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反思
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反思
對于歷史的教學,老師要隨時做一些反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收集整理的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反思以供大家學習。
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反思(一)
歷史高考從近年來的發(fā)展趨向上看,已日漸突破以往從基本知識、技能方面考察的臼窠,試題的設計角度 、命題水平和對思維能力的考察力度都不斷增強, 就整個試題分布上看, 對思維能力考察的分值達到3/4以上 ,而且在史實間的聯系和遷移, 題目的重新設計(指內容常見但設問變化)和轉移,試題的分析審題、思維的 提高和創(chuàng)新及基本概念和史學理論的考察上也引人注目。從而真正體現了學科能力在教學中的反映,證明了“ 考試說明”的指導性作用和意義,因此,能否適應高考,通過對考試中涉及的諸多問題的分析解決,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中的能力思維,把握歷史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方面,揭示歷史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日漸重要。只有針對性地在教學復習中注意聯系實際內容予以引導、啟發(fā)和講解,著重他們實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 生的應變性,真正實現能力水平的提高。
1、遷移聯系各種史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揭示同類事物的內在的本質聯系,這就具有同性作用,反之,將已學知識運用到不同的環(huán)境或學習過程中,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無疑也會形成這類事物的更高層次和能力,即異化性作用,這兩種遷移,聯系方式的運用,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使思維呈現跳躍性,這就有利于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疏導和暗示、適時引導也是很重要的。這種方式的不斷運用,學生就會自覺地進行新舊知識的遷移,從而使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2、設計轉換各種題目,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的變通能力
事實上,高考命題的范圍、覆蓋和比例,早已不再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穩(wěn)了,而是不避重點和難點,也考慮到熱點和時事性,充分體現了學科的教育功能,同時逐漸地將觸角延伸到當代的中國和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指導教學時對歷史發(fā)展進程和重要的歷史事件或現象,聯系性強的典型性史實,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和指導,教學中根據需要和可能性,將一個史實變換設計成多種題型,并就每一題型的側重點、思路和方法及失誤迷惑的原因予以簡析,讓學生從分析講解中得到啟示,提高思維能力,達到觸類旁通,以一當十的功效,以提高對題目的變通能力。此外,對于熱點和時事感強的有關內容,除了搜集理好一些備用材料外,從世界戰(zhàn)略、國際政治和經濟發(fā)展狀況和中外環(huán)境形勢方面進行設計轉換,也能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
3、發(fā)掘、提煉歷史要素培養(yǎng)學生適應各類題目的解答能力
發(fā)掘、提煉歷史要素,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指各類題型的測試功能方面的訓練;其二則是指學生在試題的鑒別、審定和答題的技術性要求方面的能力。說到底沒有正確的審題,就不可能有準確的答題,二者結合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解答能力。
這里,就審題方面來說,每種題型都必然會有相應的歷史要素,諸如時空地域主體設問以及各種范疇的層次要求,即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還有各種能力評定的要求(概括、歸納、分析現象、聯系對比、說明理解等),在訓練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此認識明確,特別是這類要素隨著高考命題水平的提高,
測試功能增強,往往隱含較深,不易發(fā)現,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提問、啟發(fā)和補充,進行發(fā)掘、提煉。磨刀不誤砍柴功。盡管這會花費不少時間,操作起來,顯然有些瑣碎,但是通過這種反復訓練和強化要求,學生就會適應各種不同題型的特點,掌握解答這些顯性或隱性要素的試題技巧,同時這也是準確解答試題的基礎。
其次就答題方面而言,鑒于歷史材料已向各種題型延伸的特點,我們必須尋求積極的對策。這里就從材料中獲取和處理有效信息作簡要說明。獲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明確提問和材料的關系屬于外延式(答案在材料外)還是內涵式問題(與前述相反),其次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設問的要求,進行提取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并且注意不能照搬照抄原文,要論從史出,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解析的層次性、能力性也要逐步提高,這在無界定性設問中尤為明顯。另外要注意每一設問后的分數值,它也能幫助學生明確解答該題的信息量的多少。在處理獲取的有效信息時,必須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須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切忌雜亂,論點要明確,所列的要點必須清晰,即便是純理論性的認識,也要注意還原成歷史感強的學科性語言。
當前,歷史高考對思維能力的要求已日漸深化和提高,這是考試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而歷史教學在發(fā)展學生學科能力方面具有許多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通過上述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提高成績的潛在能力,從而更進一步地揭示出歷史事物內在的本質屬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
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反思(二)
一、過份局限于課本知識和復習資料,陷于“本本主義”
我們許多老師認為,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強調教師的教學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脫離教材”、“超越教材”,這種把教學內容絕對教材化的觀念,陷入了“本本主義”的泥潭?,F實中往往把幾本教科書奉為萬能,認為只要把課本知識全部掌握了,高考沒有什么對付不了的;實在不行還有一本復習資料可以做參考。
二、過份局限于課堂
在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重視對學生集中思維的訓練,卻忽視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基本上采用“以講為主”的教學方式。有人認為,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點,決定了這門學科只能采取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用主要精力和時間來講述歷史知識,即使一講到底也無可非議。如果翻閱一些老教師總結畢生教學經驗的著作,就不難發(fā)現,長期以來(至少90年代之前)歷史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說就是單一的以講述為主的方式。現在時代變了,教材也換新的,但我們許多老師還在滿堂灌,結果導許多致學生不愿意上歷史課,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過份局限于校內
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時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課內校內,加之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課外學習幾乎是空白。課堂教學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都是課外學習歷史的好場所,特別是大量的歷史遺跡,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了物化、真實、形象、豐富的歷史材料,更是歷史課外學習獨具的優(yōu)勢。因此,歷史學習應將視野拓展至整個社會,社會才是學習歷史的大課堂。但現實生活中基于種種困難,我們教師特別是高三教師絕不可能帶領學生到社會大課堂中去學習。
四、過份局限于閉卷考試
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一直沿用閉卷考試,考試的內容多為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歷史學科的考試要真正達到考查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的目的,就必須改傳統(tǒng)的封閉性考試為現代的開放性考試。在這種考試中學生個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更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五、后期的復習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整合教材,夯實歷史主干知識。2009屆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專題形式來組織的,跨度大、難度高、跳躍性強,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性在直觀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給學生造成記憶困難甚至混亂。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應適時加入通史部分的復習。第二輪復習時,應以通史體例輔之以熱點問題進行,學生只有對某一階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認識,才能“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初步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2、依據教學指導意見,優(yōu)化三維目標的達成。2009屆我省高考將立足于教學指導意見,參考課改地區(qū)高考試卷命題,注重歷史學科的價值取向。因此,在歷史復習中,吃透教學指導意見,優(yōu)化三維目標特別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成為我們2009屆高考復習的重點之一。
3、平時多注意新題型的收集與訓練。新課改意識將更加開放,新題型很可能出現,平時須多注意收集與訓練,如情境類,文史常識類、研究性學習類、辯證認識類等題目。
4、適當講解安徽省歷史文化遺產。2009屆高考文綜將獨立命題,借鑒課改地區(qū)歷年的高考卷,我們可以發(fā)現,考查本省優(yōu)秀歷史文化遺產的題目還是有的,我省也有可能借鑒。
5、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兩類材料的閱讀迷惘,一類是文言文,另一類是外交辭令,平時復習與訓練時應加大閱讀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提取選擇題的有效信息,關鍵是抓住題目中的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個要素(特別是時間要素),另一類是提取主觀題的有效信息,關鍵是要明確題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據參加高考閱卷教師反映,部分學生在回答32題“指出唐代科舉制與英國近代文官考試制度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共同之處”問題中,竟然在回答宋代科舉考試,顯然是沒有明白“考什么和怎么考”問題。
6、關于訓練與講評問題。訓練題目要遵循考查內容上不超出考綱范圍,設計風格符合考綱示例,以不偏不怪為原則,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與技巧為目的。具體方法是從課改地區(qū)高考模擬試題和各大歷史教學網站上收集整理,也可以參照考綱示例,自己設計題目,應加強考生應試能力與技巧的培養(yǎng),如字跡是否工整,是否在規(guī)定范圍內答題,語言表達是否概括精練,心理壓力是否過于緊張等問題。在講評時,尤其不能拘泥于參考答案,應多鼓勵學生按合理的思路來組織答案,答案要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精練化,多研究高考方向,總結命題規(guī)律,總結做題技巧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