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試卷分析
八年級政治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八年級政治考試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一套試卷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對試卷進行詳盡地分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wǎng)絡整理八年級政治的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學習。
八年級政治試卷分析(一)
一、命題的意圖和特點
本次期末測試出題的指導思想是靠近2006年中考試題,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緊靠近教材,這套教材內(nèi)容緊貼學生生活實際,內(nèi)容精,靈活性強,基于這一切,本次試卷考查學生知識點近百處,基礎題占60%,能力題占20%,創(chuàng)新提高題占20%(即為開放性試題)。試題概括起來具有如下特點:
1、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己學習水平的平臺。
2、給學生以充分選擇的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張揚個性和學科特長的機會,幫助學生肯定自我,建立自信、體現(xiàn)人文關懷。
3、注重學生的道德和情感體驗、通過考試引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提升道德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人格。
4、以能力立意為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意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適應開卷考試的特點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試題注重探究性、開放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二、試卷抽樣統(tǒng)計分析及效果評價
本次抽樣依據(jù)我校學情,學生在校人數(shù),按班級學生數(shù)比例抽取100名學生逐題分析。
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15個小題20分,1-10小題10分。96%的學生得9分。設計這種類型題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教材上基本觀點、基本理論掌握的準確程度,對社會生活現(xiàn)象從思想品德角度對其本質(zhì)的認識,理解及判斷是非的能力。
11-15小題10分,學生平均得8分。失分的原因也是我命題時預料所在,但有一點前10分,我認為這部分學生不應丟失1分,可有部分學生失分,這說明問題預計難度與實際難度出現(xiàn)了偏差,也反映出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對有些觀點講的不透不深刻的原因。
第二大題,簡答題:18分,分3個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以及這些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進行轉換、解釋和運用的能力,仍屬于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部分。第16小題(2)問模仿“寬容他人,悅納自己”品德修養(yǎng)的格言,創(chuàng)作一則。學生缺分的較多,看來是缺少日常積累。第17題是一道與網(wǎng)吧有聯(lián)系的題(6分),96%的學生沒有丟分,看來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這一命題的正確性。第18題,考查學生與老師感情之間關系的題“你認為什么樣的老師會令你一輩子感激,終生難忘?”而學生恰恰就此丟分。無話可說,可見平時缺乏師生溝通與情感的積累。
第三、四兩道大題:總分22分(屬于開放性試題)是考查學生分析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能力方面。試題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比較高。是思想政治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具體體現(xiàn),它要求學生能把學到的有關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綜合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力爭解決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新情況、新問題,力求考查學生思想品德素質(zhì)和修養(yǎng)。從卷面上來看,平均分為16-17分間,失分原因主要是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平時積累少造成的。評議不豐富,生活經(jīng)驗少,概括能力不強造成的。要加強語文教學,注重平時知識積累,走近生活。
三、對今后命題和教學的幾點建議:
反思這次命題及卷面反映的情況看,試題方向正確,對今后教學有積極的導向作用。開卷考試是政治學科有效的考試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學科教師可發(fā)揮課堂空間的余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對于我本人應加強業(yè)務學習,加強課改理論學習,經(jīng)常深入教學一線聽課、研究教材和一線教師共同學習、研究提高。
對于一線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傳授與積累的同時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其次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新的課標要求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尤其是培養(yǎng)分析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改進教學方法,注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樂學的氛圍中逐漸培養(yǎng)對政治課的興趣,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八年級政治試卷分析(二)
一、試卷整體評價
此次期末試卷,含四個大題,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填表題、材料分析題。試卷以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材為依據(jù),注重了雙基,強調(diào)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題方式、選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要求。試題知識覆蓋面寬,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學中重點的理念。試題難度適中,能有效地檢查學生在本學期學習的效果??疾閮?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其試題活而不亂,綜合性較強,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納能力、分析能力、閱讀材料的能力、開放性思維的能力。試卷還對時政知識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學科特點。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從對學生卷面答題的質(zhì)量抽樣分析情況看,學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如下:
1、重大時政知識積累欠缺。單選題中的1、4、5三個小題雖取材于社會熱點新聞,學生答的相對不好,這足以說明學生對時事政治不夠關心,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關心時政新聞的習慣。
2、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夠。判斷題的第8題錯誤率較高,很多同學單憑個人感覺答題,忽視了基礎知識是答題遵循的依據(jù)。“競爭的積極作用”很容易被同學所不解,但學習過程中如若對這一基礎知識掌握清楚就不會答錯。還有材料分析第2題中有關對“誠信”概念的理解,對“善意的謊言”的理解這兩個問題都是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是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察,很多同學只是對其進行片面的個人分析,并沒有運用教材所學的知識,這樣是得不到高分的??梢妼W生對基礎知識掌握還不夠扎實。
3、學生運用課本主干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即學生不能根據(jù)材料從課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識,也不會把課本知識和材料有機結臺起來,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視了課本知識,要么只單純回答了課本知識而沒有結合材料。這種現(xiàn)象在材料分析題里體現(xiàn)最為明顯。例如材料4題,表面看上去脫離教材知識點,其實在材料中隱含著相關的知識點,是關于“如何履行承諾”的知識點,此題是理論與實際巧妙相結合才能答得恰到好處的。
4、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能力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決問題。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大題,這道填表題有很大的靈活性,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思辨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可有些同學思考的過于拘泥,思路較狹窄,而導致失分。
5、學生審題不夠認真細致,偏差失誤較多。不能從設問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導致答案偏離設問指向。材料第5題是涉及到“競爭與合作”中的知識。如不仔細審題,就會領會不到題的內(nèi)在意義,從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難答到點子上。
三 、今后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針對這次考試中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我覺得教師今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1、強化基礎知識訓練。萬變不離其宗,基礎知識是根本,判斷題錯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礎知識不牢固。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沒有基礎知識的支撐,材料分析題也就更難了。要以課標為綱,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適當綜合,分層提高。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歸類和疏理學習內(nèi)容,形成知識網(wǎng)絡,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重組和整合。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是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前提,也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荚嚸}方式是靈活的,但無論如何選材,落腳點還是教材知識。設問可能非常靈活,答案卻可能非常簡單,教材知識不熟悉,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即使審題準確,也難得高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抓基礎知識入手,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關注時政熱點,關注社會生活,關注成長感悟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時政熱點、社會生活、學生實際生活問題,依據(jù)所學課本知識,進行深層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師成功之所在,這也是政治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在平時,應要求學生多收集整理一些與教學重點知識相關的資料,根據(jù)教材所學,指導學生分析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地堅持問題帶考點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使學生能多層次、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注重對學生應試技巧能力訓練,加強答題規(guī)范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習慣。審題、解題、答題、表述、書寫的規(guī)范和完整,既是考試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試成績的重要途徑。在講練當中,對規(guī)范應長抓不懈,嚴格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盡量運用政治學科的專業(yè)用語,做到格式正確.語言規(guī)范,緊扣問題,條理清晰。
4、轉變教學觀念,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在教學中要大力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努力處理好兩個轉變:從“教育者為中心”轉變?yōu)?ldquo;學習者為中心”,以“教會學生知識”轉變?yōu)?ldquo;教會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既要重視改革“教法”,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和培養(yǎng),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總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攻”的教學思想,才可能收到“一石三鳥”(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形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效果。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