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shè)計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自問世以來,其文學價值與教學價值就倍受文學界與教學界專家關(guān)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我與地壇》教學設(shè)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與地壇》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理解一位截癱者、孤獨者對生命的感悟,體味作者偉大的人格力量。
2.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交流,與作者對話的習慣。
3.借鑒、吸收作者通過寫景敘事抒發(fā)感情,闡釋哲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2.領(lǐng)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認識。
3.理清文章的兩條線索,即我對生命的思考,我對母親的感情。
4.品味評價作者沉靜、抒情的語言。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配以課件)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步驟:
一、背景資料(配以課件演示)
1.史鐵生,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1979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曾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創(chuàng)作比較突出地表現(xiàn)出對于殘疾人命運的關(guān)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于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yōu)美,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
2.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動廢止。1925年開始辟為公園,““””期間因遭毀棄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園址荒蕪,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作者正是在“”的后期,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jīng)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里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
二、導入新課
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幼時患病,集盲聾啞于一身。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她在良師益友安妮·莎莉的幫助下,不斷和命運作斗爭,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終于成為一位世界知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鼓舞著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不幸的人。在我們的人生中會有脆弱、會有病痛;會有痛苦、會有無奈與無助,此時,我們是向困難妥協(xié)自己走向毀滅,還是向困難挑戰(zhàn)迎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家史鐵生是如何抉擇的?
史鐵生是在21歲的時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于是,退家靜思,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于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為一名頗具哲學家氣質(zhì)的作家。史鐵生的成功凝聚著大自然給他的人生感悟。1989年5月,《我與地壇》誕生了,字里行間噴灑的全是作者15年來積聚在心中的幽思,現(xiàn)在讀來,感人至深,啟示匪淺。同時讓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鐵生一樣,不得不面對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時候,你又會如何抉擇呢?
三、閱讀分析課文的第一分
1.最初作者懷著怎樣的心情闖入地壇的?為何他會在地壇中駐留?
(解說:兩腿殘廢后,由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作者帶著逃避的心情,想從喧鬧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寧靜,找尋另一個世界,地壇便是她找到的另一個世界。作者駐留地壇的原因: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失去雙腿,而地壇也是一個曾經(jīng)有過炫耀和浮夸的人文風景,如今卻落得“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相同的命運軌跡,使作者遇到地壇后便一見如故。但地壇的生命歷程顯得更長,四百年的風雨剝蝕,讓地壇“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黃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蕩”,這種不動聲色的渲染讓作者停留思考。)
2.文全來看,景色描寫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們首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解說: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
3.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了哪三個問題?
(解說:提出了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jié)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說,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我為什么要出生?第三個,我應(yīng)該怎樣活?)
4.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對“生”生產(chǎn)了懷疑?
解說:在21歲的時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可以想象他所遭受的打擊有多么巨大,他內(nèi)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別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