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使自己保持良好平靜的心態(tài),不要太緊張,相信你的夢想會實現(xiàn)的!共闖人生這一關!預祝:八年級語文期中考試時能超水平發(fā)揮。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題
(120分鐘 130分)
第一部分(共25分)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題目。(4分)
孩子,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調(diào)是 的,步伐是 的,步韻是 的,步態(tài)是 的。
孩子,我希望,在跑過草地的時候,你能小qì( ),讓那蓬勃的生命滋潤一下你枯燥的眼睛;在花園邊,你能坐下來,讓那繽紛的色彩渲染一下你單調(diào)的生活;在落葉紛飛的樹下,你能zhù( )足,感悟生命的韻律和從容;你能夠仔細地看看勤奮的螞蟻,像它們那樣學習;蝴蝶是多么快樂啊,你能夠認真地看看,生活要像它們那樣……
(1)根據(jù)拼音,文中括號內(nèi)應該填寫的漢字依次是 和 。(1分)
(2)依次填入上面第一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1分)
A.和諧 穩(wěn)健 勻速 優(yōu)雅 B.勻速 穩(wěn)健 和諧 優(yōu)雅
C.和諧 勻速 優(yōu)雅 穩(wěn)健 D.勻速 和諧 優(yōu)雅 穩(wěn)健
(3)修改第二段中的畫線部分,使句子更加連貫。(2分)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為觀看《抗戰(zhàn)英烈事跡展》,同學們趨之若鶩,提前半個小時進入了展廳。
B.小徐是我童年時代青梅竹馬的朋友,當年我們?nèi)缬H兄弟一般天天在一起玩。
C.有的同學寫的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閱讀這樣的文章,真叫人頭疼。
D.如果母親生在現(xiàn)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教員,必可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水果之鄉(xiāng)的市場上,到處都擺著水果,甜瓜啊、西瓜啊、蘋果啊、香梨啊……走到哪里都聞得到誘人的香味兒。
B.“金磚國家”(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領導人峰會在海南三亞市舉行,胡錦濤同志作《展望未來,共享繁榮》主題演講。
C.卡扎菲是堅守還是放棄?利比亞局勢如何控制?利比亞人道主義危機如何解決?引起國際社會各組織廣泛關注。
D.“我們不僅要看GDP上光鮮的數(shù)字,”溫家寶在兩會上深情地說,“更要關注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和生活質(zhì)量。”
4.名句填空。(6分)
(1)五嶺逶迤騰細浪, 。(毛澤東《七律 長征》)
(2)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
(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曲筆表現(xiàn)在國運衰微的時候,官僚豪紳不以國事為念,反而過著在酒樓中欣賞亡國之音的醉生夢死的生活的詩句是: , 。
(4)杜甫在《春望》中表達戰(zhàn)亂中詩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千古名句是: , 。
5.下面分別是根據(jù)名著《西游記》拍成的電視劇和動畫片的主題歌詞,請閱讀后回答問題。(4分)
(一)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罷艱險,又出發(fā),又出發(fā)
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二)
猴哥猴哥
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壓不住你
蹦出個孫行者
猴哥猴哥
你真太難得
緊箍咒再念
沒改變老孫的本色
(1)《西游記》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 。(1分)
(2)根據(jù)《西游記》的相關內(nèi)容可知,歌詞(一)中的“你”和“我”分別是指小說中
的 和 。(1分)
(3)請簡要說出歌詞(二)中的畫線句在小說中的相關情節(jié)。(2分)
6.綜合實踐活動。(7分)
某校八年級(1)班近期準備舉辦一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假如你是該班學生,請完成下列任務。
(1)自開學以來我們所學的課文,幾乎都離不開“愛”這個主題。你們班同學準備了以下兩則材料,擬舉辦一次“關愛是一種力量”專題實踐活動,請你參加。(3分)
材料一:白芳禮,這位平凡的蹬三輪56年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儉用、頂風冒雨奔波在街頭,74歲起用蹬三輪車積攢的近35萬元錢,資助了近300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有財產(chǎn)賬單上卻是零。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收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8圈的奔波勞累!被人們譽為:“馱在車轱轆上的豐碑!”2005年9月23日早晨,老人靜靜地走了,享年93歲。
材料二:兒子參加國慶閱兵,父親遭遇車禍身亡,大義母親58天編織善意謊言,58天獨自忍受煎熬。 這位“偉大的母親”叫袁亞萍。當兒子王震在勝利完成首都國慶閱兵任務返回家鄉(xiāng)大豐時,才得知真相,50多天來對父親無限的牽掛,瞬間化為無盡的哀痛。當他得知母親為了完成對自己的承諾,將父親的遺體從山東運回家鄉(xiāng)存放58天,并編織一個個謊言,就是為了讓自己順利完成受閱任務時,這位堅毅的軍人再也忍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和母親抱頭痛哭……
①請你從上面兩則材料中提煉出一個共同的主題。(4~6個字)(1分)
?、谟腥藬M寫了兩則上聯(lián)來表達對白芳禮、袁亞萍的敬意,請任選一則上聯(lián),結合另一則材料內(nèi)容,擬寫出下聯(lián)。(2分)
A.上聯(lián):35萬義款白芳禮蹬三輪奉獻愛心
下聯(lián):
B.上聯(lián):編謊言58天以無私詮釋普通人大愛
下聯(lián):
(2)本學期我們學習了《長城》專題,知道了長城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修筑了,明代
也曾大規(guī)模修建過長城。根據(jù)你的積累,回答問題。(4分)
?、?明長城東起 ,西至 。(1分)
?、?請寫出與長城有關的一個人物或傳說、一句俗語或詩句。(1分)
人物或傳說:
俗語或詩句:
③ 請你用一個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長城。(2分)
第二部分(共45分)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4分)
春 望
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本詩首聯(lián)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___”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凄然。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情景交融。(1分)
8.請對本詩尾聯(lián)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1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闭Z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币驊Q絕良久。月余亦卒。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王子猷、子敬俱病篤: ; 。
(2)子敬素好琴: 。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
(2)便徑入坐靈床上。
11.此篇文章描寫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寫了他“慟絕良久”,這是不是矛盾?請作分析。(4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8分)
尋找媽媽的尋人啟事
孫道榮
?、僮魑恼n。老師教完了應用文寫作后,當堂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題目:假設自己的媽媽丟了,請每個人寫一則尋人啟事。老師還給每個同學發(fā)了一份尋人啟事樣本,大家可以照葫蘆畫瓢,但是,里面的內(nèi)容必須根據(jù)自己母親的真實情況撰寫。
?、谕瑢W們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的媽媽丟了,寫一則尋人啟事?面對著尋人啟事樣本,同學們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垡娡瑢W們都沒什么動靜,老師說,這樣吧,我再講一遍尋人啟事的要點,大家一邊聽,一邊寫。首先,寫下丟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頭在紙上寫了自己媽媽的名字。
?、堇蠋熣f,性別。
⑥女。大家刷刷寫下。
⑦丟失人年齡。老師的話音剛落,班級里就炸開了鍋。有人說,我媽好像42歲了吧。有人說,我媽媽從來沒告訴過我她多大啊。有人說,我今年14歲,我媽媽該有38歲了吧。幾十個同學,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地說出自己母親的年齡。
?、嗬蠋煋u搖頭,年齡先空著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請寫出丟失人的體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對自己的母親很了解。老師打斷了大家的話,同學們說的也許是你母親的特點,但是,現(xiàn)在請大家寫的是母親的體貌特征,比如臉上有顆痣,手背上面有道傷疤,腰桿兒有點彎曲什么的。
⑩同學們停止了議論,歪著腦袋,努力回想著媽媽的形象。每天都見到的媽媽,到底有些什么體貌特征呢?臉上有沒有長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來在哪兒了。媽媽干活時,經(jīng)常會受傷,可是,哪兒留下過傷疤,倒真的沒注意過。媽媽的腰桿兒這幾年確實有點彎曲了,總是直不起來,可能是太累了的緣故吧??墒?,好像每個人的母親都是這樣的啊,這也算是體貌特征嗎?
○11同學們勉強寫下了幾個特征,既像是自己媽媽的,又好像不太像。
○12老師說,請同學們再接著寫,今天,媽媽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媽媽真的丟了,那么,最后離開家時穿的衣服,將是很重要的辨認依據(jù)。
○13班里再次炸開了鍋。穿著干凈漂亮衣服的同學們,唧唧喳喳地議論開了。哪個同學早上新穿了一雙運動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歡的那個電影明星,喜歡穿什么樣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總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門,甚至將自己送到學校門口的媽媽,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什么樣式,卻真的沒有留意,從來也沒有留意過。
○14作文課徹底失敗了,一個簡單的尋人啟事,竟然沒有一個同學寫完整,寫準確。最后,老師面色凝重地對大家說,不是尋人啟事難寫,是大家對自己的母親,根本就不關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媽媽,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逃不過父母的眼睛。記住爸爸媽媽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用心,就足夠了。
○16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我們偏偏對精心呵護我們的父母視而不見:只看見了可口的飯菜,卻不見忙碌在廚房的背影;只欣喜于獲得的優(yōu)異成績,卻忘記了深夜伴讀的眼眸;只盼望著自己的成長,卻忽略了因操勞而佝僂的身影……要到何時,我們才能有一顆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記住父母的深情?讓我們學會關愛他人,先從關愛自己的父母開始。
(有刪改)
1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敘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
13.第⑨段開頭的“……”處省略了同學們七嘴八舌討論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上下文,補寫在下面。(4分)
14.體會第○13段中加點詞語在表達上的好處。(4分)
15.第○14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3分)
16.說說第○16段中畫波浪線句子的含義。(4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題。(12分)
談 孝
季羨林
?、傩ⅲ@個概念和行為,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國獨為突出。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就是一個宗法倫理色彩非常濃的社會,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
?、谥袊嗣褚幌蛞曅樽罡呙赖隆W炖锍Uf的、書上常講的“三綱五?!保质鞘裁础叭V六紀”,哪里也不缺少父子這一綱。具體地應該說“父慈子孝”是一個對等的關系。后來不知道是怎么一來,只強調(diào)“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變成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古書上說:“身體膚發(fā),受之父母?!币粋€人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許的了。
③歷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以孝治天下”。自己還裝模作樣,盡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并不缺少為了爭奪王位導致兒子殺死父親的記載,野史中這類記載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則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如果發(fā)生兒女殺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處兒女以極刑中的極刑。在中國流傳時間極長而又極廣的所謂“教孝”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臥冰、割股療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極濃的故事,產(chǎn)生了不良的影響。
?、艿侵腥A民族畢竟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經(jīng)被視為經(jīng)典的《孝經(jīng)•諫凈章》中,我們可以讀到下列的話:
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于父,臣不可以不諍于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⑤這話說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這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后者只能歸入愚孝一類,是不足取的。
?、薜搅私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孝呢?我們還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據(jù)我個人的觀察,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確實已經(jīng)淡化了。不贍養(yǎng)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們的事情,時有所聞。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消極因素。我們當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時候父母撫養(yǎng)子女,沒有這種撫養(yǎng),兒女是活不下來的。父母年老了,子女來贍養(yǎng),就不說是報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數(shù)子女不這樣做,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能負擔起這個任務來嗎?這對我們迫切要求的安定團結是極為不利的。這一點簡單的道理,希望當今為子女者三思。
(選自《讀書與做人》)
17.作者提倡“孝”,認為 “孝”的核心內(nèi)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為什么還流傳著一些如“王祥臥冰”這樣的愚孝故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中兩個“令”的意思分別是什么?這一段在論證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孝作為一種行為在中國獨為突出,原因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宗法倫理色彩濃厚。
B.在中國歷史上,對于孝的看法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到“三綱六紀”就是這個過程的體現(xiàn)。
C.孝的概念淡化是時代變革大潮帶來的必然結果,而子女贍養(yǎng)父母才是社會安定團結的積極因素。
D.關于行孝,作者的提議既符合客觀實際又切實可行,就是贍養(yǎng);同時作者并不認為所有的人都會是孝的身體力行者。
第三部分(共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初二學生李麗的爸爸媽媽在北京打工,李麗一直跟在父母身邊讀書。多年的打拼,李麗的父母有了一定的積蓄,他們看到近幾年黨的惠農(nóng)政策,決定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昨天李麗向記者表達了她的三個愿望:一是爸爸媽媽能創(chuàng)業(yè)成功;二是她自己能在家鄉(xiāng)盡快找到新朋友;三是將來考上北京的大學,繼續(xù)去北京學習、生活。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請以“心愿”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有真情實感;可以記敘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談感受與認識,抒寫感情,發(fā)表看法。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
1.(1)憩 駐(“憩”是“休息”的意思,不要寫成其他同音字?!榜v”是“停留”的意思,不要寫成“佇”。) (2)B(注意所填詞語要與“步調(diào)”“步伐”“步韻”“步態(tài)”相搭配。 (3)你能夠認真地看看快樂的蝴蝶,像它們那樣生活……(本句所在的段落由排比句組成,為了與上文連貫,應該改成與上文相同的句式。)
2.D[A.褒貶不當。成語一般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時,必須辨明感情色彩,否則就會誤用?!摆呏酊F”指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此詞為貶義詞,用于此處屬褒貶不當。B.不辨對象。有些成語有特定的形容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會造成運用錯誤。“青梅竹馬”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此詞只適用于形容男孩女孩之間的感情關系,不能用于男孩與男孩之間或女孩與女孩之間。C.不明詞義。成語的意思具有整體性,在使用時只截取成語中個別詞素的意義,就會導致成語意思與句子語義相悖?!拔牟患狱c”常被錯誤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其實它的真實含義是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
3.D(A.頓號應改為逗號。B.“《展望未來,共享繁榮》”其中的書名號應該改為引號。C.句中的問號都應該改為逗號。)
4.(1)烏蒙磅礴走泥丸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4)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本題所選的都是課內(nèi)的重點詩文名句。第(1)(2)題為記憶型默寫,第(3)(4)題為理解型默寫。有作者、作品題目的提示,難度不大,書寫正確是關鍵,應避免同音字、形近字誤寫。注意 “磅礴”“汗”“烽”等易錯字的書寫。]
5.(1)吳承恩 (2)沙和尚(或沙僧) 豬八戒 (3)示例:孫悟空學藝歸來,玉帝為了穩(wěn)住他,騙他上天庭當了個小官。孫悟空得知真相后,大鬧天宮,遭到如來佛祖的阻止。孫悟空和如來佛祖打賭輸了,因此被壓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解救。(說明白大體意思即可,語言力求簡潔。)
6.(1)①示例:愛的奉獻、博愛豐碑、平凡中見偉大。(寫出其中任意一個且符合字數(shù)要求即可。)②示例:A.58天煎熬袁亞萍編謊言深明大義 B.繞地球18圈用奇跡鑄成轱轆上豐碑(解答本題,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分析例句的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的特點,審清仿寫的要求;其次,要調(diào)動生活和學習積累,根據(jù)例句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第三,仿寫要做到以下幾點:①陳述對象要一致;②句式要相同;③修辭手法要相同;④過渡、銜接方式要相同。另外,還要顧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內(nèi)容層次的安排。)(2)①鴨綠江 嘉峪關(解答本題要看清題目要求中的“明長城”。)②示例:孟姜女哭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與長城相關,符合題目要求即可。)③示例:長城是我心中的彩虹。(描述時要抓住題目要求中的“比喻句”“長城”。)
7.破(本題是課內(nèi)古詩詞賞析,難度不大,由“首聯(lián)”“觸目驚心”的提示極易想到“破”字。)
8.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意近即可)(這首五言律詩,寫于安史之亂時期。當時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尾聯(lián)是指“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意思是說“白發(fā)愈搔愈稀,簪子簡直插不上了”。“白發(fā)”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發(fā)白了、疏了,從頭發(fā)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愁怨,使人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緒滿懷的白發(fā)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讀者眼前。)
9.(1)副詞,表范圍,都 (病)重 (2)一向,向來(在解釋時要注意結合語境。)
10.(1)王子猷問手下的人說:“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jīng)死了。”(2)子獻就一直走進去坐在靈床上。(翻譯時要注意翻譯出重點詞語“何以”“徑”等?!昂我浴奔础耙院巍?,為什么?!皬健?,直;一直。)
11.“了不悲”“都不哭”是強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結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心情了,悲痛噴涌而出,所以“慟絕良久”。故前后并不矛盾。(前面的“不悲”“不哭”其實是子猷悲痛郁積心中,無法發(fā)之于外的表現(xiàn),后面的“慟絕良久”是因睹琴思人,哀傷過度。)
12.作文課上老師要求大家寫“尋找媽媽”的尋人啟事,但是由于同學們從來沒有關注過母親,作文課失敗了。(回答本題需要在原文中找線索,找答案。要在整體把握原文的基礎上,找出文中的關鍵信息,然后進行提取整合。本文記敘了一堂作文課上老師讓學生寫一則尋人啟事一事。概括事件時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事件的結果這些主要要素。)
13.示例:“我媽媽特別愛嘮叨……”“我媽媽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還要做飯,搞衛(wèi)生……”“我媽媽總是要管我,連電視都不讓我看,說我浪費時間……”“我媽媽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給我……”(回答本題要通讀全文,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基礎上才能回答準確。要注意后面“似乎對自己的母親很了解”這句話,它提示我們要寫同學們眼中的母親的形象。回答時聯(lián)系上下文,用敘述的語言寫出“七嘴八舌”討論的內(nèi)容即可。)
14.“干凈漂亮”從側面反映了母親對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襯出孩子們對母親的忽視?!皬膩硪矝]有”寫出了孩子們潛意識里認為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是理所應當?shù)?,而自己不需要關注母親,與上面對同學和明星穿戴的關注作對比,突出了孩子們對母親的忽視。(回答詞語在句子中的表達效果,要注意結合文章的主旨和寫作目的。首先要理解“干凈漂亮”與母親之間的聯(lián)系,它寫出了母親對兒女的辛勤付出;“從來也沒有”則體現(xiàn)了孩子對母親漠不關心的程度。)
15.過渡(承上啟下)。收束前文的敘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議論、抒情部分。(在記敘文中常用過渡句來轉換不同的表達方式。通過閱讀文章可知,畫線句是前文記敘和后文議論抒情之間的過渡句。)
16.委婉地批評了孩子們對父母的忽視,殷切呼喚我們要懷著一顆關愛父母的心,從現(xiàn)在開始,及時回報父母。(解答本題要理解本文的主旨,在記敘文或散文閱讀中那些議論抒情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通過分析可知,畫波浪線的句子是文章的主旨句。聯(lián)系其上下文可知,作者是在譴責當今的孩子不關心自己的父母,并發(fā)出了首先要學會關心父母的號召。答對基本意思即可。)
17.父慈子孝。(或父母與孩子是對等關系。)(在中國歷史上,對孝的看法經(jīng)歷了從“父慈子孝”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過程,作者經(jīng)過一系列的論述,在第⑤段指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句話”“只能歸入愚孝一類”,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作者認為的“孝”應是最初的“父慈子孝”而非偏指一方的愚孝。)
18.皇帝用愚孝治天下,是愚孝的根源。(或皇帝的“以孝治天下”是一種愚民政策。)(古代皇帝提倡“以孝治天下”,所謂“以孝治天下”對皇帝和老百姓來說標準是不一樣的,天子,“為了爭奪王位導致兒子殺死父親”情有可原,但如果老百姓“發(fā)生兒女殺父母的事”“則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所以像“王祥臥冰”這樣的愚孝故事是古代帝王的一種政治手段,是為了安撫民心,愚化百姓。)
19.美好(好);命令 運用對比論證,把合情合理的孝與愚孝進行對比,順理成章地得出自己反對愚孝的結論。(“令”的義項有:①命令(動詞),如令各校切實執(zhí)行;②命令(名詞), 如指令;③使,如令人興奮;④時節(jié),如時令;⑤美好,如令名遠播;⑥敬辭,如令堂等;⑦小令(多用于詞調(diào)、曲調(diào)名),如叨叨令。本題,結合上下句語意推斷即可。文章第④段從正面論證了什么是孝,與上文第③段的愚孝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從而自然地引出作者的觀點。答題時可以從對比論證及其作用的角度來總結答案。)
20.D(作答做此題可用排除法。A項,因果顛倒,錯誤;B項,先后順序顛倒,應該是先“三綱六紀”后“天下無不是的父母”;C項,“孝的概念淡化”不是“時代變革大潮帶來的必然結果”,而是在時代變革中,我們淡化了“孝的概念”。故選D項。)
21.思路點撥:本題給出的材料有現(xiàn)實意義,又極富時效性。展示了農(nóng)民工在黨的惠農(nóng)政策的指引鼓舞下,決定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現(xiàn)實。重點審視李麗的三個愿望,我們不難感受到她的真切心聲。同學們一定不要受到材料的局限,而應從材料中提取寫作的核心,寫出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心愿”——屬于你的、不同于別人的真切愿望。如果寫成記敘文,就應豐富內(nèi)容,強化自己的發(fā)散思維,感悟生活。你的“心愿”要有價值,有意義,有遠見,當然不能是狹隘的物質(zhì)享受或是一己之利。通過對場景、心理的描寫來折射出時代的變化,反映出時代的脈動,并在感人的細節(jié)、精彩的場面等細小的方面下功夫。因為任何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無不是記敘具體,描寫生動,特別是靠細節(jié)描寫見長的;議論文則在觀點鮮明正確的前提下,用充分、翔實的論據(jù)來征服讀者。
例文:
我的掌聲在哪里
我沒有漂亮的面龐,沒有令人稱羨的身材,沒有絢麗的舞步,沒有動人的歌喉,我只有一張普通甚至有點丑陋的臉,一米六的矮個子。在同學們的眼中,我?guī)缀鯖]有任何優(yōu)點,沒有任何可以讓我驕傲的資本。
我默默無聞,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喝彩,似乎已經(jīng)在這個班集體中消失,似乎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曾經(jīng)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認可,多么希望聽到你們給我的掌聲,但是沒有,一丁點兒都沒有。還記得那次元旦晚會,當主持人報出我的學號時,幾乎所有人都不記得這個數(shù)字的代指人——是的,我被抽中進行才藝表演。
事實上,我期待這一刻很久了,我也準備了很久,我期待能為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班集體獻上一次完美的演出,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喝彩啊!為了這一刻,清晨我朗讀著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晚上我朗讀著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是多么期望那種出口成章的效果。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拿著揉得發(fā)皺的稿紙,準備為大家朗誦的那一刻,我的心都仿佛要跳出來了。我難以壓抑激動的心情,以至于幾乎看不清稿紙上究竟寫著什么。我用我有生以來最抒情的聲音,用最柔美的節(jié)奏朗誦完了這首詩。
當我讀完最后一個字時,我期待著場下雷鳴般的掌聲??墒牵稽c兒聲響都沒有,我聽到的不是你們的喝彩,我看到的不是你們鼓勵的目光,而是你們鄙夷的眼神。我靜靜地待在那里,等待你們轟我下臺。真的,確實沒有一個人為我鼓掌過,甚至連鼓掌的趨勢都沒有。在這樣一個群英薈萃的地方,我真不知道我的掌聲在哪里。
給我一點喝彩吧!其實我也有不少優(yōu)點:我的字寫得好,我的畫畫得好,可是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出黑板報時也沒有人叫過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并不怨你們看到我的缺點,但請你們看看我的另一面,請給我一點喝彩吧!
【點評】本文緊扣話題“心愿”,情真,意真。“我”要的并不多,只是善意的掌聲和一點點喝彩而已。聽了作者真情的訴說,讀者的心頭平添了一絲壓抑和惆悵。這是作者的心愿,也是每個人的渴望。
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但為什么又很吝嗇自己的掌聲、喝彩和鼓勵的眼神呢?作文要寫真事、抒真情,本文的作者做到了。全文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新奇的構思,只是抑制不住激動把自己想傾吐的心聲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了。
傾吐心聲,使得全文語言流暢如明麗的小溪,處處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說真話,抒真情,是每位同學應該借鑒的寫作方法。
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