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fā)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
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yōu)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yōu)化。如在教學《一面五星紅旗》時,由于備課時側重于對課文內容的挖掘、側重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正確的估計、預測,在課堂上,學生感到在跟著老師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結果學得很累、學得被動。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與馬慧琴校長、同年級姚金榮、李萍等老師討論、總結。我個人也在不斷地反思,制定了一套科學的方法。在后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fā)生。
三、挑戰(zhàn)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現在,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fā)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經驗暫不能完美地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這些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一直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希望能沖破瓶頸的新天地??催^的文章覺得寫得很好,很有針對性。自己的感想是:
1、自主的價值在于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解決。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課堂中閱讀理解的過程以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來完成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盲目綜合,把語文上成科普課、生物課、思品課不可取。不管在課上擴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動,其落腳點都必須為聽、說、讀、寫服務,為積累語言,沉淀語感服務。
5、課本不能丟。不能拿著新課標中提倡“否定‘課本中心’”的說法當尚方寶劍,完全忽視文字本身所承載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謂的“新意”“創(chuàng)新”還有什么意義?純粹的“大膽地說”進而“編造地說”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語感和語言的挖掘從何談起?
2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一、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美國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是一種求知欲望的體現,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更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認識事物。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教授時,應創(chuàng)建靈活的教學氛圍,進而調動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一課《燕子》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燕子是一種什么類型的鳥,它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田間地頭,找尋燕子的蹤跡,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課本內容。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更仔細地進行知識的學習,進而完成教學任務。
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眰鹘y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課程的主體,有著絕對的權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師只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才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三年級的課程中,學生會有一些不認識的生字,教師不應直接進行講解,應引導學生自主利用字典等工具書進行查找工作,完成識字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僅起著一個引導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自行探索,提出自身的觀點,教師進行輔助,幫助學生更靈活地掌握知識。
三、重視情感朗讀,培養(yǎng)語文欣賞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文字優(yōu)美的作品,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情感朗讀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與欣賞水平。例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三課《荷花》課程,教師應先為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分段講解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含義,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自行選擇喜歡的段落朗讀,講解喜歡的理由,更好地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欣賞能力。
四、將課內同課外相聯系,完善學生自身發(fā)展
在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將行為停止在課堂上,同時應延伸至課外,進而保證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內容,完善自身發(fā)展。例如,教師定期開展春游的活動,同時可以為學生講解課本中《詠柳》的古詩文,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親眼關注柳樹的形體,體會作者的感情,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將教學內容同課外相結合,同時提升教學成果,完善學生的自身成長。另外,語文的教學活動也應同家庭、社會聯系起來,更好地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一、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1、讓孩子養(yǎng)成看課外書的習慣,這點對學習語文是很重要的。課前要認真預習,熟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學會帶著問題聽講,學會查字典,查資料;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上課認真聽講,并記下課堂筆記的習慣。上課時的思路一定要隨著老師走,要積極發(fā)言,還要注意同學的發(fā)言,與老師形成互動;課后一定要認真復習,整理課堂筆記。
2、培養(yǎng)小學三年級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運用并總結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經常給講故事,孩子愛聽故事,聽多了,他也就自己學會拿書看,學會思考故事內容,從而慢慢培養(yǎng)他的興趣,等他稍大些就可以買些微型小說,還可以是歷史故事這些書,一開始可能是淺顯的歷史、故事書、簡化的名著,逐步加深內容。如果真正引發(fā)了興趣,語文學起來很輕松。
二、充分樹立其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
1、激發(fā)學生學習主體意識。想要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教師就必須要先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感興趣,為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基準結合教學知識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生動力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為了實現對學生思維水平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教師應多為學生開設一些能夠讓他們自由發(fā)揮的課堂活動,為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提供空間。
2、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自信心對于學生的學習結果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小學教學階段必須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經常遇到一些"偏科"、"不喜歡語文"的學生,經過與他們的交流筆者發(fā)現,其實他們并不是真的不喜歡語文,而是覺得語文知識學習起來有些難,這就是學生學習不自信的典型表現。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現狀,筆者利用測驗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了掌握,然后在課堂教學上讓學習水平偏低的學生回答簡單的課堂問題,讓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生回答困難的課堂問題,并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三、注重啟發(fā)教學,并倡導學生個性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而不是以往的“滿堂灌”模式,這樣的啟發(fā)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靈活多樣的思維,并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學習,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傳統的儒家文化就倡導因材施教,也就是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學習狀況來進行適合的教育,同時,新課改改革下也提倡學生個性自由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學習進程和接受能力來不斷地調整學習計劃,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以適應學生各階段的學習。
四、注重網絡教學資源的運用,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能夠降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首先,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其學習知識的能力也比較有限,思維也需加強訓練,單純靠書本知識來教授會使小學生們感到枯燥無味,學起來比較困難,而運用網絡資源后,教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把課本知識直觀地展現出來,能夠降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yǎng)在這一階段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如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認知能力等。
五、注重語言運用,挖掘語文學習潛能
1、多媒體教學,生動再現語言魅力。多媒體教學從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這一角度來看,更具優(yōu)勢。它可以依據教材內容“還原”,把作者筆下的“境”再現出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擬與教材相似的情境,謀求形似和神似。而文學作品是通過語言文字傳達信息的,可借助圖像把作品內容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便于感知課文內容。
2、重視學生個性,培養(yǎng)語言創(chuàng)新精神。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和自主地位,認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個性差異,教師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尤其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可加大實施的力度和深度,實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
4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1、課堂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以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三年級的《灰雀》一課為例進行說明,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一個天真無邪、活潑好動的年齡,抓住了學生的這一特點,這一課的導入就簡單了,首先給學生介紹灰雀是一種什么鳥類。三年級的學生,對于新奇的小動物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好奇心,由介紹灰雀導入新課,能夠使學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積極、認真地學習。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課堂的導入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為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2、啟發(fā)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的方法、技巧,能夠使其終生受益。在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生字,利用好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自己查不認識的生字生詞。其次,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租住討論,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小天地,讓他們自主發(fā)表見解、相互探討切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重的是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切忌將課堂的主動權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利用好教學課堂。
3、開放與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學法和快樂的鞏固
識字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漢字本身是一門“藝術”,在漢字的學習中,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等都可以得到發(fā)展,讓學生小組探討,自己創(chuàng)造識記生字的方法,字謎、口訣等都可以用。學生在討論中,不僅可以多學生字,還可以多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成為了一種快樂。而在鞏固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道開放式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每個回答者都給予獎勵、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收獲快樂。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好的方法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學最可取方法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