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
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
知識點是對地理課本內容的重點整合。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一)
1、亞洲的復雜的氣候
?、?氣候特點:
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推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大陸性氣候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于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跉夂驅r業(yè)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yè)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qū))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wěn)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fā)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yè)生產。/2、世界各大洲或地區(qū)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共有11 個,其中有6 個位于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3、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占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qū)的民族,在建筑、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yè)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
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二)
1、日本發(fā)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fā)展經濟的的優(yōu)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制成高品質的工業(yè)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好處:①利用發(fā)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yè)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huán)境受到污染,導致環(huán)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fā),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調。
4、工業(yè)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yè)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y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fā)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七年級下地理重點知識(三)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于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地區(qū) | 國家 |
東亞 |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等 |
東南亞 | 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印尼、東帝汶等 |
南亞 |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 |
西亞 |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
北亞 | 俄羅斯的一部分 |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qū)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qū)域)、里海、貝加爾湖、死海、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地形、河流分布特點:
① 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