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地理學習方法 > 2017安徽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7安徽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2017安徽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文科綜合是高中文科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門考試,也是占分比例最高的一門考試,做好針對性的復習尤為重要。下面就不妨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安徽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

  1、導致a港口解凍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洋流

  2、b、c、d三港口封凍期由長到短排序正確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近年來安徽外貿不斷增長,主要進口金屬礦砂、特種機械、有色金屬等,出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服裝等,圖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貿國家及相應貿易額。完成3~4題。

  3.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貿商品流向的是

  A.向英國出口芯片、石油 B.從智利進口汽車、銅礦砂

  C.向美國出口冰箱、襯衫 D.從日本進口手機、鐵礦砂

  4.進出口貿易狀況表明安徽省

  A.工業(yè)化水平超過主要出口國家 B.外貿海運航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導向型工業(yè)最具競爭優(yōu)勢 D.航空運量在外貿運量中比例最大

  圖9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徑流量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5~6題。

  5.圖中甲地河流搬運能力最強的時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6.甲地徑流峰值顯著滯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發(fā)旺盛 B.河道彎曲 C.地勢起伏 D.濕地調儲

  風經過森林后,速度會有所降低。圖9表示四類不同結構的森林時風速的影響。完成7~8題。

  高度(米)

  44332116

  風速(千米/小時)風速(千米/小時)風速(千米/小時)風速(千米/小時)

 ?、傧聦佑泄嗄?的針葉密林②下層有灌木 的闊葉密林③下層無灌木 的針葉密林④下層無灌木的 針葉孤立林

  圖 9

  7. 距地面6米以內,防風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從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角度考慮,在華北平原營造農田防護林,宜選擇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地表巖石風化后,由殘留在原地基巖上的風化產物組成的殼層,稱為風化殼。圖11為不同氣候一植被帶的風化殼厚度變化示意圖。完成9~10題。

  降水量

  苔原帶 溫帶森林帶 亞熱帶 蒸發(fā)量 /mm

  熱帶森林帶 熱帶草 溫帶草原帶 半荒漠草原

  氣溫

  /℃

 9. 曲線Ⅰ、Ⅱ、Ⅲ分別代表

  A氣溫、降水、蒸發(fā) B. 降水、蒸發(fā)、氣溫 C. 降水、氣溫、蒸發(fā) D. 氣溫、蒸發(fā)、降水 10. 風化殼厚度

  A. 甲大于丁是因為熱量豐富、降水量大 B. 乙大于丙是因為植被茂盛、蒸發(fā)量大 C. 剛果盆地總體上大于格陵蘭島 D. 伊朗高原總體上大于恒河平原

  圖9示意a—b日期內甲、乙兩地日出的北京時間分布, 讀圖完成11—12題。 11.甲地位于乙地的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2.該時間段內甲地晝長大于乙地的時間約為 A.45天 B.60天 C.120天 D.135天

  13、(30分)根據材料和圖10,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氣溫-12.0度,7月平均

  氣溫24.6度。 42°00′

  41°30′

  例

  河 流

  等高線/m

  41°00′

  我國某地區(qū)略圖

  (1)簡述流經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2)分析圖示區(qū)域干旱、洪澇災害多發(fā)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3)說明圖示區(qū)域西北部與東南部農業(yè)生產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12分)

  13、(30分)根據材料和圖9,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并說明理由。(8分)

  (2)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說明新三角洲和較新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10分)

  古羅布泊湖岸線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圖

  (3)簡述羅布泊的干涸對干旱區(qū)流域開發(fā)的啟示。(12分)

  安徽高中文綜地理模擬試題答案

  1.C 2.A 3.C 4.B 5.B 6.D 7.A 8.B 9.B 10.C 11.C 12.A

  13、(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2)地理環(huán)境是各要素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和互相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入湖的河流水量減少,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fā)。統(tǒng)籌上中下游用水,協(xié)調生活、生產、生態(tài)用水的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fā)規(guī)模,調整產業(yè)結構,節(jié)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14、(1)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較大,有夏汛和春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大。旱季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fā)旱災;濕季降水過多且強度過大,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qū),易引發(fā)洪澇災害。

  (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好,有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不宜發(fā)展種植業(yè),有利于發(fā)展林業(yè)和果業(yè)。

  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過各種類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較,經過思維加工,并獲得地理知識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有助于認識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規(guī)律。比較的目的就是認識比較對象的共性和個性,亦即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時間上的變化規(guī)律和空間上的分布規(guī)律更加明了,這樣也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做到思路條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2)有助于使知識系統(tǒng)化。無論是同一時間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較,還是同一空間范圍不同時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較,它都至少有兩個比較對象,這樣,在比較過程中就把幾個地理事象有機地聯系起來。同時,所比較的內容既有舊知,又有新知,這樣也可以使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由此可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3)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由于比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較,不同知識點的比較,因而在比較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廣開思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使所學知識前后貫穿起來。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又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并使所獲取的知識記憶牢固,這樣在知識的獲取-比較-獲取的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運動中,使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并在比較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比較分析能力。

  2、聯系法

  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qū)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qū)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tǒng)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

  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志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qū)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

  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qū)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tǒng)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qū)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冊“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一節(jié)中,“海陸熱力差異使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的內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陸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亞、夏威夷等具體地方,及時復習熟悉這些地方,才能較好地掌握相關的大氣活動中心的位置、范圍及其移動和影響等內容。在“世界主要的農業(yè)地域類型”一節(jié),需要密切聯系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初中地理知識,才能學好這一節(jié)內容。聯系法應包括橫向聯系法、縱向聯系法、多向聯系法等。

  3、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于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采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于對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屬于文科內容,適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于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猜你感興趣:

1.高三高考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卷

2.高考歷史復習資料必備知識點

3.2017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4.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總結

1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