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套路與太極八法
太極拳的套路與太極八法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隨著太極拳強身健體作用逐漸得到認(rèn)可,練習(xí)太極拳的人也越來越多,那么你知道太極拳的套路和太極八法有什么作用么?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太極拳的套路與太極八法。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套路與太極八法
勁與力之區(qū)別:勁無形而力有形,勁沉而力浮,勁聚而力散,勁由筋而達于四肢可發(fā)可放,力由骨阻于肩背而不能發(fā)。太極拳尚巧勁而不用拙力,呆力愈大者,巧勁愈小。螺旋勁、抽絲勁、麻花勁,如千年枯藤,不易拆毀,即引即發(fā),蓄發(fā)相變,即用巧勁之謂。太極拳的八種勁別,由鍛煉拳路得來,現(xiàn)分述如下:
1、掤勁:練太極拳,全身無一處無掤勁。
勁分防御和攻擊兩方面,掤乃有彈性之勁,如蓄氣于球內(nèi),此按彼起,令力不得下落,但必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此就防御方面言之。在攻擊方面說,如未掤之先,想發(fā)人應(yīng)往后向下用引勁誘之,使敵勁出,焦點顯露,借其力而發(fā)之。
看敵不用氣力,無由假借,即不能發(fā)。掤乃用單手或雙手向前向上激出之勁,掤之地點,以人之活節(jié)或結(jié)構(gòu)處為最易得勢,使人不能滑脫。
2、捋勁:凡人掤擠我時,用捋勁以舒散其力,使人力騰散,不得復(fù)聚。用捋勁時,一手掌緣沾其腕,一手肱部沾人臂外面,捋至己身左右,邊補其他發(fā)勁之不足,使人跌至己身后,未捋之先,故忌用掤勁時到己胸口前,使人抵擋,一變即捋。
捋之方向,以弧線為好,捋發(fā)之時,必坐腰松胯而轉(zhuǎn)腰,捋發(fā)之際必須借人之力,如已過則勢盡不能發(fā),未到尚難得勢不能使人前俯,更不能移動其重心,重心不動,不能傾倒,掤勁居于人手下面,而向圈外,捋勁系居于人手上而向圈內(nèi),由腰旋轉(zhuǎn)以變掤,謂之逆抽絲,由掤旋轉(zhuǎn)而變捋,謂之順抽絲。掤捋兩勁,隨便倒換。捋為蓄之動用居多,掤為發(fā)之功用居多,掤捋倒換,勁效顯著。
3、擠勁:擠乃補助掤不夠之勁,多用于雙手互相交叉,亦可謂之左右手的合勁。擠生于人捋時,我順勢將力前升、屈臂,將另一手粘其腕部而擠之,擠亦可用于人靠之后,但擠不可用于臂之力,必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身體,勿向前俯,免傾重心,擠用雙手,防御固,而變化多,攻守兼?zhèn)?,須雙手俱有掤勁,如車輪之功用,旋轉(zhuǎn)自如,變化自靈,擠可用于捋人之后,順勢加以擠勁,使其傾倒,可謂捋擠不分。
4、按勁:以一手或雙手向下沉按,使對方之足跟浮起。彼用擠時,我乃變捋為按,以順步為得勢,并含有由前往后之縱圓圈,如直按,反易為對方借力,用按時,以起步為虛為引,落步為實為發(fā),按必用腰腿勁,手臂蠕蠕按出,敵人必覺累而受制,上為重心勿前俯,恐被人捋按人時,必須在其真勁未發(fā)之前,即可使對方勢背,自動后跌。
按須固定一點,不使對方滑脫,以掌根和指為主,變化時,即可為采和其他三勁。掤捋二勁近于走,按擠二勁近于粘。捋進蓄勁,掤進運勁,擠進接勁,按進發(fā)勁。拳譜云:“掤捋擠按系四手,須費功夫得其真”。四手以四正為主,系在圈內(nèi),若遇對方大開大合,必定越出圈外。若出圈,四正不能用,必用四隅手補救之,四隅即采挒肘靠。
5、采勁:采為反方向之?dāng)D勁,擠為合勁,采為分勁。采即以手執(zhí)人腕或肘,往下采沉,使人重心向前者更使其前傾,采則須人來勢,接取其勁,此法即捋之變,捋則把提在人手臂外面,采則在內(nèi),捋必雙手順人右向并用,采則以單手按抓,采用雙手時,乃一手外掤,一手順勢下采,如取樹上果品一樣,一手執(zhí)枝,一手摘果,用采之手,亦須抽絲勁向后下斜采,并非平向后采,采如得勢,使對方頭暈眼花,全身連根拔起,即可發(fā)之。采人不可過輕,輕則易為人所借力,不采則已,采必采足。
6、挒勁:挒法系執(zhí)人之手,反捋其勢,控其關(guān)節(jié),即一處以制其全力,亦捋之變法,還有因我勢背,來不及還招,用另手照對右面部內(nèi)面,趁其驚惶,轉(zhuǎn)敗為勝,挒為擊勁之一種,求擊中,而不求擊倒,遇對右有空隙或拗處,順其右向面擊之,挒時一手用掤,另手須有里纏絲勁,以保持身體平衡,挒時,須與對右相距數(shù)寸遠,方可用之,當(dāng)用身法,步法與之配合。挒必須捋和采之后,一手按人臂,一手用手背反挒人領(lǐng)際,使之后仰傾跌。如已被人用野馬分鬃式至勢背后仰之時,即可用挒以轉(zhuǎn)順,反借其勢,使之后仰跌出。
7、肘勁:肘為擊人之二道門,遇手出圈時,貼近己身,亦為出圈,不能用采挒補救只可用肘擊之,比手短力猛,發(fā)之得勢,可直攻人心窩是為毒手,不可用,發(fā)進須與膝合,大捋中之肘,含于人捋己后,以肘還擊之,推手中肘,含于分開人手之時,一手執(zhí)人,一手用肘擊其胸部。用肘勁之時,則手腕間之勁,轉(zhuǎn)換至肘點,肘以下如指腕處則空空無物,若非對方防肘勁時,則肘以下之手,自可回歸中正,此仍是以隅手補助正手之法。
8、靠勁:靠為擊人之三邊防線,以肩擊人胸口或腋下,較肘更猛,如有用雙手掤時,來不及收回,只用靠以濟其穹,靠用于人距離較近,所謂七寸靠,亦有離地七寸,用肩靠人膝以下者,在上為肩靠,在下為膝靠,以胯為發(fā)勁之樞紐,迎面為腹靠,轉(zhuǎn)身為背折靠。除手足外,以身擊人者,均為之靠,如能節(jié)節(jié)貫串,即能節(jié)節(jié)發(fā)人,所以用靠時,必須手足失其用,以靠補救之,身進似擠,擊出似掤,靠須己身中正,肩與胯合,腳根拔勁,順步用靠,就插入對方襠內(nèi),成丁字形。
靠時須防己之面部及靠邊之手臂,恐對方擊面或撅臂,故靠時,另一手須護手靠邊之手臂的彎處,以防意外。能靠,則身瘦勁小者可以攻力大者,因肩勁較手足勁大故也,四隅手中采挒二勁,用于制止浮飄亂舞之手居多,用在沾粘勁之先,以救四正手之不及,肘靠二勁,因個人勢已出圈無法挽回時,用在沾粘之后,以補助四正之太過,因不及和太過,均系病手,所以在推手時,有不過界之說。
看了“太極拳的套路與太極八法”文章的人還看了:
4.太極八法的簡介
5.太極拳八大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