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歷史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研究歷史教學的原理和方法,是分科教學法之一。中國教育史上,講授歷史有很老的傳統(tǒng),孔丘作《春秋》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歷史教育他的弟子,借以形成他所要求的做人的規(guī)范。但真正研究歷史教學法,是從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校開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歷史教學法才被廣泛地研究。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常見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種類
其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歷史認識的過程。這些研究性學習問題從哪里生成呢?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導讀框、課文、插圖、小資料、地圖、名人名言等;第二,課外的歷史材料。如音像、實物、口述史、文字資料等;第三,社會生活。如日常生活、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等。提出問題之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然后再引導學生用心思考、踴躍發(fā)言。問題的解決,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對具體歷史現(xiàn)象的認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用具體的歷史事實來印證歷史結論,甚至修正歷史結論,從而樹立起科學的歷史觀。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理解“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闹螌W精神。
其二,注重歷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學習歷史不僅僅能夠使人明智,還能夠提高人們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決定力。歷史教育應當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應僅僅是講講故事或說說笑話而已。我們歷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啟迪民智,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讓下一代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為更好的實現(xiàn)以上目標,歷史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邏輯性,即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讓學生把握各個歷史事件內在的邏輯關系,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在此前提下,我們再盡可能地讓學生明白歷史的多樣性及其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條件。其次,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歷史原始錄像、經(jīng)典的歷史圖片、電影剪輯或其他文字資料,構成視聽沖擊,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走近歷史情境,進行情感體驗。隨著多媒體技術、通訊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將在教育中廣泛地得到運用。這即所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再次,根據(jù)每一課的實際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直觀教具演示法、綱要圖示法、講讀法和發(fā)現(xiàn)教學法等。
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
1.導入“華而不實”,學生情緒調動不在點上
從高中歷史教學內容來看,教材中的知識都是過去完成時態(tài),構建與史實相似的歷史情景能夠有效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思維虛構出盡可能完整的歷史。不過有些教師為了調動課堂氣氛,搞了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不但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反而讓學生感覺歷史和自己的生活很遙遠,覺得沒什么探究的價值,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
2.提問“勞而無功”,學生的思維開放度不夠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灌輸式教學顯然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為此問題教學法應運而生,教學任務被隱藏于一個個問題之中,學生的智能情在解決教師預設的一個個問題中得到發(fā)展與提升??墒遣捎脝栴}教學法進行教學,如果問題的設置與提問方式不科學,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浮于表面,提問“勞而無功”,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幾個:
(1)提問方式不符合記憶規(guī)律,例如提出“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發(fā)的?”這樣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必須是要記住才行。對于記錯了的學生,也無法將正確答案與某一個時間點聯(lián)系起來。如果換一種問法:“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現(xiàn)在請你算一算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發(fā)的?”兩種問法相比,前者孤立,學生難以記住,而后一種問法拉近了學生與歷史時刻的距離,下次遇到這個問題,只要想起老師講這個問題是哪一年就可以了。而高中時間就那么短,遷移容易,記憶深刻。
(2)提問過于顯性,沒有調動學生進行深層次思維。例如提問:“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如何?”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教材中可以直接找到,學生不需要進行深層次思考。同時也容易讓學生形成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只要記住教材就可以了。這樣,理解教材的深度不夠,更談不上生成新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