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段位賽對陣規(guī)則
圍棋段位賽對陣規(guī)則是怎么樣的
圍棋就像是一場戰(zhàn)爭,棋盤是戰(zhàn)場,也是戰(zhàn)略目標。黑白雙方在棋盤上布局,戰(zhàn)斗,妥協(xié),逐步劃分各自的“地盤”,因而是圍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圍棋段位賽對陣規(guī)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圍棋段位賽對陣規(guī)則
圍棋,棋盤橫縱各19條線,一共361個交叉點。黑白兩種棋子,交替行棋,黑棋先走,落子在交叉點上。
棋子走在棋盤之上,直線連接的第1個交叉點,是它的“氣”,如圖黑子1,2,3,4的位置就是它的氣。
如果棋子在棋盤上的氣都被對方占據(jù)了,它就會死掉,被對手從棋盤上拿走。
所以當“氣”出現(xiàn)危機的時候,要及時躲避危險。
高手下棋很少有開始就貼著氣走的,一般棋子都隔著一定距離。就像兩個人比武,直接撲上來可能被對手一腳就踢倒了,高手對陣都是有套路和招式的,遠遠地尋覓對手的破綻。
黑白雙方在棋盤上互相試探,攻守,劃分勢力范圍,最終把361個交叉點的棋盤瓜分殆盡,于是一局棋就結束了。
三線是圍棋中很重要的位置,這里可以形成棋子的根據(jù)地。布局就是大家把棋盤邊角,靠近三線的位置占據(jù),形成自己的勢力范圍。在劃分的過程中可能有一方會圍得廣一些,此時對方就可能把棋子打入進來。
上圖黑棋右下三子形成一定的呼應,有圍空的可能,白棋一子走進黑棋陣型,破壞黑棋圍空的目的,是為破空。之后黑棋可以繼續(xù)在右下走子,限制白子的生存范圍,是為攻擊;白棋則想辦法往中央更寬廣的地方前進,或者在右下角尋找根據(jù)地,是為防守。
以上就是圍棋最基本的四種行棋邏輯,第一是圍空,第二是破空,第三是攻擊,第四是防守。
圍棋基本下法
1.對局雙方各執(zhí)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盤上的空格非禁著點的交叉點上。
3.棋子下定后,不得再向其他位置移動。
4.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而使用虛著。
古代圍棋規(guī)則
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則無法判斷勝負(除了中盤勝),只不過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計入譜中,這和古人對棋的概念有關。古代黑棋不貼目。
1.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對局時先在棋盤角上四顆星的位置分別擺上4個子,黑白各兩個,類似的對角星布局。
2.還棋頭。這是古代特有的規(guī)則,即你每分斷對方一塊棋,最后計算勝負時對方就要貼給你一個子,因此對方被你分斷的越多,你獲利越大。
3.古代圍棋的下法分為敵手棋、饒子棋、先兩棋。位尊的,水平相當?shù)?敵手棋),一般執(zhí)白先下;水平高的與水平低的下(饒子棋),高手執(zhí)白,水平低者執(zhí)黑先下。古人計算勝負的規(guī)則和的中國規(guī)則是一樣的,子目皆空,即棋盤上的活子,目就是圍住的空點?!翱铡痹谶@里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總指圍的地盤,不單單表示圍住的空點。
如何玩圍棋
1) 圍棋是對奕雙方以自己的棋子,在棋盤上互爭領地的游戲。終局(對奕雙方皆放棄下子)時占地多者獲勝。
2) 棋子需下在線與線的交叉點。
3) 行棋:雙方先決定誰執(zhí)黑子、誰執(zhí)白子;執(zhí)黑子一方先下(讓子棋除外),然后換執(zhí)白子一方下,每次下一子,輪流交互地下至終局。棋子下定后不許再移動位置。
如何取走棋子
在圍棋對局中,棋子在棋盤上是依賴“氣”生存的,若想學會如何吃子就必須了解“氣”?!皻狻笔菄寤拘g語之一?!俺宰印弊鳛閲逍g語也可稱為“提子”。
在實戰(zhàn)對局中,一方將另一方的一個或多個旗子緊緊包圍,使其所有的氣數(shù)被全部堵住(即其所有緊緊相鄰的交叉點全部被占有),隨后將無氣的棋子從棋盤上拿掉,就叫“吃子”。
沒有“氣”的棋子是沒有生命力的,也不允許在棋盤上存在,一旦棋盤上的棋子處于無氣狀態(tài),即可提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