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能與孩子過早分離
今天,孩子爸爸問我,如果有機會的話,咱把孩子送去外校寄宿行嗎?我很堅決的拒絕了。我不會讓我的孩子過早地與父母分離,因為我永遠記得我阿姨臨死前講過的她的童年經歷。
1、孩子過早離開父母,會對其心靈造成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
幼兒期的孩子是最需要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家庭溫暖的,這時候如果和他們分離的話,只會讓他們產生焦慮。有的甚至會產生心理扭曲,哪怕父母是去工作,他也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對于孩子來說,在任何一個沒有父母的地方,他感受到的都是孤獨。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沒有親情的滋養(yǎng),不能和父母溝通、交流,得不到愛的呵護,這樣的孩子就算學會了自立自強又怎樣,他不懂得怎樣愛別人啊。
2、爺爺奶奶的愛不能替代爸爸媽媽的愛
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工作忙,會把孩子送給老人照顧,自己只在周末或休息時來看看孩子而已,而老人也很樂于接受這樣的托付,反正退休以后呆在家也沒什么事,多個孩子也能讓自己不那么孤單。
雖然老人有可能比父母更疼愛孩子,但父母的愛是誰的愛也無法替代的。
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爸爸媽媽的愛,那他的內心就永遠有一份缺失。這份缺失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越來越被放大,使得孩子很自卑,超沒安全感,總覺得自己會被人拋棄,渴望有人關心和照顧自己,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在情感上受到傷害。
3、親密關系是無法補償的
很多小時候和父母分離,長大后又被接回父母身邊的孩子,即使父母知道虧欠孩子多,想法設法的給予補償,但和孩子之間還是會有一道心墻隔在那里。而孩子呢,待在家里會覺得自己就是個外人,不愿意與爸爸媽媽交流,慢慢的,孩子很可能就把自己的心封閉了起來。
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也就那么幾年,而恰恰就是這短短幾年,是孩子和父母建立親密關系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無論父母怎么補償,在孩子心中,這份愛都是有缺失的。
如何補償孩子,讓孩子真正走出來,內心得到滿足的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愧疚,而是用心的陪伴和貼心的呵護。
孩子的童年就這么一次,且不可復制,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吧!在孩子出現問題后,不要光顧著指責和抱怨,用心去弄清楚問題背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懂得適時的審視和反省自己,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陪伴在他身邊。
愛,就是為了在一起!
版權說明: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