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
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也越來越受到人類的影響和干預,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也越來越重視,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溫室效應
1.產生原理:CO2能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使大氣溫度增高。
2.產生原因
?、俟S、交通工具、家庭爐灶大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排泄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減少,使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多。
3.對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經濟的影響
?、藕F矫嫔仙睾5偷貒?、地區(qū)被淹。
?、俸K驕囟壬叨蛎?,導致海平面上升②極地增溫強烈,部分極冰融化。
?、剖澜绺鞯貐^(qū)降水和干濕狀況發(fā)生變化,導致各國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變化。
?、俑珊档貐^(qū)將變得更干旱
?、跍貛Ц鳂I(yè)發(fā)達的地區(qū),因氣溫升高,蒸發(fā)加強,氣候會變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蹃喓畮承┑貐^(qū),因氣溫升高,熱量條件有所改善,適應溫帶作物生長。
4.解決措施
?、偬岣吣茉吹睦寐?,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樹造林、保護植被;③推廣使用綠色能源。
5.全球變暖給中國沿海地區(qū)帶來許多環(huán)境問題
?、偌觿×孙L暴潮災害;②加大了洪澇威脅;③減弱了港口功能;④引發(fā)海水入侵;⑤引發(fā)土壤鹽堿化;⑥海岸侵蝕加劇;⑦沿海濕地損失和動物的遷徒;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酸雨
十幾年來,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漸增多,酸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中國已成為僅次于歐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區(qū)。
1.形成條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濕潤的氣候。
2.主要原因:工礦企業(yè)、家庭爐灶、交通工具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業(yè)大量排放SO2。
3.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的生長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危害人體健康。
4.解決措施
①減少礦物燃料的消費量;②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③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回收SO2氣體制成硫酸(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和潔凈燃燒技術)。
5.十幾年來,我國酸雨危害為什么越來越突出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業(yè)迅猛發(fā)展,由于現代工業(yè)起步較晚及追求經濟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經驗不足等原因,環(huán)境污染嚴重;西方國家利用科技優(yōu)勢,在投資的同時,也把污染轉嫁到我國。
2017高考地理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沙塵暴
1.概念:什么是揚沙、沙塵暴與浮塵呢?
大多在冷空氣過境時出現,北方在春季容易出現。所不同的是揚沙天氣風較大,影響的能見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間;而沙塵暴風很大,能見度小于1公里。而浮塵是由于遠地或本地產生沙塵暴或揚沙后,塵沙等細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稱“落黃沙”。出現時遠方物體呈土黃色,太陽呈蒼白色或淡黃色,能見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現在冷空氣過境前后。
2.形成原因
?、艢鉁馗?、降水少、大風多是形成沙塵暴天氣的主要原因
沙塵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決于風力、氣溫、降水及與其相關的土壤表層狀況。氣溫高、降雨少、大風多是形成沙塵暴天氣的主要原因,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城市建設中的問題也是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qū)春天氣溫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凍的時間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發(fā)。而北方地區(qū)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還未形成,難以抑制沙塵天氣的產生。與此同時,全球性氣候變暖、厄爾尼諾現象等氣候異常,造成冷空氣活動異常頻繁,多大風天氣,為沙塵天氣的形成提供了動力。
?、粕鷳B(tài)環(huán)境是形成沙塵暴的重要原因
我國西北和華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人為破壞活動造成土地沙化不斷擴展,為沙塵天氣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質。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設中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護設施,表土裸露,旋風刮來,極易揚塵,也是加劇沙塵天氣的一個重要原因。
3.危害:①造成環(huán)境質量下降;②使農作物受災;③造成人畜傷亡。
4.治理和緩解沙塵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護和發(fā)展林草植被)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