”,也會“有得”。于是文章以游洞為喻,以“得”為中心,進行逐層論述。用“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只有很少的人才可以達到。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從反面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雙重否定句強調(diào);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diào)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三個條件按照它們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這樣便把道理說得清楚、完備而透徹,邏輯十分嚴(yán)密。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jié)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獲,回應(yīng)段首。文章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后呼應(yīng)。
這段文字所以有很強的說服力,還在于它緊扣了游洞的實際,不是泛泛而談。例如“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是對前洞“平曠”,“而記游者甚眾”這個現(xiàn)象的概括。“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則是自己游后洞生發(fā)出來的感想。“有志矣,不隨以止也”責(zé)備了自己因為無“志”,“遂與之俱出”。“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責(zé)備了自己“力尚足以入”卻“隨以怠”。“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責(zé)備自己“火尚足以明”,卻未能“極夫游之樂”。最后作者又扣住一個“悔”字進一步展開議論,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盡吾志也而未能至”兩種情況,得出“可譏”“有悔”和 “無譏”“無悔”兩種結(jié)果。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突出了“有志”的決定作用,并且提出“盡吾志”的高標(biāo)準(zhǔn)要求,從事物的規(guī)律性歸結(jié)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由于作者的議論完全是從自己游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道理,避免了空泛的說教,因此讀起來不僅使人折服,而且使人感到親切生動。
余于仆碑①,又以②悲夫③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④,何可勝⑤道也哉!(我對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嘆惜那些古代書籍的失傳,后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因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①仆碑:倒下來的石碑。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夫:代詞,那些。④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弄錯了它的流傳文字,因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情況。謬,使……錯,弄錯。其,指古書。名,指識其本名,這里用作動詞。⑤勝:盡,完全。)此所以①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谥?。(這就是今天治學(xué)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jǐn)慎地選取的緣故了。①所以:表原因。②慎取,謹(jǐn)慎地?fù)袢 ?
第四段,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xué)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這一段與第一段記仆碑文字和訂正讀音相照應(yīng)。先由所見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書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訛傳訛。“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zhuǎn)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這段議論一正一反:從反面加以否定,批評“謬其傳而莫能名”;從正面加以肯定,強調(diào)“深思而慎取”。
第三、四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寫游山的心得。作者借古人發(fā)筆,“古人之觀于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那末,作者這次游山,“求思”之后有什么“得”呢?文章寫了兩點,一是游洞之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要有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而其中關(guān)鍵的一條是自己有沒有“志”。“志”是“求思”的目標(biāo)和動力。二是由碑引發(fā)的聯(lián)想,對待前人的東西,一定要深思而慎取,不能人云亦云。這是“求思”的方法。文章扣住“求思”和“得”三個字盡興發(fā)揮,深刻生動,振聾發(fā)聵。
四人者:廬陵①蕭君圭君玉,長樂②王回深父③,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同游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①廬陵,現(xiàn)在江西吉安。②長樂,現(xiàn)在福建長樂。②父:fǔ,通“甫”,古人常在“字”的后面加一“甫”字,下文“平父”“純父”的“父”同。)至和元年①七月某日,臨川王某②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人王某記。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②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jù)書稿編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
第五段是第三部分,是記游的結(jié)尾,補敘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這是寫游記常用的格式。
師大附中高一語文《游褒禪山記》課文解讀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