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險
戶外登山已成為現(xiàn)在健身的一種潮流方式,但是在戶外進行運動時,還有會有登山的危險時常發(fā)生的。下面學習啦下邊帶你了解一下登山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險,歡迎閱讀。
登山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險
雪崩
容易發(fā)生雪崩的地區(qū),稱雪崩區(qū)。雪崩發(fā)生時,積雪沿著一條被稱為雪崩槽的通道滑落,留有明顯痕跡;同時在雪崩槽下部出現(xiàn)雪崩堆積物。
雪崩發(fā)生的時間,一般是在大雪后的2~3日內,一天中又多出現(xiàn)于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的最高氣溫時間。因此在具體路段的選擇上,要盡量避開雪崩區(qū)。如非經(jīng)過雪崩區(qū)不可,則要做好充分準備。
經(jīng)過的時間一定要避開雪崩的多發(fā)期。因為通過者不利于觀察,可以選擇在有利的地形上輪流設置瞭望哨,以便及時的做防備工作或及時的報警。
每人系上雪崩飄帶,人與人之間距離縮短,組間距離拉長,后面的人踏準開路者的足跡(防止切斷雪層而觸發(fā)雪崩),輕聲快速通過,遭遇雪崩時,不要驚慌失措,首先盡快甩脫背包,將冰鎬插入坡面并盡力握牢,以求身體不被裹挾滾墜。
如果控制失效而被裹走,在滑動時應盡力用雙手向上扒動,以使身軀浮在沖擊物上邊。一俟停止?jié)L動,未被埋沒的人要盡快以主繩和雪崩飄帶為線索,用雪崩探條尋找和搶救被埋沒者。被雪埋沒的人要在嘴的附近造成空隙,以延緩窒息時間。
冰崩
冰崩在懸冰川末端及其兩側、冰塔、冰崖等地形上,由于重力、風力、消融和冰川流動等原因而引起的冰體崩落、坍塌的現(xiàn)象,稱為冰崩。
冰崩多發(fā)生在高溫的季節(jié)和每天的溫度最高的時間里。冰崩區(qū)的特點及其識別,冰崩的預防和救護,都與雪崩相類似。
滾石
滾石經(jīng)風化破碎的石塊,在重力、風力等作用下,從山上滾落下來,稱為滾石。這種危險,在沒有植被覆蓋的高山上,尤易發(fā)生。
發(fā)生過滾石的地區(qū)稱為滾石區(qū)。滾石區(qū)的顯示特征也是在其下部有大量堆積物,堆積物上部一般也有滾石通過的痕跡。
根據(jù)下部堆積石塊的狀況可辨別滾石發(fā)生時間的遠近,堆積石塊的表面,經(jīng)風化已比較渾圓或長有低等植物,說明該處已有較長時間沒有發(fā)生滾石,是比較穩(wěn)定而安全的老滾石區(qū)。
若堆積物棱角銳利,表面新鮮,則為比較危險的新滾石區(qū)。滾石也是多發(fā)生于高溫季節(jié)和每天的高溫時間內。
通過滾石區(qū)的預防措施,與雪崩、冰崩類似。一旦遭遇滾石,切忌驚慌亂跑,應沉著鎮(zhèn)靜,面向上方,注視滾石的動向,俟?jié)L石靠近時再迅速躲閃,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巖、陡坎、巨大石塊等地形地物,躲避滾石襲擊。如系體積很小、散碎性的滾石,也可將背包舉到頭上防護。
登山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1、做好熱身準備。登山前可利用10~20分鐘做肌肉伸展活動,盡量使全身肌肉放松。開始爬山鍛煉時,切不可一上來就加大運動量,要循序漸進。通常要先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fā)生突然變化。鍛煉結束時,要放松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臟。
2、隨身攜帶必要的衣物、食糧和裝備。一雙山地徒步登山鞋是必備的。買的稍微大號一碼,因為下山時腳趾能有一定空間,如果鞋子不合適你會由于不期而遇的寒流而立刻凍傷腳;登山期間,你需要穿多層的服裝,因為山上的溫度變化頗富戲劇性,當云層遮住太陽的時候,一切都很難說。一兩層的輕質的Gore-Tex比羊毛織物更加好用,因為多層更加脫下或者穿上。記著隨時帶好一件很輕的羽絨服,在日光下要用一頂帽子保護你的頭,帶一雙防水的手套有利于在冰布上行進,鴨絨的手套就更好了,另外,記著多帶一副手套作備份。檢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氣面罩配合的很好,可以很好的遮住面部,多帶一些輕的襪子以備替換。睡袋必須是至少1000克35盎司羽絨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圖便宜。在短短幾天里面,由于你的排汗,睡袋會吸收一公斤的水分,從保溫效果和你的負重你可以感覺到。太陽好的天氣,可以把睡袋在帳篷頂上晾干,用巖石來壓住睡袋。每一個營地都弄一套防潮墊,你需要雙層的防潮墊來保護你不被石子硌到,如果你很怕冷,你也許在其他營地也需要一個雙層防潮墊,帳篷里不要用冰爪,那會搞壞墊子。
3、出發(fā)前應先作健康檢查,尤其是平日很少運動的中老年人,更需認真檢查。作個健康檢查,你需要良好心血管系統(tǒng)和全面健康的身體。你也許應該在健康方面多做點準備來保證良好的狀態(tài)。檢查你的膽固醇含量,膽固醇過高的話,脂肪就有可能阻塞血管,這樣你會在很短的時間里面被凍傷。另外檢查你有沒有哮喘,因為在那種環(huán)境里面,寒冷干燥的空氣會誘發(fā)它。檢查你的心臟,肺還有大腦,因為血液會變得粘稠并給脆弱的血管增加負擔,好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基礎,-請遠離煙草,他會使你的動脈硬化,如果需要的話,還需要降低你的血壓。
4、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兩步走或蹦蹦跳跳會加重膝踝負擔。
5、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最省體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6、走階不走坡。上下山時盡量走臺階,少走山面斜坡。
7、硬不走軟。在水泥、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濕地、沙坡等軟地面行走更省勁和安全。
8、別總往高處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導致疲勞感,最好攀登時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為宜。
9、去慢返。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jié)、肌腱受傷。
10、川行走以及在戶外危險路段時一定要組成結組繩隊,確保點須牢固。
11、登山路線或決定是否回頭時,必須冷靜判斷,不可沖動。
12、山行程交給留守人員。
13、遵循口碑良好的教科書上的原則指引。
14、山到下山,均需隨時向留守人員、途中警察機關或家人報告行蹤。
15、前或進入山區(qū)后,應隨時注意氣象數(shù)據(jù)及變化。
16、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輕心。
17、隊伍不可拉太長,應經(jīng)常保持可前后呼應的狀況。
18、時應折回原路,或尋找避難處靜待救援,以減少體力的消耗。在山地行進,為避免迷失方向,節(jié)省體力,提高行進速度,應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一般不要走縱深大的深溝峽谷和草叢繁茂、藤竹交織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
19、在無路的溪谷中溯溪攀登,亦不可在深山無明顯路徑時沿溪下降。因為高山溪流的地形由緩漸陡,對于登山技能不足,地勢情況不清楚的登山者,容易失足跌落,因此登山時最好能沿途標示記號,或依循前人所留下的旗幟辨別方向。
20、時不可狂飲,否則汗量會增加,更容易造成身體疲勞,此外,行進中應隨時調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行進中應隨時將水壺補足水。
21、登山期間,可多作休息,但休息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著涼。
22、切勿讓身體及衣物受潮,以免體溫散失。在面臨危機、疲勞等壓力時,維持體溫是首要之務,并應隨時注意自己及隊友的心理變化,設法維持情緒的平衡。