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說課稿(2)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說課稿
【參考】“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思考不唯我獨有:有著“鯤展翅九萬里”遠大志向的莊子,在夢中也不忘記對這個問題的探索,以致于夢生蝶翅,己蝶難辯;貴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個不停的杜鵑鳥,來訴說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夢迷”著“曉”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戀或徘徊彷徨之意轉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東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鵑心托”依“春”字點破,使舊有的怨恨悵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機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駐激勵自己向前搏擊奮斗。
【參考】“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滄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瑩的淚花;藍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時,才能升騰飄逸的煙霞。物猶如此,人當如是。“滄海月明”與“藍田日暖”優(yōu)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僅是詩人精妙絕倫藝術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和揮灑,更是詩人回答人生價值的標準和尺度。詩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詩作的主題,整篇的閃光點在此,魂亦在此。
【參考】“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追憶過去,盡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面對現(xiàn)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yè)未建……醒悟之日已風光不再。如泣如訴的悲劇式詰問,又讓詩人重新回到對“人生價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該怎樣實現(xiàn)?”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
2.小結詩歌內容:
錦瑟牽情,回首往事——往事如夢,感傷深沉——對月而泣,美夢如煙——追憶此情,當時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導:經(jīng)過追憶往事,詩人的情感凝結在哪個詞語上?(惘然)
引導:作者為什么而“惘然”?(為“此情”。)
引導:“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請同學們就此探討詩歌的主旨。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點評。
(悼亡說、戀情說、自傷身世說……)
(四)品味語言,賞析技巧。
引導:現(xiàn)在讓我們借助一段動畫影片,來感受走進這首詩的意境。
1.動畫影片《錦瑟》.
學生觀后結合詩歌及畫面談談這首詩的意境。
引導:這首詩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還有哪些藝術特色?請同學們從它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再作分析、討論、交流。
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談詩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的藝術特色。
小結詩歌藝術特色: 哀怨的基調
凄迷的意境
華美的語言
(五)再讀詩歌,感受詩意詩韻美。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李商隱的情感世界,共同學習了他的《錦瑟》,盡管這是李詩中最晦澀的一首,但我們還是觸摸到了這位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脈搏,這足以說明,只要用心體會,心靈總會相通。
五、布置作業(yè):
請將今天所學進行整理,寫成一篇賞析性的短文。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虞美人》說課稿
一、說教材
《虞美人》這首詩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詞別是一家”板塊。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展健全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根據(jù)教學大綱中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知識目標:1、了解詩人李煜及其重要作品2、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根據(jù)新課標中要重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根據(jù)大綱教學目的中要培養(yǎng)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新課標中要求的審美體驗和價值觀統(tǒng)一這一維度,確立了本課的德育目標: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詩歌鑒賞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在反復吟誦中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在情思。據(jù)此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景、境、情的關系。
根據(jù)新課標和大綱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說教法
這課的教學,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吟誦法。其根據(jù)詩詩歌講究韻律和節(jié)奏,通過教師和多媒體音像資料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復吟誦,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2、講析法和點撥法。具體到詩歌《虞美人》的鑒賞中,由于作者李煜反差巨大的人生經(jīng)歷,因而前后期情感特點不同,這一點要點撥到位。
3、討論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應該成為他們發(fā)表個人見解的舞臺。只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參與討論,平等對話,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靈感,才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三、說學法
本課,學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1、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歌貴在吟誦,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針對高二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可進行默讀,通過潛心把玩,發(fā)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
2、粗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其實就是采取粗讀的方法,整體感知。但《虞美人》這首詩意蘊極深,但語言極淺,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 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 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教學設想
這首詞語言比較直白,感情比較激越,讓學生根據(jù)課下的注釋理解課文的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對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礎上背誦本文。
本文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們要重點賞析。本文通篇采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了詞人悲憤相續(xù)的心理活動。我們要調動我們的情感積累去仔細領會。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學生聽徐小鳳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關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么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隔句相承,三度對比的特點,進行誦讀。
“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和人世間多少“往事”之短暫無常對比;“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永恒和“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雕欄玉砌應猶在”和“朱顏改”相對比。
問 答 對
何時了 又東風 應猶在 (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短暫難測)
幾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暫達到統(tǒng)一)
四、 具體研習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請同學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無怪王國維評價說:“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等等。
五、 發(fā)揮想象,試譯這首詩,盡量把悲憤凄楚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六、 總結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這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看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說課稿>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