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升初擇校誤區(qū)有哪些
爸爸媽媽們是不是了解了很多政策,但是苦于沒有辦法把這些政策更好的應(yīng)用到去選擇學校等方面。那么在小升初過程中,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從哪個角度來選合適的學校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把政策分類總結(jié),保證大家一看就會哦!
相信20屆小升初家長比較關(guān)心小升初的升學政策、學校政策等,然而選擇一所適合孩子的初中學校,是很多小升初家長的目標。但是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qū):
先公后民
你以為先公辦學校報名派位,手里拿到一個學位之后再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商量一下要不要去民辦學校。然后再選幾個喜歡的民校,填填報名表,面面試,有了學校的雙重保障,安全感蹭蹭蹭上去。那你就錯了!
事實上公辦學校怕流失好的生源往往給不了太多考慮時間很快就會出結(jié)果要注冊,而之后再放棄民辦學校學位以為可以回到原來的派位學校,很可惜這個時候你可能只能等著被“統(tǒng)籌安排”了。
另外民辦學校也不安分,通常在三四月,甚至更早就已經(jīng)開始悄悄地招生了,等到你在官方的民辦學校報名時間報名時,黃花菜都涼了!
學校成績意味著一切
你以為小孩在校成績好,各科老師贊不絕口就等于能上一所好的初中,然后再去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事實是很多公辦初中學校都是地段口直升、參加電腦派位純屬碰運氣。
那就去民校?民辦學校自主選拔涉及到奧妙的數(shù)學,學校基本不會講解這方面的知識。即使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好,也不一定能考得好。
不能考試只能面試
你以為民辦學校不能考試,這樣可以減輕學生課業(yè)壓力,可以更多去考察孩子的素質(zhì)發(fā)展。
事實是有的面試已經(jīng)變成了面對面考試了,就是我看著你,你看著卷子。何況還有一堆民校為了小升初招生會特地組織一些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說實話,讓學校放棄考察孩子的成績,這也是挺不可思議的。
所以,學校一定會想方設(shè)法用迎合政策規(guī)定的各種方式去考察的,所以只想讓孩子靜靜的當一個美女/男子是不可能的,成績也得上來的。
拼爹看命,成績無用
你以為公辦學校全面實行免試入學,如果我只是想乖乖入讀公辦學校,不去折騰民辦學校,孩子可以完全“快樂”地把童年玩過去,到中學再好好學習吧。
事實是,還是有部分公辦學校是有指標招生的名額的,也就是說你想抓住這個機會的話,你的成績還是要非常好,比如公辦外國語學校都會看重你的五下六上的成績,學校也是擇優(yōu)推薦指標名額,既然最終小升初沒有考試,那就只好看你前面的考試咯。
其次,小學啥都沒學好,基礎(chǔ)沒扎好,中學還想能好好學?然而我看到的是,小學學得好的中學約有60%以后也學得還可以;但是小學就已經(jīng)學得不好的,以后90%就是學不好了;你覺得你能當那60%還是10%?
擇校從眾,非名校不讀
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一定有其特殊之處,但非名校不讀卻失之偏頗。
在選擇學校時,建議家長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而不能隨大流。我們知道,再好的學校也會有孩子相對后進,再弱的學校也會有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同等分數(shù)的學生進入同一個學校,甚至同一個班,三年后的畢業(yè)成績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的。
教育是三位一體的工程,家長、孩子和學校如果氣場不一致,(www.XsC.cn)就會影響最終的育人效果。因此,在選擇學校時,建議家長綜合考慮孩子的各方面因素,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學校,選擇一個能關(guān)注到你孩子,能為你孩子感受成功提供多種平臺的學校。
另外,還有一點是進入名校的壓力,這個是難以想象的,所謂的名校必然是各路學霸的集中地。但其中的壓力,也只有身處其中的孩子自己能體會了。學習進度快,學習難度深,學習競爭激烈......
孩子的意見不重要
在小升初時,不少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表示不愿意送到寄宿制學校讀書,離家很遠還沒有之前熟悉的小學同學,同時面對學霸如云的私校心理覺得不會太適應(yīng),偏向于在家片區(qū)內(nèi)的學校就讀。
而父母認為孩子太小不懂,為了前途也一定要孩子努力拼進私校,這種時候如何取舍。
在選擇學校時,加強溝通交流是最重要的手段。既不要完全由家長說了算,也不要完全按孩子的選擇辦,家長和孩子應(yīng)站在相對平等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也可能一起到目標學校進行考察,通過考察再進行選擇。
這樣做,不僅增加了選擇的科學性,更重要的是在選擇中,家長還可擇機對對孩子進行選擇方法和責任擔當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成長。
進入好初中就萬事大吉
很多家長和孩子被小升初折磨的很累,各種輔導班、考試沒完沒了,整天都很忙。有家長為了安慰孩子,會說過完小升初到了初中就好了。
說實話,初中有的考試更多,從理論上來說肯定會更累。但這種累和小學階段的累不一樣,小學階段的累更多的是身體上的累,初中階段的累一個來自學習難度和廣度的增加,另一個來自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所引發(fā)的變化。
所以,初中應(yīng)該會更累些,當然,在初中階段,家長會感受到孩子逐漸長大,懂事了,這可能也是付出的收獲。
過度焦慮
小升初的選擇給家長帶來了壓力,面對有可能需要測評才能錄取的學校,此時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好,不少家長就會有意無意將焦慮也施加在孩子身上。
請家長們,一定要合理看待這種變化,千萬不要用小學期間的分數(shù)來對比中學的分數(shù),更不要因孩子一次兩次的成績不盡如人意而導致過度焦慮,甚至影響到孩子正常的學習。
2020小升初擇校誤區(qū)有哪些
下一篇:小升初簡歷如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