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試題附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試題附答案
文化生活是政治必修三的知識,高二學生學完之后需通過試題進行檢測自己的學習水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挝幕钤囶},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追溯中國結的淵源應從遠古年代的結繩記事開始。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結”與“吉”諧音,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小小繩結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愿望,“同心結”、“平安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的中國結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材料中文化現(xiàn)象的正確解讀是
?、傥幕侨祟惿鐣嵺`的產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蹚睦K結之中可以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芙Y繩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 “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這段話說明了
A.文化就是對社會經濟的反映 B.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C.文化對經濟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其實經濟并不能決定文化
3. 在文化生活中,我們要講的“文化”是
A、 廣義上的“文化”,與“文明”的含義相近
B、 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C、 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是狹義上的“文化”
D、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狹義的“文化”
4.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東晉畫家顧愷之《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xiàn)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
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C、文化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
D、《廬山圖》的創(chuàng)作屬于文化活動
5. 根據(j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面向青少年學生的活動場所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加強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是因為
A.文化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
C.只要將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養(yǎng)就會提高
D.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6. 禮儀是交往的產物,語法是說話的產物,邏輯是思考的產物。人們長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規(guī)范,無非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總結。這主要表明
A.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
B.文化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力量
C.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D.文化現(xiàn)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7. “當人類砍倒一棵樹的時候,文明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后一棵樹的時候,文明結束了。”這句話告訴我們
A.人類應全面看待自身活動的影響
B.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因素
C.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D.自然界決定著人類文明社會的產生
8. 古希臘哲學家說:“人是馴化或開明的動物”,“人是政治生物”;后來又有人說“人是文化的動物”;再后來又有人說“人就是人,不是動物”“人的本質是文化”。上述材料說明
A、文化是一種社會政治現(xiàn)象 B、文化和人沒有本質的差別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產生 D、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xiàn)象
9. 如果把剛剛出生的中國嬰兒托付給一個美國白人家庭撫養(yǎng),他一定是說英語并習慣于用刀叉吃飯。如果把剛剛出生的白人嬰兒托付給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撫養(yǎng),那么他一定是
說漢語并習慣于用筷子吃飯。這說明
A、文化不是遺傳的,而是人類在后天通過學習獲得的
B、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完全取決于他所生活的家庭
C、文化沒有國界和地域之分
D、文化是人與生俱來的
10. 近十幾年來,莆田媽祖信俗活動的開展,推動了海峽兩岸交流的穩(wěn)步發(fā)展,促進了海峽兩岸關系的改善,也極大地拉動了湄洲當?shù)芈糜?、餐飲、住宿等行業(yè)發(fā)展。這說明:
?、賰砂段幕瘺Q定兩岸經濟、政治 ②兩岸文化與兩岸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③兩岸文化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影響 ④兩岸經濟、政治決定兩岸文化的發(fā)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
11.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文化產業(yè)強勁的勢頭,成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全新增長點,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盤,影響中國的未來。這說明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對經濟具有促進作用
C.文化生產力在現(xiàn)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D.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12. “文化搭臺,經貿唱戲。”這是杭州近年來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挖掘茶文化,興辦“全民飲茶日”活動,使小小一杯“清茶”帶動了一系列產業(yè)的發(fā)展。這表明
A.茶產業(yè)是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 B.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C.經濟發(fā)展是文化發(fā)展的基礎 D.文化已經是新的第一生產力
13. “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下列對政治、經濟、文化之間關系的正確表述是
A.文化是基礎,沒有文化,政治和經濟就不會存在
B.政治是基礎,經濟和文化服從于政治發(fā)展的需要
C.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D.經濟、政治決定文化,經濟、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14. 目前,發(fā)達國家的文化產業(yè)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國則高達25%以上,而我國卻不到1%。這告訴我們
A.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提升我國的文化競爭力
C.在科技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直接推動下,世界各國文化產業(yè)迅速發(fā)展
D.抵御文化滲透、維護我國文化安全顯得日益緊迫
15. 有人形象地把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劃分為“腦袋國家”和“軀干國家”。“腦袋國家”通過生產和輸出知識支配“軀干國家”,“軀干國家”受“腦袋國家”的控制與盤剝。這表明
A.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
B.文化對經濟、政治起著決定作用
C.知識經濟時代,文化比勞動更重要
D.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16. 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崛起,盡管原因眾多,但其中都包含著國民文化素質的提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有關研究認為,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的相關系數(shù)在0.9以上。這表明
A.提升文化軟實力,應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國家競爭力,應把科學文化建設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設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國家競爭力,應大力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D.提升文化軟實力,應使人力資源優(yōu)勢成為提升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17. 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從文化對人影響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與之體現(xiàn)的道理一致的是
?、倜夏溉w ②鄭人買履 ③東施效顰 ④耳濡目染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8. 在封建社會,受封建倫理的影響,君臣之間、主仆之間、長幼之間、男女之問,必須遵循封建等級規(guī)范,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這一事實說明
A.文化是社會經濟的反映 B.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xiàn)
C.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認識活動
19. 英國人認為人應該隨時保持紳士作風,所以與人講話時總會刻意保留一段距離,而阿拉伯人認為朋友之間應親密無間,所以與朋友在一起時總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這說明了
A、文化影響人們的社會活動
B、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
D、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20. 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yè)的功利性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好職業(yè),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中美兩國的差異表明 ( )
A.文化環(huán)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環(huán)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選擇
D.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yōu)越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