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煮茶的文章
煮茶與泡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品茶方式,對茶的標準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覺到每一泡口感的變化,而煮茶則追求口感穩(wěn)定。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人煮茶論道的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1】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對于喝茶者來說,茶葉本身并無好壞,價格貴賤在于茶葉產量多少而已。
喝茶講究應為三點,新茶甘泉茶器為一點,環(huán)境氛圍為二點,品味相近,氣味相投為三點。
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則不是品茶而為施茶。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2】
煮茶與泡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品茶方式,對茶的標準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覺到每一泡口感的變化,而煮茶則追求口感穩(wěn)定。如果說泡茶豐富變化的口感令人回味,那么煮茶始終如一的口感魅力何在呢?
答案是:豐富變化的體感,講到這里,資深茶人可能立刻會想到盧仝的七碗茶詩,難怪一直在寫身體的感受而不是口感的變化。
煮,是一次過程,也是一個等待。等待著變化,等待著驚喜……
投茶入水,隨著溫度提升,看熱氣一點點彌漫,茶香漸漸氤氳,聽壺里“咕咕”的冒著泡,茶香了四周。
小口啜飲著茶湯,看著裊裊的湯氳翻騰,體會著由內而外遍及全身的通透感,當是一大樂趣。
1、煮茶法
所謂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
大體說,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后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
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
繼續(xù)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涌,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古人煮茶
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在唐宋,正如同她的政治和經濟一樣。唐宋時期我們的先人喝茶都是煮著喝的,現代人所熟知的沖泡法是在元朝以后形成的。
煮茶在古代分為:宮廷煮茶、禪茶、雅士煮茶和平民煮茶。把茶放在鍋里直接煮就是平民的作法,故稱之為平民煮茶。宮廷煮茶是程序最多也最為考究的。
個人認為,煮茶除了注重茶、器、水、火的融合統(tǒng)一,更要注重人的作用!茶、器、水、火如何相融合,其中就是人的作用,沒有人,它們也只是單獨的個體罷了!也只有通過人的作用,才能發(fā)現、提升他們的價值。
3、擇茶
煮茶時,多選擇老白茶之類,這些茶品茶性趨于寒涼。烹煮后,用來清熱下火再適合不過。
除了直接烹煮干茶,還可以燉煮茶品沖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讓沖泡時未能釋放的精華充分析出,如此方對得起老茶歷經的歲月。
4、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嚴格,若是茶湯過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長烹煮時間便可;若是茶湯過濃,適量加水煮開即可。
茶葉可直接投入壺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這樣更便于事畢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請盡量使用尺碼較大的型號,這樣茶葉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間,如此茶湯的湯感更佳。
5、時間
推薦20左右分鐘。烹煮后的茶湯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飲,同時爐具可保持小火加熱保溫。
若是茶湯過于濃郁,可于壺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如此調節(jié)至符合個人品飲習慣的濃度即可,自是別有一番樂趣。《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煮茶也是一樣,就拿做菜打個例子,再好的物料,如果廚師不行,那也是做不出好菜的。至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話題不在這里贅述。我這里要說的是相同的物料,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一定是有品級之分的。同樣,煮茶也一樣,同樣的茶,同樣的流程,茶師的級別不同、心態(tài)不同、體態(tài)不同,煮出來的茶也是不一樣。
擇日,跟家人朋友一起煮一壺茶吧!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3】
古人也像我們這樣喝茶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沖泡飲茶方法是從明代開始才確定的。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唐代以前的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歷史上有記載的吃茶鼻祖是上古時期的神農氏。
《神農本草》有云:“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里的荼,就是茶。
《衡州圖經》有云:“荼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
這里的荼陵,就是今天湖南的茶陵,此地以產茶聞名。
不過先秦時代的人民是拿茶當做一種休閑食品來吃的,他們會把茶葉直接放進嘴里嚼,以消除勞累之后的疲乏。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開始將茶樹枝條和芽葉一并放在水中燒煮,然后飲掉茶湯。
這就是粥茶法,所謂粥茶法,就是把茶葉像煮菜葉一樣煮成菜湯。
這種茶葉“菜湯”味道苦澀,由此被稱為“苦茶。”
《膳夫經手錄》有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
到了西漢時期,人民開始改良粥茶法。
他們會添加“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和茶葉一起熬煮,
用這些佐料和刺激性調味品的氣味,來掩蓋茶葉自身的苦澀,
但是這依然沒有脫離粥茶法的范疇。
到了晉代,人們開始把茶葉碾成粉末熬煮。
中國茶葉史上第一篇完整記載茶葉從種植到品飲的文章《荈賦》就誕生于晉代。
“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從此,飲茶之風慢慢進入上流社會。
到了唐代,用茶葉磨粉煮茶的“末茶法”已經盛行。
后來,“末茶法”又流傳到扶桑。
日本人對末茶法奉為至寶并發(fā)揚光大,稱為“抹茶”。
茶圣陸羽就生于唐代,他的《茶經》中有云:
“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
又說:“碧粉縹塵非末也”。
由此可知,此時的茶末雖然細,但是還沒到細碎如粉的狀態(tài)。
他還在《茶經》中記載了“煎茶法”,即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
等水微沸之后,就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
隨即用特制的竹筴攪動,等到茶沫滿溢之后,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
煎茶的過程中,可以依照個人口感加鹽來調味。
用煎茶法飲茶時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稱為“雋永”,
以后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別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此處所說的“風爐”是陸羽親自設計的一種茶具。
其狀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多為銅或鐵鑄造。
爐內為泥壁,爐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風,是以稱為“風爐”。
窗孔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氏茶”字樣,
只因“伊公”伊尹是公認的烹飪始祖,開發(fā)出用鼎做飯的方法,
而陸羽則認為在懂得生活方面,自己可以與伊尹并駕齊驅。
此外,唐朝的人們還開始將茶葉制成茶餅。
茶餅的制作方法相當復雜:
分為 “采”、“蒸”、“搗”、“拍”、 “焙”、 “穿”、 “封”七道工序。
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陽還沒升起,露水未干之時,
“采”下茶葉,放進專用的甑釜中“蒸”煮,
隨后,將蒸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
再把它“拍”制成團餅“焙”干,最后將茶餅“穿”起,“封”存。
唐朝拍制茶餅,必須使用相應的模具,稱為“規(guī)承”。
這其中,“規(guī)”為鐵制,形狀為圓型或方型 ,
“承”也稱“臺”,一般用石頭做成。
到了唐代后期,一種更加新穎的飲茶方法被發(fā)明了出來。
此法將茶末置于茶盞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
待水煮沸后,再持茶瓶注入茶盞中沖點,
此法被稱為“點茶法”。
此法最早見載于晚唐蘇廙的茶書《十六湯品》。
所謂《十六湯品》,是將茶的煮法分解為十六種,
將煮水的沸滾程度分為三種,注水的緩急又分為三種,
茶器種類的不同再分為五種,連煮水用的薪炭燃料也可分為五種,
由是共計十六湯品,且都是點茶之法。
點茶法格外重視點湯的技法,強調注水時水流的通暢,水量的適度,落水點的精準。
在點茶的過程中,還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擊拂,
以求生成濃郁而懸浮的泡沫,如細膩的積雪般覆蓋在茶面上,經久不散。
看來卡布奇諾也是受了我們點茶法的影響啊~
看過“古人煮茶的文章”的人還看了:
1.禪茶人生文章
2.茶道與人生文章
3.名家喝茶散文
4.有關茶的勵志文章
5.茶道悟人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