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太極拳的“力道”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yǎng)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y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tǒng)拳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體悟太極拳的“力道”。
體悟太極拳的“力道”
一
說“力源”在“腰脊(際、間)”,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運作,這相對于“習慣用力”講,似乎是一種悖論。因為,人們在習慣上,四肢是自動、直動的。
太極“力道”,悖于“習慣用力”,此說能站得住嗎?
首先,我們從人體生理構架上看。腰椎間出了毛病,下肢輕則疼痛,重則不能行走;頸椎間出了毛病,上肢輕則疼痛,重則抬不起來??梢?,四肢是連在脊椎上的。腰,在軀干的中部,連上接下。因此,太極把“腰”、“脊”并提,說“腰脊”是“力源”所在,主四肢運作的。
其次,我們從古往今來的實踐看。傳統(tǒng)太極是這樣沿傳下來的。筆者多年習練,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梢允挚隙ǖ卣f,以腰脊帶動四肢,是從太極特定意義上講的,既不是習慣上理解的用腰帶動,也不是當前流行的太極拳教習中講的那種用腰帶動。
二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太極的方圓,是基于太極規(guī)矩的。太極的規(guī)矩,就是太極的要則理法,或者統(tǒng)稱為太極規(guī)則。太極說“力源”在“腰脊”,主張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運作。“腰脊”的帶動,是通過有關“腰脊”的規(guī)則來實現的。有關“腰脊”的規(guī)則主要是:“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下面分別說來:
1.含胸拔背
可分三個層次理解。
第一個層次:是說的形體外在的一種狀態(tài),即胸部和背部,都要平整,不凸不凹。換句話說,就是要把人們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狀態(tài)校正過來。
第二個層次:是說的內里的一種主要感覺——氣感。在胸部,其內氣向胸腔周圍彌散,形成圈狀,好像把胸腔包圍住一樣,含者,包含也,是謂含胸;在背部,有氣貼于背的感覺,就像熱的出汗,襯衣沾在脊背上一樣,實際上沒有出汗,襯衣也沒有沾在脊背上,而是一種內氣潛行的感覺。背部狀態(tài)規(guī)范了,氣貼背的感覺充分了,與“沉氣”、“頂勁”上下對拔對拉(指意、氣、神)相配合下,就會出現一種上拔的勁勢,是謂拔背。“含胸拔背”這條規(guī)劃,是指內里的感覺說的,不好懂,多有曲解,誤解。因此,筆者把它通俗化,稱之為“開胸開背”,這樣,既形象,又好理解,也反映了實質問題。這是因為,胸開了,氣就能通;背開,氣就能順。胸和背的內氣通順了,胸和背的外在狀態(tài)也就平整了,不凸不凹了。
第三個層次:胸和背,是軀干的一部分,亦即是“腰脊”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含胸拔背”(開胸開背)是“腰脊”帶動四肢運作的一種勁道。這種勁道,用的是胸和背的“開”勢(指意、氣、神)。
不單“含胸拔背”是一種勁道,太極拳的各個規(guī)則,都是一種勁道。
2.沉肩墜肘
也分三個層次理解。
第一個層次:“沉肩墜肘”與“含胸拔背”相輔相成。“含胸拔背”成式,氣就下沉丹田,并在肩與肘的沉墜作用下,加大了丹田的沉勁,使下盤穩(wěn)固。
第二個層次:“沉肩墜肘”與“虛靈頂勁”相反相成。在順項貫頂,“虛靈頂勁”形成同時,與提頂方向相反,肩與肘仍保持沉、墜放松狀態(tài),此時,正如拳經所云:“順項貫頂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有上有下,有頂有沉。
第三個層次:“沉肩墜肘”的“肘”,離“中盤”(腰圈)最近。在“腰”的運作過程中,“腰”離不開“肘”,“肘”也離不開“腰”,兩者相輔相成。并且,“肘”還是內里與外面、手臂與周身相合的關鍵之處。因此,要求“肘”要曲墜,意向“中盤”,充分發(fā)揮“肘”的相輔相合作用。
3.虛靈頂勁、氣沉丹田
這兩個要領,需要在一起說。這是因為,這兩者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
本來,太極拳的各個規(guī)則之間的聯系,都非常緊密。這恰恰反映了人體各個機能之間,聯系的緊密程度和不可分割性。
“虛靈頂勁”,說的是“頂”勁的狀態(tài)和朝向。狀態(tài)要虛靈,朝向是上方。
“氣沉丹田”,說的是氣的穴位和朝向。穴位是丹田,朝向是下方。
“虛靈頂勁”與“氣沉丹田”,這里,“頂”與“沉”系指上與下呈一線的反方向運作狀態(tài)。目的在于將身軀對拔對拉成松直形狀;因此,要求上“頂”不丟“沉”,下“沉”不失“頂”,亦即沉中有頂,頂中有沉,不可有偏,偏則違反了太極“對稱規(guī)則”。
“虛靈頂勁”與“氣沉丹田”,還主氣的呼與吸。亦即頂吸沉呼。實際上,“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就是太極拳的呼吸法則。
腰脊的運作,就要按上述四個規(guī)則的規(guī)范來;并且,從中還必須用意、氣、神去催動,才有勁,才夠味,才是太極拳!否則,單憑腰脊的自然機理去帶動,其能量微弱有限,這正是人們(類)四肢自動、直動的根據。
胸開背開了,軀干就直了;頂勁、沉氣上下對拔對拉,使身軀更加中正松豎;在沉肩墜肘的輔成下,這四個規(guī)則配合得極其得機應勢。一言以蔽之,腰脊帶動四肢主要借助——胸背開勢,頂沉對拔,都系意、氣、神。
三
太極功夫的高境界,是虛無勁、空靈勁。這似乎給人一種玄乎的印象;其實,你只要按太極的“力道”去練、去悟,是能夠做到的!作為太極載體的意、氣、神,看不見,摸不著,就是虛無的;乘著這種虛無的載體,自然會到虛無的彼岸!
既說“載體”,又道“乘著”,應該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
以太極規(guī)則,去規(guī)范人體動作;或者說,把人體動作,納入太極規(guī)范,用的就是“意”。
動作與“氣”,是相互結合的——動作趁著呼吸;呼吸促使動作。這就是太極《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講的“以氣運身”。
可見,“意”、“氣”兩者有實體依著。而意、氣、神,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當然,“神”也就有實體依著。太極練的就是“意、氣、神”,三者中以“神為主帥”。(“神為主帥”見楊澄甫《太極拳說十要》之八)。
太極習練,就是逐漸丟掉硬僵勁,最后到達虛無勁的過程。以圖示之:
硬勁——僵柔勁——松軟勁——輕靈勁——虛無勁
換句話說,是由實到虛的過程。實與虛,是一對矛盾。是對立的統(tǒng)一。我們應辯證地去看。
體悟太極拳的“力道”
四
三個原則性的理法。
1.中正松豎
中正,指的是直、穩(wěn)。直了,穩(wěn)了,就不會前傾后倒,左斜右歪。這是個物理或力學常識。用在人體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們一般理解的中正,如軍操中的立正;另一種是太極的要求——中正松豎。包括:尾閭垂直、底盤平正,松腰塌胯,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項豎頭正,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規(guī)則。這在太極“預備式”就要做到的,也基本上是做氣功的站樁。
太極關于“中正”要求,是起碼的。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練太極拳的人,進不到太極“力道”里去的,也做不到。這是因為人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這是一種生活定型狀態(tài)和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凹凸程度會越來越大,積習難改,須下點功夫。
太極“含胸拔背”(開胸開背)規(guī)則,可以說,就在于校正凹胸凸背的;凹胸凸背,‘若是得不到校正,身軀就“中正”不了!關于“含胸拔背”的概念,前面已經談到了,可分三個層次理解。這三個層次,互為條件,互相依存,內外一致的。胸和背的外在狀態(tài)規(guī)范了,胸和背就都開了。胸開了,氣就通了;背開了,氣就順了。因而,胸和背內里的氣感也就都有了。反之,胸和背內里的氣感都有了,說明胸和背都開了,都平整了,不凹不凸了。胸和背講的就是“開”勁,就是要在這種“開”勁的自覺感覺狀態(tài)下,帶動四肢運作的。放大范圍,即以“腰脊”說,以心(思想、意識)作用于腰脊(包括胸和背,前面說過,胸和背是腰脊的一部分),以腰脊作用于四肢,這樣,由內及外來運作,所以說太極拳足內家拳。“含胸拔背”(開胸開背)與同整個腰脊,帶動四肢運作的這種勁道,做得越順遂、越自然,胸和背的外在狀態(tài)就越平整,胸和背的內里氣感就越充分,連及腋下和兩臂內氣運行酣暢,拳意就上了手掌,達于指尖,拇指肚出現脹感?!短珮O拳論》云:“神宜內斂”,就是指的要意識類似這種內里的感覺。太極每個規(guī)則,都有相應的內里反應。若沒有出現反應,說明你沒有做到;做到了,必然有反應出現。內斂的“神”,是有它內里相對應的東西,因而,并非空無所有。
2.對稱對應
在盤拳架運作過程中,這條理法,可使身勢不失“中正松豎”。
不要認為,只有“預備式”才是“中正松豎”的姿勢;其實,在盤拳架過程中,“中正松豎”的感覺,才更明顯、更實在、更充分、更奧妙。這是因為,“預備式”是初始動作;行拳走式逐漸往后,越來越順應、越得勁、越自然,也就是越來越進人境界的緣故。
對稱對應的部位,如:上與下;前與后;左與右等等皆是。其中,上與下或頂與沉,是太極整個對稱對應關系的綱,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短珮O拳論》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這里的上(頂)與下(沉),系指上與下呈一線的反方向運作,這在人們實際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太極特有的,或者說是太極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傳統(tǒng)太極與流行太極實質上的判別點或分水嶺。它的運作辦法,靠的就是意、氣、神。這種上與下的反方向運作,形成一種對拔對拉的勁勢,使腰脊變得格外中正松豎,此時,腰脊連同附著的筋絡和肌肉,在對拔對拉中伸長,出現拔骨、伸筋、松肌般的舒展感覺。如果要打個比喻,就像直上直下拉一根皮筋似的,不過不一樣,這是個物理現象,沒有發(fā)自人體的美妙感覺。
同理,前與后、左與右、以及四隅……等等,都要對稱對應。對稱對應是要穩(wěn)住重心、立身中正、松凈安舒、使力平衡,如太極《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說,能夠“支撐八面”。如此等等,都是腰脊和意、氣、神的運作。只要這樣行拳走勢,才能有“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行如抽絲”的感覺和氣勢。
3.內外相合
這里,是指人體內里和外面,要“合為一氣,渾然無間”。具體講,外面: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整個兒要:內里和外面,形成整體,合為一氣,神為主,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來行拳走式。這些,最終都要統(tǒng)一在“守竅”一點上。
所謂“守竅”,就是“意守丹田”,或者說,思想專駐丹田,就像把丹田作為一場戰(zhàn)爭的指揮部,思想就是指揮官的指令、呼吸和一切動作,都由這里發(fā)出,由這里號令,由這里指揮。如此一來,好像進入另一種境界,拳架運作,顯得平穩(wěn),有根基,有底氣,不飄浮,非常得勁,十分順應,極其自然,似乎正是反映了人體機理的實際需要??梢哉f,太極拳的整個兒規(guī)則理法,都具有這種性質,而不是人為的主觀的刻意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