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金字塔感言》原文
高二語文《金字塔感言》原文
《金字塔感言》是法國作家夏多勃里昂的作品,入選高二語文課本中,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金字塔感言》原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字塔感言》原文
我們的船,取道麥努夫運河,這樣一來,西邊大支流上華茂的棕櫚林,就無由見到了。該支流通向利比亞沙漠,西岸一帶正遭阿拉伯人擾攘云耳。出麥努夫運河,繼續(xù)溯流而上,朝左能看到穆格托姆山峰,右面盡是利比亞境內(nèi)高大的沙丘。不一時,便在山丘的空隙處,依稀得見金字塔尖。實則尚隔八十余里。這段航程,幾乎走了八小時,我一直站在船首遙望金字塔群。漸次臨近,陵墓也越發(fā)見出規(guī)模龐大,愈加顯得高聳入云。寬展如同洋面的尼羅河;綠蕪與黃沙相為映發(fā);棕櫚樹;無花果樹;圓穹頂;開羅的清真寺與宣禮;遠處塞高拉村的梯形金字塔;滔滔河水,源源而來。凡此種種,構(gòu)成一幅無與倫比的畫面。“世人不管多努力,”鮑舒哀說,“萬事到頭終歸空。蔚為壯觀的金字塔,竟是一無用處的墳墩頭!且不說造金字塔的法老,未必有權(quán)葬進去享用其寢殿。”
然而,我得承認(rèn),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際,心頭陡興一股贊佩之情。出自人類之手的最偉大的建筑物,卻是一座墳!哲人思慮及此,不免浩嘆一聲,或揶揄一笑,這我知道。但是,為何把齊阿普斯金字塔,僅僅看成是一堆巨石加一副枯骨 造這樣一座墳,不是有感于生死無常,而是出于求不死永生的本能。陵墓如界石,不是宣告有涯之生的終結(jié),而是標(biāo)志無窮運命的肇始,猶乎建于永恒疆域上的一座通往不朽之門。狄奧多羅斯曾說:“埃及人把人生一世看作須臾一瞬,無甚緊要;相反,對身后令人懷念的功德,卻極為關(guān)注。所以,他們把生者的宅第以作過客的逆旅,而把進焉不復(fù)出的墳?zāi)?,稱為永久的歸宿。故此,埃及古王對起造宮殿神情淡漠,卻殫精竭慮于營建墳?zāi)埂?rdquo;
凡是建筑,今人都求其有一種實在的用處,殊不知對普通百姓而言,精神作用的品格更高。古之當(dāng)權(quán)者,正著眼于此。參謁陵墓,難道不能有以教人? 一代帝王愿藉此把教喻垂之久遠,何用埋怨?!宏偉的建筑,足以使整個人類社會引以為榮。有些殿堂,把對一個民族的緬懷延續(xù)得比其存在本身還長,與在廢棄的荒地上繁衍生息的后人共時同代,除非不介意于一族一姓之是否彪炳史冊,否則,就不要去腹誹心謗。至于其形式,是古羅馬劇場,還是埃及金字塔,出入不大。對一個不復(fù)存在的民族,遺存的一切俱是墳?zāi)?。一代偉人去世之后,他生前的府邪,比死后的墳?zāi)?,更其虛?。陵墓至少有用于其骸骨,而巍巍宮室,焉能保存其昔日的歡情于萬一?
極而言之,小小一方墓穴,不論對誰,亦已足矣。如馬錫安·莫雷所說,六尺之上,于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也綽綽乎有余。在樹陰下,與在圣彼得大堂的穹頂下,同樣是贊頌上帝。住在茅草棚,與身居盧浮宮,也一樣過日子,這種論調(diào)的偏頗之處,是把一類事混同于另一類事。再者,一個根本不知藝術(shù)為何物的民族,比之于留下輝煌的天才痕跡的民族,未必活得更為歡快。早先說牧人生活得無憂無慮,在林間悠哉游哉,世人現(xiàn)已不信。因為知道,樸質(zhì)如牧民,為殺食鄰人的羊,會不惜大動干戈。他們棲身之處,墻上既不會攀滿悅目的蔓藤,洞里也不會飄浮芬芳的花香,而往往濃煙嗆人,給發(fā)酵的奶酸氣憋得透不過氣來。從詩或哲學(xué)的角度看,一個弱小種族,尤其還處于半開化狀態(tài)時,似更能體味各種生趣;但無情的歷史,卻使他們吃盡別人的苦頭。
有些人之所以聲嘶力竭反對榮名,不正是對名聲有點愛慕?在我,決不會把建造一座偌大金字塔的國王看作神經(jīng)正常,相反,倒會視若一
位胸懷寬廣的君主。以筑造陵墓來戰(zhàn)勝時間,讓后人習(xí)尚,律法,世世代代站在靈柩前為之心折。如此念頭,不可能出諸凡庸的心靈。如果說,這是驕狂,那至少是一種好大喜功的驕狂。要說虛榮,建造像金字塔這種能存跡三四千年的虛榮,千載之下,自可算作一樁功業(yè)!
高二語文原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