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化學 >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卷

時間: 詩盈1200 分享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認真的看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九年級化學,歡迎大家來學習一下哦

  關(guān)于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Na—23 O—16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生產(chǎn)、生活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C )

  解析: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A項屬于物理變化;水的凈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B項屬于物理變化;燃料燃燒時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C項屬于化學變化;風力發(fā)電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D項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

  2.有關(guān)硬水和軟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硬水洗滌衣物不容易洗凈

  B.硬水通過蒸餾可以得到軟水

  C.硬水燒開后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D.硬水通過過濾就可以得到軟水

  解析:硬水含有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通過過濾的方法得到軟水。故選D。

  3.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C )

  解析:向試管中加入塊狀藥品時,應先將試管橫放,將藥品放在試管口,再慢慢豎起試管;用天平稱量藥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稱量原則;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故選C。

  4.小明從化學方程式4P+5O2=====點燃2P2O5中總結(jié)的信息有:①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是磷和氧氣;②反應條件是點燃;

 ?、鄯磻昂蠓肿拥目倲?shù)不變;④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其中正確的是( B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化學方程式可以總結(jié)的信息有反應物、反應條件、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等。故選B。

  5.下圖中的化學符號表示2個分子的是( D )

  解析:N2表示1個氮氣分子;2Na+表示2個鈉離子;2H表示2個氫原子。故選D。

  6.下列各物質(zhì)按單質(zhì)、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D )

  A.冰、干冰、醫(yī)用消毒酒精 B.氮氣、氧氣、空氣

  C.水銀、水、熟石灰 D.石墨、干冰、食醋

  解析:石墨為單質(zhì),干冰(CO2)為氧化物,食醋為混合物。故選D。

  7.兩同學圍繞蜂窩煤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B )

  A.當煤燃燒正旺時將爐門關(guān)上,煤層上出現(xiàn)藍色火焰。解釋:此時氧氣不足而產(chǎn)生的CO在燃燒

  B.煤燃燒完后煤灰質(zhì)量比煤的質(zhì)量小。解釋:煤燃燒后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逸出

  C.在煤爐上方放一壺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釋:CO難溶于水

  D.將煤做成蜂窩狀就更易燃燒。解釋:蜂窩狀的煤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大

  解析: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映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的質(zhì)量關(guān)系。故選B。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

  A.如果不加入催化劑,過氧化氫就不會分解

  B.自然界中的物質(zhì)都在不斷運動

  C.增大氧氣的濃度能促進可燃物的燃燒

  D.任何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

  解析: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能決定化學反應能否發(fā)生,若不加入催化劑,過氧化氫仍可分解產(chǎn)生氧氣,只是反應速率較慢,A項錯誤;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質(zhì)都是由微粒構(gòu)成的,微粒是不斷運動的,故物質(zhì)也都處于不斷運動的狀態(tài),B項正確;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氧氣的濃度和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項正確;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D項正確。故選A。

  9.對下列現(xiàn)象的解釋或者結(jié)論錯誤的是( C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斷運動

  B.煤礦要禁止煙火并注意通風——是為了防止瓦斯爆炸

  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瓶中氣體一定是CO2

  D.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重要一環(huán)

  解析:能夠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如N2、稀有氣體等也可使燃著的木條熄滅。故選C。

  10.某物質(zhì)的著火點為t ℃,下圖中該物質(zhì)燃燒得最旺的點是( A )

  A.Q點 B.N點 C.P點 D.M點

  解析:Q點溫度最高,氧氣的含量最多,故該物質(zhì)在Q點燃燒最旺。故選A。

  11.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 ”“ ”分別表示質(zhì)子數(shù)不同的3種原子。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乙中含有四種元素

  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C.反應的本質(zhì)是原子進行了重新組合

  D.甲、乙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

  解析:由乙物質(zhì)的微觀示意圖 知:它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反應前有3個分子,反應后有4個分子生成;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分子的破壞和原子的重組,故C正確;參加反應的甲、乙質(zhì)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丙、丁的質(zhì)量之和,但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不一定相等。故選C。

  1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D )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guān)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D.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解析:A項可有效防止對人的傷害或防止發(fā)生火災;B項可有效防止空氣中天然氣的濃度因達到爆炸極限而爆炸;C項隔絕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可有效滅火;D項水能導電,用水澆滅可引起短路或觸電事故,應先關(guān)閉電源。故選D。

  13.在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有X、Y、Z、Q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

  物質(zhì) X Y Z Q

  反應前質(zhì)量/g 4 10 1 25

  反應后質(zhì)量/g 未測 21 6 9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

  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該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測值為4 D.該反應中X可能是催化劑

  解析:根據(jù)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變化,可知反應的表達式及質(zhì)量為:

  Q―→Y + Z

  16 g 11 g 5 g

  因此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故選A。

  14.水是生產(chǎn)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下列關(guān)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明礬溶液可以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B.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

  C.水與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備氧氣

  D.為了節(jié)約用水,可以用工業(yè)廢水直接澆灌農(nóng)田

  解析: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A錯誤;在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殺菌消毒過程中產(chǎn)生新物質(zhì),是化學變化,B錯誤;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水和過氧化氫都可用于制備氧氣,C正確;工業(yè)廢水中含有對農(nóng)作物有害的物質(zhì),不能用工業(yè)廢水直接澆灌農(nóng)田,D錯誤。故選C。

  15.通過下列圖示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B )

  A.圖1所示實驗既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圖2所示實驗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C.圖3所示實驗既說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又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圖4所示實驗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解析:實驗過程中,甲烷安靜地燃燒,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珠,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進一步說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但是不能說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A選項說法不正確;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下而上依次熄滅,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選項說法正確;實驗過程中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進一步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是水不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C選項說法不正確;紅磷和白磷都屬于可燃物,實驗過程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是因為白磷和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沒有和氧氣接觸,因此該實驗能夠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不能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D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

  二、填空題(共32分)

  16.(4分)閱讀下列內(nèi)容,解答與凈化水有關(guān)的問題:

  (1)用紗網(wǎng)撈起水面上的菜葉、塑料等,該操作利用的化學實驗操作步驟是過濾。

  (2)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來水殺菌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4。

  (3)我國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其中“ ”表示氯原子,“●”表示鈉原子,“○”表示氧原子)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2NaClO2===2ClO2+2NaCl。

  17.(7分)如圖所示是二氧化碳的知識網(wǎng)絡(luò)圖(反應條件已略)。

  (1)用化學符號填空:

  碳元素:C;甲烷:CH4;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價:H2CO3+4 ;碳酸鈉中所含陰離子:CO2-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

  (2)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點燃CO2+2H2O。

  解析:(1)碳元素符號是C;甲烷的化學式是CH4;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4,表示為H2CO3+4;碳酸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gòu)成,碳酸根離子符號是CO2-3。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

  (2)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點燃CO2+2H2O。

  18.(7分)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學符號表示:2個硝酸根離子2NO-3,氫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Fe+3 (OH)3,2個氮分子2N2。

  (2)下列微粒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中屬于離子的是D(填字母),離子符號為S2-,共表示三種元素。

  A       B      C      D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Al2O3。

  解析:(1)硝酸根離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氫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3。(2)質(zhì)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等,該微粒屬于離子,故選D;同種元素,質(zhì)子數(shù)相同,C與D屬于同種元素,故共有三種元素。(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其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

  19.(6分)(2016•舟山中考)如圖所示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改進實驗,用適量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代替原實驗中集氣瓶里的水。

  (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代替原集氣瓶里的水,其優(yōu)點除了使實驗更簡便外,還有雙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氣,讓鐵絲燃燒更持久。

  (2)實驗中可觀察到鐵絲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Fe+2O2=====點燃Fe3O4。

  解析:(1)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氧氣,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代替原集氣瓶里的水,其優(yōu)點除了使實驗更簡便外,還有雙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氣,讓鐵絲燃燒更持久;

  (2)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為: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生成。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點燃Fe3O4。

  20.(8分)(2016•邯鄲二模)水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分別用到水。

  請回答:

  (1)實驗A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環(huán)境;

  (2)實驗B中集氣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產(chǎn)生的白煙及熱量;

  (3)實驗C中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隔絕空氣;

  (4)實驗D中水的作用是溶解CO2和與CO2發(fā)生化學反應。

  解析:(1)由于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是空氣污染物,為防止生成的SO2氣體污染環(huán)境,所以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的水;

  (2)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利用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左邊集氣瓶內(nèi)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從而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燒杯內(nèi)的水進入集氣瓶,通過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量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同時由于氣體的體積與溫度有關(guān),因此做此實驗時,燃燒完全后,需冷卻至室溫,所以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產(chǎn)生的白煙及熱量;

  (3)實驗C中熱水的作用是:供給銅片上白磷燃燒所需要的熱量,同時讓水中白磷隔絕空氣;

  (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過程中,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水作溶劑(溶解CO2);又由于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可作反應物(與CO2發(fā)生化學反應),都能讓塑料瓶變扁,說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應。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21.(12分)(2016•常德中考)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請參與以下探究活動并回答問題:

  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1)A裝置是人教版教材設(shè)計的“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的實驗裝置,教材實驗所需試劑是水和紅磷(填物質(zhì)名稱),實驗前向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水后將水面上方空間準確分為5等份,該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儀器是刻度尺。

  (2)小華用A裝置測定的氧氣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裝置漏氣(任答一點)。

  (3)B裝置也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實驗原理用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Cu+O2=====△2CuO。

  (4)使用B裝置進行實驗時需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使注射器內(nèi)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實驗結(jié)束后移開酒精燈,恢復到室溫后讀數(shù)即可計算出氧氣含量,B裝置的優(yōu)點是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任寫一點)。

  解析:(1)A裝置是人教版教材設(shè)計的“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的實驗裝置,教材實驗所需試劑是水和紅磷,實驗前向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水后將水面上方空間準確分為5等份,該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儀器是刻度尺;

  (2)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等;

  (3)銅被加熱生成氧化銅,其實驗原理用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Cu+O2=====△2CuO;

  (4)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注射器內(nèi)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實驗結(jié)束后移開酒精燈,恢復到室溫后讀數(shù)即可計算出氧氣含量,B裝置的優(yōu)點是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

  22.(1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zhì)。結(jié)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D      E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錐形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選填上圖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2H2O+O2↑??蛇x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選填上圖字母)。

  (4)該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

  ①當打開K1,關(guān)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b(選填字母)。

  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②當打開K2,關(guān)閉K1時,可以利用Ⅰ、Ⅲ裝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解析:(1)讀圖可知a為酒精燈,b為錐形瓶。(2)雙氧水為液體、二氧化錳為固體且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因此發(fā)生裝置選B;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3)制取氨氣的反應物為兩種固體且需要加熱,因此發(fā)生裝置選A。(4)①打開K1,關(guān)閉K2時,Ⅱ裝置的收集方法為向下排空氣法,因此可用來收集氫氣,②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可向燒杯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利用這一現(xiàn)象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確實發(fā)生了反應。

  四、計算題(共10分)

  23.宇航員在太空艙中,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Na2O2)粉末作用來獲得所需的氧氣,并合理處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時還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碳酸鈉。

  (1)寫出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2)假如某宇航員在某次太空飛行中預計消耗氧氣480 kg,請計算該宇航員在太空艙中至少應準備的過氧化鈉的質(zhì)量(請寫出計算過程)。

  解:設(shè)至少應準備的過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480 kg

  15632=x480 kg

  x=156×480 kg32=2 340 kg

  答:該宇航員在太空艙中至少應準備2 340 kg過氧化鈉。

  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期中試卷

  (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 23 K—39)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13~18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成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 )

  A.聚沙成塔 B .死灰復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2.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guī)范的是( C )

  3.下列關(guān)于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A.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B.空氣中的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常用作滅火劑 D.空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的某些可溶性鈣、鎂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認為可行的方法是( A )

  A.蒸餾 B.靜置 C.過濾 D.加鹽酸

  5.(2016•萊蕪)下列有關(guān)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B.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中,可以將紅磷換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zhì)反應才有可能產(chǎn)生氧氣

  D.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是可燃物質(zhì)

  6.(2016•本溪)空氣質(zhì)量日報可以及時反映空氣質(zhì)量狀況,下列物質(zhì)未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是( C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 氧化碳 D.一氧化碳

  7.集氣瓶裝滿某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某一種:①二氧化碳;②氧氣;③空氣;④氮氣,將燃著的木條伸入 瓶中,火焰立即熄滅,則該瓶氣體可能是( C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8.(2016•濰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原子核由質(zhì)子、中子構(gòu)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間有間隔

  C.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水分子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會改變

  9.(2015•威海)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們的主要差別在于( B )

  A.電子數(shù)目不同 B.中子數(shù)目不同 C.質(zhì)子數(shù)目不同 D.化學性質(zhì)不同

  10.(2016•濰坊) 下列化學用語書寫錯誤的是( B )

  A.硫酸根離子:SO42- B.鐵的元素符號:Fe3+

  C.碳酸的化學式:H2CO3 D.3個二氧化硫分子:3SO2

  11.(2016•蘇州)鉻酸鉀(K2CrO4)是印染、醫(yī)藥、電焊、搪瓷等工業(yè)的原料。鉻酸鉀中鉻元素(Cr)的化合價為( D )

  A.+3 B.+4 C.+5 D.+6

  12.下列從水分子分解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其中不正確的是( C )

  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gòu)成

  13.(日照中考)地震過后,防疫部門常用到一種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該消毒劑可表示為RO2,主要用于飲用水消毒 。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與O的質(zhì)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 D )

  A.CO2 B.NO2 C.SO2 D.ClO2

  14.下列化學用語中關(guān)于數(shù)字“3”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 C )

 ?、?Hg?、贔e3+?、跾O3  ④NaN+3O2 ⑤3O2- ?、?P2O5

  A.表示分子個數(shù)的是①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的是②⑤

  C.表示化合價數(shù)值的是④ D.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的是③⑥

  15.(2016•福州)下面是鈉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和鈉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鈉的原子序數(shù)為11

  B.鈉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C.鈉的相對原子 質(zhì)量為22.989

  D.化學反應中,鈉原子易得電子

  16.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 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均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

  B.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中,甲、丙屬于氧化物

  C.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均沒有改變

  D.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既有單質(zhì)又有化合物

  17.N(NO2)3是一種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關(guān)于N(NO2)3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傧鄬Ψ肿淤|(zhì)量為152 ②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2%?、鄣睾脱踉氐馁|(zhì)量比為4∶6?、芤粋€N(NO2)3分子中含有10個原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以科學原理和事實為依據(jù)進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B )

  A.物質(zhì)世界是由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組合新物質(zhì)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和分子都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微粒,因此物質(zhì)不是由分子構(gòu)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構(gòu) 成

  D.CO和CO2的元素組成相同,所以它們的性質(zhì)也完全相同

  二、填空題(共31分)

  19.(4分)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化學用語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高的物質(zhì)__N2__;

  (2)兩個鋁原子__2Al__;

  (3)由60個碳原子構(gòu)成的單質(zhì)分子__C60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__P+52O5__。

  20.(5分)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應選用__10__mL的量筒。

  (2)膠頭滴管用過后應__用清水沖洗干凈 __,再去吸取其他藥品。

  (3)將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應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用水潤濕__,然后稍稍用力轉(zhuǎn)動插入。

  (4)用容積為15 mL的試管盛液體加熱時,最多可盛液體__5__mL,加熱過程中,試管夾應夾在__距試管口約1/3處__。

  21.(4分)右圖是鈉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結(jié)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化學反應中,鈉原子一般 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形成__陽__(填“陽”或“陰”)離子。

  (2)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通常為__+1__價。

  (3)鈉原子與下面哪種原子化學性質(zhì)相似__A__(填選項序號)。

  22.(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就業(y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水可以得到氫氣和氧 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__元素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的是__B__(填字母序號)。

  A.自來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藍墨水

  (3)生活中,人們常采用__煮沸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殺菌消毒。

  (4)如圖是“國家節(jié)水標志”,請你列舉一種生活中具體的節(jié)水措施__洗臉水用來拖地__。

  23.(14分)將下列物質(zhì)按要求進行歸類。(填序號)

  ①氧氣?、谔撬、劭諝狻、苎趸V ⑤過氧 化氫?、弈蕷狻、哞F ⑧二氧化硫?、崃?/p>

 ?、怃X ⑪二氧化錳 ⑫高錳酸鉀

  (1)單質(zhì)__①⑥⑦⑨⑩__;(2)金屬單質(zhì):__⑦⑩__;(3)非金屬單質(zhì)__①⑥⑨__;(4)稀有氣體__⑥__;(5)混合物__②③__;(6)氧化物__④⑤⑧⑪__;(7)化合物__④⑤⑧⑪⑫__。

  三、實驗探究題(共17分)

  24.(8分)肖紅同學在研究分子的性質(zhì)時,做如圖所示的實驗。在一個小燒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藥匙取一小粒品紅,放入燒杯。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品紅溶解,燒杯里的水逐漸變成紅色__。

  (2)此實驗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zhì)是__分子在不斷地運動__。

  (3)請你再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粒子運動與溫度有關(guān):__用燒杯分別取等質(zhì)量的冷水和熱水,然后用藥匙取一樣多的 品紅,放入燒杯中,觀察溶液變紅的快慢__。(簡要地說明實驗步驟即可)

  25.(9分)(2016•淄博 )以下是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 1)寫出A裝 置中任意兩種儀器的名稱__長頸漏斗__、__錐形瓶__。

  (2)若選用高錳酸鉀為藥品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D__(填寫字母),檢驗氧氣 的方法是__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木條是否復燃__。

  (3)選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和粉末狀的二氧化錳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氣,你認為最理想的發(fā) 生裝置是__C__(填寫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__,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2H2O2――→MnO22H2O+O2↑__。

  四、計算題(10分)

  26.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請計算:

  (1)青蒿素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11∶40__。

  (2)28.2 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__18__g。

  27.(2015•煙臺)鈉鑷入過量或鉀攝入不足都是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日常生活中選擇食用低鈉鹽能實現(xiàn)減鈉補鉀,如圖為某品牌低鈉鹽的標簽,請你根據(jù)標簽回答以下問題:

  ××品牌 低鈉鹽

  產(chǎn)品標準號……

  配料及含量:氯化鈉70% 氯化鉀30%

  生產(chǎn)日期…… 保質(zhì) 期……

  (1 )氯化鉀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74.5__。

  (2)人體每天攝入鈉元素的質(zhì)量不宜超過2.3 g。如果人體所需的鈉元素全部來自該品牌食鹽,那么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的質(zhì)量不宜超過多少克?(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解:設(shè)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不宜超過的質(zhì)量為x。

  x×70%×2358.5×100%=2.3 g

  x≈8.4 g

  答: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的質(zhì)量不宜超過8.4 g。

  秋九年級化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Ca—40 C—12 O—16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B )

  解析:研碎膽礬的過程中只是物質(zhì)的形狀發(fā)生改變,A項屬于物理變化;木條在氧氣中燃燒,有新物質(zhì)二氧化碳生成,B項屬于化學變化;過濾只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C項屬于物理變化;稱取鐵塊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D項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

  2.臭氧(O3)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從而保護地球生物,臭氧屬于( A )

  A.單質(zhì) B.稀有氣體 C.化合物 D.氧化物

  解析:臭氧是由一種元素——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故選A。

  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guān)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zhì)量約占空氣質(zhì)量的1/5

  C.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可作食品保鮮的保護氣

  D.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zhì)量級別數(shù)目越大,空氣質(zhì)量越好

  解析:本題考查空氣的組成、污染方面的知識。A中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B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1/5,而非質(zhì)量;D中空氣質(zhì)量級別數(shù)目越大,受污染程度越大,空氣質(zhì)量越差。故選C。

  4.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所相對應的用途沒有因果關(guān)系的是( D )

  A.石墨能導電——作電極

  B.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穩(wěn)定——作保護氣

  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解析:O2用于急救病人是因為O2能供給呼吸,D錯誤。故選D。

  5.某些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檸檬黃(混有鉻酸鉛,化學式為PbCrO4)制作“染色”饅頭,食用“染色”饅頭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已知鉻酸鉛中鉛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鉻元素(Cr)的化合價為( A )

  A.+6 B.+4 C.+2 D.+1

  解析:設(shè)鉻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可知:+2+x+(-2×4)=0,解得x=+6。故選A。

  6.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老師觀察到了四個同學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B )

  解析:A項,連接儀器時不可把試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且手拿玻璃彎管塞入時玻璃管容易破碎,發(fā)生危險;B項,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將導管插入水中,然后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產(chǎn)生氣泡,因此該項正確;C項,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取用時應將試管橫放并用鑷子夾取,故該項錯誤;D項,CO2驗滿時應用燃著的火柴,氧氣驗滿時可以用余燼的火柴,故該項錯誤。故選B。

  7.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三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小于4

  B.C、N、O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

  C.氧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6.00

  D.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7

  解析:碳、氮、氧三種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分別為 、 、 ,三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4、5、6,都不小于4。故選A。

  8.類推的思維方法在化學學習中應用廣泛,例如:水H2O―→過氧化氫H2O2氧化鈉Na2O―→過氧化鈉Na2O2由此推斷,過氧化鋇的化學式為( B )

  A.Ba2O B.BaO2 C.Ba2O2 D.BaO3

  解析:過氧化物與氧化物相比較,過氧化物中的氧元素的化合價都是-1價。已知鋇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設(shè)氧原子個數(shù)為x,則有:+2+(-1)×x=0,解得x=2。故選B。

  9.下圖是我國能源消費結(jié)構(gòu)比例圖,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D )

  我國能源消費結(jié)構(gòu)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的比例為68%

  C.應提倡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

  D.應適度發(fā)展水電、風電、核電等

  解析:煤、石油、天然氣均是化石燃料,為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68%只是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例,不是全部的化石燃料,故B錯;煤炭燃燒會造成酸雨等污染,故C錯;適度發(fā)展水電、風電、核電等,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故D正確。故選D。

  10.日本福島大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來作消毒劑,用氯酸鈉(NaClO3)和鹽酸反應可制得二氧化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請推斷出X的化學式為( C )

  A.HClO B.NaOH C.H2O D.HClO3

  解析: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發(fā)生變化,觀察反應前后的原子情況,可得出X的化學式為H2O。故選C。

  11.下列關(guān)于四種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①③屬于不同種元素

  B.④屬于離子,離子符號為Mg+2

  C.②③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解析:A中①③質(zhì)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B中④離子符號應為Mg2+;C中②③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所以化學性質(zhì)不相似;D中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故選D。

  12.已知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此反應為化合反應

  B.A是甲烷

  C.點燃前,要先檢驗A的純度,防止爆炸

  D.化學方程式:CH4+2O2=====點燃CO2+2H2O

  解析:根據(jù)圖示可以判斷反應生成兩種新的分子,所以生成物是兩種,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A。

  13.瘦肉精被認為是肉制品業(yè)的“三聚氰胺”,屬食品行業(yè)的違禁藥品,瘦肉精的化學式為C12H19ON2Cl3。則下列有關(guān)瘦肉精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瘦肉精由五種元素組成

  B.一個瘦肉精分子中含有1個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個原子構(gòu)成

  D.瘦肉精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

  解析:B選項中一個瘦肉精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不是氮分子;C選項中瘦肉精是由瘦肉精分子構(gòu)成的;D選項中12∶1是瘦肉精分子中碳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2)∶16=9∶1。故選A。

  14.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氣的方法正確的是( B )

  解析:因為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氣法,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選B。

  15.“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的主題旨在倡導節(jié)約能源和利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該主題的是( D )

  A.焚燒廢舊塑料解決“白色污染”

  B.多用煤發(fā)電、少用風力發(fā)電

  C.把還未用完的作業(yè)本燒掉

  D.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shù)、多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

  解析: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shù)、多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可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故選D。

  二、填空題(共30分)

  16.(6分)用數(shù)字和符號表示或?qū)懗龇栔?ldquo;2”的含義:

  (1)2個氧離子2O2-;(2)3個鐵原子3Fe;(3)2個水分子2H2O;(4)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4N+4O2;(5)H2一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gòu)成;(6)SO2-4一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

  17.(11分)多角度認識物質(zhì),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zhì)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和構(gòu)成

 ?、購暮暧^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選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趶奈⒂^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構(gòu)成。

  (2)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

 ?、傺鯕獾幕瘜W性質(zhì)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3O2===2Fe2O3。

 ?、趯⒄河芯凭拿扌军c燃后放入燒杯中,向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1所示),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使燃燒物隔絕空氣(或氧氣)。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認識物質(zhì)的制法

 ?、倌惩瑢W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fā)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如圖2所示)。若利用該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2H2O+O2↑(合理均可)。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化碳,無紡布包內(nèi)藥品為大理石(合理均可)(寫名稱)。

 ?、诠I(yè)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該過程發(fā)生物理變化(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辯證地認識物質(zhì)

 ?、倭孔円鹳|(zhì)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CO(或CO和CO2)(寫化學式)。

 ?、诠^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氣溫保持在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范圍內(nèi)(合理均可)(舉一例)。

  解析:(1)①從宏觀上看,物質(zhì)都是由元素組成的。②從微觀上看,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gòu)成的,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

  (2)①反應物是納米鐵粉和氧氣,生成物是氧化鐵,根據(jù)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即可寫出化學方程式。②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棉芯下半段不燃燒是因為沒與氧氣接觸,故要想恢復燃燒,可以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使其與氧氣接觸。

  (3)①可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根據(jù)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即可寫出化學方程式;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固體藥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②工業(yè)上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將空氣降溫加壓變成液態(tài),然后蒸發(fā)將氮氣分離出去,剩下的主要是液態(tài)氧氣,該過程中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是物理變化。

  (4)①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②正是因為二氧化碳能導致溫室效應,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才提高到目前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范圍。

  18.(5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你用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社會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到敬老院給李奶奶送去鮮花和生日蛋糕,屋內(nèi)花香四溢,喜氣洋洋。請用粒子的觀點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分子在不斷運動。點燃生日蠟燭祝愿后,大家一起將蠟燭吹滅,吹滅蠟燭的主要原理是降溫至著火點以下。

  (2)天然水有硬水和軟水之分,硬水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常用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市場上熱銷的電動汽車低碳環(huán)保,真正實現(xiàn)了節(jié)能減排,備受人們青睞。“大豐和”電動汽車在進行鉛酸電池充電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PbSO4+2H2O=====充電Pb+2H2SO4+X,則X的化學式為PbO2。

  19.(8分)小雪同學發(fā)現(xiàn)家里有一瓶無標簽的無色液體,她為了探究它是何種物質(zhì),做了如下實驗:把此液體編號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稍微振蕩,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chǎn)生氣體C,且產(chǎn)生了常溫下為液體的純凈物D,而B的質(zhì)量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她把C收集起來,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C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

  根據(jù)小雪的實驗現(xiàn)象,分析A、B、C、D分別是什么物質(zhì),寫出各物質(zhì)的名稱:

  A雙氧水(或過氧化氫),B二氧化錳,C氧氣,D水。

  解析:推斷題應找突破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C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可知C是氧氣,B的質(zhì)量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但能加快A的反應速度,可知B是催化劑,應該是二氧化錳,從而推出其他物質(zhì)。

  三、實驗與探究題(共28分)

  20.(18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利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guān)氣體制取的探究,請你分析并填空。

  A     B    C    D   E    F

  (1)寫出圖中儀器a、b的名稱:a試管,b集氣瓶。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B,氣體收集裝置是D。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MnO2△2KCl+3O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②(選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A、C(寫出一種組合)。

  21.(10分)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常溫下,分別進行研究燃燒條件和研究氧氣性質(zhì)的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NaOH溶液能與CO2發(fā)生反應,能吸收CO2。

  內(nèi)容

  步驟    [實驗1]研究燃燒條件 [實驗2]研究氧氣性質(zhì)

 ?、?燒杯中盛有80 ℃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 燒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中,塞緊瓶塞

 ?、?推入適量H2O2溶液 推入適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2H2O+O2↑。

  (2)實驗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燒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燒,原因分別是燃燒匙中的白磷不燃燒是因為未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燒杯中的白磷未燃燒是因為沒有與O2接觸;

  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

  (3)實驗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zhì)是助燃性;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nèi)壓強的變化過程是先增大后減小。

  解析:(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H2O2=====MnO22H2O+O2↑。(2)根據(jù)燃燒的條件可知,燃燒匙中的白磷不燃燒是因為未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燒杯中的白磷未燃燒是因為沒有與O2接觸;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氣,氧氣通過導管進入燒杯,所以觀察到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3)實驗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zhì)是助燃性;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nèi)壓強的變化過程是:先增大后減小。

  四、計算題(共12分)

  22.(2016•嘉興模擬)為確定某大理石樣品的純度,某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稱取該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加入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至完全反應。反應結(jié)束后,稱量燒杯及其中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溶解的氣體忽略不計),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燒杯 大理石 稀鹽酸 反應后燒杯及其中物質(zhì)總質(zhì)量

  質(zhì)量/g 90 8.5 50 145.2

  (1)實驗中判斷碳酸鈣已經(jīng)完全反應的方法是繼續(xù)滴入稀鹽酸,觀察到不再產(chǎn)生氣泡。

  (2)實驗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質(zhì)量為3.3克,請計算該大理石樣品的純度。(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解:設(shè)8.5克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 g

  10044=x3.3 g

  x=100×3.3 g44=7.5 g

  大理石樣品的純度=7.5 g8.5 g×100%≈88.2%

  答:該大理石樣品的純度約為88.2%。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卷相關(guān)文章:

1.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

2.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3.九年級化學上冊期中測試題

4.九年級上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化學試卷

5.初三化學試題及答案

415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