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
必修一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
蛋白質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同學們在生物課上學習蛋白質的課程的時候,需要明白哪些知識要點呢?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必修一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必修一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
蛋白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由氨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jīng)過盤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
1.元素組成
以C、H、O和N為主,個別還含有S、Fe等.
2.基本單位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生物體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常見的有20多種,具有共同的結構特點即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羧基并且連在同一碳原子上.結構通式(略)
其中-R根據(jù)不同氨基酸種類而不同.
3.蛋白質的整體結構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高分子。蛋白質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體結構構成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蛋白質具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結構,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決定了它的功能。
一級結構(primary structure):氨基酸殘基在蛋白質肽鏈中的排列順序稱為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每種蛋白質都有唯一而確切的氨基酸序列。
二級結構(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質分子中肽鏈并非直鏈狀,而是按一定的規(guī)律卷曲(如α-螺旋結構)或折疊(如β-折疊結構)形成特定的空間結構,這是蛋白質的二級結構。蛋白質的二級結構主要依靠肽鏈中氨基酸殘基亞氨基(—NH—)上的氫原子和羰基上的氧原子之間形成的氫鍵而實現(xiàn)的。
三級結構(tertiary structure):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肽鏈還按照一定的空間結構進一步形成更復雜的三級結構。肌紅蛋白,血紅蛋白等正是通過這種結構使其表面的空穴恰好容納一個血紅素分子。
四級結構(quaternary structure):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按一定空間排列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的聚集體結構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如血紅蛋白由4個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構成,其中兩個是α-鏈,另兩個是β-鏈,其四級結構近似橢球形狀。
連接方法
用約20種氨基酸作原料,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將氨基酸分子互相連接成肽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脫去一分子水而連接起來,這種結合方式叫做脫水縮合。通過縮合反應,在羧基和氨基之間形成的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叫做肽鍵。由肽鍵連接形成的化合物稱為肽。
4.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氨基酸的數(shù)目、氨基酸的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四方面構成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5.蛋白質的功能
結構決定功能.蛋白質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在細胞中承擔的功能也是多樣的.
6.蛋白質的相關計算
基本公式:肽鍵數(shù)=脫掉水分數(shù)=m-n,m為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shù),n為肽鏈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