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是我國民間流傳很廣的教育片。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客觀性,班主任老師經(jīng)常利用晨會,班會教育我們,從小要培養(yǎng)孝敬長輩的好習慣,下面為大家提供一些有關于二十四孝的故事,歡迎查閱。
二十四孝故事1
卡通畫描寫的是亞男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雖然她是不幸的,但在不幸的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媽媽臨死前把她托福給了一個賣盒飯的老婆婆,這位老婆婆非常有愛心,并且很善良。婆婆含辛茹苦地的把她養(yǎng)大。為了亞男,婆婆除了賣盒飯,她心靈手巧,還會做風箏,把掙的錢供亞男讀書與生活。后來婆婆患腦瘤離開了人世。婆婆的親生女兒擔起了撫養(yǎng)亞男的重擔,她白天上班,晚上幫忙洗車賺錢,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甚至還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短片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了人世界愛的偉大!把起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甚是感人。
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重陽節(jié),我和幾個同學跟著老師社會實踐活動來的張渚敬老院,買了老人喜歡吃的水果看望老人,與老爺爺、奶奶一起交流,為他們打掃衛(wèi)生,梳頭,唱歌,跳舞……互相祝愿,可開心啦!這難道不是愛的表現(xiàn)嗎?
想著寫著,爸爸教我的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我耳邊縈繞。
看了我這篇觀后感,那以后就要多孝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 你們也要記住喔!
二十四孝故事2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备赣H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二十四孝故事3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二十四孝故事4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二十四孝故事5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碑斔麄兺诳訒r,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6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二十四孝故事7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二十四孝故事8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二十四孝故事9
二十四孝讀后感 姑姑送給我一本書。這本書很特別,它的名字叫《二十四孝》 。我馬上打開,看了起來。我 讀了第一篇《孝感天地》。
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國古代有一個圣賢的君主,他的名字叫舜。舜 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家里,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父親取了個后媽,后媽生了個弟弟 叫象。從此,舜的后媽和父親就不喜歡他了,并且虐待他。他父親還揚言要殺了他。但是, 當舜的父母親生病的時候,舜馬上回到父母身邊。盡力服侍父母,還處處讓著弟弟。 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大象跑來為他犁地,小鳥飛來為他播種。舜在河里捕魚,遇上了狂 風暴雨, 可是他卻一點也沒事。 舜孝順父母的事, 感動了首領堯。堯就把己的女兒嫁給了舜, 并且還把己的王位讓給了舜。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舜感動了。我要向他學習, 在家做一個孝順父母長輩的好孩子、 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和同學要互相幫助團結(jié)友愛。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姑姑說:百善孝為先。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子孫,《二十四孝》是兒時必讀的書。
二十四孝故事10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
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對母極孝。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彀褍鹤颖С觯诳右?。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jié)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半S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新版二十四孝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