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書法課教學方法
中小學書法課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書法在各大學校的課程里面似乎沒有怎么受到重視,中學生的書法教學應不應該出教程呢,具體要如何教學生,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淺談中學書法課程教學
一、以學生興趣為突破點,順勢導入教學內(nèi)容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好感,能成功地聚攏學生的目光,抓住他們的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書法練習活動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明確教學內(nèi)容導入的目的。教師在深入解讀教材中把握住教學內(nèi)容中蘊含哪些知識點,也要摸清班上學生的心理特征,搜集圖片、音頻或視頻資料,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nèi)進入書法學習狀態(tài),為掌握書法知識與技能做好鋪墊。二是要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在瞬間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好的導入方法不勝枚舉,如音樂導入、謎語導入、懸念導入等,只要能吸引學生注意即可。三是適當借助音樂導入課程教學。音樂與書法之間具有一定的相融性,當舒緩輕柔的古典音樂在學生耳畔響起,可以使他們浮躁的心變得寧靜,使他們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練習。
例如,在練習筆劃時,可以一邊為學生播放《漁舟唱晚》,一邊在大屏幕上播放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學生在音樂與書法的雙重熏陶下,會產(chǎn)生躍躍欲試之感,達到怡情、練筆的效果。
二、堅持老師精講、演示和學生多練相結合所謂精講,就是盡量縮短講授時間,使學生掌握書法練習的正確坐姿、執(zhí)筆方法、書寫技巧,提高講的效率。這就向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選擇一些代表性強的字,在講的過程中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關鍵點,也要強調(diào)學生經(jīng)常忽略的細節(jié)問題,不能只向?qū)W生講一些枯燥、乏味、空洞的理論知識,要以讓學生聽懂為宗旨。為了給學生留下直觀、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看清楚筆鋒走向、運筆方法,掌握起筆、收筆的方法,了解每一種筆畫的具體特征。書法是一門視覺性藝術,以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既可以讓學生直觀、高效地掌握書法技巧,也能讓學生進一步為書法的獨特魅力所折服。
在課堂上,教師也要為學生預留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體會運筆快慢、肩架結構,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也要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給予一定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書法練習的信心。
三、注重書法課堂匯中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
在正式進行書法教學之前,教師要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或是從網(wǎng)絡中獲取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將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的書法知識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書法學習的樂趣,為他們的理解與記憶提供輔助。同時,也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將書法課延伸到課外,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將優(yōu)秀作品推送到學生面前,使學生受到熏陶與感染。同時,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述一些書法家勤奮練習的小故事,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受到啟發(fā)。
例如,可以講述王羲之的故事:一次,王羲之已經(jīng)練了一上午的字了,早已過了吃午飯的時間,書童見他還沒有走出書房,就把飯菜端到他的身旁。過了一會兒,母親來看他,發(fā)現(xiàn)他的目光正停留在一幅書法作品上,嘴里在吃蘸了墨汁的饅頭,自言自語:“這蒜泥真香!”正因為這種專注、執(zhí)著,王羲之成為我國最有名的書法家。從這些小故事中,學生會受到感染,也會向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努力練習書法,為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礎。
四、注重校內(nèi)外課程素材和教育資源的整合
課程素材和教育資源是確保中小學書法課有序開展,教學方法得以創(chuàng)新的重要保障。因此,應注重對校內(nèi)外課程素材和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具體如下:一是整合校內(nèi)書法課程資源。整合書法課程資源是從學校生活中挖掘出各種有利于書法教學的信息及資源,為構建書法校本課程做好準備。書法教師理應承擔起主要責任,因為他們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等是校本課程資源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對書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起到了關鍵性影響作用。同時,也要通過學科整合、開展相關活動等,提高書法校本課程的教學效率,如,組織書法競賽活動,欣賞優(yōu)秀學生作品等,這些都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整合校外書法課程素材。在選擇校外書法校本課程資源時,也要與書法課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日常生活相匹配,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梢越M織學生到當?shù)貢▍f(xié)會參觀,請優(yōu)秀書法家為學生講解書法技巧,欣賞與書法相關的電視節(jié)目,收藏書法作品等,使校本課程資源得到擴充。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可以安排學生到社區(qū)內(nèi)調(diào)查書法文化資源,與同學和家長一起了解書法的發(fā)展史,讓更多的孩子愛上書法。
五、結語
自古至今,我國書法領域人才輩出,所有書法家的成功之路都充滿了荊棘,創(chuàng)新精神、對藝術的追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就是筆耕不輟,只有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就揮毫潑墨。中小學階段是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因此,中小學應立足學生的興趣點,合理地對書法課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形成對書法課的濃厚興趣,并借此可以促進學生個體修養(yǎng)的提升。
淺談在小學階段開設書法課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文化學習基礎就在于漢字學習,而書法是對學習漢字提出的要求。從小學階段就開展書法課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升,同時還是傳承中華文化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就當前教學工作而言,部分小學并未意識到書法課程開展的重要性,沒有或者較少開設該課程。即使將書法課程納入了教學體系當中,也不具備科學的教學模式,導致書法課教學在小學階段舉步維艱。
一、在小學階段開展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書法課程開設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教學要求,對于實現(xiàn)小學教育目標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具體分析書法教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必要性可將其概括為以下幾點。其一,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書法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中國悠久的文化藝術,傳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能輔助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開展,即學生在學習書法時能更好地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加深對祖國的感情。其二,書法教育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身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階段書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臨摹優(yōu)秀書法作品時,獲得視覺美感享受與精神享受。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認識到書法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讓學生在這過程中逐漸得到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三,書法教育還能幫助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書法練習過程中,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模仿,還需要學生在書寫過程中積極調(diào)動思維與想象能力,注重觀察、記憶與分析,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書寫,讓學生養(yǎng)成腳踏實地、認真觀察與學習的良好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階段開設書法課的基本原則與方式
(一)開設書法課的基本原則分析
小學階段在開設書法課時,不能為了應對素質(zhì)教育工作要求而盲目地進行課程開設和教學計劃安排,導致教學效果難以滿足課程開設的要求。具體來說,為保證教學效果的最終達成,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盡可能地遵循以下幾點基本原則。
首先,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學習往往更加遵循好奇心的指引。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采用童趣化的方式展開,即避免一味地照搬教材上的專業(yè)書法術語,而應當將其轉化成童趣化的語言與動作,調(diào)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其次,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弱,若直接將較為復雜的書法知識傳授給學生,則可能會造成學生難以切實掌握相關知識,還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信心。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時應當盡可能地簡化知識,將復雜的書法知識進行拆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與練習難度。此外,教師還應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激勵,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更好更深入地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示范指導,組織書法評優(yōu)活動,盡可能地用表揚代替指責與批評。
(二)書法課教學方式分析
1.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好字的意識
小學生可能在學習書法課程時難以明確書法課程對于自身發(fā)展的意義,造成學習懈怠,難以掌握所教授的知識,更不要談自主學習練字了。所以,學校在開設這一課程時應當首先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好字的意識,重視書法課程。首先,教師需要說明書法練習與學生自身發(fā)展之間存在的緊密聯(lián)系,并將高年級學生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積極性與學習動力。其次,教師還應當盡可能地賦予書法教學以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對漢字本身進行拆解,挖掘漢字中的趣味,以此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就“宴會”的宴字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將這一字拆分成“宀”“日”以及“女”,然后講述“古代所舉行的宴會就是在一座屋子里,屋頂懸掛著燈,而婦女跪在地上伺候客人吃飯”這樣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抓住教學側重點
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課程中,教師并不能直接將過于深奧的知識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掌握,其應當更具小學生的特點抓住該階段的教學重點進行教學。首先,教師應當注重書法寫作姿勢指導,這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更加復雜的書法知識奠定基礎,同時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避免近視。為做到這一點,教師可編寫書法姿勢歌“胸離課桌一小拳,眼離本子一尺遠,手握筆尖一寸高”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寫字。其次,教師還應當注重運筆手法教學,即讓學生掌握運筆的技巧,保證所寫的字遒勁有力,重點就寫字時的“橫、豎、撇、捺、點、折”等常見寫字運筆手法進行教學。另外,教師還應當教會學生進行字體結構的分析與解體,讓學生遵循字體的結構變化進行漢字書寫。常見的字體結構包括“左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多種結構,在書寫時需要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標準書寫,保證所寫之字具有方正之美、穩(wěn)定之美。此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掌握書寫規(guī)律,快速提升自身的書法能力。就書寫中常見的“空口”與“實口”的寫法為例,學生在進行空口書寫時,字末筆橫畫可適當延長,而實口則需要將末筆豎畫延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