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歷史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復習計劃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復習計劃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復習計劃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需進一步提高。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2017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一、商鞅變法:(七上P35-36)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zhàn),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jù)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趹?zhàn)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例:材料“春秋以來,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一些奴隸主轉化為封建地主,租種土地的人們成為農民。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比較徹底的。”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為確立封建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

  答:A:順應了封建制發(fā)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

  二、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偎枷?mdash;—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后來的封建統(tǒng)治者所利用,成為統(tǒng)治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诮逃?mdash;—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C:學習的態(tài)度要老實D:溫故而知新

 ?、畚幕?mdash;—他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儒家學派——戰(zhàn)國時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對戰(zhàn)爭,提出“春秋無義戰(zhàn)”,主張“民貴君輕”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再利用。這反映了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2、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時期的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并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3、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張“兼愛”“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戰(zhàn)國的韓非(七上P46),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老師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例:材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

  1)該材料是誰說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張什么?有何影響?答: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后來的封建統(tǒng)治者所利用,成為統(tǒng)治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貢獻?答: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例:材料:“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

  (1)體現(xiàn)了誰的主張?是什么意思?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

  答:體現(xiàn)了老子的主張。意思是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可以克剛,體現(xiàn)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2)這種思想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認為有用的話,能不能舉出一個實例加以說明?

  答:我認為有用。如:在解放戰(zhàn)爭中,裝備人數(shù)上超過解放軍的國民黨軍隊最終是被打敗了。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chuàng)立:(七上P51)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2、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后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四、1、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tǒng)一后,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tǒng)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tǒng)一的文字,后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P52)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筑長城、南修靈渠(P53)

  (1)秦朝統(tǒng)一后,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tǒng)一加強統(tǒng)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zhàn)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統(tǒng)一的新局面。自秦統(tǒng)一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xiàn)了割據(jù)狀態(tài),但統(tǒng)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tǒng)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后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筑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對后世產生了影響?

  

  答:1、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3、全國推行郡縣制;

  4、統(tǒng)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長城; 6、開鑿了靈渠。

  例:材料“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統(tǒng)一法度、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誰實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實施的,主要措施有: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了度量衡、文字、貨幣。

  (2)實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作用是: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有利于各地經濟文化交流。

  五、評價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封建皇帝。他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滅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jù)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意了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文字,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通過統(tǒng)一戰(zhàn)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過:秦始皇又是統(tǒng)治殘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和徭役、嚴酷的法律,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農民起義爆發(fā)。

  功過相比,秦始皇功大于過。

  六、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P62)

  2、經濟: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P63)

  4、文化: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P63)

  5、軍事:多次反擊匈奴,取得勝利;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西漢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P79、P82-83)

  6、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護的設置:(七上P77)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說明新疆地區(qū)在歷史上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八、絲綢之路:(七上P78)

  1、陸地: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引進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從廣東的港口出發(fā),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3、作用:溝通中西交通,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

  4、歷史價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有利于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當今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和考古工作的開展。

  九、造紙術:(七上P81)

  1、中國是世界上首先發(fā)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的麻紙。

  2、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改進造紙術,稱“蔡侯紙”。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十、張衡(東漢)地動儀: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七上P82)

  十一、司馬遷與《史記》:(七上P88)

  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妒酚洝肥堑谝徊考o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創(chuàng)立了紀傳體的體例;既是一部歷史學著作,又是一部文學著作。

  例: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

  1) 這是誰說的?寫在什么書上?答:司馬遷;《史記》。

  2) 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答:西漢。這句話是:人當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卻死得比鴻毛還輕。

  3)這部書內容如何?答: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4)這部書地位如何?答:《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5)魯迅怎樣評價這部書?答:“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十二、赤壁之戰(zhàn):(七上P95-96)

  208年,孫權、劉備聯(lián)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輕易南下。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軍南下,想消滅孫權、劉備統(tǒng)一天下,孫、劉聯(lián)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zhàn)、連鎖戰(zhàn)艦的弱點,用火攻打敗曹軍。”

  材料二:引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這是描述的中國歷史上哪次著名戰(zhàn)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戰(zhàn)。

  2)你從他們的勝敗中得到了什么啟示?答:驕兵必敗;團結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3)要更詳細的了解這次戰(zhàn)役的情況,應從哪里去查詢或查找資料?

  十三、230年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與臺灣地區(qū)的聯(lián)系。(七上P98)

  (這是臺灣與內地的最早記錄。)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統(tǒng)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權:鮮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遷都洛陽。

  3、改革的內容——漢化政策:

  即:說漢語、改漢姓、穿漢服、通漢婚、用漢律、學漢風。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十五、數(shù)學成就:(七上P110)祖沖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比歐洲早近1000年。

176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