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測試題
寒窗苦讀出成果,筆走龍蛇猶有神。思如泉涌答題順,考場之上鋒芒現(xiàn)。祝你七年級歷史考試順利通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測試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試題
基礎達標
1、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暑期是指( )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2.按照發(fā)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倩鹚帯、诩垺、刍钭钟∷⑿g?、芩灸?/p>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我國四大發(fā)明中在北宋時發(fā)明的是( )
A.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C.火藥和雕版印刷術 D.指南針和造紙術
4.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yè)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火藥廣泛應用于戰(zhàn)爭的朝代是( )
A.唐朝B.五代C.宋朝 D.隋朝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fā)明的
B.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C.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zhàn)爭
D.11、12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能力提升
1.我國的活字印刷術對世界影響最大,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比歐洲早了約( )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2.在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向西傳播的過程中,作出貢獻最大的是 ( )
A、日本遣唐使 B、意大利傳教士 C、阿拉伯商人 D、中國的航海家
3、右圖人物是我國古代杰出的發(fā)明家,他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A膠泥 B雕版 C木 D.銅
4、元朝的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是誰主持開鑿的( )
A、沈括 B、郭守敬 C、畢昇 D、隋煬帝
5.下列我國古代科學家中,有哪幾位在相同領域內取得了成就?( )①張衡 ②賈思勰 ③孫思邈 ④沈括 ⑤郭守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知識空間
司南和羅盤針
我國古代很早就發(fā)明了指示方向的儀器。相傳,黃帝在同蚩尤作戰(zhàn)時,曾經(jīng)使用指南車辨別方向。戰(zhàn)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能指示南北方向這一特性,制成了“司南”。
北宋初期,人們發(fā)現(xiàn)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制出磁針。指南針的制作方法各種各樣,有的把磁浮在水上,有的放在碗沿,有的放在指甲上,有的用線懸在空中。但較為精確的指南針,是把磁針裝在刻有方位的羅盤上,所以,指南針又叫做羅盤針。宋朝以及接下來的海船上,都裝有指南針。12世紀末,指南針經(jīng)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
知識空間
畢昇
畢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fā)明家,發(fā)明活字版印刷術。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xiāng)(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zhèn)五桂墩村)人,一說為浙江杭州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fā)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預告資產(chǎn)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乍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了新教的工具” ——馬克思
材料2 “外國人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它當飯吃。 ——魯迅
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說說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對世界進程做出了什么貢獻?
(2)材料二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現(xiàn)象?
(3)四大發(fā)明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拓展探究
1.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曾經(jīng)發(fā)明了火藥和火器的中國卻在英吉利的洋槍洋炮的攻擊下慘敗,有人就把中國的慘敗歸罪于火藥、火器的發(fā)明及西傳,魯迅先生就火藥、火器的發(fā)明與應用也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魯迅先生這段話說明了什么問題?
2.英國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李約瑟教授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考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發(fā)現(xiàn)它的主要優(yōu)點就在宋代。”結合這一觀點,分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材料2 “南對占城,西望真臘,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指海南諸島),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請回答:(1)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以上材料最早應寫于什么時候?根據(jù)是什么?
(2)從以上兩則材料中分別能獲得什么信息?兩則材料都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3)你知道指南針是在什么時候傳到歐洲的?試談談指南針的傳播對世界的影響。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測試題參考答案
基礎達標
1. D 2.B 3.B 4.C 5.D
能力提升
1.C 2.C 3.A 4.B 5.C
6. (1)對世界歷史的變化和人類文明祈禱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愚昧落后,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卻用于迷信活動。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3)中國對科技成就認識方面的缺失,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拓展探究
1.(1)不對。
(2)說明了四大發(fā)明在中國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2.成就;(1)北宋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后來,向東傳到朝鮮和日本,向西傳到埃及和歐洲。(2)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yè)。南宋時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3)北宋時,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元朝時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有三項在宋代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原因:(1)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有利于各地區(qū)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2)宋代民族融合進一步發(fā)展,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科學文化。(3)北宋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科學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4)北宋科學家繼承了前人科學研究成果,并加以發(fā)展。
3. (1)此材料應寫于宋朝,因為北宋時期,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
(2)從材料1中得出指南針已經(jīng)用于航海,特別是在陰晦天時要靠指南針辨別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觀測日月星辰;從材料2中看出已完全靠指南針來定方向。兩則材料都說明指南針已經(jīng)成為船舶航行辨別方向的護身法寶。
(3)在南宋時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顒觿?chuàng)造了條件。
看了“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測試題”的人還看了: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