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推手中丟和頂
太極推手中丟和頂
太極推手是我國民間武技的內(nèi)容之一,是太極拳運動中一種雙人徒手對練和對抗形式。太極推手既有防身功能,又有健身價值;既可用于競技,又可用于觀賞,因此,它也成為了眾多太極拳愛好者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太極推手中丟和頂。歡迎閱讀!
太極推手中丟和頂
我們在太極拳推手方面,練習時是丟多頂少,在激烈對抗時則是頂多。練習時,雙方手始終是貼著沒有分開的,如果是老搭檔,一來一往還推得很默契合拍。可是,在這表面的連綿不斷往來中,卻沒有腰腿臂背的強有力搓揉,雙方都沒有將自己整體勁力加于對方,推來無關(guān)痛癢,不能入骨三分,毫無功力可言。這充其量只是手上功夫的練習,與太極拳的整體功夫相差甚遠,只是健身娛樂而已。如此練習,幾無實戰(zhàn)價值。在推手中,手可以做到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的勁力運用,然而,腰、背、腿能做到嗎?自腿、腰、背、臂全身無處不在做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的勁力運動,這才叫整體運動,才叫不丟不頂,才會出功夫。
對于高手一方來說,所謂丟,就是失去對對方的控制,勁力不再在對方身上產(chǎn)生滲透、牽引的作用。對于水平低的一方來說,所謂丟,就是喪失將高手的每一作用力自手而肩而腰而腿貫串至足底的受力過程。雙方水平差距大,又嚴格遵循不丟不頂法則進行配合性推手,不丟的程度、質(zhì)量就會很高。高手能將“功”順利地“傳”給低手,長功會很快。如果雙方不配合或不知如何配合,或是斷手、散手,那么不管水平多么懸殊,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沒有“不丟”的。
現(xiàn)行的太極推手比賽,其實質(zhì)內(nèi)容是斷手,斷手時丟頂屬正?,F(xiàn)象。人們以推手的標準來評判斷手比賽,自然得出比賽沒有體現(xiàn)“不丟不頂”的結(jié)論。其實這不是參賽隊員的過錯,誰走進這個賽場都如此,無一例外。逢丟必打,逢頂用摔,比賽中加上打和快摔,那么平日配合性推手中練就的不丟不頂、沾連粘隨的功夫就都用得出了,所謂的太極推手比賽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就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真正意義上的太極推手是無法進行比賽的,它僅是一個配合性練習而已,離開配合,就不存在推手。既然是比賽,就不會有配合。沒有配合,怎能不丟不頂?初學推手,頭腦中不準存有所謂的化的念頭,只管接勁、受勁,追求如何讓對方的每一用力都滲透到自己的足底。推手的高級功夫是,當你用力打我的時候,你用的力同時是打在你自己身上。把你的力化沒了,滑掉了,躲開了,我用什么打你?用我的力打你,太費勁,太極拳術(shù)最講究借力打人,最講究經(jīng)濟用力,也惟有太極拳術(shù)能實現(xiàn)“耄耋御眾”的境界。要讓對方打著你,然后才能反作用于對方,反給其身。
平日全身心不丟不頂,就會高質(zhì)量感知對方的動向,該頂,可頂,就頂他,頂他個兩頭受力中間折斷,自己打自己。不該頂,不可頂就減少抵觸力度,不丟不頂保持適度抵觸,再看機會。平日實行逃丟不抵抗政策,用時被逼硬抗死頂,則想丟丟不了,要頂頂不住。與大成拳和太極拳朋友搭手,總體感覺是,大成拳推手普遍偏硬,太極拳推手普遍偏軟。前者頂多,后者丟多。頂、丟都不好,但從實戰(zhàn)上說,頂比丟管用。頂使矛盾激化,增強沖突,至少能強化體能素質(zhì)。而丟者,什么都得不到。不管是大成拳還是太極拳,有成就者,必定是軟硬適中,不丟不頂?shù)墓Ψ蚨疾皇清e的。
當我頂時,你恰處于不得力狀態(tài),抵抗不住。當我丟時,你手足無措,不知如何動作,盡失機勢。練時不丟不頂,用時忽隱忽現(xiàn),充分運用頂丟。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甲乙兩人,甲平時推手嚴格不丟不頂沾連粘隨,乙平時推手因師承或悟性關(guān)系,推起來總是丟丟頂頂,丟時丟得干脆徹底,頂時頂?shù)萌碛辛?。當甲乙較技時,甲無所適從,乙卻得心應(yīng)手,原因何在呢?較技時,誰能夠主動丟頂,搶占先機,誰就占優(yōu)。甲不丟不頂、沾連粘隨的習慣已根深蒂固,較技時,即使心中想著不一味沾連粘隨,該丟時丟,該頂時頂,無奈手上總表現(xiàn)不出多少丟頂,顯然要處劣勢。在推手人群中,大多情形是,平時丟頂者,在較技時,較平時不丟不頂者占優(yōu)勢。練習不丟不頂相當難,如果練的是真正的不丟不頂,在功夫未有質(zhì)的躍變時,較技時,也仍是無用。
今天,先學不丟,學被打,學被打個正著,是為了明天的不受打,打不著。化即是打,打即是化??梢姡螂y,自然化亦難。一開始就講化,本末倒置,是不科學的。化不需專練,受刺激多了,刺激最終不起作用,那時,化、打都有了。平日推手,創(chuàng)造條件,讓對方用力,打中我,然后才是如球撞壁還。萬萬不可老虎屁股摸不得,見力就躲,就錯開,把來力丟失了。配合性推手練習中所謂的頂有其特定的含意,主要是指雙方同時對著用力的時候,感覺用力不順達,力量喪失彈性特征。一方感覺用力順達、得勁,這一方就沒有頂。用力順達說明所有之力正在產(chǎn)生預(yù)期效果,該用力時用得對。雙方力的作用稍有抵觸,就順對方的力走化,怕犯頂,這在實戰(zhàn)中是沒有用處的。推手中刻意尋找抵觸,形成抵觸。抵觸形成后不急于走化,反而增強抵觸,令對方不能抵擋。這不靠力大,而靠勁準,將對方的力從其身體某一關(guān)節(jié)折斷漏出。如果對方主動猛攻,這時不刻意尋找抵觸,抵觸自會找上門來。如果對方推得保守或我主動進攻,那就要刻意尋找抵觸了。只要用力順達,不失去彈性,必要的抵觸不算頂,反而是必不可少的。
全身勁力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在推手中偶爾會出現(xiàn),但在推手中始終保持著這樣的勁力運動狀態(tài),就需有一個正確的、特別的練法。練習時不自覺地養(yǎng)成了見力就躲的丟病,在激烈對抗時便會吃到苦頭。平時好像很有效的走化功夫,在對抗時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只能要么消極逃跑不抵抗,甘拜下風,要么本能硬抗。于是硬抗死頂還是被逼出來,吃的苦頭就更多。練習時有幾分丟,用時就會有幾分頂,丟越嚴重,頂越利害,苦頭吃得就越多。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掌握不丟不頂?shù)耐剖旨夹g(shù)呢?我認為堅持長年練習最終能大成。丟頂練習,雖速成,卻是曇花一現(xiàn),既無趣味,又終不能成大氣候。較技時的主動丟頂,不靠平時練習時又丟又頂,是靠平時的不丟不頂練習而成。不丟不頂只有在配合性推手練習時會出現(xiàn),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配合性推手練習上。
看了“太極推手中丟和頂”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