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高二地理期中試題
地理眾所周知是研究地理的,那地理有什么需要學習的呢,來看看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二地理,歡迎大家來參考哦
高二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試卷
一、單選題(30個小題,共60分)
讀我國陸地領土四至點的經緯度位置,完成1-2題。
四至點 ①端點 ②端點 ③端點 ④端點
經緯度
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1、②端點是我國陸地領土的( )
A.最西端 B.最東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2、④端點所在省級行政區(qū)的地理特征是 ( )
A.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B.三山夾兩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農業(yè)以“河谷農業(yè)”為主
D.是我國的老工業(yè)基地
讀下列我國沿四條經緯線所繪的地形剖面圖,回答3-4題。
3、線1與線4交點附近的地形區(qū)名稱是( )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東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4、關于線2與線3交點所在地形區(qū)的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山高谷深 B.紅壤廣布
C.地表崎嶇,峰嶺眾多 D.近看成山,遠看成川
5、下列地形特點所對應的地形區(qū)排序正確的是( )
?、俚乇砥閸缍鄩巫?②土質疏松,多溝壑 ③起伏和緩,多荒漠 ④雪山連綿,多湖泊
A. 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
B. 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
C. 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D. 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下圖為我國某河干流區(qū)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日蒸發(fā)量和日蒸發(fā)總量(各類用地面積與其日蒸發(fā)量的乘積)。讀圖完成回答6-7題。
6、影響該河干流區(qū)日蒸發(fā)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層厚度和植被覆蓋率 B.太陽輻射和土層厚度
C.植被覆蓋率和水分條件 D.水分條件和太陽輻射
7、該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讀某年立冬時我國大陸部分各地季節(jié)狀況圖, 回答8-9題。
8、形成圖中我國各地在同一天出現三種 季節(jié)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地形地貌地區(qū)差異
C.各地緯度差異大 D.各地經度差異大
9、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區(qū)仍處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緯,白晝時間長 B.南嶺阻擋弱冷空氣南下
C.臨海,比熱容大,氣溫高 D.剛好有臺風登陸,氣溫高
下圖是我國四條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圖,陰影部分為徑流量。讀圖完成10-11題。
10、位于東北山區(qū)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四條河流中緯度最低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黃河流域圖”,回答12-13題。
12、關于黃河支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游河段支流最多,以洮河最具代表性
B.下游河段支流很少,只有海河、永定河等極少數河流
C.上游從內流區(qū)經過,支流極少
D.湟水是黃河的支流,是當地重要的灌溉水源
13、關于圖中⑤湖泊的正確敘述是 ( )
A.地處高原盆地,也屬于黃河流域
B.因水量主要靠蒸發(fā)消耗,所以為咸水湖
C.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得益于流域內豐富的降水
D.位于甘肅省,鳥島是這里著名的自然景觀
南、北盤江匯合處到柳江口一段,又稱為紅水河,是我國優(yōu)先開發(fā)的三大水電基地之一。該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徑流量約1500 m3/s。(圖中的水位數值指河面的平均海拔)讀圖完成14-15題。
14、南、北盤江匯合處到柳江口一段的河流落差是 ( )
A.835米 B.74米 C.40米 D.761米
15、下列關于該水電基地的開發(fā)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該水電基地主要位于第一、第二級階梯交界處
B.該水電基地的開發(fā)受益地區(qū)主要是珠江三角洲
C.該水電基地適合梯級開發(fā)
D.該水電基地的開發(fā)應注意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下圖分別是1998—2010 年華北平原部分地區(qū)“冬小麥生長期平均耗水量圖”和“生長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圖”。讀圖完成16-17題。
16. 圖示地區(qū)冬小麥生長期缺水最嚴重的是:
A. 秦皇島 B. 保定 C. 衡水 D. 邯鄲
17. 圖示地區(qū)冬小麥生長期缺水的原因有:
?、?生長期內降水量少 ② 春溫回升快,蒸發(fā)旺盛
?、?遠離海洋,水汽不易到達 ④ 鋒面雨帶停留時間較短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讀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圖,回答18-19題。
18、下列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風能豐富與否及其成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地風能豐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風的源地
B.②地風能較貧乏是由于周圍高山環(huán)繞
C.④地風能較貧乏是由于距海遙遠
D.③地風能較豐富是由于地處沿海
19、圖中M地區(qū)具有較大發(fā)展?jié)摿Φ男履茉词? )
A.太陽能、地熱能和風能 B.太陽能、風能和沼氣
C.地熱能、風能和沼氣 D.太陽能、地熱能和水能
下圖為我國甲、乙兩盆地地形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甲、乙兩盆地發(fā)展工業(yè)共同的有利條件是( )
A.水運便利 B.勞動力充足
C.油氣資源豐富 D.氣候適宜
21、甲盆地的小麥品質好于乙盆地,主要是因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溫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我國人均資源量少,因此科技興國,有效利用自然資源是我國的主要戰(zhàn)略之一。據此回答22-23題。
22、下列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開發(fā)黑龍江、新疆邊遠地區(qū)的荒地,種植水稻
B.在長江中上游山區(qū)、沿海濱海地區(qū)營造防護林
C.開發(fā)東南沿海灘涂,種植棉花
D.在黃土高原栽種茶樹
23、在西部大開發(fā)中,下列利用自然資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在沙漠邊緣的荒漠草原地區(qū)大面積植樹造林
B.西藏地區(qū)太陽能資源豐富,大量種植亞熱帶經濟作物
C.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D.利用新疆光照資源,種植香蕉等作物
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在四個地區(qū)分布的四種農作物。據圖回答24-25題。
24、下列地區(qū)與農作物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
A.①甜菜 ②冬小麥 ③水稻 ④葡萄
B.①青稞 ②玉米 ③甜菜 ④哈密瓜
C.①燕麥 ②春小麥 ③蘋果 ④棉花
D.①青稞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棉花
25、圖中②、③兩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相同之處是( )
A.單產水平高,商品率高 B.都是小農經營
C.氣候條件皆為雨熱同期 D.機械化水平高
讀西藏區(qū)域圖,完成26-27題。
26、西藏地區(qū)( )
A.河湖稀少,氣候干燥 B.年降水量西北多,東南少
C.城鎮(zhèn)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qū) D.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7、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多種植于河谷地帶,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帶( )
A.熱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下圖為“我國2007年某經濟作物年產量分布圖”,讀圖完成28-30題。
28、該作物是( )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29、①省區(qū)該作物單產高于②省的優(yōu)勢
氣候條件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風能
30、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圖中②省連續(xù)
104天無有效降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 150
萬畝,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作物是( )
A.水稻 B.春小麥
C.玉米 D.冬小麥
二、綜合題(2個小題,共40分)
3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甘肅省地理略圖
(1)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甘肅省的地理位置。(6分)
材料二:發(fā)源于祁連山的弱水經河西走廊,最終流入內蒙古自治區(qū)境內。下圖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簡圖”。
(2)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區(qū)重要的“糧倉”,簡要說明其發(fā)展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
(3)圖中甲、乙兩湖泊歷史上水量充足,有著肥沃的土地,豐美的水草,是我國最早的農墾區(qū)之一。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干涸見底,試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很多中藥村生長習性獨特,有的喜陰,有的喜光,有的喜濕,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鹽堿……。甘肅省地理位置獨特,是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素有“天然藥庫”、“千年藥鄉(xiāng)”之稱。近年來,依托中藥材,甘肅省制藥、藥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業(yè)蓬勃發(fā)展。
(4)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甘肅省中藥材種植的優(yōu)勢。(4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線圖
(1)簡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征。(6分)
材料二:福建省M市的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50 76 120 150 208 230 182 161 183 42 33 32
(2)歸納該市降水量的特點,并簡要分析7月的降水量比6月的有明顯變化 的原因。(8分)
(3)有人主張在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水電站,你認為其理由可能有哪些?(6分)
地理參考答案
1-5 B B A C D
6-10 C A C B B
11-15 C D B D A
16-20 C A C A C
21-25 B B C D C
26-30 C A C A D
31、(1)(6分)
?、俳浘暥龋捍笾挛挥?2°N-43°N,92°E-109°E之間(2分)
②海陸位置:居于中國西北內陸
③相鄰位置: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結合部;
毗鄰新疆、青海、四川、陜西、寧夏、內蒙古;
地處河西走廊,是重要的陸上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亞歐大陸橋)。(4分)
(2)(6分)
夏季熱量豐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祁連山冰雪融水灌溉。
(3)(4分)
①上游農業(yè)灌溉用水量增大導致入湖水量減少;②氣候變暖,湖面蒸發(fā)量增加
(4)(4分)
自然區(qū)位:
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過渡性、多樣性的特點(或甘肅省地跨多種溫度帶、
干濕地區(qū),水熱條件組合的地區(qū)差異大),適合多種中藥材生長;
在祁連山區(qū)隨著海拔的上升,水熱狀況發(fā)生變化,中藥材種類的
垂直分布復雜多樣,所以中藥材資源豐富。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祁連山冰雪融水灌溉)
32、(1)(6分)
年降水量等值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降水量大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遞增;
山地降水多于平原。
(2)(8分)
降水豐沛(年降水總量超過1300mm)(2分),
雨季長,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或集中在3-9月),秋冬少雨。(3分)
7月份M受副熱帶高壓(高壓脊)控制(2分),盛行下沉氣流(1分),降水少。
(3)(6分)
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 地處山地丘陵地區(qū),
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充足的水電能源。(主要得分點)
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緊,通過水庫調節(jié)徑流量,能緩解下游旱澇災害,
提高防洪標準; 水庫可為農田提供灌溉水源,發(fā)電可滿足城鄉(xiāng)能源需求,
減少薪柴需求,利于保持水土; 水庫庫區(qū)可以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水庫蓄水,
能改善通航條件(類似答案,酌情給分)。
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參考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本卷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恩克斯堡島(圖1)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徐徐升起,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正式舉行。據此完成1--3題。
圖1
1.2月7日,當恩克斯堡島14:00時,北京時間約為
A.2月8日9時 B.2月7日11時 C.2月7日19時 D.2月7日17時
2.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迎風飄揚。推測紅旗常年飄揚的主要方向是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對于極地科學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島所在區(qū)域的優(yōu)勢在于
A.生物類型多樣 B.大氣質量優(yōu)良 C.對全球變暖敏感 D.人類活動影響少
貝加爾湖(圖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jiān)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此完成4--6題。
4.貝加爾湖形成于
A.河流改道 B.火山口集水 C.地殼斷陷處集水 D.滑坡阻斷河流
5.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
A.湖區(qū)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徑流增多 C.入湖泥沙增多 D. 湖盆在加深
6.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深度大 B.湖泊面積大 C.湖面蒸發(fā)弱 D.湖水鹽度低
一科研團隊為解決某地區(qū)飲水問題設計了壩窖聯蓄工程(圖3),利用淤地壩攔蓄溝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儲。據此完成7--9題。
圖3
7.圖中進水口的獨特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
A.減少引水雜質 B.方便引水管自流 C.防止泥沙淤積 D.過濾水中污染物
8.建設壩窖聯蓄工程除了解決飲水問題,還可以
A.增加地表徑流 B.降低土地鹽堿化 C.緩解水土流失 D.增加水汽輸送量
9.最適合該工程推廣的地區(qū)是
A.黃土高原 B.河套平原 C.東南丘陵 D.藏北高原
2018年4月,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開始鋪軌。讀圖4,回答第10--12題。
圖4 川藏鐵路沿線區(qū)域簡圖
10.與成都相比,拉薩
A.日出早白晝長 B.正午太陽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強 D.大氣逆輻射強
11.圖示區(qū)域
A.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 B.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C.自然景觀為高寒荒漠 D.河流的流向自西向東
12.川藏鐵路開通后,能夠
①緩解青藏鐵路運輸壓力 ②改善西藏物資供應 ③消除區(qū)域內災害的影響 ④促進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圖5為“我國某區(qū)域2002年~2015年工業(yè)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變化圖”。讀圖回答13--14題。
圖5我國某區(qū)域2002年~2015年工業(yè)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變化圖
13.2002年~2015年期間,該區(qū)域
A.控制工業(yè)廢水排放阻礙了經濟的增長
B.人均GDP與工業(yè)廢水排放量同步增長
C.人均GDP 增長是以工業(yè)廢水排放量的增加為代價的
D.人均GDP持續(xù)增長,工業(yè)廢水排放量先增加后減少
14.該區(qū)域工業(yè)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發(fā)生轉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環(huán)保政策變化 B.人口規(guī)模減小 C.經濟增長放緩 D.工業(yè)生產萎縮
澳大利亞(圖 6)某地區(qū)降水稀少,自然景觀極度荒涼,氣溫年較差大,夏季最高氣溫可達50℃,冬季氣溫較低。早年,該地區(qū)的礦工經常在礦井里躲避炎熱天氣,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圖 7) 。據此完成15--17 題。
圖6 圖7
15.該類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圖6所示的
A.④地附近 B.③地附近 C.②地附近 D.①地附近
16. 該類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通風換氣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收集雨水
17. 推測該類地下住宅
?、偈覝夭蛔?②冬暖夏涼 ③類似黃土高原的窯洞 ④類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處獨特的景觀——橋上橋(圖9)。橋上橋的下橋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橋上疊建一橋為上橋。圖8為橋上橋所在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在該區(qū)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與平原之間,分布著山麓洪積扇和黃土臺塬。讀圖回答18--20題。
圖8區(qū)域圖圖 9 橋上橋景觀
18.橋上橋所在地形區(qū)的自然帶為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溫帶草原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19.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徑流季節(jié)變化小 B.結冰期較短 C.徑流量大 D.河水含沙量小
20.疊建橋上橋的根本原因是
A.地殼上升 B.河流流量增加 C.流水侵蝕 D.泥沙淤積
21.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飛船經過9年多的太空飛行,到達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獲取“新視野號”飛船傳輸的數據并輸出專題圖像,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俚乩硇畔⑾到y(tǒng) ②衛(wèi)星遙感技術 ③全球定位系統(tǒng) ④航空遙感技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與亞寒帶針葉林帶相比,熱帶雨林帶發(fā)育的土壤
A.微生物活動弱 B.生物風化強 C.有機質含量高 D.化學風化弱
圖10為美國阿拉斯加地區(qū)簡圖。圖中南北方向連接油田到海岸的線是阿拉斯加輸油管道,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深入北極圈的輸油管道。有近一半的輸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溫,有比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帶也采用“之”字形鋪設。讀圖回 答23--24題。
圖10 區(qū)域圖和輸油管景觀
23.阿拉斯加輸油管道在平坦地帶采用“之”字形鋪設的原因是
A.為管道可能發(fā)生的縱向移動和橫向移動預留空間
B.增加管道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輕管線附近單位面積地面的承受壓力
C.增加管線長度,減緩輸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
D.為了避開沼澤和溝谷等地形復雜之處
24.下列有關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區(qū)的說法 正確的是
A.從歷史角度看,人口自然增長是其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
B.阿拉斯加對外聯系主要依靠海運和空運
C.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影響阿拉斯加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D.阿拉斯加的農業(yè)生產主要以畜牧業(yè)為主
風滾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漢”,當干旱來臨時,其根部從土層中收起,植株形成團狀,隨風滾動。在風滾草找到合適環(huán)境后,重新扎根,發(fā)出新芽。移動中的風滾草受柵欄、建筑等阻擋堆積,對生活、生產和生態(tài)產生廣泛影響。讀圖文材料,完成25--26題。
圖11 風滾草景觀圖
25.風滾草的主要習性為
A.耐寒 B.耐風 C.耐旱 D.耐漬
26.風滾草的滾動傳播可能會導致
A.環(huán)境污染 B.土地退化 C.生物多樣性增多 D.生物入侵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縣的漢族傳統(tǒng)手工藝品,始于元末明初,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紅黃青褐白)制作成型,經過書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建水紫陶”是以心手感應的手工拉坯為成型工藝,其工藝以手口相傳為主。目前“建水紫陶”文化產業(yè)仍以個體作坊生產經營為主,并未形成產業(yè)化、規(guī)?;?。據此完成27--28題。
27.建水縣擬加大對“建水紫陶”文化產業(yè)的規(guī)模化產業(yè)化發(fā)展,由此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A.加速陶土資源更新 B.導致石漠化加劇
C.植被覆蓋率上升 D.區(qū)域降水量增多
28.目前,限制建水縣個體陶瓷作坊陶藝產品互聯網銷量的瓶頸是
A.勞動力成本過高 B.互聯網技術落后
C.交通通達度較低 D.紫陶產品產量低
2017年6月17~23日,國家電網在青海省首次嘗試以太陽能、風能及水能等100%清潔能源供電一周。此次嘗試為國家電網首次在省級范圍的清潔電力供應嘗試,這標志著我國在新能源電力供應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圖12示意青海省電力生產結構。據此完成29--30題。
圖12
29.青海省發(fā)展水電的優(yōu)越區(qū)位條件是
?、賺{谷發(fā)育,多良好壩址
?、诒ǚe雪廣布,為河流補給水源
?、廴丝谠鲩L快,電力需求不斷增長
?、芎恿魍募保芴N藏量大
?、莸赜驈V,土地遼闊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與青海省相比,沿海經濟發(fā)達省區(qū)實現全部清潔能源供電面臨的最大困難是
A.電力需求量大,清潔能源資源不足
B.人口眾多,人均耗電量大
C.開發(fā)條件差,清潔能源利用率低
D.火力發(fā)電量大,消費比重高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本卷共2題,40分。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按要求做答。
31.芬蘭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地理環(huán)境南北各具特色。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分)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約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北極圈以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
圖13
(1)判斷芬蘭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的地帶性規(guī)律,并說明判斷依據。(4分)
(2)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4分)
(3)根據B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征,推測其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適合發(fā)展的產業(yè)部門。(6分)
(4)A地區(qū)是芬蘭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條件。(6分)
32.下圖所示黃河上游部分河段。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該河段河道坡度平緩,兩岸為干旱、半干旱黃土丘陵及沙漠地區(qū)。該河段產流少,兩岸沙漠流沙活動多,黃河在該河段含沙量急劇升高。
圖14黃河上游部分河段簡圖
(1)說出該河段流經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并簡述原因。(6分)
(2)分析該河段含沙量急劇升高的原因。(4分)
(3)提出該河段地區(qū)主要有哪些生態(tài)問題(3個以上)及其對應的治理措施。(10分)
高二地理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本卷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C D A A C A C B A D A C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B D A B A B C D B D C A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本卷共2題,40分。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按要求做答。
31. (20分)
(1)緯度地帶性(2分)
隨著緯度的升高,熱量減少(氣溫下降),(2分)農業(yè)生產方式由種植業(yè)向林業(yè)及狩獵業(yè)過渡。
(2)該地緯度較高,氣溫較低;(2分)
受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東風帶控制,該地降水量較多(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時,多鋒面雨;受極地東
風影響時,接受來自北冰洋水汽輸入,降水量也較大)。該地氣溫低,蒸發(fā)量較小,因此,降水量大于蒸發(fā)
量,氣候濕潤。(2分)
(3)(6分)
第一產業(yè):發(fā)展林業(yè);
第二產業(yè):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木材加工業(yè);
第三產業(yè):利用獨特的極地風光(湖泊眾多,森林廣布,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象),發(fā)展旅游業(yè)。
(4)氣候: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沿海,冬季不冷,且降水量較多。
地形:主要為平原,地勢平坦;
水資源:有河流流經,水資源豐富;
交通:臨海,海岸線漫長,海運交通便捷;地形平坦,陸路交通便利。
(每點2分,最多給6分)
32. (20分)
(1)氣候特征: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2分);降水少,氣候干旱(2分)。
原因:深居內陸,距海遠,受夏季風影響小(2分)。
(2)黃土丘陵土質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2分);
在盛行風作用下,沿岸沙漠大量流沙入河(在西北季風作用下,烏蘭布和沙漠流沙大量入河;在東南季風
作用下,河東沙地和庫布齊沙漠有流沙入河)(2分)。
(每點2分,最多給4分)
(3)①植樹種草,打壩淤地,防治黃土丘陵地區(qū)的水土流失;
?、谛藿ㄋ畮欤?疏浚河道,退耕還湖),防治沿河平原的洪水災害;
?、鄯里L固沙,營造防護林,防止沙漠擴張和土地沙漠化;
?、芎侠砉喔龋殴嘟Y合,防止平原農業(yè)區(qū)土地鹽堿化;
?、菪藿ㄋこ?,節(jié)約用水,防止流量減小,水資源不足(干旱加劇)。
(每點3分,答對3點可給10分,最多給10分)
有關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西江千戶苗寨是中國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東南某斷層谷地。層層落落的木質吊腳樓依山而建,呈梯狀逐級抬升,與自然和諧共融,成為名符其實的“生態(tài)建筑”。下圖示意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分布。據此完成1~2題。
1.造成河流兩岸吊腳樓數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熱量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2.吊腳樓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共融體現在( )
?、倏删偷厝〔慕ǚ壳沂覂榷臎?②能獲得較多光照且節(jié)約建筑用地
③底層架空有利于防澇 ④底部支柱長短的選擇可適應地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讀“青海省示意圖”,回答3~4題。
3.圖中字母( )
A.a處于阿爾泰山區(qū) B.b湖為咸水湖
C.c湖周邊夏季高溫 D.d省區(qū)簡稱寧
4.在圖中三江源地區(qū)保護濕地,主要能為這些河流的中下游( )
A.豐富物種 B.涵養(yǎng)水源
C.凈化空氣 D.美化空氣
“合掌造”(見下左圖)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建筑物,屋頂以茅草覆蓋,呈人字形,如同雙手合十,因此得名。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據此回答5~7題。
5.下列地理現象與該建筑物的最大特點相關的是 ( )
A.臺風頻發(fā)
B.冬季多暴雪
C.夏季多洪澇災害
D.地震、火山活動頻繁
6.“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圖中的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7.該建筑物所在地氣候類型可能為 (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下圖示意澳大利亞地理事物的分布。讀圖完成8~9題。
8.對澳大利亞風能分布影響最大的風是 ( )
A.季風 B.東南信風
C.西風 D.極地東風
9.澳大利亞鐵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
A.山地廣布,地形崎嶇
B.沙漠面積廣
C.地廣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
D.公路、航空運輸發(fā)達
下圖為世界兩區(qū)域圖。讀圖完成10~11題。
10.下列關于甲、乙兩地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位于北溫帶
B.乙地位于西半球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D.甲、乙兩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嶺
11.甲、乙兩地相似的地理環(huán)境特征有( )
A.海拔高于四周 B.氣候較周邊地區(qū)涼爽
C.河川徑流季節(jié)變化小 D.植被以草原為主
下圖為某河流水系圖。讀圖,完成12~13題。
12.圖中三地水文站測得的年平均徑流量從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3.①②兩地之間河段匯入的支流少,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植被 D.人類活動
冰島多次被聯合國評為“最宜居國家”。讀冰島地形圖,完成14~16題。
14.下列關于冰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高西低 B.冰川廣布,可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
C.地處高緯,為極地氣候 D.海運便利,對外加工貿易發(fā)達
15.冰島南部的火山噴發(fā),可能會導致
A.全球氣候變暖 B.島上部分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C.當地晝夜溫差變大 D.全球酸雨危害加重
16.冰島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蘊藏量少,為解決能源不足、減輕環(huán)境壓力,適宜大力開發(fā)的新能源是
A. 太陽能 B. 沼氣 C. 水能 D. 地熱能
合恩角生物圈保護區(qū)位于廣闊的麥哲倫次南極生態(tài)區(qū)。境內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對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馬納人。讀圖完成17~18題。
17.合恩角保護區(qū)內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氣候濕冷 B.風力較大
C.土壤貧瘠 D.光照不足
18.達爾文在1834年穿過比格爾海峽時寫道:“雅馬納人生活在雜亂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這里終年霧氣籠罩,暴風雨不斷,……”“這里終年霧氣籠罩,暴風雨不斷”的原因主要是受( )
?、傺匕杜鞯挠绊憽、谘匕逗鞯挠绊憽、酆涞奈鞅憋L影響 ④寒冷的西南風影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甲、乙兩幅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湖泊。讀圖,回答19~20題。
19.一架飛機從城市①沿最近航線飛往城市②,飛機飛行的方向是( )
A.一直向東飛行 B.一直向西飛行
C.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0.下列有關甲、乙兩圖中湖泊及沿岸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湖沿岸地區(qū)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B.兩湖泊均屬于內流湖
C.兩湖泊沿岸農業(yè)地域類型均是乳畜業(yè)
D.甲湖地區(qū)人口密度大于乙湖地區(qū)
剪紙是中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21~22題。
21.圖中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2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壩州九寨溝縣發(fā)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據此回答23~24題。
23.人們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整個地震災區(qū)建筑破壞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統(tǒng) B.全球定位系統(tǒng)
C.遙感技術 D.“數字地球”系統(tǒng)
24.上題中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裝置是( )
A.傳感器 B.衛(wèi)星系統(tǒng)
C.地面裝置 D.信號發(fā)射裝置
讀圖,回答25~26題。
25.非洲自然帶南北對稱分布明顯的原因是
?、偕衬娣e大 ②地形單一、海岸平直
?、鄢嗟罊M貫中部,非洲大陸在氣壓帶和風帶位置上對稱 ④非洲原始自然環(huán)境保護良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下列有關圖中⑤處沿海氣候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俪D晔艹嗟赖蜌鈮嚎刂?②處在背風坡
③受東南信風的影響 ④沿岸有暖流經過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一架飛機從甲地(60°N,100°W)起飛,沿最近航線勻速飛行8小時抵達乙地(60°N,80°E)。據此完成27~28題。
27.飛機飛行航線( )
A.一直不變 B.先向東北后向東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
28.這架飛機若以同樣的速度,沿60°N緯線飛行,抵達乙地大約需要( )
A.8小時 B.12小時
C.16小時 D.20小時
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回答29~30題。
29.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qū)位于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
30.圖示區(qū)域內東、西兩側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40分)
31.讀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2分)
材料一 西北地區(qū)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圖。
材料二 我國西北地區(qū)城市分布圖(甲圖)以及呼倫貝爾草原出現的斑點狀荒漠化圈圖(乙圖)。
(1)材料一中表現了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有哪些?(3分)
(2)讀材料二中的甲圖回答現代城市的位置與古代城市遺址相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5分)
(3)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為了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人們常常采用現代技術掘井以獲得穩(wěn)定充足的水源供應,然而在水井的周圍往往形成斑點狀荒漠化圈(如乙圖所示),為什么?(4分)
32.讀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2013年7月28日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2017年5月19日16時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正式由云南瑞麗進入中國,將每天向中國輸送40萬桶來自中東和非洲地區(qū)的原油。
材料二 翡翠主要產于緬甸。由于緬甸翡翠玉硬度高,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故而稱為“玉中之王”,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目前緬甸政府出臺限制翡翠原石出口和翡翠成品出口全免稅的新政策。
(1)描述緬甸的地理位置。(4分)
(2)分析我國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在緬甸修筑中緬油氣管道的主要原因。(5分)
(3)預測緬甸政府出臺翡翠出口新政策后產生的主要影響。(5分)
33.伊犁河谷被譽為“塞外江南”“西域濕島”。讀伊犁河谷位置及周邊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分析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的原因。(4分)
(2)簡述圖示地區(qū)城市分布的特征并簡要分析原因。(5分)
(3)目前,霍爾果斯市設立經濟開發(fā)區(qū)實施招商引資。如果廣東省某一紡織品出口企業(yè)欲到霍爾果斯市投資建廠,請分析其可行的理由。(5分)
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根據材料,古村寨位于谷地地形中,結合指向標,谷地呈南北走向,沒有明顯的迎風坡差異,東西兩側山坡的熱量、光照、降水差異小,不是影響吊腳樓數量差異的主要原因,A、B、C錯。吊腳樓依谷地山坡建設,坡度陡,建設難度大,數量少,密度小。坡度小,易建設,數量多,密度大。造成河流兩岸吊腳樓數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對。
2.B 吊腳樓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共融體現在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內冬暖夏涼,①對。依山而建,能獲得較多光照且節(jié)約建筑用地,②對。底層架空以利于防潮且通風透氣,不是防澇,③錯。底部支柱長短的選擇可適應地形,④對。B對,A、C、D錯。
3.B a為祁連山,b為青海湖,c夏季涼爽,d 為甘肅
4.B
5.B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對照選項即可作答
6.C c地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且水汽充足,冬季多暴雪
7.A
8.C 圖中澳大利亞風能資源整體上由南向北越來越貧乏,由此推斷,其風能分布主要受盛行西風影響。
9.A 澳大利亞鐵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是山地廣布、地形崎嶇。澳大利亞的地形分為三部分,東部是山地,中部是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而不是山地廣布。
10.C甲地位于南非高原,屬于南半球,乙位于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屬于東半球,排除A、B。甲地位于分水嶺,而乙地位于河流的匯流處,排除D。據經緯網位置,甲地位于乙地西北方向,故選C。
11.D,甲是高原,乙為盆地,排除A、B, 受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的影響,徑流季節(jié)變化也大,排除C,由于氣候都較干旱,植被以草原為主,故選D。
12.D ③水文站位于河流下游,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年平均徑流最大;①②水文站之間河段降水量少于①水文站以上河段,蒸發(fā)量和人類活動等用水量大,故②水文站年平均徑流最小。
13.B ①②兩地之間河段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qū),且受干燥信風控制時間長,降水少,導致地表徑流少,匯入河流的支流少
14.B該島嶼為冰島,根據水系特征可知,該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該島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生長邊界,多地熱資源;緯度較高,島上冰川廣布,可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
15.B冰島火山噴發(fā),對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不大;噴發(fā)的巖漿溫度高,會導致島上的部分冰川融化,形成洪水;火山噴發(fā)會產生大量的火山灰,能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氣溫,同時也能增強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夜間氣溫不會太低,會使晝夜溫差變小;火山噴發(fā)的酸性氣體會導致當地酸雨危害加重,但對全球的酸雨危害影響不大。故B項正確。
16.D冰島緯度較高,太陽高度角小,太陽能資源較少,不適合開發(fā)太陽能;冰島緯度較高,氣溫較低,不適宜開發(fā)沼氣;冰島地殼運動活躍,多地熱資源。水能屬于常規(guī)能源。故D項正確。
17.B合恩角保護區(qū)位于南半球的西風帶內,故風力較大。受強勁西風的影響,保護區(qū)內的森林植株矮小,形成“微型森林”。
18.C由圖知,比格爾海峽位于南半球西風帶內,終年受西風影響,且風向由海洋吹向陸地,故多暴風雨;同時受沿岸西風漂流(寒流)的影響,多大霧天氣。選C。
19.D ①②兩地均位于40°N附近,故從①飛往②的最近航線在緯線方向上略向北偏,而東西方向上,從①到②向西飛行為劣弧,故飛行方向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0.A 圖中甲、乙兩湖泊分別是里海和密歇根湖。密歇根湖屬于北美五大湖之一,屬于外流湖,B錯誤;里海沿岸為游牧業(yè),不是乳畜業(yè),C錯誤;里海地區(qū)的人口密度要小于北美五大湖區(qū),D錯誤;兩湖沿岸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A正確。
21.D讀圖分析可知,圖示景觀以小橋、流水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觀,對應的是長三角區(qū)域,故選D。
22.B江南水鄉(xiāng)的形成主要與區(qū)域的地形和氣候相關,長三角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較緩,分叉較多,因此河道密集,傳統(tǒng)出行方式為船,故選B。
23.C
24.A
25.B讀圖可知,赤道橫貫非洲大陸中部,且地形主要為高原,比較單一,對氣候的影響小,使非洲的自然帶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緯度差異導致的熱量差異,所以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故選B。
26.C讀圖可知,⑤處沿海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位于南回歸線附近,不會受赤道低氣壓控制,①錯。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為全年高溫多雨,如果位于背風坡,降水少,不會形成熱帶雨林氣候,②錯。該地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③對。沿岸有馬達加斯加暖流流經,起到增溫增濕作用,④對。故選C。
27.D 從甲地(60°N,100°W)到乙地(60°N,80°E)最近的距離是走大圓的劣弧,而兩地經度差為180°,大圓的劣弧弧面距離就是向北到北極點,再向南到乙地。
28.B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距離,就是大圓的1/6,用了8小時;60°N緯線長度約是赤道的一半,則從甲地沿60°N飛行到乙地,走的路程是四分之一大圓,所以用的時間是12小時。
29.B 根據圖中林木密集區(qū)等高線發(fā)生彎曲,可以判斷林木密集區(qū)可能位于山谷或山脊。根據題目敘述,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林木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帶是集水區(qū)域,水源較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區(qū)位于山谷地帶。
30.C圖示區(qū)域東、西兩側之間最多有7條等高線,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為30米,可以根據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n-1)d
二.綜合題
31.(12分)(1)過度樵采、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等。(3分)
(2)現代城市的位置與古代城市遺址相比,逐漸向盆地的邊緣遷移。原因是上游過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綠洲被沙漠侵襲,人口向上游移動。(5分)
(3)在水井的周圍,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飲水,造成草場超載,過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4分)
32.(14分)(1)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亞洲東南部,西南臨孟加拉灣(印度洋)(任答一點即可);(北回歸線從北部穿過)絕大部分位于熱帶;與中國、泰國等國接壤;位于世界石油輸出航線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4分)
(2)管道運輸運量大,連續(xù)性強,安全性能高;(增加我國能源進口多元化)多渠道進口石油天然氣,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縮小運輸距離,節(jié)省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帶動我國西南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加快工業(yè)化城市化步伐。(任答3點即可)(5分)
(3)緬甸出口翡翠原石數量減少,價格上漲,翡翠制成品增加;翡翠加工企業(yè)數量增加,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經濟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收入;周邊國家部分翡翠加工企業(yè)向緬甸轉移。(任答3點即可)(5分)
33.(14分)(1)伊犁河谷屬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開的地形,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河谷地區(qū),匯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較豐富,成為“西域濕島”。 (4分)
(2)城市分布特征:分布于山麓沖積扇的沿河地帶。原因:圖示地區(qū)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來自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山麓沖積扇的沿河地帶水源較豐富,成為城市發(fā)育的理想條件。(5分)
(3)新疆盛產棉花、羊毛,接近原料產地;靠近中亞消費市場,出口運輸成本低;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當地政府政策優(yōu)惠,可降低生產成本。(5分)
秋季學期高二地理期中試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